邱宗雨,高海東
胸腰椎骨折脫位是骨科常見且嚴重的骨折類型之一,手術治療為其主要治療方式[1]。前路手術創(chuàng)傷大,且無法修復后方破壞,因此臨床上多采用后路以及前后聯合手術方式。本研究選用后路半椎板切除釘棒系統固定對胸腰椎骨折脫位進行治療,觀察其治療效果。
1一般資料2014年3月—2017年3月收治119例胸腰椎骨折脫位患者,其中男性72例,女性47例;年齡26~78歲, 平均40.6歲。骨折Denis分型:Ⅱ型35例,Ⅲ型15例,Ⅳ型69例。脊髓損傷Frankel分級:A級11例,B級25例,C級44例,D級33例,E級6例。受傷至手術時間2~7d,平均4.6d。
2治療方法患者取俯臥位,全麻后C型臂機透視確定骨折位置,取正中切口,切除傷椎壓迫較重的半椎板以及黃韌帶,整復骨折脫位,切除無法復位的關節(jié)突及破裂椎間盤。取出椎管內碎骨,捶擊至椎體內。而后在C型臂機引導下,將椎弓根釘緩慢釘入傷椎,將取得椎板或髂骨等植入至受損部位。C型臂機下觀察骨折復位良好,內固定準確則放置引流管并進行縫合處理。采用美國脊髓損傷神經學分類國際標準(ASIA)和改良Frankel神經功能分級進行評估。
3結果
3.1患者術前、術后X線檢測結果對比 所有手術均獲成功,院外隨訪10~25個月,平均16個月?;颊咝g后受傷椎體前緣、后緣高度、Cobb角和椎管容積明顯改善(P>0.05)。見表1。
3.2隨訪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患者末次隨訪ASIA評分明顯高于術前(P<0.01),見表2;改良Frankel神經功能:119例患者隨訪神經功能恢復至E級103例(86.55%),恢復至D級16例(13.45%)。
典型病例見圖1。
表1 患者不同時間X線顯示傷椎變化情況(n=119)
表2 神經功能ASIA評分對比(n=119)
a b c d
圖1 患者男性,28歲,創(chuàng)傷后腰部疼痛。a、b.術前腰椎正側位片顯示L2椎體骨折;c、d.術后腰椎正側位片顯示內固定穩(wěn)定
胸腰椎后路手術操作相對簡單,在C型臂機輔助下手術風險可控,經椎弓根固定后可以形成牢固的內固定,使脊柱穩(wěn)定,促進植骨愈合[2]。常規(guī)全椎板切除導致脊柱后柱不穩(wěn),且廣泛瘢痕粘連還會導致醫(yī)源性椎管狹窄。研究顯示[3],由于胸腰椎骨折脫位往往伴隨著脊柱前中柱的受損,原有結構消失,故后柱結構是否完整則關系到是否出現晚期脊柱后凸畸形。而半椎板切除損傷小,不存在醫(yī)源性脊柱結構不穩(wěn)以及二次椎管狹窄問題[4]。本研究對119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行后路半椎板切除釘棒系統固定術治療發(fā)現,患者術后受損椎體前緣、后緣高度、Cobb角和椎管容積均得到明顯改善,說明該術式對患者胸腰椎結構恢復良好。而末次隨訪對患者行神經功能ASIA評分均明顯高于手術前。患者改良Frankel神經功能評分均恢復到E級的比例高達86.55%,說明采用此術式患者神經功能恢復良好,證實了此術式的確切性和可靠性。
綜上所述,后路半椎板切除釘棒系統固定療效好,有助于患者神經功能恢復。
參考文獻:
[1] Wood KB,Li W,Lebl DR,et al.Management of thoracolumbar spine fractures[J].Spine J,2014,14(7):145-164.
[2] Wu H,Wang CX,Uu CY,et al.Comparison of three different surgical approaches for treatment of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J].Chin J Traumatol,2013,16(1):31-35.
[3] Kim HS,Kim SW,Ju Cl,et al.Short segment fixation for thoracolumbar burst fracture accompanying ostcopenia: a comparative study[J].J Korean Ncurosurg Soc,2013,53(1):26-30.
[4] Ghaffaripour S,Mahmoudi H,Eghbal H,et al.The effect of intravenous magnesium sulfate o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during laminectomy[J].Cureus,2016,8(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