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海燕
【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說,語文學科是學習其他學科的基礎,對于這一基礎性學科,如何才能夠使其價值真正發(fā)揮出來,一直都是廣大語文教育工作者一直探討的問題。將情景教學法融入到初中語文課堂中,不僅可以使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大大提升,同時還可以使學生語文學習的興趣變得更濃厚,因此本文將從情景教學法角度對初中語文課堂教學進行研究與探索。
【關鍵詞】初中語文 情境教學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7-0055-02
一、現階段語文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的教學方法單一枯燥,啟發(fā)性不強
受傳統語文教學影響,一言堂的現象在現階段依然存在,尤其是部分教師在“趕進度”時,在所難免地都會傾向于以“速食”型將知識灌輸給學生,這就使得很多教師忽略了教學的初衷,忽略了教學目標的達成問題,因此僅僅以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授課,學生無法對語文課文中的情景進行感受,無法自主得到啟發(fā)。
(二)學生的學習興趣不足,師生互動存在障礙
正是由于采取傳統教學方法過于枯燥,因此很多學生在課堂中無法找到自己語文學習的興趣點,再加上處于初中階段的學生其稚氣未脫,同時還面臨著青春期的叛逆,就使得他們逐漸對語文學習的學習開始排斥,在“語文學不學分數都不會太低”的錯誤觀念影響下,很多學生開始在語文課堂中主動邊緣化。
(三)死記硬背依舊是師生之間的教學“默契”
說到語文的學習,確實是離不開記憶的,同時能夠最直接考查學生知識儲備水平的恐怕就是文章尤其是古詩詞的背誦程度。因此在語文學習的過程中,很多學生都會在不理解詩句意思的基礎上進行死記硬背,而教師往往也并不會對學生背誦的每一首詩進行講解,這就使得了一些死記硬背的學習方法在語文課堂中成為了師生之間的“默契”,一切以學生是否能夠精準的背誦下來為檢驗標準。
二、情景教學法與初中語文課堂的融合性探索
針對初中語文課堂上述問題,筆者認為將情景教學法引入初中語文課堂是能夠有效解決上述問題的。
(一)讓情景設置使教學內容更豐富
傳統語文教學模式的枯燥可以通過在課堂中進行情景設置來彌補,通過情景的設置,教師可以使視頻、音頻、圖片等與教學內容相結合,而這種結合就使得課堂教學的形式比以往更新穎,而內容上也更加豐富。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郭沫若《天上的街市》時,僅僅文字入手,讓學生反復朗讀是很難使學生感悟到詩歌中的優(yōu)美之處的,而如果教師在自己示范朗讀和引導學生自主朗動時能夠將背景音樂播放給學生,渲染出詩歌的氣氛,就能夠使學生更容易感受詩歌的韻味,同時課堂教學的形式也會更加豐富,當學生在悠揚的背景音樂上中完成自主朗讀之后,教師鼓勵學生用自己的話將詩歌中的內容進行描繪,又可以使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與思維能力得到較好的鍛煉。
(二)讓情景設置使學習興趣更濃厚
在初中語文課堂中進行情景設置不僅可以使教學的形式更加新穎,內容更加豐富,還能夠達到提升學生學習興趣的效果。從初中生的性格特點來看,在初中階段的學生自我表演欲望是相對強烈的,而語文課堂就可以成為一個學生展示自我,表現自我的平臺,教學的情景既然可以通過教師的設計來提供,就同樣可以通過學生的表演來營造。例如教師在引導學生學習《愚公移山》時,為了使學生感受到愚公這種鍥而不舍的精神,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進行課本劇的創(chuàng)造,在語文課堂中活靈活現地將愚公移山的故事展示出來。
(三)讓情景設置使思維拓展成主線
語文學習是離不開機械記憶的,但僅僅圍繞機械記憶進行學習,學生的語文能力和素養(yǎng)就無法提升。因此在理解的基礎上進行背誦,在思維拓展的基礎上進行學習才應該是廣大語文教師的首選教學思路。例如在學習《桃花源記》時,教師就在課堂中就離不開對陶淵明仕途經歷的介紹,這一介紹既可以通過學生的課前材料收集來完成,也可以通過教師的課堂引導來完成。當學生體會到陶淵明的人生志向以后對于《桃花源記》的理解就會更加深入,而在這個基礎之上進行的景象描繪,情節(jié)展開也會更容易被學生所接受。
三、總結
將情景教學法與初中語文課堂相融合,不僅可以使課堂教學的內容更豐富、形式更新穎,還能夠極大的調動學生課堂參與的積極性,給學生以全新的語文課堂體驗,同時還能夠加深學生對語文學科的理解,使語文學習的思維得到深化與拓展。初中語文課堂是一個知識儲備的課堂,但更是一個能力提升的課堂、素養(yǎng)提升的課堂,將情景與教學相聯系,就使得學生能力拓展、素養(yǎng)提升與知識儲備均成為可能。
參考文獻:
[1]王淼.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J].文學教育(下).2017(11)
[2]裴躍.如何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提升學生的表達能力[J].中華少年.201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