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詞 合同法 侵權責任法 關系
作者簡介:楊少芳,貴州民族大學。
中圖分類號:D920.4 文獻標識碼:A DOI:10.19387/j.cnki.1009-0592.2018.04.111
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之間的問題是近幾年來我國民法領域遇到的非常難解決的一個問題,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之間還有一定的聯(lián)系,工作上也有許多相似之處,但是在實際情況中應該處理好二者的關系,本文對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基本概念進行概述,并對二者進行比較,分析二者之間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并找出一些正確處理二者關系的措施。
合同法是我國民法中不可缺少的存在,合同法的主要作用就是調(diào)整兩個主體的交易關系,這兩個主體的地位是平等的,還要讓合同訂立的過程更規(guī)范,還要規(guī)范合同的終止、變更等一系列問題。合同法在經(jīng)濟交易的過程中給雙方提供準則,保護雙方的基本利益,讓交易秩序穩(wěn)定安全。合同是雙方當事人表達的意思一定要一致,合同一旦簽成就會具有法律效應,簽訂合同時雙方當事人的行為一定要符合我國法律的要求,在合同簽訂時期如果有一方?jīng)]有按照合同履行義務或者中途單方面提出解除合約,違約方就要根據(jù)合同來承擔違約后果。
(一)合同法的歸責原則分析
合同法的歸責原則中歸責是指在違反合同約定之后對自己的行為負責,給另一方補償。歸責原則是合同法中最基本的一項規(guī)則,它可以明確的劃分合同雙方人員的責任,為合同法的執(zhí)行建立指向標,合同法的基本原則與民法的原則是不相同的,民法的原則適用于民法所有的法典中,但是合同法的作用只能在合同法中發(fā)揮,表現(xiàn)著合同法的獨特性,民法的一些原則指導著合同法的運行,在一定程度上表現(xiàn)著民法的公平、等價的精神。在合同法的歸責原則中有許多不同的觀點,首先有人認為歸責原則與過錯責任原則是相同的,合同雙方其中有一方犯錯導致合同不能繼續(xù)進行,帶來一定的經(jīng)濟損失,這種情況下的責任應該由犯錯誤的那一方來承擔。如果雙方都有過錯,那么就要根據(jù)實際情況來分配應該承擔的責任。其次,還有人認為合同責任應該用無過錯責任原則,不管債務方有沒有違反合同中的條件,都應該承擔違反合同的責任,還有一些人認為過錯責任和無過錯責任原則應該是相互交融的,僅僅一種原則是不能滿足我國合同責任原則的需求的。
(二)合同法的誠信原則分析
1.誠信原則的道德屬性分析
道德準則在合同法中體現(xiàn)出來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與進步與法治社會的建設,道德準則為人民群眾心中的地位得到了提高,在人們經(jīng)濟往來與金錢往來的過程中誠信原則逐漸出現(xiàn),而且誠信選擇不僅是道德準則還是法律準則。合同法中的道德準則反映著當今時代的很多道德標準與要求,在合同中遵守道德原則是為了讓合同更穩(wěn)定,合同關系更加和諧。誠信是法律也是道德準則,應用到合同法中就具有了強制性。如果合同雙方有一方人員違背了帶走法律效應的道德準則就一定要被法律所制裁,承擔相應的責任與后果。在合同中雙方遵守道德準則,誠實守信,不欺瞞,有利于維護我國的經(jīng)濟秩序。
2.道德屬性的內(nèi)涵分析
當前我國的合同法不僅僅是一部對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具有重要意義的法律,還是一部被廣大人民群眾與社會背景條件等影響的一部法律。合同法發(fā)展過程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標志就是誠實信用原則,這一原則中包含著我國許多傳統(tǒng)道德,從古至今在我國的發(fā)展道路上道德一直都在非常重要的位置,被廣大人民群眾所重視,道德是評判一個人行為與可信度的非常重要的依據(jù)。在我國的發(fā)展道路上道德一直有很高的地位,這一中華傳統(tǒng)美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人,這種道德觀念在我國人民心中深深的根植下去。合同的本質(zhì)要求雙方要城市守信,而在經(jīng)濟全球化的今天,許多國際法律與資本來到我國,而我國的道德原則被其他國家所重點關注著。道德準則追求著誠信,誠信是我國的傳統(tǒng)美德。我國合同法中的誠信原則就是我國深厚的道德內(nèi)涵的體現(xiàn)。
3.平等自愿原則分析
平等自愿原則在合同法中非常重要,平等原則是指合同雙方人員的地位平等,在這一環(huán)境下雙方遵循合同法的基本要求,進行協(xié)調(diào),達到雙方的同時認可,雙方要互相幫助,獲取更多的經(jīng)濟利益。首先合同雙方人員的法律地位一定要平等,沒有高低貴賤之分,也不存在從屬之分。不管雙方的年齡、經(jīng)濟力量、工作經(jīng)驗的差別,雙方的地位一定要是平等的。在合同中雙方的權利和義務一定要是相等的,享受權利就一定要承擔義務,不能只依靠一方來獲取利益,經(jīng)濟利益分配一定要根據(jù)履行義務的程度來分配,合同雙方在簽訂合同時應該協(xié)調(diào)一致才能簽訂合約,除合約雙方以外的人或者單位都不能進行干涉合同的進行。法律賦予合同雙方自由原則,但是法律對這一原則也有一定的限制。合同雙方如果有一方威脅或者欺騙另一方這樣的合同是可以被取消的。合同中如果含有損害我國國家、社會利益的條款那么這份合同是沒有法律效應的。如果國家下達命令讓個人或者組織遵守法律簽訂合同,那么個人或者組織就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來拒絕簽訂。合同中的條款必須要表里如一,不能隱藏其他違法的或者傷害合同另一方人員的條款,不能隨意更改合同中的條款,說與做一定要一致。雙方必須有一定的職業(yè)素養(yǎng),相互幫助、協(xié)調(diào)等。公平的分配雙方的義務,不管是有償合同還是無償合同都必須要遵守公平原則。合同雙方都要在不損害另一方利益的條件下來實現(xiàn)自己的利益,切忌濫用權利,不可以侵犯他人的合法權利,讓合同雙方的利益都得到保護。
(一)侵權責任法的作用分析
侵權責任法是我國民法的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與廣大人民群眾聯(lián)系十分密切,侵權責任法的頒布有利于我國法律體系的建立與完善,還明確了責任的分配,讓廣大人民群眾的合法權益得到保護,有利于法治和諧社會的建設。學習好這部法律可以了解這部法律立法者的初衷,可以提高自身的專業(yè)素養(yǎng),更好的維護被侵權人民的合法權益,有利于幫助我國更好的建設法治社會。
(二)侵權責任法的優(yōu)點概述
侵權責任法用法律明確的規(guī)定著精神損害賠償?shù)臈l款,讓人民受到法律的保護,世界各國把賠償給受害人的物品或者金錢給受害人或者受害人的親屬寫入的法律中,受害人的生命安全、名譽等權利被侵害受害人與受害人的親人都可以要求侵害方給被侵害人一定的補償,補償?shù)男问接泻芏喾N,例如賠禮道歉、給予補償金等。侵權責任法明確的規(guī)定了在大型事故中給予死亡的所有人的賠償金額都必須是一樣的,不應該由于收入、年齡、身份等因素而導致賠償?shù)慕痤~不相同。如果賠償金數(shù)額相差許多就非常引起矛盾,生命是平等的,所以對待賠償問題一定要公平公正,讓死者的家屬能夠體會到法律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侵權責任法對于網(wǎng)絡侵權行為進行了詳細的規(guī)定,加強了對人民個人隱私的保護效率,讓網(wǎng)絡環(huán)境更加安全和諧。在現(xiàn)實生活中也加強管理力度來保護人民的個人隱私,例如病歷等。侵權責任法還加大了對未成年人的保護力度。
(三)侵權責任法不足之處分析
侵權責任法與其他法律是一樣的,由于各方面因素的影響而導致侵權責任法中仍然存在著許多問題,傳統(tǒng)法律影響著現(xiàn)代化法律體系的建設,侵權責任法的法律體系還有很大的缺陷。在侵權責任法中并沒有對精神損害的賠償問題進行明確的規(guī)定,人們不知道如何來確定侵害是普通侵害還是嚴重侵害,為了讓侵權責任法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善應該對侵權賠償做出詳細的規(guī)定。
(一)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價值分析
合同法與侵權責任的價值各不相同,合同法中更多的是自由原則,用法律來自治,合同法允許合同雙方自由的處理出現(xiàn)的問題,讓交易環(huán)境安全穩(wěn)定,合同雙方人員可以自由的決定合同中的利益與義務分配,雙方可以自由決定合同的簽訂與解除,只要不違背我國法律的要求合同中的內(nèi)容就會具有法律效應,給個人提供法律自由,讓人民能夠自治。侵權責任法不能通過自治來進行交易,而且也不能自由的利用法律來獲取經(jīng)濟效益,但是在侵權責任法中人民也有一定的自治權利,例如被侵害人可以自主提出賠償要求等。而且侵權方與被侵害方可以自由的協(xié)商賠償條款。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相比較,侵權責任法中自治權適用的范圍非常小,侵權責任法比較傾向于保護受害人,給受害人補償,這就導致私法自治不適用于侵權責任法中。在侵權責任法逐漸發(fā)展的過程中應該重新研究合同法中的自治原則,分析合同法中的內(nèi)容等,這對于我們區(qū)分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二)侵權責任法與合同的保護范圍分析
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保護范圍也是不相同的,二者的保護范圍由于二者性質(zhì)等因素的不同而不相同,合同法更多的是以合同雙方人員自己的思想為依據(jù)的,保護了合同雙方人員的基本利益。而侵權責任法是以法律為基礎的。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保護范圍也是不相同的,二者的保護范圍由于二者性質(zhì)等因素的不同而不相同,合同法更多的是以合同雙方人員自己的思想為依據(jù)的,保護了合同雙方人員的基本利益。而侵權責任法是以法律為基礎的。合同債權一般由合同法所保護,侵權責任法一般是保護合同債權以外的部分,合同債權是合同雙方人員共同決定的,一般來說沒有第三個人來影響合同的進行。經(jīng)過長時間經(jīng)驗的積累與完善合同法中已經(jīng)將合同債權的規(guī)則完善了。侵權責任包括的范圍很廣泛,依照當今的發(fā)展形勢來看侵權以外的責任會不斷的發(fā)展。侵權責任法的適用范圍在不斷的擴大,甚至會影響到合同法的保護范圍。在侵權責任法不斷發(fā)展完善的今天應該重新看待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保護范圍與二者的聯(lián)系。
本文分析了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的基本作用與概念,并對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進行了分析與比較,希望侵權責任法與合同法可以共同改良與進步,保護廣大人民群眾的基本權益,促進我國法治社會的建設,讓社會環(huán)境更加安定和諧,讓我國的法律體系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樊志軍.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關系的反思與重構.大連海事大學2016年博士論文.
[2]韓克玉.合同法與侵權責任法關系的反思與重構.法制博覽.2017(25).
[3]王文勝.論合同法和侵權法在固有利益保護上的分工與協(xié)作.中國法學.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