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秦 戎 關 系 再 議
——以隴右秦墓為例

2018-05-28 03:09:05馬格俠
西安財經(jīng)大學學報 2018年3期
關鍵詞:西戎墓地文化

馬格俠

(天水師范學院 歷史文化學院, 甘肅 天水 741000)

隴右自古以來就是華戎雜居之地,秦人僻居西土,久與戎狄為鄰。秦與西戎的關系問題,近年來是秦史研究的熱點問題之一。有的學者從考古學角度研究秦與西戎的關系,如趙化成[1]、梁云[2]、劉軍社[3]、史黨社[4]等,有的學者從文化來源研究秦與戎人之間的關系,如滕銘予[5]、陳探戈[6]、馬春暉[7]等。秦與西戎之間除了戰(zhàn)爭導致的互動之外[8],還有沒有其他互動方式?隴右秦地發(fā)現(xiàn)的西戎之墓應為西戎哪一支的墓地?這些西戎墓的出現(xiàn)說明了什么?本人不揣淺陋,試就這些問題求教于方家。

一、隴右秦墓所見之諸戎遺物

大約從商代晚期,秦中潏“在西戎,保西垂”[9]卷五《秦本紀》,126,這里的西垂就是今天甘肅天水西南的秦西縣,即今甘肅禮縣[10]。其后“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yǎng)息之。犬丘人言之于周孝王,孝王召使主馬于汧、渭之間,馬大蕃息”。因此孝王“分土為附庸,邑之秦”[9]卷五《秦本紀》,128。此時非子建邑的“秦”在今天天水東北的清水一帶[11]。周宣王時,秦嬴四世孫莊公討伐西戎,西戎敗走,被封為西垂大夫,都西犬丘,成為西周在西北的附庸小國。《詩經(jīng)·采薇》毛序說:“文王之時,西有昆夷之患,北有獫狁之難?!盵12]卷第九(九之一)《鹿鳴之什訓詁傳第十六》,541王國維認為獫狁就是秦時的匈奴,又名山戎、葷粥、北戎、無終[13]。“居于北蠻,隨畜牧而轉(zhuǎn)移?!盵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5西周末年,周平王東遷時,秦襄公又因護送周王室有功被封為諸侯,“賜之岐(今陜西省岐山)以西之地?!盵9]卷五《秦本紀》,129秦襄公由此列為諸侯,“與諸侯通使聘享之禮”[9]卷五《秦本紀》,129。西周到秦代,與秦有關的戎狄見于文獻記載的有犬戎、獫狁、西戎諸種、北狄(主要是白狄)、氐、羌、巴、蜀、百越、滇、夜郎、胡-匈奴等[4]514?!白噪]山以東,及乎伊、洛,往往有戎。于是渭首有狄、豲、邽、冀之戎,涇北有義渠之戎,洛川有大荔之戎,渭南有驪戎,伊、洛間有楊拒、泉皋之戎,潁首以西有蠻氏之戎?!盵14]卷八十七《西羌傳》,1941如果從商代晚期秦中潏算起,到秦穆公獨霸西戎拓地千里疆域,秦人在戎狄中共生活了800多年。為了向東方擴張,進一步擴大祖先功業(yè),從秦孝公起,經(jīng)過商鞅變法,秦國就開始一系列兼并戎族和圖謀重要的領土擴張活動。戰(zhàn)國初期秦的統(tǒng)治范圍從今天甘肅東南部、陜西沿渭河兩岸及河西地區(qū)擴張到“東和魏、韓及大荔之戎接壤,南和楚、蜀交界,西和豲、綿諸、烏氏等戎族交界;北和義渠、朐衍等戎國交界?!盵15]225在東擴的戰(zhàn)爭中,秦人曾經(jīng)與比鄰而居的戎族進行了長期的戰(zhàn)爭。這種秦戎之間的戰(zhàn)爭,不僅有《詩經(jīng)·秦風·小戎》有關秦人“小戎俴收,五楘梁辀。游環(huán)脅驅(qū),陰靷鋈續(xù)。文茵暢轂,駕我騏馵”[16]134駕駛著戰(zhàn)車與戎族作戰(zhàn)的歷史記錄,而且有《詩經(jīng)·秦風·無衣》中“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于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16]140秦人同仇敵愾地與戎族奮戰(zhàn)的場景的記錄。在與戎族比鄰而居的過程中,秦戎之間除了戰(zhàn)爭沖突之外,肯定還有和睦相處、友好往來的一面。秦人長期起著連接中原文化與隴山周圍諸戎的紐帶作用,是周王室與諸戎關系的一種穩(wěn)定劑。周孝王時期秦人在諸戎中具有一定的威望與號召力,當時“申駱重婚,西戎皆服”[9]卷五《秦本紀》,128。那時秦人在諸戎中具有一定的威望與號召力,秦人與諸戎之間的互通婚姻成為促進其和睦共處的重要因素。從申侯的話中可知,秦人與申戎宗室之間至少有兩次婚姻:一次是中潏之父戎胥軒;一次是大駱,都為秦人之君娶了申戎之女。當然秦人也將宗室之女嫁到戎族中去,秦“襄公元年,以女弟繆嬴為豐王妻”[9]卷五《秦本紀》,129。這里的豐王,清人已經(jīng)指出其“為戎王之號”[17]155。秦人通過與諸戎部族的互相通婚,促進了其和平共處。在相互和平共處時,秦人自覺不自覺地吸收了戎族的文化,在禮縣圓頂山M1號秦墓中就出土了一件車型器。

通高52厘米,寬46厘米。整體呈橢方形。深子口外敞,長頸束腰,深腹下垂,腹底為最鼓處。高圓足,前后兩側(cè)各附兩只臥虎為支足。蓋為大圓頂覆盤式。雙腹耳,結構別致,獸首耳套璧形環(huán),獸口銜方折柱高高支起鏤空的鳳首。獸嘴和鳳喙兩側(cè)均彎出一對如角的獠牙,含義頗為神秘。蓋沿及腹部飾線條疏散的雙鉤蟠虺紋,頸部飾線條風格與腹飾相同的波帶紋,并在蓋沿和頸部突飾行虎。[18]117-128

這件車型器的鑄造工藝和原有的禮器功能已經(jīng)完全中國化,但是器物的風格,四輪的車樣,仍未擺脫中亞、西亞異域風格的深刻影響。這種風格的車型器在作為秦人王陵的禮縣圓頂山出現(xiàn),就說明當時這件車型器已經(jīng)成為秦國貴族祖先的隨葬禮器之一,也說明其所代表的戎族器物與戎族文化在商鞅變法之前已經(jīng)深入到“始秦戎狄之教”[9]卷六十八《商君列傳》,1767的秦貴族日常生活中,秦貴族希望其祖先在死后的世界中繼續(xù)使用這些戎族器物。

二、從隴右諸戎遺物看諸戎的地區(qū)分布

隨著秦、晉的日趨強大,西北諸戎的處境和居住地發(fā)生了巨大變化,不少戎族遠離故土而東遷,晉國已形成“戎狄之民實環(huán)之”[19]《晉語》二,288的局面。這與秦國對諸戎采取逼迫追逐的政策,晉國采取和戎政策息息相關?!按藭r的犬戎可能已分成各有其名的許多支族。渭首的狄、豲、邽、冀諸戎,當屬犬戎族系?!盵17]154居住在隴山周圍,與秦人關系密切的戎族最著名的有十二國,即綿諸、緄戎、翟、豲之戎、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以及在秦穆公之前,已被秦人消滅的彭戲氏、邽、冀、茅津戎四國。由于這些戎族,大都是起源于“陜西西部至甘、青地區(qū)”,“祖源相同或相近的畜牧和游牧部落”,所以史籍統(tǒng)稱其為“西戎”[20]180-192。

這種西戎文化的深入,不僅表現(xiàn)在青銅禮器車型器的發(fā)現(xiàn),更表現(xiàn)在大量西戎所使用的青銅工具、金銀器在隴右地區(qū)的發(fā)現(xiàn)上。

2000年,在甘肅清水劉坪戰(zhàn)國墓地中,出土器物有青銅器、金器等共630余件,其中出土了鶴嘴鋤、錛、小型刀、削等銅生產(chǎn)工具6件,出土了鐓、劍、刀等銅兵器5件,泡、馬絡飾、馬項飾、方策、軸頭飾、車軎、牛首形飾、蓋弓帽、傘頂帽、管狀飾等銅車馬器467件,銅牌飾42件,銅裝飾品152件,銅鏤空牌飾56件,銅環(huán)狀飾8件;金飾50件,分7型。其中一件虎噬羊紋金飾片現(xiàn)藏于甘肅省博物館,據(jù)介紹:

長8.4~8.5厘米,寬5.5~5.7厘米。工藝技法采用常見的錘鍱法,在薄的金片的背面鏨刻虎形,正面隆起,邊緣剪切,四角有釘孔?;⒊识拙嵝危?、鼻、耳、嘴、齒、爪都十分清晰,虎張嘴,伸鉤狀前爪抓住一羊。[21]94

身飾連環(huán)紋。由于采用了先在背面鏨刻連環(huán)紋后又在正面鏨刻一道鉤邊的方法,使花紋具有很強的立體感?;⑽诧棥?”型紋。四角有釘孔。[22]

鶴嘴鋤、錛、小型刀和削等草原民族青銅器工具的出現(xiàn),說明清水劉坪墓地為西戎墓地,其生活的草原民族特征明顯。但劉坪西戎墓地到底是哪支西戎墓地?《史記·匈奴列傳》載:

秦穆公得由余,西戎八國服于秦,故自隴以西有綿諸、緄戎、翟、豲之戎;岐、梁山、涇、漆之北有義渠、大荔、烏氏、朐衍之戎。而晉北有林胡、樓煩之戎,燕北有東胡、山戎。各分散居溪谷,自有君長,往往而聚者有百余戎,然莫能相一。[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8

其中綿諸,《史記索隱》在注《匈奴傳》時說:“《地理志》天水有綿諸道?!薄妒酚浾x》引《括地志》說:“綿諸城,秦州秦嶺縣北五十六里。漢綿諸道,屬天水郡。”[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8《漢書·百官公卿表》說:縣“有蠻夷曰道”[23]卷十九《百官公卿表》上,624,可見綿諸道是因為有綿諸戎居住而設置,其位置在今甘肅天水市麥積區(qū)社棠鎮(zhèn)綿諸村[24]215。早在秦武公(前697-前678年在位)時期,秦人“勢力東起今甘肅張川、清水,西至甘谷,南到禮縣,幾乎占有整個天水地區(qū),綿諸地處其中?!盵25]在秦武公消滅邽、冀這兩個戎人國家的時候,綿諸戎與秦人大約保持著良好的關系并臣服于秦,所以秦人能跨過綿諸,占有邽、冀之戎之地。從秦穆公三十七年(前623年)霸西戎,到秦厲公六年(前471年)這一百五十余年間,綿諸戎不僅未被秦所滅,而且與秦保持著友好關系,并臣服于秦。所以秦厲公六年,才“義渠來賂,綿諸乞援”[9]卷十五《六國年表》,542。“乞援”的本身說明秦能左右綿諸戎,綿諸戎臣服于秦的事實。但是這種友好臣服關系不久破裂,秦厲公“二十年(前457年),公將師與綿諸戰(zhàn)?!盵9]卷十五《六國年表》,547從秦厲公六年至十四年,僅僅十四年時間,秦與綿諸戎的友好臣服關系,一下子變?yōu)閿硨Φ慕粦?zhàn)關系,綿諸戎與秦人之間的戰(zhàn)爭一直持續(xù)到秦惠公五年(前395年),史載“秦惠公五年伐綿諸”??梢姶藭r秦人與綿諸戎仍在對峙,從秦惠公討伐綿諸戎之后,再也看不到有關綿諸戎的記載。也就是說在秦穆公獨霸西戎之后,到秦惠公討伐綿諸戎,綿諸戎在今天水地區(qū)居住并與秦人戰(zhàn)斗了三百多年。由于綿諸戎與翟豲之戎都居住在天水一帶,因此清水劉坪所發(fā)現(xiàn)的西戎墓地很可能就是綿諸戎或翟豲之戎的一支。

緄戎,即犬戎族的一支,很早就由涇水流域進入渭水上游,出現(xiàn)在隴山以西,并南涉西漢水中上游。秦人祖先秦仲一族就是被這支犬戎趕走的[17]158-159。秦仲一族的中心居住地“西”被犬戎占領,后來便有了犬丘(西垂)之名。秦人與犬戎的斗爭,集中表現(xiàn)在對西垂的爭奪上。犬戎族經(jīng)過若干世紀的發(fā)展,種族不斷壯大,又受周、秦文化的影響,其某些分支可能已經(jīng)逐漸轉(zhuǎn)向相對安定的農(nóng)牧生活,所以生態(tài)環(huán)境相對優(yōu)越。很久以前秦人先祖開發(fā)經(jīng)營的西垂地區(qū)就成為犬戎與秦人爭奪的焦點。秦人與犬戎對西垂的爭奪異常慘烈,秦人付出了大駱主族被滅、莊公長子被俘、秦仲和襄公均死于戎事的代價贏得了西垂地區(qū)的控制權。秦襄公后期,隴山以西的戎人氣焰得到遏制,都邑西垂已相對安全,與犬戎的戰(zhàn)斗已推向了隴山以東。文公繼承了襄公的未竟事業(yè),在繼位的第四年,就遷都于關中西部的汧邑,在其執(zhí)政的第十六年,終于徹底打敗了犬戎。而前文所介紹的圓頂山秦墓為秦國早期國人墓地[26],由于其隨葬品中發(fā)現(xiàn)有戎族器物,這些器物很可能與很早就居住于此的犬戎一支緄戎有密切關系。

《集解》徐廣曰:“在天水。豲音丸?!薄端麟[》《地理志》天水豲道。應劭以“豲戎邑。音桓?!薄墩x》《括地志》云:“豲道故城在渭州襄武縣東南三十七里。古之豲戎邑。漢豲道,屬天水郡?!盵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8

可見豲戎也是居住在天水郡豲道的西戎一支,但在“秦獻公(前424-前362年)初立,欲復穆公之跡,兵臨渭首,滅狄豲戎?!盵14]卷八十七《西羌傳》,1943這里的渭首,是指渭水之北,豲戎居于天水郡的豲道。由于“《百官表》曰:縣有蠻夷謂之道,公主所食曰邑。應劭曰:反舌左袵,不與華同,須有譯言,乃通也。漢隴西郡治,秦昭王二十八年置。應劭曰:有隴坻在其東,故曰隴西也。”[27]卷二,《河水》47,豲道故址在今甘肅省隴西市西南,渭水之北??梢娫谇孬I公初年(前424年前后),秦人已經(jīng)擁有豲道之地。秦封泥中有“豲道丞印”[28],秦“孝公元年,西斬戎之豲王”。也就是說居住在隴西以北的豲戎可能是在秦獻公剛繼位時(前424年前后)被秦人攻滅,而秦孝公元年(公元前381年)“西斬戎之豲王”[9]卷五《秦本紀》,149。這里秦孝公所斬殺的戎之豲王,可能就是秦獻公所滅的狄豲之豲戎的豲王。因此清水劉坪遺址,可能是綿諸戎或豲戎一支的墓地。

2006年8-12月,甘肅省文物局委派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張家川縣博物館對位于天水市張家川回族自治縣木河鄉(xiāng)東北的馬家塬墓地進行了搶救性發(fā)掘,共清理被盜掘的墓葬3座(M1-M3)。其中:

出土有陶、銅、金、銀、鐵、骨及瑪瑙、綠松石、琉璃燈器物2200余件,多為車馬器和車馬飾,另有一部分飾件還保留在車廂側(cè)板上。[29]

陶器有罐、鬲、甑、釉陶杯等。罐有鼓腹單耳罐和鼓腹雙耳罐。銅器有鎏金壺、雙耳素面鼎、戈、鏃、銀杯套以及繭形壺,壺底部鑄造有1“鞅”字銘文。

此次發(fā)掘中發(fā)現(xiàn)數(shù)量最多的為各類車飾件及車構件,車飾件有金、銀、銅、鐵、錯金銀鐵、鉛、骨、瑪瑙、綠松石、釉陶珠等器物。

金飾件:

金箔條形車飾 1件(標本M1:73-1-3)。條形面鍛出連續(xù)桃形紋。裝飾于車廂側(cè)板邊緣,在條形兩端還飾有背對的獸首。長13、寬1.5厘米。

金箔鸚鵡(標本M1:13),殘,鍛制。頂部為花瓣狀。長6.9、高5.3厘米。

包金銅泡(標本M3:66),用于車廂側(cè)板裝飾。直徑3.5厘米。

金箔十字形花(標本M3:28),鍛制。十字中心為旋云紋,十字末端為螺旋紋,打有小孔。長、寬均為7.2厘米。

金箔虎,鍛制。標本M3:13-1,頭前伸,張嘴,下唇圓,毛卷翹由背部延續(xù)至頭頂,尾前卷于背部,呈行走狀。寬7.6、高5.2厘米。標本M3:13-2,頭前伸,張嘴,下唇方形,毛卷翹由背部延續(xù)至頸部,尾巴前卷于背部。寬7.6、高5厘米。

金箔車輪飾(標本M3:29),鍛制,上有“S”形紋,左右對稱,用于車輪外側(cè)裝飾。寬11.2、高6.7厘米。

銀飾件:

銀箔虎(標本M1:73-3),上部殘,鍛制??騼?nèi)虎呈行走狀,翹首,張口,尾卷于腹下。身飾螺旋紋,裝飾于車廂側(cè)板邊緣。寬6.8、殘高3.7厘米。

銀箔龍(標本M1:78),上部殘,鍛制??騼?nèi)龍體卷曲呈“S”形,雙耳、雙眼、雙足。寬6.1、殘高3.5厘米。

銀箔大角羊 4件。4件紋飾細部略有不同。標本M3:46、47鍛制。嘴微張,角外側(cè)呈圓弧形波浪狀卷于后背,尾上翹。四蹄及角部有固定用的小孔。長6.9、高7.1厘米。

三角形銀箔(標本M3:29-1),鍛制。外圍三角形,鏤空對稱“S”形紋。底邊寬11.4、邊長8.2厘米。標本M3:29-2,底邊寬8、邊長7、3厘米。這2件大、小不等的三角形為1組,構成車輻外裝飾。

條形銀箔飾(標本M3:29-2),鍛制。長條形,中央有鏤空對稱的“3”形圖案2組,為車輻飾件。長10.6、寬4.1厘米。

……

大角羊 6件。標本M3:25,行走狀,嘴微張,大角彎曲至背部,眼微凹。背面有橋形鈕,飾于車廂側(cè)板。寬5.2、高5、厚0.1厘米。

錫飾:

臥羊 1件(M2:8)。昂首,閉嘴,犄角后卷于耳部。身及頸、唇部殘留朱色。通高6、厚1.5厘米。

立羊 1件(M2:6)。昂首,閉嘴,扭頭側(cè)視,腿殘。殘高3.6、厚1、8厘米。

俑 1件(M3:75)。站立,側(cè)身,雙臂伸直,似為射箭狀。頭戴護耳尖帽,著交領上衣,系腰帶,裹腿長靴。手臂及右腳殘。高7.5厘米。

牛2件。標本M3:63,低首,弓背,身前傾作用力狀。頭頂兩側(cè)有圓孔,尾卷翹,腿殘。長10、高8、厚2.6厘米。

壺4件。標本M1:12,直頸、球腹、圓底??趶?、6、高4.2厘米。

……

裝飾品主要有瑪瑙珠,綠松石珠,漢紫、漢藍珠,金、銀帽飾等。其中以瑪瑙珠和漢紫、漢藍珠最多。這些飾品除一些在盜洞中采集,發(fā)現(xiàn)最多的地方在墓室車的車輪和車廂側(cè)板邊緣。僅在M3墓室西邊車軎處就出土有800多枚瑪瑙珠,以及一些金、銀帽飾,依據(jù)出土位置初步推斷這些飾品應是車上某部位的簾子。[22]

從馬家塬墓地發(fā)現(xiàn)的以錯金銀鐵為車廂骨干,以金銀花、鏤空銅花及髹漆裝飾的車乘極為豪華,1個多達800枚瑪瑙珠組成的簾子,應不普通人所用。以數(shù)量眾多的金銀車飾裝飾的車乘應為戎人貴族或者戎王所用之物。墓葬中出土的素面銅鼎以及底部有漢字“鞅”字銘文的銅繭形壺,反映出了這些墓葬深受秦文化的影響。從出土的單耳鼓腹陶罐、雙耳鼓腹陶罐、陶甑、銅鬲、戈、鏃以及大量的裝飾有大角羊、虎、牛等動物的金銀銅鐵錫車馬飾的出現(xiàn),說明此墓有著顯著的草原文化特征。從雙臂伸直,似為射箭狀,頭戴護耳尖帽,身著交領上衣,腰系腰帶,腿裹長靴的立俑形象來看,應為當時戎人武士形象。綠松石珠和漢紫、漢藍玻璃串珠以及白瑪瑙珠的發(fā)現(xiàn)說明此墓又有著顯著的西方文化特征。

馬家塬墓地這些深受秦文化影響,又保留有北方草原戎人文化特征和西方文化特點的西戎族,其墓地是戰(zhàn)國晚期,“公元前350年左右”,生活在天水東北馬家塬一帶的“西戎諸族的一支”[30]。公元前350年左右,正處于秦國孝公(前381—前338年)和秦惠文王(前356年—前311年)統(tǒng)治時期,此時“秦僻在雍州,不與中國諸侯之會盟,夷翟遇之”。于是秦孝公“乃出兵東圍陜城,西斬戎之豲王?!盵9]卷五《秦本紀》,145“秦惠公五年(前395年)伐綿諸?!盵9]卷十五《六國年表》,568-570秦惠王“十一年,縣義渠。歸魏焦、曲沃。義渠君為臣?!盵9]卷五《秦本紀》,147在諸戎之地設縣,并非秦惠文王首創(chuàng)。因為早在武公“十年,伐邽、冀戎,初縣之?!盵9]卷五《秦本紀》,131邽、冀是隴山以西的兩個小戎國,邽戎居住在今天水境內(nèi),冀戎居住在今甘肅甘谷縣境內(nèi)。秦“初縣之”也就是秦人首先在邽戎、冀戎之地設縣,對這兩個西戎小國來說,具有重要意義。因為:

這是秦武公解決西戎問題的一項具有改革性的新措施。往昔,大國征服了小國,或者將其徹底滅掉,變成某個貴族的封邑;或者在被征服國的統(tǒng)治集團表示歸附的前提下,讓原君主或原君主的后代繼續(xù)保持權位,而成為征服國的屬邦。秦武公對戎族不再那么干,他在被征服地區(qū)設“縣”,將該地區(qū)直接納入國家行政體系之內(nèi),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員去管理當?shù)厥聞铡T谀抢锝⒁惶渍魏蛙娛陆M織,并征收賦稅,征調(diào)勞役和軍役。[17]159-160

秦孝公斬殺豲戎之王,秦惠文王以義渠之君為臣,說明了當時秦人已經(jīng)逐漸完成了對隴山之西豲戎與義渠戎的征服。如前所述,此時在隴右天水地區(qū)活動的還有綿諸戎,因此有學者認為,馬家塬為綿諸戎首領的墓地[31]。但從其墓地的規(guī)模以及戎王安葬的規(guī)格來看,應不是在戰(zhàn)敗后不見于記載的綿諸戎王在倉促失敗之后能夠完成的墓地,因此此墓地應該為義渠戎王或豲王之墓地。既然豲戎之王被秦孝公所殺,但沒有按照戎人習俗以及西北方草原游牧民族習俗行安葬之禮,那么此墓只能是此時臣服于秦惠王,向秦稱臣的義渠王之墓。因此《史記》注釋說:“《索隱》韋昭云:‘義渠本西戎國,有王,秦滅之,今在北地郡?!墩x》《括地志》云‘寧州、慶州、西戎,即劉拘邑城,時為義渠戎國,秦為北地郡也?!盵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9北地郡,原為義渠地,秦昭襄王時征服此地而設郡。《史記·匈奴列傳》記載“秦昭王時……遂起兵伐殘義渠。于是秦有隴西、北地、上郡,筑長城以拒胡?!盵9]卷一百十《匈奴列傳》,2209郡治在義渠縣(今甘肅慶陽市的西北縣)。秦北地郡下轄六縣,即義渠縣(故城在今甘肅寧縣焦村鄉(xiāng)西溝村)、陰密縣(故城在今甘肅靈臺縣西)、安武縣(故城在今甘肅鎮(zhèn)原縣南)、彭陽縣(故城在今甘肅鎮(zhèn)原縣東)、方渠縣(故城在今甘肅環(huán)縣南)、泥陽(故城在今甘肅寧縣東南)、鹵縣(故城在今甘肅崇信縣)、郁郅(故城在今甘肅慶陽市)。由此可見,義渠戎居住在今天甘肅東北部馬蓮河流域的慶陽地區(qū)和寧夏東南部、天水東北部,是以秦昭襄王所修建的秦長城為界的民族。將馬家塬墓地與寧夏南部已發(fā)現(xiàn)的義渠戎墓地進行比較后發(fā)現(xiàn),他們有共同的葬俗,即盛行以馬、牛、羊的頭骨和蹄骨來殉葬,也流行偏洞墓,隨葬品及車馬裝飾品所表現(xiàn)的內(nèi)容也基本相同,再將馬家塬墓地隨葬品與慶陽春秋戰(zhàn)國墓葬的隨葬品相比較,發(fā)現(xiàn)其無論是銅矛、銅戈還是銅劍都有相似之處,因為兩地發(fā)現(xiàn)的器物與墓葬中,既有草原文化的因素,又有濃厚的秦文化因素,因此馬家塬戎人墓地應為義渠戎墓地。

三、結 語

綜上所述,隴右的禮縣圓頂山秦墓具有明顯的犬戎文化特征,犬戎在與秦人爭奪西犬丘的過程中,將其具有的草原文化傳播給當時居住在這里的秦人,因此在圓頂山秦人墓地中出現(xiàn)了具有西戎文化特色的隨葬品。而清水劉坪遺址則為居住在這里的綿諸戎或豲戎的一支所建立的墓地。從馬家塬遺址的隨葬品來看,馬家塬戎王墓地并非綿諸戎王之墓,而是居住在這里的義渠戎王的墓地。秦人在隴右與西戎各族有著密切的交往與互動,這種互動除了長達幾百年的戰(zhàn)爭之外,也間有互通婚姻與和睦相處。正是在這種戰(zhàn)爭與和平的不斷交疊過程中,秦人不但吸收了西戎草原文化因素,在其祖先墓地中的葬品,出現(xiàn)了具有明顯草原特色的隨葬品。戎人也受到了秦文化的影響,因此在清水劉坪、張家川馬家塬西戎墓地中的葬品才出現(xiàn)有秦文化特色,正是這種多元文化的互動與融合,才造就了以后秦人東擴與統(tǒng)一中國的強大文化基礎。

[1] 趙化成.甘肅東部秦和羌戎文化的考古學探索[D].北京:北京大學,1984.

[2] 梁云.考古學上所見秦與西戎的關系[J]. 西部考古,2016(2):112-146.

[3] 劉軍社.從考古遺存看早期周秦文化的關系[J]. 考古與文物,2000(5):32-38.

[4] 史黨社.考古資料所見秦史中的少數(shù)民族及其文化[C]//吳永琪,等.秦漢文化比較研究: 秦漢兵馬俑比較暨兩漢文化研究論文集.西安:三秦出版社,2002:514-543.

[5] 滕銘予.秦文化的考古學發(fā)現(xiàn)與研究[J]. 華夏考古,1998(4):63-72.

[6] 陳探戈.春秋戰(zhàn)國時期秦戎關系研究[D].西安:西北大學,2011:1-37.

[7] 馬春暉.從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家塬發(fā)現(xiàn)戰(zhàn)國墓葬群再探西戎[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2009(4):59-62.

[8] 馬格俠,張琳.從隴右秦墓看秦人與戎人的關系[J]. 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7(2):125-128.

[9] (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0] 徐日輝.對秦嬴“西垂”及相關問題的考察[C]//康世榮.西垂文化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2005:282-289.

[11] 戴春陽.禮縣大堡子山秦公墓地及有關問題[J]. 文物,2000(5):74-80.

[12] 李學勤.毛詩正義[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9.

[13] 王國維.鬼方昆夷獫狁考[C]//王國維.觀堂集林.北京:中華書局,1981:583-611.

[14] (南朝劉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15] 后曉榮.戰(zhàn)國政區(qū)地理[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3.

[16] 褚斌杰.詩經(jīng)全注[M].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99.

[17] 祝中熹.早期秦史[M].蘭州:敦煌文藝出版社,2003.

[18] 李永平.甘肅出土新石器時代、先秦時期雕塑品及有關問題[C]//趙逵夫主編.先秦文學與文化:第3輯.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13.

[19] 徐元誥撰.國語集解[M].王樹民,沈長云,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2:288.

[20] 俞偉超.古代“西戎”和“羌”、“胡”考古學文化歸屬問題的探討[C]//先秦兩漢考古學論集.北京:文物出版社,1985.

[21] 俄軍.甘肅省博物館文物精品圖集[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6.

[22] 李曉青,南寶生.甘肅清水縣劉坪近年發(fā)現(xiàn)的北方系青銅器及金飾片[J]. 文物,2003(7):4-27.

[23] (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99.

[24] 朱小豐.中國的起源[M].上海:上海文物出版社,2014.

[25] 徐日輝.古代西北民族——綿諸考[J]. 西北民族大學學報.1984(1):121-124.

[26] 高士榮.從秦公器看秦人早期的歷史文化[J]. 西安財經(jīng)學院學報,2015(3):96-100.

[27] (北魏)酈道元.水經(jīng)注校證[M].陳橋驛,校證.北京:中華書局,2007.

[28] 周曉陸.于京新見秦封泥中的地理內(nèi)容[J]. 西北大學學報,2005(4):116-125.

[29]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家川回族自治縣博物館.2006年甘肅張家川回族自治縣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發(fā)掘簡報[J]. 文物,2008(9):4-28.

[30] 甘肅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編.西戎遺珍:馬家塬戰(zhàn)國墓地出土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4.

[31] 趙吳成.甘肅馬家塬戰(zhàn)國墓馬車的復原兼談族屬問題[J]. 文物,2010(6):75-83.

猜你喜歡
西戎墓地文化
大象墓地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金橋(2022年2期)2022-03-02 05:42:50
春秋戰(zhàn)國時期西戎墓葬葬俗初探
東方考古(2021年0期)2021-07-22 06:25:44
無天于上2035 第4話 新任務
航空世界(2020年1期)2020-01-11 01:17:30
尋找大象墓地
誰遠誰近?
莊浪縣出土北方系青銅器及有關問題探討
絲綢之路(2016年12期)2016-11-22 22:12:52
石河子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6年2期)2016-06-13 08:12:49
在巴黎墓地徜徉
海峽姐妹(2015年5期)2015-02-27 15:11:01
清水河县| 白银市| 鲜城| 临湘市| 芦溪县| 佛教| 兴义市| 政和县| 轮台县| 怀来县| 桃源县| 额敏县| 灯塔市| 峡江县| 长寿区| 禄劝| 牡丹江市| 砀山县| 辽中县| 法库县| 青铜峡市| 古交市| 大化| 安远县| 北票市| 英超| 九寨沟县| 宁德市| 毕节市| 滦南县| 苍山县| 定西市| 德庆县| 泽普县| 嵊州市| 弥勒县| 松阳县| 青神县| 木里| 凯里市| 云浮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