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佳音
摘 要:作文是體現(xiàn)個人的知識儲備、情感蘊藉、思維能力以及對語文掌握的綜合能力,所以說作文是語文教學中關(guān)注的重點。作文能力提高的過程中,如果教師在教學中出現(xiàn)了問題,那么將直接影響學生的作文能力提高,為此語文教師必須解決自身在作文教學中的問題,通過一定的策略,切實保證中職作文教學的有效性。
關(guān)鍵詞:學習興趣;注重引導;以生為主
作文教學是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學生寫作能力和書面交際能力的重要任務。因此,作文教學理應最受重視。但實際情況卻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隨著年齡漸漸步入成人行列,隨著知識能力的增長,隨著閱歷的豐富,中職生應該可以寫出一些思想深刻、內(nèi)容充實、思路清晰、文采斐然的作文。筆者在實踐中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學生在作文中都存在語言蒼白、內(nèi)容空洞等現(xiàn)象,這表明我們在作文教學中存在不少問題。本文旨在通過個別案例對作文教學中的問題進行簡單分析,并提出相應解決對策。
一、中職語文寫作教學存在的問題
1.教師對語文作文教學不夠重視。由于教學成果的反映一切都依靠著應試考核的方式直觀體現(xiàn)出來,但是相比較閱讀教學與考察而言,作文雖然占據(jù)著較大的分值,但是由于作文部分確實存在著較難保證穩(wěn)定的高分值,作文成績很難在短時間內(nèi)迅速提高,閱卷的主觀隨意性大這些因素一方面制約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也導致教師對待作文教學也心有余而力不足。
2.教師教學管理的任務過于繁重。語文教師本身的日常教學管理工作就占據(jù)了很大的比重,同時也眾所周知的是,就試卷的批閱工作量來看,可以說批閱作文占用了過多的批改時間和教學管理的任務,這就使得教師的批改方式僵化,不細致,不能對學生黨的作文做出準確完美的批改,難以對學生在寫作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很好的糾偏與調(diào)整,這種教學反而會出現(xiàn)降低學生的寫作積極性與削教師寫作教學的積極性。
3.學生缺乏語言積累與生活經(jīng)驗。僅僅依靠學生在學校任務繁重的學習生活,難以欣賞和感悟到生活中很多事物的美麗,這看似是平常的階段教學問題,實際上最終使得學生作文的材料過少,作文不能真實地反映生活,從而更難以有真實情感的表達與感悟。這會脫離文學作品所應具備的要素。僅靠詞不達意的胡亂拼湊難以寫出立意較高的文章。
二、解決中職語文寫作教學存在問題的對策
1.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同其他學科一樣,興趣也依然是寫作這一語文學科分項中至關(guān)重要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只有在寫作教學中真正產(chǎn)生學習熱情,感悟到寫作語言所自帶的魅力,才能真正駕輕就熟的掌握寫作技巧,并能夠在應試之中也能立于不敗之地,而也只有不斷寫出滿意的作文,學生才能每次面對試卷中的寫作題目不會再感到生澀而只能依靠拼湊成文。
而為了激發(fā)這種興趣和寫作熱情,中職語文教師應當起到師傅領進門的入門工作和指導作用。尤其對于日常的寫作指導中,從作業(yè)布置階段,就盡量對學生啟動開放的模式,摒去給學生設置過多的框架,轉(zhuǎn)變傳統(tǒng)的課堂以教師為主的模式,讓他們能在給定題目之下充分的暢所欲言,打開心扉,打破框架思維與套路,讓學生從全新的角度和全新的領域去審視自己的寫作素材,有自身特色的成文。
2.教師引導學生的觀察與領悟能力。如果說興趣是寫作入門的第一步,那么在中職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為扎實的寫作功底打下基礎,應當指導學生對從生活中很多喜歡的素材中深度的挖掘,隨時整理,只有多看、多練、多觀察、多思考才能寫出好的文章。但是這種觀察應當建立在有意識的進行之上,因此離不開教師在課堂上與課下作業(yè)中,由教師進一步的指導。尤其是對于身邊平凡的,熟悉的事物也能夠留心觀察,并且動手將自身的感悟及時真切地用紙筆來留下痕跡,久而久之會發(fā)現(xiàn)這是一條練就良好的語言表達能力的途徑。慢慢深入淺出,也就避免在考場上面對寫作的緊張感和生澀感。生善于動腦、及時記錄、勤于整理是一方面,同時面對信息爆棚的現(xiàn)今來說,如何從紛繁復雜的信息內(nèi)容中進行檢索出符合新時代價值觀,并同時包含真善美豐富感情的內(nèi)容,也需要在老師的指導之下完成。例如,教師親力親為從最新的書單和網(wǎng)文中為學生提供一些優(yōu)秀網(wǎng)站的網(wǎng)址、各種文學名著在線閱讀及下載的方法、圖書檢索方法等。
3.創(chuàng)造民主課堂與學生主體模式。寫作教學的重頭戲除了在之于教,也在之于修改所帶來的另一種領悟和心得,而目前多數(shù)學生仍然以分數(shù)為重,不顧批改意見,所以不能有效的提高寫作水平。因此應當改變以教師批改評分為主的模式,變學生被動為學生主動,安排學生的角色轉(zhuǎn)換,對同一篇文章主題甚至是同一篇作文,多次的進行自我修改和與同學互換批改,并且在批改之后能夠重新成文,發(fā)揮學生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能真正的認識到寫作問題和寫作之美。
4.學生習作的處理。雖然在很多學校,語文教師布置了充足的習作來鍛煉和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表達和寫作成文的能力,但是過多過少的作業(yè)布置,會給學生帶來相反的習作效果,所以要想效果真正的達到預想,讓習作的布置不流于形式,應當注重對對學生習作從布置,成稿,批改,修改各個環(huán)節(jié)擊破。首先習作主題布置不應當過于死板生硬,而是要以開放性題目和教師指定題目相互結(jié)合,其次對于學生習作多數(shù)教師由于教學任務繁重,對精細批改有心無力,這就導致習作的爛尾,因此習作的批改應當發(fā)動學生互換角色。同同時在要求設置上,應當鼓勵學生有自己的特色,而不是生搬硬套,一個模子刻出來,并對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因材施教, 區(qū)別對待。最后,對教師對待習作應當堅持以下兩個標準,一個是尊重原作, 盡量少改。二是多用鼓勵性語言,在班內(nèi),校內(nèi)乃至全市的寫作比賽中,應當鼓勵學生踴躍投稿,參與其中總之,要令學生對待寫作有極大的成就感和滿足感,保持熱情,后續(xù)發(fā)力。
作文是體現(xiàn)語文教學的一個最亮點,是學生語文素養(yǎng)和思維品質(zhì)的具體體現(xiàn),是語文教學的綜合反映。學生在高考作文中暴露的這些問題也反映了我們在平時作文教學中存在著這樣或那樣的不足,我們只有正確面對并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斷改進,這樣才能使作文教學獲得長足的發(fā)展。
參考文獻:
[1] 曹宇婷.中職語文新材料作文教學研究[D].渤海大學,2016.
[2] 李英.中職語文生活化作文教學研究[D].揚州大學,2016.
[3] 鄧安華.芻議高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創(chuàng)新性和實用性[J].學周刊,20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