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躍
人的潛能是巨大的。美國心理學家威廉·詹姆斯的研究表明:一般情況下,人的積極性和能力只發(fā)揮了20%~30%,而受到充分激勵的情況下,人的能力可發(fā)揮到80%~90%。中學生身上蘊含著極大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潛能,這種潛能需要通過激勵的手段才能更好地發(fā)揮出來。因此,我們應該通過各種方法寓教于樂,讓課堂生動活潑,激發(fā)學生內在的學習動力,使之保持強烈的求知欲望和積極進取的精神狀態(tài),從而培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
創(chuàng)設美妙的情境。知識本身具有豐富生動的實際內容,而表征它的語言文字則是抽象和簡約的。這就要求學生不論學習什么知識,都要透過語言文字、符號圖表把它們所代表的實際事物想清楚,以至想活起來,從而真正把兩者統(tǒng)一起來。情境教學正是充分利用學生的多種感官和已有經驗,讓學生在特定的情境中感知、理解、運用所學知識,從形象的感知達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提高學習的效率。因此,老師們可以創(chuàng)設美妙的情境,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
例如,講“鳥類的多樣性”這節(jié)課時,課前,教師把鳥的掛圖張貼在墻壁上,鳥的模型放在窗臺上。學生們一走進實驗室看到有的鳥在空中翱翔,有的鳥在陸地上奔跑,有的鳥在水中嬉戲,仿佛進入鳥的天堂,大腦馬上興奮起來,許多疑問隨即產生:“這是什么鳥?”“這些鳥的嘴為什么有的扁、有的尖?”“這種鳥的翅膀這么長,是不是飛得最快、最高的鳥?”在學生們的質疑問難中,鳥的形態(tài)結構與生活相適應的教學目標逐漸暴露,在教師的啟發(fā)下得以實現,本節(jié)課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融入快樂的游戲。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認為,最好的學習動力是對所學材料有內在興趣,而最能激發(fā)學生興趣的莫過于游戲。在教學中,教師將教學內容寓于游戲中,變靜態(tài)教學為動態(tài)教學,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下有效地掌握知識、發(fā)展能力。
例如,“消化和吸收”這節(jié)課的內容非常的繁瑣,學生對消化系統(tǒng)中各個器官的名稱、特點和功能容易產生混淆,記憶時也有些吃力。于是在備課時,教師設計了一個表演的環(huán)節(jié),先讓幾個學生預習這節(jié)課的內容,課上讓他們每個人選一個器官,以第一人稱的形式向大家描述器官的特點和功能。然后,教師運用一顆花生米在人體中的消化過程將他們聯(lián)系起來,組成一個有意思的節(jié)目。課堂上,學生對這種形式感到耳目一新,興趣提高了,學得也特別認真。幾個表演的孩子將口腔、食道、胃等器官表演得栩栩如生,而且極具趣味性,全班學生的學習效果都非常好,以至于許多學生在日記里都描述了這堂生動的生物課。
布置趣味性的練習。趣味性的練習能使學生克服厭倦心理,興趣盎然地投入到學習活動中,保持持續(xù)學習的動力。因此,教學中教師不妨多設計一些有趣的練習。
例如,講完“蒸騰作用”時,教師可以聯(lián)系實際情況設置趣味性的練習:在炎熱的夏天人們喜歡在大樹下乘涼而不呆在太陽傘下,這是為什么?學生在運用所學的生物知識解釋這種有趣的現象的同時,真切地體驗到學習生物知識還可以解決身邊的實際問題,可以對某些自然現象進行正確分析,以此增強學習生物的自信心。
(作者單位:衡陽市田家炳實驗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