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偉堅
[摘要]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培養(yǎng)的是高等級的技術專業(yè)人才,所以需要適應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培養(yǎng)既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積累,又有高水平能力素養(yǎng)的人才,保證培養(yǎng)的人才能夠具備在日后的技術工作中或者管理工作中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這一切都需要通過日常的教學活動來實現(xiàn),因此保證日常教育教學的有效性就顯得格外重要。那么,在高職院校機電機械專業(yè)的課堂中,如何實施有效教學呢?在此進行簡要探究。
[關鍵詞高職院校;機電機械專業(yè);課堂教學;有效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2??????????? ??????? [文獻標志碼]? A????????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4-0167-01
有效教學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和素質教育理念的不斷貫徹,已經(jīng)逐漸深入到廣大教師的思想中,通過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讓學生能夠取得有效的進步,獲得更高層次的發(fā)展,成為廣大教師一致的追求,也成為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途徑。在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機電機械專業(yè)教學中,因為這個專業(yè)涉及的學科非常繁多,對學生的能力要求也非常高,并且日后求職過程中可供發(fā)展的方向也非常多,因此在日常專業(yè)教學中就更需要不斷強化教學效果,為學生未來的發(fā)展提供更加強勁的動力。在日常的機電機械專業(yè)課堂教學中,教師應以學生的學習基礎和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為起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構建學習型課堂,深度發(fā)掘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多種教學手段提高教學的有效性,保證學生和教師教學活動的深度互動,保證有效教學的科學實施。
一、化繁為簡,降低學習難度
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的機電機械專業(yè)是一門專業(yè)性極強的學科,尤其是其中包含有大量的定理、定義、概念、公式和計算法則,繁瑣、專業(yè)、抽象、邏輯性強,因此對本身學習基礎不是十分扎實、學習能力不是十分突出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學生來說,無疑提高了學生的學習難度,降低了教學效率。因此,在教學中需要教師依據(jù)課堂教學的實際內容,進行深入淺出的講解,化繁為簡、化難為易,對學生進行更加直觀的教學,保證學生的學習效率,提高課堂的教學實效。例如,在輪系這一部分的教學中,教師先帶領學生對齒輪傳動的知識進行復習,對一對齒輪的傳動進行了探究,然后提出問題:對車床的主軸箱來說,用一對齒輪可不可以實現(xiàn)變速和變向的目的?學生必然回答不可能,教師繼續(xù)進行引導:那么應該如何實現(xiàn)變速、變向的目的呢?當然是使用齒輪組,也就是輪系了。那么,輪系中首尾兩個齒輪的轉動方向有什么樣的關系呢?它們之間的傳動比如何計算呢?這樣教師逐項揭示輪系的各項知識點,給學生講解公式的推導過程,循序漸進地開展教學活動,讓學生逐漸適應不同難度的知識,實現(xiàn)了課堂教學的不斷進步,保證了課堂教學的效果。
二、媒體教學,鼓勵學生探究
復合型課堂技術以其師生互動、有效激勵的特點,可以提高學生的理解程度,提升教學效率,因此受到廣大師生的一致厚愛。復合型課堂融合傳統(tǒng)教學、微課、翻轉課堂、云課堂等技術,提高教學有效性。例如,在“平面連桿機構的類型和應用”教學中,教師把“平面連桿機構的概念”“平面連桿機構的應用”“鉸鏈四桿機構的結構及作用”“含有一個移動副的四桿機構的結構及作用”“含有兩個移動副的四桿機構的結構及作用”“偏心輪機構的結構及作用”等內容的講解過程錄制成時間在4~8分鐘之間的
微課視頻,并上傳到網(wǎng)絡中,供學生在課堂教學前下載觀看。這樣就把學生的學習活動放到了課前進行,課堂教學中教師只要對學生進行共性問題的講解與個性問題的點撥就可以了,并充分用好云課堂的考核項目,及時有效地收到學生的反饋,再對學生進行知識的鞏固與強化。而課后,還可應用云課堂批改作業(yè),及時答疑,實現(xiàn)了教學效果的更大提升。
三、強化實踐,提高學生的能力
畢竟機電機械專業(yè)具有極強的實踐性和操作性,僅靠課堂中的理論知識學習是不足以保證教學效果的穩(wěn)步提高的,也不可能適應社會對學生的要求,所以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學生的實踐活動的開展,保證學生實踐能力的提高。例如,在PLC教學中三相電動機正反轉實訓,傳統(tǒng)的教學是教師講解、示范,學生實訓,教師要把知識點講好、示范好,往往花費30分鐘,留給學生的實訓時間大大減少,而且現(xiàn)在的高等職業(yè)技術院校學生,普遍是碎片化學習大于系統(tǒng)學習,一下子講完了,學生真正聽進去的內容很少,這樣的課堂不能說沒效果,起碼不能稱為高效。針對學生的特點,改變流程,教師講完I/O點分布,就讓學生將I/O的接線接好;把PLC程序講完,讓學生先仿著教師所講,把程序調試完,最后才是主電路的接線。別看簡單的把流程調整了,效果比傳統(tǒng)的先講再練好很多,究其原因,筆者認為,后者適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教師課堂調控效果更好,大大增強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總而言之,保證高職院校機電機械專業(yè)課堂有效教學的切實實施,需要教師以學生未來從事的崗位需求為基礎,以促進學生未來的發(fā)展為目標,對教學模式進行不斷創(chuàng)新,對教學方法進行不斷改進,對教學理念進行不斷更新,實現(xiàn)教學的不斷發(fā)展,為教學效果的提升、有效教學的實施夯實基礎。
參考文獻:
[1]楊淑君.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實現(xiàn)課堂有效教學:《數(shù)控加工機械基礎》有效教學探討[J].中國校外教育,2014(S2):245.
[2]李愛娟.創(chuàng)設和諧課堂實施有效教學:《機械基礎》教學有感[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08(2):87-88.
◎編輯 馮永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