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明代東南文壇名家戴燝年譜

2018-06-13 01:58
閩臺文化研究 2018年1期
關(guān)鍵詞:萬歷

劉 濤

(長泰縣政協(xié)文史委,福建 長泰 363900)

戴燝(1563~1627),字亨融,號今梁,又號利溥、天柱山人,萬歷十四年進士。漳州府長泰縣彰信里侍郎坂社(今長泰縣陳巷鎮(zhèn)古農(nóng)行政村侍郎坂自然村)人,出身“武安第一”名門望族。

《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字亨融,號今梁”(屈萬里:《明代進士登科錄匯編》第二十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69年影印本,第11064頁。以下出自該科《同年總錄》者皆僅注頁碼)。張燮《戴公子利藩墓志銘(后贈戶部主事)》:“戴氏簪笏之盛,為武安第一。”(張燮著、陳正統(tǒng)主編:《張燮集》第三冊《群玉樓集》卷五十五,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第853頁)

少好古文,攻讀于長泰天柱山,齊名“東山五友”。

乾隆《長泰縣志》:“幼聰穎,甫垂髫,即酷好古文,詞工吟詠”,“與計部王一范、孝廉王協(xié)夢、王從鴻洎從弟方伯熺,讀書東山,號曰‘五友’”(卷九《人物志·芳躅傳》,臺北:成文出版社,1975年影印本,第478頁)。按“鴻”字應作“鵬”。此“東山”即長泰縣東長泰天柱山。

早年以詩名揚北京,“旗鼓東南”數(shù)十載,對少年張燮產(chǎn)生深遠影響。

張燮《天柱主人戴亨融漫草序》:“亨融蚤歲拜大行人,稱詩長安,西山為之朝爽……余少時見亨融片楮出,便欲北面”(《張燮集》第一冊《霏云居集》卷二十五,第503頁)。張燮《戴貞礪詩序》:“從祖亨融,旗鼓東南者數(shù)十年,宜后賢之饒韻事也”(《群玉樓集》卷四十四,第775頁)。按,“戴貞礪”即戴金,為戴燝同高祖從兄戴燿之孫、張燮長女婿。

響應張燮組織“霞中詩社”,為該社祭酒,是“霞中十三子”之一。

詩社事詳后。“霞中十三子”為張燮于漳州芝山所組伭云社成員,除張燮及其父張廷榜外,還有林茂桂(德芬),鎮(zhèn)海衛(wèi)陸鰲所(今漳浦縣六鰲鎮(zhèn))人;戴燝(亨融),長泰人;蔣孟育(道力),龍溪人,祖籍同安(今屬金門);鄭懷魁(輅思),龍溪人;高克正(朝憲),海澄人;汪有洵(宗蘇),龍溪人;徐鑾(鳴卿),龍溪人;陳翼飛(元朋),平和人;陳范(伯疇),海澄人;鄭爵魁(瓚思),懷魁弟;吳寀(亮恭),漳浦人。

善弈,博學多才。

張燮《贈亨融誕兒》:“君善弈”(《霏云居集》卷十四,第314頁),曹學佺《石室歌為戴觀察亨融賦》:“石室中懸半局棋。”(曹學佺:《曹大理集》卷八《天柱篇》,萬歷刻本,中國社科院圖書館藏)。張燮《天柱主人戴亨融漫草序》:“亨融殽核百氏,畋漁六籍,下及稗官野乘、方伎之書、里巷之謠,無不泛涉而揚其波,精研而窮奇致?!保ā饿凭蛹肪矶?,第504頁)。

略通兵法,屢立戰(zhàn)功。

張燮《祭戴觀察亨融文》:“而兵略或非所長,故每為君危之”(《群玉樓集》卷五十五,第918頁),戰(zhàn)功詳后。

中年信奉佛教,晚年因喪幼子及女、弟之痛,遂生由道入釋之心。功勛被湮沒之際又受道家避世的影響,寬慰為之打抱不平的何喬遠等友人。

曹學佺《游天柱山記》:(棲霞室)“其里祀佛”(曹學佺:《石倉文稿》卷三,《續(xù)修四庫全書》集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按其時為“癸卯冬”,即萬歷三十一年癸卯(1603),時年四十一歲。又張燮《寄戴亨融觀察》“惟皈依如來”“久奉教于莊生,維摩業(yè)已等之泡影電露矣!”(《群玉樓集》卷六十,第995~997頁),其時為萬歷四十七年(1619),時年五十七歲。

平易近人,深得民心。

張燮《祭戴觀察亨融文》:“世人無貴賤、無老幼、無雅俗,與亨融處,人人盡飲,和以去?!保ā度河駱羌肪砦迨?,第919頁),又張燮《寄戴亨融》:“附亨融戴燝來書:‘川中士民已尸祝之’(《群玉樓集》卷六十五,第1087頁),可知四川士民視其為“生佛”。

視財利如糞土,家無余財,借貸唱和。

《閩書》:“視財利如糞土,沒而無以為家?!保ā堕}書》卷一百二十《英舊志》,第 3610頁)。張燮《祭戴觀察亨融文》:“至生身以來不識阿堵、牙籌為何物,宦沉所余不足自潤,則稱貸以供酬酢?!保ā度河駱羌肪砦迨澹?19頁)。

著有《兩都草》《瑯琊草》《近草》,合編《天柱主人漫草》,又有《黔中草》,后編成《詩文集》行于世。

元配陳氏,繼配唐氏。子二:堿、沂。

《長泰縣戴氏族譜》(1996年編,以下簡稱新編《族譜》)載其妻唐氏。然《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妻陳氏”,陳氏名下有子“域”(應作“堿”,詳紀年)。新編《族譜》不知何故僅載唐氏?待考。

明代宗景泰二年辛未(1451)出生前一百一十二年

是歲,高祖戴昀生。

按:昀,字正中,號希齋,以孝聞,成化十年(1474)舉人,曾任浙江樂清縣知縣,以子獲封承德郎、考功司主事,加贈太仆寺少卿,1530年卒。妻董氏(1458~1536),有子四:弘治貢生欽宗;正德貢生、貴縣知縣增宗;正德進士、鄖陽巡撫時宗;正德貢生、荔浦知縣勵宗。女二人。詳《閩書》本傳、《族譜》(第一冊,第 224~225 頁)。

明憲宗成化二十年甲辰(1484)出生前七十九年

是歲,曾祖戴時宗生。

據(jù)《族譜》(第227頁)。按:時宗字宗道,號梁岡。正德九年(1514)進士,曾攔駕明武宗南巡,與霍韜據(jù)理力爭,官至鄖陽巡撫。妻劉氏,劉鎡女,有子四:嘉靖間納授漳州衛(wèi)帶銜指揮鐘(原名湖),渭,潞,例監(jiān)、嘉靖廬陵縣丞淳,女二人?!堕}書》有傳:戴時宗“所為詩,興致清遠,一時名公如薛蕙、鄭繼之、顧璘、許宗魯輩,相與往來唱和,大加許可。文廓達莊雅,成一家言,自命《朽庵存稿》?!保ň硪话俣队⑴f志》,福建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3609頁)

明武宗正德五年庚午(1510)出生前五十三年

九月初五日,祖父戴渭生。

明世宗嘉靖十三年甲午(1534)出生前二十九年

八月廿五日,父戴元勛生。

據(jù)《族譜》(第230頁)。按:元勛,曾任楚府奉祀正。妻林氏。子二:燝、燽。詳《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履歷(第11064頁)。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乙巳(1545)出生前十八年

正月廿日,曾祖戴時宗因子戴湖奪人田產(chǎn)而回籍聽勘,旋被下詔褫職閑住。

《明世宗嘉靖肅皇帝實錄》:“嘉靖二十四年閏正月甲申,先是都御史戴時宗以子湖,抑奪鄉(xiāng)人田產(chǎn)為怨家所奏,有旨令回籍聽勘。前福建巡按御史王瑛因劾時宗貪橫,宜罷。時宗辯,并下?lián)岚磿薄S谑?,巡撫虞守愚、巡按何維柏各奏湖所犯雖不系時宗,而故縱之罪亦自難免,詔褫職閑住?!保ㄅ_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保骸睹魇雷趯嶄洝肪矶盼?,1962年,第5641~5642頁)。新編《長泰縣志》記載:“由于朝廷內(nèi)部矛盾,戴時宗以‘九卿推管’事遭誣陷被削職回籍?!保ň砣摺度宋铩返谝徽隆度宋飩鳌ご鲿r宗》,北京:方志出版社,2005年,第1015頁)。

明世宗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出生前五年

曾祖時宗卒。

康熙《長泰縣志》記載:“戊午,倭果入寇,城堅不可攻,乃舍去,人服其先見。而公亦以是年卒。”(卷九《人物志·戴時宗》)

明世宗嘉靖四十二年癸亥(1563)一歲

六月初七日,出生。

《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癸亥年六月初七日生”,此為戴燝本人提供,應可信。按,戴燝生年有不同記載:1.張燮《祭戴亨融觀察文》:“歲在丁卯,戴亨融先生以蜀觀察使抵任,卒于蜀道難”“或謂亨融年已七十,鐘鳴漏盡,何不早休 ”(《群玉樓集》卷五十五,第919頁)。戴燝享年七十,卒于天啟七年丁卯,故當生于嘉靖三十七年戊午(1558)。2.新編《長泰縣志》載“戴燝(1561~1622)”(卷三十七《人物》,第 1020 頁),《族譜》亦載戴燝“生于明嘉靖四十年辛酉(1561年)”(第 232 頁)。此外,陳慶元《張燮年表》:“萬歷十三年壬午(1582),是歲戴燝生”(《南京師范大學文學院學報》2013第1期),“萬歷十三年”為農(nóng)歷乙酉年(1585),而“壬午”為萬歷十年(1582),此當為筆誤。

是歲,同年進士、好友何喬遠六歲。

何喬遠,字稚孝,號鏡山,泉州晉江人,燝同科進士。據(jù)《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戊子年八月初二日生”(第11004頁)逆推。

嘉靖四十三年甲子(1564)二歲

是歲,弟燽生。

《族譜》(第 233 頁)。

萬歷十年壬午(1582)二十歲

秋,中福建鄉(xiāng)試舉人,名列第九十名。

《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附學生。壬午鄉(xiāng)試九十名。”(第11064頁)

是歲,長子堿生。

堿,國子監(jiān)生,詹事府詹事、戶部廣西清吏司員外郎。乾隆《長泰縣志》作“堿”,有傳;《族譜》作“城”。按乾隆《長泰縣志》首為戴燝立傳,必有所考,故采其說。同年錄、族譜所載當為刊行之誤。

萬歷十四年丙戌(1586)二十四歲

二月六日,參加會試,以《易》中第二十九名。

《萬歷十四年會試錄》(《明代進士登科錄匯編》第二十冊,第10881頁)。

三月十八日,與林茂桂、林汝詔、何喬遠、高從禮、安希范、周著同中進士,為第三甲第六名。

《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廷試三甲六名?!保ǖ?1064頁)

刑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奉命冊封益王朱翊鈏。

《萬歷丙戌科進士同年總錄》:“戴燝,刑部觀政,授行人司行人?!保ǖ?1064頁)乾隆《長泰縣志》:“選行人,冊封益藩”(卷九《人物志·戴燝傳》,第478頁)。按“益藩”,即時任益宣王朱翊鈏。

萬歷十八年庚寅(1590)二十八歲

父元勛獲封行人司行人。

萬歷十九年辛卯(1591)二十九歲

八月,試任南京、浙江道御史。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萬歷十九年八月丁亥,以戴燝南京、浙江道各試御史?!保ň矶偃牛?430頁)

萬歷二十一年癸巳(1593)三十一歲

與何喬遠、吳彬、王唯允、劉文征、袁茂英集北京,號“六才子”。

何喬遠《游天柱山記》:“余為郎,與亨融聚京師,嘗從吳吳文仲、楚王唯允、滇劉懋學、越袁君學攻擊彈射,無虛日。”(何喬遠:《鏡山全集》卷五十一,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15年,第1055頁)。按,吳文仲即吳彬,劉懋學即劉文征,袁君學即袁茂英。

萬歷二十二年甲午(1594)三十二歲

是歲,任山東提刑按察司副使,分守東兗道。

乾隆《沂州府志》:東兗道萬歷間有“戴燝,福建長泰縣丙戌進士,二十二年任”(卷十七《職官志》,中國地方志集成本,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2008年,第176頁)。

是歲,為沂州蘭山縣(今山東省臨沂市蘭山區(qū))普照寺首置香火田二頃五十七畝,沂州知州宋大如據(jù)此確定香燈田范圍。寺僧欲為之勒石立碑,不許。

詳下條林茂桂《普照寺香火田記》。

萬歷二十三年乙未(1595)三十三歲

是歲,與林茂桂會于沂州。茂桂應普照寺僧所請,為戴燝作《普照寺香火田記》。

林茂桂《普照寺香火田記》:“越明年,余以海岱至棲于墨池,僧人具述公給田,故而宋守復體公意,將給田定下,則以便賦輸于是寺。僧愈念公德不忘托余為紀歲月?!保ㄇ 兑手莞尽肪砣端囄闹尽?,第372頁)

是歲,因與曾祖父戴時宗同任御史,獲立“祖孫執(zhí)法”牌坊于長泰縣城。

據(jù)現(xiàn)存長泰縣武安鎮(zhèn)“祖孫執(zhí)法”坊:“明萬歷二十三年歲次乙未吉旦立,都御史戴時宗,監(jiān)察御史戴燝。”

萬歷二十四年丙申(1596)三十四歲

六月,為顏胤祚所刻顏真卿《魯文公集》十五卷校讎,并作序。

《魯文公集》(明萬歷二十四年顏胤祚刻本)卷首題:“直隸監(jiān)察御史、閩漳戴燝校讎”,戴燝序落款:“萬歷二十四年歲次丙申六月吉旦……閩漳戴燝撰?!?/p>

是歲,以“沂州兵備道”至泗水縣,與知縣尤應魯共建“海岱名川”坊,游泉林,題匾玉淙亭,作《泉林新亭記》、詩《泉林感興,即子在川上處》。

光緒《泗水縣志》卷二《建置志·亭榭》:“玉淙亭,在公署南,萬歷二十三年知縣尤應魯重建。亭前有響水泉,沂州兵備道戴燝題曰‘玉淙’”,又“有本亭,亦在公署東,萬歷二十四年,工部主事陸化淳與尤應魯建。詳化淳、戴燝二記中?!保ㄖ袊鴩覉D書館藏本)《泉林新亭記》《泉林感興,即子在川上處》見該志卷十五《藝文志》。

萬歷二十五年丁酉(1597)三十五歲

正月,有感于日本關(guān)白豐臣秀吉再次侵略朝鮮,賦詩瑯琊四望,林茂桂同題步韻。

詩為《瑯琊東望》《瑯琊南望》《瑯琊西望》《瑯琊北望》,林茂桂《〈瑯琊四望〉步戴燝同題韻》詳萬歷《沂州志》卷十《藝文志》(萬歷三十六年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按,戴燝《瑯邪東望》:“樓船一去無消息,釜島于今有聚廬。聞道至尊憂社稷,請纓無策正愁予。”可見其時為豐臣秀吉進軍朝鮮之際。

八月十二日,升任廣東左參議。邢侗作詩相贈。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萬歷二十五年八月庚午,升山東僉事戴燝為廣東左參議?!保ň砣蝗?,第5858頁)。邢侗《業(yè)迫亨融戴公之官嶺東序》(邢侗:《來禽館集》卷五,四庫全書存目叢書本)。

萬歷二十六年戊戌(1598)三十六歲

八月,祖父渭卒。

據(jù)《族譜》(第 228 頁)。

萬歷二十七年己亥(1599)三十七歲

二月,獲任江西副使,潮州府參將黃崗潮州西湖山設宴送別,賦詩《己亥春仲,黃參戎招飲西山,用壁間韻》,并題刻。

民國《潮州西湖山志》卷七《石刻》載戴燝題刻:“己亥春仲,不佞東歸,辱任觀察。黃參戎招飲西山,陰雨霏霏,別緒凄然,聯(lián)吟志感,用壁間韻。閩漳戴燝書。”(臺北:文海出版社,第118頁)戴燝詩詳該志卷九《藝文》(第164~165頁)。按,“己亥”即萬歷二十七年,“參戎”即參將。道光《南澳志》卷四《職官·武職》:“黃崗,紹興衛(wèi)指揮,武進士,萬歷二十九年任,升廣西掛印都督,有傳?!保ǖ拦舛荒昕瘫荆┯纱送浦S崗即“黃參戎”。

五月五日,休寧知縣魯點編撰的《齊云山志》刊行,收錄戴燝為齊云山太素宮所題詩作《太素宮》。

詩詳萬歷《齊云山志》卷五《律詩·國朝·七言律詩》(萬歷二十七年刻本,北京圖書館藏,第143頁)。

是歲,赴任江西副使,途訪無錫,慰問削籍五年的同年進士安希范,獲題詩二首。

安希范《戴亨融少參以聽調(diào)北上過訪慰別》二首(《天全堂集》卷四,乾隆四十六年辛丑安吉校刻本)。

江西湖東道任上,過鉛山縣,聞費元祿病,懷費堯年,題詩《過鉛山懷費太仆因聞公子臥病賦此問之詩二首》探問。

詩詳萬歷《鉛書》卷五《坎》(江西省鉛山縣志辦公室整理,2002年)。按,費太仆即費堯年。

萬歷二十八年庚子(1600)三十八歲

是歲,以戴燝及曾祖父時宗同為進士,時任福建巡撫金學曾題贈“祖孫進士”匾。

長泰縣武安鎮(zhèn)戴時宗祠堂牌匾:“欽差提督軍務福建都察院右僉都御史金學岱,為正德甲戌科、都察院事左僉都御史、提督三鎮(zhèn)軍務 祖:戴時宗,萬歷丙戌科、四川按察司、前貴州提督學政、巡按直省監(jiān)察御史:孫:戴燝立”(《族譜》第19頁)。據(jù)筆者2018年3月1日訪談戴燝第十三世孫戴有信得知,今日所見祠堂牌匾為據(jù)1996年所修《族譜》所載復制,《族譜》乃據(jù)漳州市龍文區(qū)天寶鎮(zhèn)墨溪村《墨溪戴氏族譜》(清代抄本)。查《墨溪戴氏族譜》載”金學曾”作“金學岱”字。查陳壽祺等撰《重纂福建通志》:明萬歷間福建巡撫金姓者僅金學曾一人(卷九十六《職官·巡撫都御史》,臺北:華文書局,同治十年重刊本,1968年影印,第1881頁),可知牌匾所刻“岱”字應為“曾”字,即“金學岱”應作“金學曾”。

萬歷二十九年辛丑(1601)三十九歲

三月,長泰縣廟學告成,為之作《管侯重修廟學記》。

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一《藝文志》(第613~616頁)。

春,隱居長泰天柱山棲霞石室,凡十三載,有天柱山“靈主”之稱。

張燮《戴亨融黔中草序》:“余友戴亨融起南御史,為監(jiān)司有聲,遜謠啄,里居者十有三年”(《霏云居續(xù)集》卷三十五,第628頁)??滴酢堕L泰縣志》:“邑憲副戴燝建棲霞室”(卷一《山川·天柱山》),張燮《天柱主人戴亨融漫草序》:“夫名勝亦宇宙靈淑所鐘也,中所苞結(jié),必生異人。然亦必有一人焉,為山靈主,而后靈淑不至異位。則天柱舍亨融誰托也?”(《霏云居集》卷二十五,第503頁)

七月七日,應長泰知縣管橘之邀,與唐堯欽、王一范、楊鐘英,載酒同集長泰天柱山觀海樓詩酒唱和,稱觀海樓為“詩詞場”。

管橘《觀海樓始成,唐冏卿、王計部、戴觀察、楊進士,載酒相邀,兼值七夕同賦》(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按,楊進士即楊鐘英,為萬歷二十九年辛丑張以誠榜進士。戴燝《前韻》詳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

九月八日,與張燮及其父張廷榜,鄭懷魁、鄭爵魁兄弟、蔣孟育、汪有洵、徐鑾、陳翼飛、陳范、吳寀等十一人結(jié)盟漳州芝山玄云社,為該社祭酒。

張燮《重修霞中社記》:“歲在辛丑……戴亨融亦暫辭觀察組綬,臥天柱峰頭。”(《霏云居集》卷二十八,第541頁)“辛丑”即萬歷二十九年。又張燮《祭戴觀察亨融文》:“憶我輩之尋盟霞中也,亨融最先達,為社祭酒。余不敢當雁行,而君弟畜之,久而締結(jié)益深。(《群玉樓集》卷五十五,第919頁)

是歲,為長泰知縣管橘重修長泰縣善化里五里亭(今屬長泰縣武安鎮(zhèn)珠坂村)作《管侯新建五里亭頌》。

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一《藝文志·補遺》。按五里亭,“萬歷二十九年,令管橘重修?!保ㄇ 堕L泰縣志》卷十二《雜志·樓亭》,第813頁)

萬歷三十年壬寅(1602)四十歲

九月八日,鄭懷魁有詩“訪戴匪伊舟,騕裊玉為珂”念之。

詳陳慶元《龍溪鄭懷魁年譜》(《漳州師范學院學報,2013年第1期》。

是歲,為管橘作《長泰管侯興革功績碑》。

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一《藝文志》)。按管橘編審戶口時為萬歷三十年(乾隆《長泰縣志》卷四《賦役志碑文·戶口》,第174頁)。

應從弟戴熺之請,為管橘所治流經(jīng)長泰縣旌孝里、石銘里的巖溪建陂修渠,為之作《管侯巖溪治陂渠碑記》。

碑記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一《藝文志》,該記有“戴生熺請曰”(第662頁)。按,“巖溪陂,萬歷三十年,令管橘修筑”(乾隆《長泰縣志》卷一《輿地》,第113頁)。

萬歷三十一年癸卯(1603)四十一歲

谷雨之際,同唐堯欽、管橘伴畢懋康游天柱山。畢懋康有詩《酬席中次韻》,戴燝刻于石上,并應燝之邀為觀海樓題詩。

長泰天柱山棲霞室摩崖石刻有畢懋康《唐冏卿恕軒、戴觀察今梁、管明府五陵始游天柱,即興口占》。按“恕軒”為唐堯欽別號,五陵”為管橘別號。

畢懋康寓棲霞室,賦詩一首《寓戴亨融石室彈棋有懷》,隨后進漳州入盟霞中社。

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一《藝文志·補遺》)

十月,與從侄戴城、章文炳伴曹學佺、林古度游天柱山觀海樓,分韻唱和,曹學佺得“觀”字,林古度得“樓”字,而戴燝得“海”字。

曹學佺《游天柱山記》:“癸卯冬日,同戴利溥、利藩、章火苑、林茂之”“夜宿樓上,同戴利溥、林茂之用樓名分韻。余得首字?!保ā妒瘋}文稿》卷三)按,“利藩”即戴燿次子戴城;“林茂之”即林古度;曹學佺,字能始,狀元龔用卿女婿。曹學佺《夜宿樓上同戴利溥、林茂之分賦得“觀”字》載《曹大理集》(卷八《天柱篇》)。

長泰知縣管橘相伴曹學佺、林古度訪棲霞室,與曹學佺賦詩唱和,刻于墻上。

曹學佺《游天柱山記》:“余有歌,公和而刻諸室?!保ā妒瘋}文稿》卷三)由“和”,可知戴燝所刻為曹學佺《石室歌為戴亨融觀察題》(詳《曹大理集》卷八《天柱篇》)、戴燝《酬曹能始石室歌兼呈管明府》(詳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

是歲,張燮語何喬遠天柱山于心不忘。

何喬遠《游天柱山記》:“去歲,孝廉張紹和為余言:‘茲山,于心不忘也?!保ā剁R山全集》卷五十一,第1354頁)按,何喬遠“以甲辰三月”到訪,即萬歷三十二年甲辰,“去歲”即萬歷三十一年癸卯。

萬歷三十二年甲辰(1604)四十二歲

三月,發(fā)動漳州府士紳為時任長泰縣知縣兼攝龍溪縣事管橘立“生祠”。

據(jù)長泰縣武安鎮(zhèn)珠坂村五里亭《兩邑管公生祠碑記》(殘件):“尚書朱天球、戴燿,侍郎盧維禎、石應岳,太卿唐堯欽,布政使蔡應科,按察使王志遠,副使戴燝、趙范、鄭懷魁、知府張廷棟?!卑?,張廷棟即張燮伯父,萬歷八年進士。

是月,何喬遠訪天柱山,獲贈詩一首,應何喬遠之托請林茂桂相聚山中,何喬遠于此“聚凡十日”,林茂桂聚六日,先后次韻曹學佺《石室歌》賦詩。

詳何喬遠《游天柱山記》(《鏡山全集》卷五十一,第1354~1355頁),何喬遠有詩《山中呈亨融》(《鏡山全集》卷八,第 256 頁)。

與何喬遠游觀海樓,與之唱和。

戴燝《題觀梅樓用何韻》見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乾隆《長泰縣志》改題《題觀海樓次何鏡山韻》(卷十一《藝文志》,第 774、775 頁)。

于觀海樓,次何喬遠韻,賦詩贈長泰知縣管橘。

戴燝《觀梅樓贈明府》詳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乾隆《長泰縣志》改題《觀海樓贈明府次何稚孝韻》(卷十一《藝文志》,第780頁)。

十月十三日,使爭訟八十余年的長泰天柱山天柱巖香燈田完璧歸趙,得稱“賢地主”。

天柱巖香燈田案詳乾隆《長泰縣志》(卷十二《雜志·天柱巖》,第808~809頁)。戴燝伯祖戴湖自明嘉靖三年(1524)至萬歷三十二年(1604)經(jīng)營于此,由“萬歷三十二年十月十三日,蒙督糧道、福建布政使司右參政高批”,可知該案終審時間。戴燝從中協(xié)調(diào),得管橘《天柱山紀游詩序》:“實稱賢地主焉”(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

是月,與戴燿等親友三十六人于長泰天柱山觀音巖,為時任長泰縣知縣管橘重新天柱巖立碑,由住持普輝禪師發(fā)出邀請,林一材撰碑。

康熙《長泰縣志》卷九《藝文志》作《管侯重新天柱巖記》,乾隆《長泰縣志》從其說,天柱山觀音巖原件為《管公重新天柱巖碑》。

冬,應管橘之請,協(xié)助修纂《長泰縣志》。未就志局,管橘升遷,眾志成城,密切合作,不一月克成。

詳鄭洪圖《后序》,載乾隆《長泰縣志》卷首《序》(第 31~32 頁)。

詳《鰲峰集》卷十六《七言律詩》(明天啟五年南居益刻本)。

是歲,張燮作《廣素交篇》,與戴燿同列其中。

張燮《戴亨融觀察》,詳《霏云居續(xù)集》卷三(第65頁)。

萬歷三十三年乙巳(1605)四十三歲

中秋,同張燮、高克正、陳翼飛、鄭爵魁邀請王玉生、黃道周夜宴高克正齋。

張燮有詩《中秋,偕亨融、朝憲、元朋、瓚思邀王玉生、黃參玄夜集朝憲齋頭即事》(《霏云居集》卷八,第134頁)。按,“王玉生”待考,“黃參玄”即黃道周。

九月十一日,在張燮相伴下,與蔣孟育、汪有洵、陳翼飛、同抵達漳州的林茂桂,聚于汪弘器園。

張燮有詩《重陽后二日,德芬抵郡,偕亨融、道力、宗蘇、元朋,攜酌集爾材宅,分得“游”字》(《霏云居集》卷四,第99頁)。按,“汪弘器,字爾材,漳州衛(wèi)人,萬歷五年丁丑科武進士,都督僉事”。(《重纂福建通志》卷一六〇《選舉》,第2833頁)

萬歷三十四年丙午(1606)四十四歲

二月三日,張燮重修霞中社,與會。

張燮《重修霞中社》:“是歲丙午二月三日,更集朝憲,時道力、鳴卿亦奉使過里,獨輅思守括蒼,亮恭頌詔在途,其它曩時諸子皆在,數(shù)衽把臂,曲東南才士之大會也!”(《霏云居集》卷二十八,第542頁)

春,張燮作《戴亨融觀察》。

詳張燮《霏云居集》卷二(第22頁)。

四月二十五日,世交方沆在長泰知縣祝國泰相伴下游長泰天柱山,念“通家子戴利溥”。

方沆(記)、祝國泰(刻)《游武安天柱巖記》,為摩崖石刻,位于長泰天柱山超游九霄側(cè)。石刻落款“歲丙午夏四月二十五日”,“丙午”即萬歷三十四年。

萬歷三十五年丁未(1607)四十五歲

是歲,母林氏卒。

蔣孟育《寄同社戴亨融觀察書》:“去歲,則聞仁兄之有酸楚,毀瘠不自勝也?!保ㄊY孟育:《恬庵遺稿》卷二十四,明崇禎十年刻本,日本內(nèi)閣文庫藏)

萬歷三十六年戊申(1608)四十六歲

是歲,蔣孟育來書《寄同社戴亨融觀察》慰問。

詳蔣孟育《恬庵遺稿》卷二十四。按,該書云“去歲”,可知作于戴燝之母卒后翌年。

是歲,林茂桂引薦黃道周拜訪張燮,同高克正、陳翼飛用黃道周韻唱和。

張燮《黃參玄文學介林德芬來訪,同戴亨融、高朝亮、陳元朋在坐,用參玄韻》,詳《霏云居集》卷十一(第243頁)。

是歲,父元勛卒,年七十五,張燮有祭文。

《族譜》:“卒于明萬歷三十六年戊申(1608)”(第 230 頁);張燮《同社祭戴封公文》,詳《霏云居集》卷三十八(第 678~679頁)。

萬歷三十七年己酉(1609)四十七歲

是歲,與蔣孟育、呂繼梗游。

呂繼?!断贾猩缂L歌》:“去年,蔣道力司成、戴亨融觀察同游”(光緒《漳州府志》卷四十一《藝文》,《中國地方志集成》本,第 982頁)。

是歲,長孫戴永祥生。

詳《族譜》(第 238 頁)。

萬歷三十八年庚戌(1610)四十八歲

八月十四日,與張燮、徐鑾同集福建南路參將宗孟廈門院中迎賞中秋之月。

張燮有詩《八月十四夜亨融、鳴卿諸君集宗浩然庭中待月》(《霏云居集》卷十八,第424頁)按,宗浩然即宗孟,“太倉州人,武進士,三十八年任”“南路參將,萬歷二十年自漳州移駐”(道光《廈門志》卷十《職官表·武秩》“南路參將”條,廈門:鷺江出版社,1996年,第291頁)。

十一月,與張燮、鄭懷魁、鄭爵魁兄弟、蔣孟育、呂繼梗集霞中社。

張燮有詩《至日,鄭輅思招陪呂大夫集霞中社,偕戴亨融、蔣道力、鄭瓚思在坐,同用“山”字二首》(《霏云居集》卷七,第156頁)。按,“呂大夫”即呂繼梗,時任漳州府通判,署督餉館。

是歲,應呂繼梗之邀,同張燮相聚汪弘器園。

張燮有詩《呂大夫邀同戴觀察宴集汪園》(《霏云居集》卷十二,第279頁)。

萬歷三十九年辛亥(1611)四十九歲

三月,張燮旅居福州,去信感慨“惜不得戴公來”。

張燮有《寄戴亨融觀察》(《霏云居續(xù)集》卷五十一,第848~849頁),詳陳慶元《張燮年表》“萬歷三十九年(1611)三月”條。

夏,徐鑾抵漳州龍溪縣,與張燮、鄭懷魁、鄭爵魁、汪有洵、陳范聚會于張燮的別院。

張燮有詩《徐鳴卿抵里過集別界 同戴亨融、鄭輅思、汪宗蘇、陳伯疇、鄭瓚思在坐,同用“芝”字》,詳《霏云居集》卷十三(第 293 頁)。

伏日,張燮、鄭爵魁移酌棲霞室。

張燮有詩《伏日移酌亨融宅同瓚思在坐》,詳《霏云居集》卷十四(第317頁)。

十二月,張燮偕新入社的謝廷讚訪棲霞室。謝廷讚有尺牘二篇。

張燮有詩《偕謝曰可集亨融宅得“勛”字》(《霏云居集》卷十三,第301頁),“謝曰可”即謝廷讚。謝廷讚《余游清漳,友人張紹和把臂入林,比余返轅,戴亨融觀察、徐鳴卿司馬偕紹和郊餞我,依依不忍別各有贈言》(謝廷讚:《步丘草》卷四《七言律詩》,明刊本,據(jù)日本內(nèi)閣文庫影印,臺灣“中研院”傅斯年圖書館藏),《戴亨融觀察一》、《戴亨融觀察二》(《步丘草》卷十九)。按,《霏云居集》收錄詩文為萬歷三十二年至萬歷三十九年,戴燝隱居天柱山自萬歷二十九年至萬歷四十一年,可知《霏云居集》所錄詩文之“亨融宅”,即戴燝之天柱山棲霞石室,而非指他處。

與張燮、蔣孟育、戴熺、林秉漢、徐鑾邀集棲霞室,與謝廷讚道別。

張燮有詩《謝曰可臨發(fā),道力、亨融、亨晦、伯昭、鳴卿招集亨融宅,同用“杯”字》(《霏云居集》卷十三,第301頁)。按,“亨晦”為戴熺字。

張燮偕鄭懷魁、汪有洵、陳范、鄭爵魁集棲霞室。

張燮有詩《偕輅思、宗蘇、伯疇、瓚思夜集亨融宅口占二首》,詳《霏云居集》卷十六(第370頁)。

萬歷四十年壬子(1612)五十歲

春,與謝廷讚、戴燝、林秉漢、徐鑾、宗孟同集于張燮別院。

張燮有詩《春日,謝曰可、戴亨融、林伯昭、徐鳴卿、宗浩然同集別界》(《霏云居續(xù)集》卷四)。

秋,與從侄戴壎招飲張燮于第一山別業(yè),張燮有詩相贈,獲稱“家世推王謝,交游盛阮嵇”。

張燮有詩《戴利溥、利怡招飲第一山別業(yè)賦贈》(《霏云居續(xù)集》卷二十,第437頁)。按戴壎字利怡,戴燿之子。其時戴壎中舉,當以此與之相會。

中秋,與張燮、徐鑾、鄭爵魁夜宴于張燮別院。

張燮有詩《中秋夜,亨融、鳴卿、瓚思攜酌過集別界》,詳《霏云居續(xù)集》卷二十(第429頁)。

九月,次孫戴君祿生。

詳《族譜》(第 238、239 頁)。

十月,張燮《霏云居集》五十四卷成,戴燝為之作序,自稱“社弟”。

戴燝《霏云居集序》(《霏云居集》卷首,第3、4頁)落款:“萬歷壬子孟冬之吉,天柱山人、社弟戴燝亨融甫撰”(《霏云居集》卷首,第4頁)。按“萬歷壬子”即萬歷四十年。

萬歷四十一年癸丑(1613)五十一歲

春,與張燮、劉庭蕙、林茂桂、徐鑾、鄭爵魁、陳念藎宴于別院。

張燮有詩《劉惠徵、戴亨融、徐鳴卿、鄭瓚思、陳念藎宴集別界得“臺”字》,詳《霏云居續(xù)集》(卷四,第 108 頁)。

與劉庭蕙、林茂桂、徐鑾邀張燮贈行唱和。

張燮有詩《劉惠徵、林德芬、戴亨融、徐鳴卿邀余贈行口占為別》,詳《霏云居續(xù)集》卷四(第110頁)。

應閔夢得之邀,參與修纂《漳州府志》,同張燮、劉庭蕙、林茂桂、徐鑾、鄭爵魁夜宴。

張燮有詩《閔使君邀修郡乘同劉惠徵、林德芬、戴亨融、徐鳴卿、鄭瓚思夜宴有作》,詳《霏云居續(xù)集》(卷二十一,第461頁)。按,“閔使君”即閔夢得,時任漳州府知府。

四月,以江西副使改任四川副使、提督學政。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卷五〇七“萬歷四十一年四月乙卯”條(第9624頁)。

張燮來信,有“清漳了無可劇語者”之慨。

張燮有《寄戴亨融》,言及“自亨融出山”(《霏云居續(xù)集》卷五十四,第919頁),由“出山”,結(jié)合戴燝隱居十三載東山再起,可知為此間所作。

于杭州,與張燮書信往返。

張燮有《戴亨融自武林貽書來述懷卻寄》,詳《霏云居續(xù)集》卷三(第47~48頁)。按,“武林”即杭州府。

萬歷四十二年甲寅(1614)五十二歲

是歲,謝廷讚《步丘草》二十一卷刊行,其中有贈戴燝題詩。

戴燝詩《余游清漳友人張紹和把臂入林,比余返轅,戴亨融觀察、徐鳴卿司馬偕紹和郊餞我,依依不忍別,各有贈言》,詳《步丘草》卷四(《七言律詩》)。

是歲,張燮長女英慧嫁戴燝族兄戴燿之孫戴金。

張燮《戴公子利藩墓志銘》:“長金,娶不肖燮女,先翁卒。后,金為潯州太守,以戶部時贈吾女為安人?!保ā度河駱羌肪砦迨?,第854頁)又,張燮《亡女慧孺人行狀》:“年十九,資遣出閣”(《霏云居續(xù)集》卷四十六,第784頁)。

萬歷四十三年乙卯(1615)五十三歲

春,以貴州提學副使聽調(diào),除夕日張燮接其書信,有詩《除夕接戴亨融書有懷,時亨融已督黔學之任》。

張燮詩詳《霏云居續(xù)集》卷二十(第435頁)。

作《黔中草》,于寓居武夷山間向張燮索序,比之“王僧虔推排人間數(shù)十許年”。

張燮《有戴亨融黔中草序》(《霏云居續(xù)集》卷三十五,第628、629、630頁),由文中“旋復改督黔學”可知為戴燝任職貴州時所作。

秋,上疏為該科貴州鄉(xiāng)試中式名額增加二名,獲準,是為三十七名。

乾隆《貴州通志》:萬歷年間鄉(xiāng)試,“乙卯科,是科增二名,定額三十七名。”(卷二十六《選舉》,中國國家圖書館藏)

萬歷四十四年丙辰(1616)五十四歲

五月,與張鶴鳴相會,為其《蘆花湄集》作序。

序詳張鶴鳴《蘆花湄集》卷首(明萬歷刻本,中國國家圖書館藏),落款“萬歷丙辰仲夏之吉”。

七月,張燮做客長泰天柱山棲霞室,其時戴燝已出山,仍據(jù)何喬遠、曹學佺所贈戴燝詩和詩以思之。

張燮《游天柱山記》:“旋坐石室久之,讀何稚孝、曹能始向所贈亨融詩,予亦用其原韻耳已”(《霏云居集》卷二十九,第563頁),張燮又有詩《石室歌贈戴亨融用曹韻》(《霏云居集》卷三,第73頁)。

收到張燮從長泰天柱山來信。

張燮有《寄戴亨融》(《霏云居續(xù)集》卷十九,第409頁),由“余來君去各西東”,可知張燮到訪之際,戴燝已東山再起外出做官。

萬歷四十五年丁巳(1617)五十五歲

正月,探親建寧府建安縣,應柯仲炯之請為作《西湖群賢續(xù)記》,落款自稱“天柱山人”。

戴燝所作記詳萬歷《鉛書》之《西湖群賢(第二)》,云:“燝,閩陬鄙人,方行吟建水??戮嘁鲇岩?,述公政教甚備,而請記于余……萬歷四十五年歲在丁巳孟春谷旦,賜進士第、朝議大夫、貴州布政司參議兼按察司僉理、奉敕提督學校、前巡按直隸監(jiān)察御史閩漳天柱山人戴燝撰?!?/p>

春,張燮于建州,有詩感懷“別數(shù)五年期”,期待后會“扶筇共所之”。

張燮有詩《建州臨返別戴亨融二十韻》(《霏云居續(xù)集》卷二十,第450頁),由“別數(shù)五年期”推算戴燝與之離別已五載,即萬歷四十年(1612)離別,旋即東山再起。另據(jù)陳慶元《張燮年表》“萬歷四十五年丁巳春”條,可知張燮于此作詩。

萬歷四十六年戊午(1618)五十六歲

夏,于揚州,請程相如遣使護送覺浪禪師往興教寺,與其父張存三、胞弟張瑋團聚壽宴,與之同游瓊花觀、吹玉臺等處,聆聽覺浪開示。隨后,覺浪禪師以應焦竑之約,與之道別,同周汝登所派之人赴約。

釋道盛《自敘年紀略》:“戊午春,因優(yōu)曇無方,寓報恩,因僧錄襲明寓天界,南庵會焦漪園太史諸公,有問答。因戴今梁觀察邀到廣陵,會父、弟,勒歸閩。”(釋道盛:《天界覺浪盛禪師語錄》卷十二《雜著》,清順治十五年戊戌刊本)釋道盛《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師生父張存三老居士與胞弟季玉居士,同戴今梁觀察在揚州聞師寓天界,程相如大將軍遣使迎師于廣陵興教寺相會。痛談思慕之懷,及偕游瓊花觀、吹玉臺各處,晤諸公因機說法甚多。以焦公約會,周海門先生使人促回,乃辭戴、程諸公,同父、弟返南庵。時存翁老居士正五十初度?!保ň硎?,清康熙十九年刊本,臺北:新文豐影印,1987年)。按,覺浪禪師,劉余謨《傳洞上正宗三十三世攝山棲霞覺浪大禪師塔銘(并序)》:“師諱道盛,號覺浪,別號杖人,閩浦張氏子”(《天界覺浪盛禪師語錄》卷十二《附塔銘》)。

夏,《鉛書》刊行,該志錄有戴燝詩二首、記一篇。

戴燝《鉛書序》落款:“時萬歷歲次戊午夏月,賜同進士出身通奉大夫、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左布政使、前奉敕提督湖廣通省學校黎陽王在晉撰”(萬歷《鉛書》卷首)。

八月初六日,以貴州參議補任四川參議。

《明神宗顯皇帝實錄》:“萬歷四十六年八月壬戌,補原任貴州參議戴燝為四川參議?!保ň砦灏倨呤?0822頁)

萬歷四十七年己未(1619)五十七歲

是歲,招張燮、黃道周小集漫賦。

張燮有《戴亨融招同黃幼玄小集漫賦》,詳《群玉樓集》卷二十(第401頁)。

臨發(fā)之際,張燮偕汪有洵邀集汪齋,棋、曲、唱和,張燮有“蜀道自難今轉(zhuǎn)易,西南逋穢為君開”之句。

張燮有詩《戴亨融起家蜀憲,臨發(fā),偕汪宗蘇邀集蘇齋,同用“開”字》:“局因睹墅棋爭勝,歌應鳴鐃曲自裁?!保ā度河駱羌肪矶?,第416頁)

是歲,去信張燮三封,述及丁啟浚索贈楊慎與黃輝文集,馮時可、鄒迪光入川,憶及兩接陳翼飛來信說明霞中詩社近況,問及蔣孟育、林茂桂、吳寀、鄭爵魁、汪有洵近況,為黃道周中舉之事欣喜若狂,稱張燮為天賜之兄弟。

張燮《寄戴亨融觀察》,詳《群玉樓集》卷六十(第995~997頁)。

是歲,次子沂卒。

戴沂為戴燝中年所得,族譜不知何故未載。張燮《寄戴亨融觀察》:“附亨融戴燝原書:‘沂兒性褊急而心好利,弟也知其非遠器’”“子婦遺腹舉一小孫,稍慰目前”。(《群玉樓集》卷六十,第996頁)又,張燮有《贈亨融誕兒》(《霏云居集》卷十五,第314頁)。按,戴燝長子堿生于1582年,而《霏云居集》所收錄詩文最早起自萬歷三十二年(1604),可知此“兒”非堿。

是歲,女兒卒于京城。

按張燮《寄戴亨融觀察》:“附亨融戴燝原書:‘而京中亡女之報復至,彌天之痛,萃于一時,不肖能為石人耶?’”(《群玉樓集》卷六十,第996頁),由“京中”,可知是女當隨夫居北京。

是歲,弟燽卒。

張燮《寄戴亨融觀察》:“附亨融戴燝原書:‘此天憐不肖之無兄弟,而以紹和賜亨融也?!保ā度河駱羌肪砹?,第996頁)按,該信作于萬歷四十七年(1619),可知其時戴燽最遲卒于萬歷四十七年。

萬歷四十八年、泰昌元年庚申(1620)五十八歲

冬,過訪建陽一枝山元鏡禪師,元鏡禪師有禪詩相贈。

釋元鏡 《戴今梁觀察過訪》(釋道盛:《建陽東苑晦臺鏡禪師語錄》,《釋道盛集》,電子版,http∶//www.ftsx.net/420609.html,2018年5與1日下載)。元鏡,字晦臺,別號湛靈。俗家為福建建寧府建陽縣,與戴燝姻友柯仲炯同府。

明熹宗天啟元年辛酉(1621)五十九歲

三月十九日,與施德政同被中傷,補任四川按察司副使。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天啟元年三月辛酉,補原任四川布政使司右參議戴燝為本省按察司副使?!保ㄅ_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保骸睹黛渥趯嶄洝肪戆?,第389頁),又乾隆《長泰縣志》:“以失權(quán)貴意,改蜀參飭松藩。 ”(卷九《人物·芳躅傳》,第 478~479 頁)。

張燮有詩,將讒言者比之“青蠅”“腐鼠”,感嘆“文壇”于此“寡色”;戴燝以《用韻答張紹和社丈》答之。

張燮《戴亨融、施正之同日被言,詩以志概》(《霏云居續(xù)集》卷十四第338頁),戴燝回信見載該詩附錄。

十一月,張燮去信,未到。

張燮《寄戴亨融》:“去歲冬中,聞有盛伻入蜀,草勒長箋奉訊,竟不果發(fā),以原椷擲返篋中”。(《群玉樓集》卷六十一,第1003頁)

天啟二年壬戌(1622)六十歲

春,張燮再致書信并端硯一枚,借馳接林觀察之機托林茂桂轉(zhuǎn)交戴燝,內(nèi)述楊一葵新職,安慰戴燝即將升遷。

張燮《寄戴亨融》:“入春,私計有馳接林觀察者,因寄德芬,托其轉(zhuǎn)致,諒不至沉浮”(《群玉樓集》卷六十,第1003頁),“去冬閱陪推消息,與楊翹卿同時。今翹卿已即真,而松藩使者前薪如故,計新命已在旦暮……端硯一枚伴函”(《群玉樓集》卷六十一,第1004頁)。按,“楊翹卿”即楊一葵。天啟二年十月戴燝任四川布政司右參政,可知此信所云“入春”指天啟二年。由此逆推,“去歲冬中”即天啟元年仲冬。

十月十一日,任四川布政使司右參政,仍管四川道。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天啟二年十月癸酉,四川按察司副使戴燝為本省布政使司右參政,仍管四川道?!保ň矶?,第1360頁)

十月十八日,奢崇明率部師與萬進圍成都,與朱夑元、薛敷政、周著、林宰、胡承詔撫恤部屬,作《乘城日錄》。

戴燝所作日記見載張燮《寄戴亨融》:“閱《乘城日錄》,使人舌舉”(《群玉樓集》卷六十五,第1087頁)

天啟三年癸亥(1623)六十一歲

五月二十二日,貴州道御史徐吉奏敘成都保衛(wèi)戰(zhàn)功勛者,有燝等七人。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天啟三年五月辛亥,貴州道御史徐吉敘蜀功,以為自奢酋攻圍省城之時,血戰(zhàn)百日保孤城于朝露者,則督臣朱爕元與左、右布政林宰、周著,道臣戴燝、馮勞謙、胡承詔及叚師文也?!保ň砣?,第1772頁)。

雖有“全蜀之功”卻僅進一階。何喬遠、張燮為之憤慨,葉向高多次來信寬慰。

張燮《寄戴亨融》:“附亨融戴燝來書:‘稚孝書來,甚為憤惋’,‘葉少師則屢書來,謂俟直指覆敘疏到,當有不次之擢’”(《群玉樓集》卷六十五,第1087頁),“葉少師”即葉向高,福州人。

十一月十六日,以川貴軍功,獲升二級。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天啟三年十一月乙酉,錄川貴搗巢解圍功……戴燝升二級”。(卷四十一,第2159頁)

天啟四年甲子(1624)六十二歲

是歲,抵漳州翌日,招飲張燮霏云居,同聚者有汪有洵、高君鼎。

張燮《戴亨融初抵郡之明日,招飲霏云居,時汪宗蘇、高君鼎同集》,詳《群玉樓集》卷二十(第 458 頁)。

天啟六年丙寅(1626)六十四歲

十一月二十四日,以四川按察司按察使調(diào)任四川敘馬瀘道。

《明熹宗哲皇帝實錄》:“天啟六年十一月癸巳,起調(diào)原任四川按察司按察使戴燝于本省敘馬瀘道。”(卷七十八,第3783頁)

天啟七年丁卯(1627)六十五歲

三月初,任四川按察使。

張燮《寄戴亨融》:“蜀人便欲望戴公作蜀撫”,且云“三月初,盛使抵任”。詳《群玉樓集》卷六十五(第1087頁)

夏,赴任四川按察使,途經(jīng)漳浦縣梁山,卒。

張燮《祭戴亨融觀察文》:“歲在丁卯,戴亨融先生以蜀觀察使抵任,卒于蜀道難?!保ā度河駱羌肪砦迨澹?17頁)按,戴燝卒年,新編《長泰縣志》(第1020頁)及1996年新修《族譜》(第232頁)皆作明天啟二年(1622);張燮與戴燝結(jié)盟伭云社,往來十分密切,當以其說為是。天啟丁卯即天啟七年(1627)。

張燮作《挽戴利溥公子二首》,感傷“夜臺沽酒與誰嘗”,“可憐瓜葛戀圍棋”。

詩載《群玉樓集》(卷二十,第397頁)。

明思宗崇禎元年戊辰(1628)卒后一年

是歲,張燮率漳州府文士公祭戴燝,有祭文。

張燮有《祭戴觀察亨融文》《同鄉(xiāng)祭戴觀察亨融文》(《群玉樓集》卷五十五,第917~920頁,第 920~921 頁)。

崇禎二年己巳(1629)卒后二年

四月二十三日,獲贈太常寺少卿,子戴堿得蔭入國子監(jiān)讀書。

《崇禎長編》:“崇禎二年四月戊申,贈戴燝太常寺少卿,蔭一子入監(jiān)讀書?!?臺灣“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薄谩睹鲗嶄洝犯戒浰模矶?,1962年,第1244頁)。乾隆《長泰縣志》:“戴堿,燝之子,以敘功恩蔭,初授詹事府詹事,升戶部廣西清吏司員外郎”(卷八《選舉·任子》,第422頁)??芍笆a一子入監(jiān)”指戴堿。

明崇禎六年癸酉(1633)卒后六年

門人楊文峙為之立匾“柱史文宗”。

長泰縣武安鎮(zhèn)戴時宗祠堂懸掛牌匾∶“柱史文宗”,“賜進士、奉政大夫、兵部職方司郎中中英門人楊文峙,為欽命總督貴州學政、巡按直省監(jiān)察御史戴夫子燝立?!?/p>

清圣祖康熙六年丁未(1667)卒后四十年

是歲,周亮工《閩小紀》刊行,載戴燝撰“三蘇祠聯(lián)”事。

《三蘇祠聯(lián)》:“長泰戴方伯燝,詞林宗工也。題三蘇祠聯(lián)云:一門父子三詞客,千古文章四大家。極為妥帖?!保ā堕}小紀》卷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瓜蒂庵藏明清掌故叢刊》,1985年,第110頁)按,該記所錄范驤《序》:“康熙丁未夏”(第9頁),該年即康熙六年(1667),可知該書最遲于此年刊行。

猜你喜歡
萬歷
書坊與名士:萬歷年間戲曲評點興起的雙驅(qū)
明萬歷貴陽李達夫婦墓志銘考釋
晚明疫情與地方應對
明萬歷時期內(nèi)操的演變
從《萬歷起居注》管窺明代帝王的書法教育
小議明萬歷《銅仁府志》人物志
晚明合肥文人黃道日新證
萬歷援朝之戰(zhàn)時期明廷財政問題
嘉靖、隆慶、萬歷時期景德鎮(zhèn)瓷器胎體與青花發(fā)色特征研究
論萬歷朝播州楊氏土司之覆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