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俊杰
WU ZHENQI
吳震啟
1952年生,漢族。筆名永昊,通心堂主人,祖籍江蘇,流轉山東,生于河北。
中國文學藝術基金會吳震啟藝術專項基金管理委員會主任、中國文聯(lián)文藝創(chuàng)作扶持項目評審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文藝志愿者協(xié)會理事。中國書協(xié)書法行業(yè)建設委員會志愿服務工作部秘書長。中國作家協(xié)會會員、中華詩詞協(xié)會理事、中國詩歌學會理事、《詩刊》子曰詩社顧問。中國友聯(lián)畫院副秘書長。中國民族名家書畫院副院長。北京文化學院客座教授、北京林業(yè)大學導師、國學研究中心秘書長。
震啟從八歲起習書,其啟蒙如同大多數人一樣從顏真卿的《勤禮碑》等帖入手。“學書當學顏”,顏體嚴謹、工穩(wěn)充滿張力的結體,雍容、豐富而華貴的線條以及雄渾、博大和堂堂正正的風格,一方面規(guī)范著習書者的用筆和結體,而在更深層次上會對習書者的性格、人格等產生深遠的影響。震啟習顏,固然是其師的高明選擇,而震啟天性對顏的鐘愛也在以顏的技巧和品格主動地塑造著自己的藝術和心靈,這是一種既偶然又必然的相互選擇。即使此后他又寫了北魏諸碑,但至今其楷書仍以顏為主,只不過又融合了諸多因素,如魏碑的方整,草書的靈動,行書行氣和章法的錯落,故其楷作一方面保持了顏的規(guī)范和大氣,且又于筆法、氣息上糅進了時代所崇尚的強烈抒情特征和主體生命力勃發(fā)的種種意味。觀其書,不用看落款就可肯定是震啟的作品,這是藝術上成熟的表現。
令人驚異的是,其小楷亦達到一個令人刮目相看的高度:規(guī)范、靈動、品位高雅,明顯宗法晉人《黃庭經》《曹娥碑》諸帖,又融入魏晉人寫經、明文衡山、王雅宜等意味。筆勢遒逸俊美、婉轉多姿,結字清秀飄逸、如心泉清瀉,且又不乏古樸之氣息,如《感事呈馮雙白先生并序》《張弛有道蒲將軍》等長篇之作,乃充分體現其藝術成就之代表作品。
隸書是震啟的重頭戲。像震啟年齡段的人,習隸大多入手《曹全碑》、《張遷碑》諸碑,因為三十多年前市面上所能見到的漢碑也僅此一兩種。然而少有少的好處,專注某一種碑而不旁騖其他,是學書最主要的方法,也是規(guī)律,是打牢基礎,取得看家本事的必經之路?!恫苋沸忝里w動、瀟散逸宕,人謂“分書有《曹全碑》,猶真行之有趙、董,可謂知言”,是習漢碑入手取得嚴格法度的最佳選本。
而《張遷碑》雄渾、樸茂、稚拙而饒有古趣,與《曹全碑》之秀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震啟于此二碑用功多年,深得其三昧,并能糅而化之,故其隸書之作,在雄偉傲岸大的風格中不時流露出秀媚之意味;有時又以飄逸為主,而其中又不乏渾樸曠朗之風采,但無論如何寫,其隸書均脫不開漢人之氣息,而隸不入漢,則終為俗格,這是后世隸書欲達新的高度繞不開的鐵律。歷史上凡以楷、行入隸并師法漢后諸家隸書者,作品不薄即俗,震啟深明此理,故其隸書乃漢之正途,又有個人獨有的筆意書意,《氣守高云節(jié),蘭生白雪芬》聯(lián)、《抒懷》七絕等作品,可謂之以《張遷》和《曹全》為不同主調的代表之作。此外,他偶臨《石門頌》等漢代摩崖,并用以創(chuàng)作,筆下時出奇氣,讀之亦令人擊節(jié)。
自作《十六字令·爭》
題八大清供圖
震啟行草出自《十七帖》《集王圣教序》,一入手便占據制高點。一個不成文卻是千古不易的規(guī)律:習行草者如不入晉,終將難成正果。盡管入手唐宋元明清均可謂學書之道,但不大踏步的“退”到晉人、退到“二王”,手下則難以脫俗,或者說登不了書法最高殿堂。震啟得“二王”之韻,而筆下卻取晉人爽健、開張一面,這是其心性之使然。至于草法之準、結體之妙,則在早年便已練就,底功早已修煉好,我們看其近年來草書之作,尤其小型手札,幾乎件件精美,撫之令人愛不釋手。
震啟的過人之處,即幾乎所有作品均書寫自己的詩文,這是當代很少有人能達到的至境。好詩好書,詩書合璧,詩書互融,構成了他藝術世界中的一條主線。此外他還精于音律,通于茶道、棋道,并寫得一手思路奇崛、意味深遠的好文章,可謂之通才。有人總覺得我們這個時代出不了能與歷史上相媲美的藝文人才,而我們并非很深地走入震啟的藝術世界時,便可斷定他向人們所貢獻的一切,非大才者而不能為,非有如癡似狂的性格與人生者而不可得。震啟在一則《獨白》中寫道:“我始終認為,人不論活著還是死去,他的價值判斷要經過時間的磨洗才會被真切地認知。”這是謙虛還是自許?我們不得而知,但我相信,他的詩書作品及其性格、品格,將是當代書法復興大潮中頗為耀眼的亮點;這位被人稱為“曠世奇者”的詩人、書家,會被歷史“真切地認知”的。
《張遷碑》集聯(lián)
我的納米詩
端硯銘
陽光一點 禮讓三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