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穎波
摘 要:核心素養(yǎng)導向是高中物理教學中的重點方向,為了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物理課堂應該把重視物理知識教學改變成重視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開設與物理科目價值匹配的學習方式,重點圍繞物理學科的基本概念,發(fā)展物理學科能夠應用的平臺,讓學生切身體會物理學科的探索精神以及價值,全面提升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
關鍵詞:核心素養(yǎng) 高中物理 教學過程
對于物理學科來說,培養(yǎng)學生核心素養(yǎng)是學生逐漸形成個人能力以及社會發(fā)展的必經之路,通過學習物理知識可以提升學生科學素養(yǎng)。物理學科具有其自身的品質特點,新課程改革也逐漸將核心素養(yǎng)滲透到物理學科當中,徹底改革傳統(tǒng)物理學科教學的方案,從而更好的關注學生的實驗能力以及物理技能的掌握[1]。教師也應該對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教學方式持續(xù)進行不斷的深造與改革,全方位的促進學生物理核心素養(yǎng)的提高。
一、物理知識教學與核心素養(yǎng)的關系
物理教學一般都是以知識內容展開教學的,這樣很容易導致教學的重點放在理論教學上從而忽視物理學科帶給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核心素養(yǎng)主要培養(yǎng)的就是學生對物理知識的了解以及實驗研究過程與方法,當然也包括物理知識對學生自身的影響以及對社會的影響,培養(yǎng)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必須把物理學科應用的科學態(tài)度應用到物理教學當中,用來明確教學態(tài)度,合理應用到物理教學活動之中,使物理學科的教學過程能夠提高學生核心素養(yǎng)。物理學科涉及的理論概念知識很多,每個概念之間都是有互相關聯的,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掌握有助于提高學生了解物理學科,掌握物質的運用以及相互之間的用途,教師應該不斷引導學生深化自己的物理觀點,高中物理學科內容非常豐富,給學生的物理觀點可以提供很有效的基礎了解,對于物理建造的物理教學體系,都會很大程度的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比如教師在課堂上講解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用兩個拉力環(huán)進行對拉實驗,與學生講解力的大小以及用力方向,從而得出物體之間的作用是相互的。這樣的教學模式只是教師在一味的傳授知識內容,學生不能及時了解知識概念,也沒有一個深刻的理解,并不能全面掌握知識結構,這種教學方式非常不利于學生發(fā)展,也降低了科學的本質[2]。長期以來學生不僅對物理學科沒有學習興趣還會對物理學科產生錯誤的認知,非常不利于科學思維的發(fā)展。
二、物理教學核心素質導向的教學設計
培養(yǎng)學生物理核心素質應該加強對物理情境的建造,主要體現物理的作用,全方位引導學生進行自我創(chuàng)造,教師應該了解學生的認知程度,掌握學生的學習規(guī)律,給學生不同的引導方式刺激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逐漸養(yǎng)成學生自我強化的能力,這樣的方式非常有利于學生提升核心素養(yǎng)。
給學生提供知識的框架,讓學生自主導入物理概念,從自我認知上逐漸過渡到確立認知,教師要引導學生觀察相關的科學現象,讓學生能夠產生直觀體驗,為學生創(chuàng)設生活中的相關事宜,比如講述有關動量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進行跳遠活動來感受;在講述彈力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進行拉橡皮筋或小彈簧來感受;在講述機械力量相關的內容時,可以讓學生乘坐汽車來感受;這種在生活中直接的感受都是學生對于物理知識的認知前提,也是學生思維開拓的出發(fā)點。教師主要應該關注學生的思考模式以及方向,著重記錄學生對物理學習掌握的狀態(tài),從而能夠更好的為之后的課堂教學導入教學基礎,在課堂上穿插實驗教學,培養(yǎng)學生對物理知識的認知度以及促進學生更有意義的進行物理學習。
當學生能夠自我感知物理知識的內涵時,教師就應該給學生提供一些概念上的提煉,讓學生能夠對物理知識內容進行一些自我識別以及判斷物性的能力,能夠自己尋找一些與物理有關的事物從而進行逐一區(qū)分[3]。教師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引導學生對物理概念的提取以及科學實驗的方法上,讓學生能夠通過大量的物理學識對生活中出現的不解進行解決,并且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學習前后的差距。比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速度上的大數據,跑步的速度、汽車的速度、子彈的速度、風速等讓學生進行對速度的比較。主要教學方式就是,讓學生自我計算這些速度運行的過程以及加速用的時間;回顧自身對物理知識的認知,速度加速快,運用的時間便少;引導學生相互比較時間變化,作為速度比較的關鍵點,是每秒速度的增加,相比結果大則速度就快;引入物理概念引導學生。這種逐漸對學生進行抽象、思維提煉的過程,在物理教學中教師是需要極大耐心的,不能敷衍而過,舍棄不重要的環(huán)節(jié)從而注重概念的引入教學。這種引導方式可以使學生追求物理學識當中的核心價值,這種教學模式也適合教師反復研究提升方案。
三、進行對比反思,著重鞏固概念
積累日常生活中的經驗并運用到科學概念當中,從很多客觀事實當中對比其中的共同性質,包括物質當中的本質屬性,但這種運行過程肯定會出現一些偏差。物理的教學過程就是引導學生向正確的方向去學習,揭露虛偽存在的過程。教師應該注重學生將物理概念運用到多方面的應用,互相對比之下,強化所了解的知識內容以及物理概念[4]。對于物理概念的學習,通常應該將物理當中的定義、含義、單位等各方面與概念進行比較,從而分析它們之間的相互關系,幫助學生理清知識的模糊點,從而幫助學生鞏固物理學識,加深學生對物理概念的體會與應用。
結語
對于物理概念教學中的核心素養(yǎng)來說,最重要的就是體現物理學科的價值。將物理教學與育人知識相互結合,體會核心素養(yǎng)的內涵,充分利用物理學科的優(yōu)勢,培養(yǎng)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的能力并且將真實情況的科學狀態(tài)和生活經驗與物理學科相互結合,在滿足學生學習的需求時,教師更應該注重學生的思維創(chuàng)造能力以及解決疑問的方式,這種快節(jié)奏的社會環(huán)境下,教師還應該注重學生社會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與學生進行時間探索和相互溝通,從物理實驗當中找尋規(guī)律,獲取科學內容最后得出結果。這種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物理教學模式非常有利于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培養(yǎng)。
參考文獻
[1]劉謙君.核心素養(yǎng)導向的高中物理概念教學[J].教師教育論壇,2017(8):48-50.
[2]馮小源.在高中物理概念教學中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ǎng)[J].創(chuàng)新時代,2017(8):80-81.
[3]胡皓云.例談基于學科核心素養(yǎng)的物理概念教學[J].物理教學探討,2017,35(10):8-11.
[4]馮小琴.高中物理概念教學探究模式初探[J].高中數理化,2017(1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