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福花
摘 要: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體育課堂的有效性成為重要的研究課題。傳統(tǒng)的體育課堂教學已經無法滿足現代教育的多樣化要求,為實現學生的綜合發(fā)展,教師需要探索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途徑。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日益提升,將信息技術作為一種輔助工具來增強高中體育課堂有效性十分必要,也是實現教育現代化快速發(fā)展的助推劑。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信息技術;高中體育;課堂教學
新課程改革視角下高中體育課程教學面臨改革,僅僅憑借傳統(tǒng)的教師講解、示范的方式進行的體育教學已經不符合教育現代化的要求。而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順應教育現代化的發(fā)展要求,將文字、聲音、圖像、視頻等多種元素進行整合,以此來豐富體育教學內容,為打造高中體育高效課堂提供基礎條件。
一、信息技術對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作用
信息技術與教育的有效融合,本質是通過信息技術的優(yōu)勢來實現教學效果最大化。信息技術的應用優(yōu)勢具體表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能夠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傳統(tǒng)的體育教師講解、示范的教學模式已經深入學生心底,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教學效果也不能令人滿意。而信息技術的應用將傳統(tǒng)體育教學內容通過多媒體設備呈現出來,內容更直觀,打破傳統(tǒng)教學模式,新鮮感更強,學生的積極性也會明顯提升。
其次,能夠進行分解示范。體育教學中涉及的運動項目多種多樣,一部分項目的動作相對繁瑣,技術動作連貫性較強,需要學生掌握的技術要領較多。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大多是很多節(jié)課才能夠解決一項內容,導致教學內容出現脫節(jié),學生理解困難。而信息技術能將復雜的技術動作分解,通過視頻、圖片來實現動作示范,更形象、直觀,便于學生理解。
最后,能夠營造良好的交流環(huán)境。信息技術以其便捷性突破了傳統(tǒng)教學的時空間限制,教學信息資源的共享更便捷,交流更方便,師生實現了良好的對接,從而建立一種和諧的師生關系。
二、應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策略
1.善用信息技術手段輔助激趣
信息技術的重要作用是作為一個輔助教學的手段來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從優(yōu)勢分析中也已經發(fā)現,信息技術手段的激趣作用顯著。例如,在講解“韻律操”或者“跨欄跑”等體育運動項目時,教師可以在課前通過網絡資源獲得有關于這兩個運動項目的視頻內容,包括一些大賽的實況錄像。在初步的知識點與動作要領的講解之后,將音頻或者視頻資料播放給學生看,以此來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與學習興趣。當然,還可以制作與該體育項目相關的Flash動畫,鼓勵學生模仿動畫當中的動作,從而猜出是哪一個項目的基本動作內容,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這樣的體育課堂教學打破了傳統(tǒng)課堂的單一性,涉及的教學元素更為豐富,可以說信息技術的應用激趣效用明顯。
2.應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教學手段
信息技術在體育課堂教學當中的應用,能夠優(yōu)化教學手段。在體育課堂教學中,教師依靠信息技術帶來的便捷性優(yōu)勢,能夠確保內容更加生動,示范更加科學。教師充分利用幻燈片以及三維動畫的方式將教學難點進行分解,拆分相對繁瑣的教學內容,通過逐層遞進的方式加深學生的理解。例如,籃球“三步上籃”的教學內容,教師通過制作課件以及分解動作的方式,將該技巧的手和腳的基本情況進行分解,并親身示范標準動作,讓學生觀看之后感受與體驗,在實踐交流當中掌握該運動的動作要領。相較于傳統(tǒng)的教學手段,信息技術的應用能夠將一些復雜的教學內容簡單化,學生的學習效率明顯提升,體育課堂教學氛圍以及學習環(huán)境得到改善。
3.依托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教學評價
教學評價是整個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關鍵組成部分,科學的教學評價結果能夠檢驗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為體育課堂教學的持續(xù)發(fā)展與改革提供條件。將信息技術應用于體育課堂教學評價當中,能夠展現出良好的評價效果。例如,在進行“短跑—站立式起跑”教學中,可以將學生的成績進行統(tǒng)計,如將第一次訓練成績輸入到Excel當中,并進行為期幾周的專項訓練,后檢驗學生“短跑—站立式起跑”的成績,再一次將測試結果輸入到Excel表格之中,通過數據的對比繪制動態(tài)變化曲線,以得出學生的訓練情況與全新教學方法的應用效果,最終準確得出訓練的不足之處與新教學方法的應用弊端,從而做到針對性調整,以此取得最好的效果。將信息技術手段應用到教學評價當中,能夠最大限度地提高評價的科學性,依據準確的數據做出調整,對提高高中體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具有積極作用。
參考文獻:
[1]吳濤.運用信息技術提高高中體育課堂實效[J].中國高新區(qū),2017(20):87.
[2]王大鵬.多媒體信息技術與高中體育教學的整合[J].電腦迷,2017(8):132.
[3]杜麗霞.運用信息技術優(yōu)化高中體育課堂教學[J].中國新通信,2015,17(2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