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礪鋒 童強
清人金圣嘆解此詩曰:“先尋祠堂,后至城外,妙。是有一丞相于胸中,而至其地尋其廟?!苯獾煤芎谩6鸥η巴浜铎?,不是因游其地而乘便探訪名勝,而是早已仰慕諸葛亮,故一到成都便往尋其祠,以憑吊先賢。杜甫有多首詩詠及諸葛亮,而以此詩為最佳。詩中刻畫武侯祠的氣氛,既莊嚴肅穆,又冷落凄涼,最為傳神。頸聯(lián)概述諸葛亮生平,既述其事跡,亦表其心跡,言簡意深,是對諸葛亮其人的千古定評。尾聯(lián)綰合自己,感慨尤其深沉。諸葛亮以興復漢室為己任,可惜鞠躬盡瘁而未得成功。“出師未捷身先死”,既是慨嘆諸葛亮,也是詩人的自我感慨。正如佚名《杜詩言志》所云,“此篇則專傷其功業(yè)之未成,亦所以自喻也?!碑惔模市氏嘞?,杜甫堪稱是諸葛亮的千古知己!
此詩樸實平淡,誠如趙臣瑗所評:“婉婉曲曲,只如說話一般,幾不知其為韻語也?!钡莾仍诘囊馓N卻曲折深永。詩人貌似謙遜自抑,實則傲骨嶙峋,字里行間充滿著對自己文學成就的自信。盛唐的七言律詩,通常是中間兩聯(lián)一寫景,一寫情,此詩卻“直敘情事而不及于景,此七律獨創(chuàng)之體,不拘唐人成格矣”(仇兆鰲語),可稱此詩的最大藝術特色。
李白以狂士著稱,杜甫則以醇儒聞名。其實杜甫的性格相當復雜,他有謹愿小心的一面,也有狂傲疏放的一面。諸如自許甚高、恃才傲物、蔑視權貴、君子固窮等方面,杜甫與李白并無二致。此詩就是一個例證:窮愁潦倒、將填溝壑的生存境況,并未使詩人自卑自嘆,反而宣稱要以疏狂的態(tài)度度過馀生。故人書斷,稚子恒饑,可謂窮困極矣。然而這并未妨礙詩人在百花潭畔的逍遙徜徉,也并未減損他對翠筱紅蕖的細細觀賞。這是對“孔顏樂處”的生動闡釋,是對“君子固窮”心態(tài)的詩意表達。
古典詩歌的題材選擇一向比較嚴肅,瑣細、平凡的日常生活情景較少入詩。東晉陶淵明始有這方面的嘗試,到杜甫筆下,日常生活題材才得到大力的開拓,尤其是在成都草堂時期。比如此詩所寫的老妻畫棋局,稚子敲釣鉤,以及偕妻乘艇,稚子索飯,野人送朱櫻,秋風破茅屋等都進入到詩人的視野,成為絕妙的詩材。瑣屑平常而富有情趣的生活細節(jié),結合淺近平易的語言風格,成為杜詩中的新氣象,正如黃生所評:“杜律不難于老健,而難于輕松。此詩見瀟灑流逸之致?!边@種風格傾向對宋詩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本詩因此被宋人選入《千家詩》。申涵光曰:“此詩起二語,尚是少陵本色,其余便似《千家詩》聲口。選《千家詩》者,于茫茫杜集中,特簡此首出來,亦是奇事?!逼鋵嵍旁姷刎摵:?,風格多樣,“似《千家詩》聲口”只是其諸多風格傾向中的一種,并非杜詩之瑕疵。
杜甫在成都時題詠繪畫的詩歌甚多,此詩是其中一首。詩畫相通,但畫呈實景,詩歌則訴諸想象,表現(xiàn)手法有很大區(qū)別。杜甫擅長用夸張、想象之筆,來描繪他所看到的畫面。靜態(tài)的畫面因而轉變?yōu)橐撇綋Q景、變化無窮的動態(tài)境界,從而元氣淋漓,生機勃勃。王宰善畫遠景,于畫理而言即運用透視之法表現(xiàn)景物的縱深感,杜甫用“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兩句將此特點一語道盡,其概括能力之強,令人驚嘆。本詩的另一特點是畫中有人。詩先從畫家寫起,贊揚王宰嚴肅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末尾表示觀者之企羨,以贊美畫藝之精深。中間則點綴著舟人漁子,以形容風濤壯偉之狀態(tài)。凡此種種,皆為后代題畫詩開啟無窮法門。
這是一首唱和詩,又是一首詠梅詩,這兩個主題皆表達得非常充分,又融合無痕,堪稱絕唱。裴迪的原作雖已不存,但從其詩題可以看出,杜詩緊扣原作旨意,與其桴鼓相應。首聯(lián)言及何遜在揚州作詩詠梅事,后人多不解其與裴迪有何關系,偽蘇注乃至偽造何遜作揚州法曹時詠廨舍梅花之故事。其實何遜祖籍東海郯,少居郢州,揚州乃是異鄉(xiāng)。裴迪為關中人,此時宦游蜀州,鄉(xiāng)愁正與何遜同也。故此句意謂裴迪詩才如何遜,亦如何遜在他鄉(xiāng)詠梅,實與第六句中“亂鄉(xiāng)愁”遙相呼應。次聯(lián)緊扣裴迪原詩,揣想并詢問其在蜀州之情狀。頸聯(lián)因裴迪未曾折梅相寄,改從虛處著筆,仍與裴詩密切配合,均是唱和詩的典范寫法。尾聯(lián)又旁出他意,謂雖然裴迪未曾寄梅,但此處江邊亦有梅樹,垂垂而發(fā),催人白頭。全詩多用虛詞斡旋語氣,情意宛轉,百折千回。更妙的是此詩雖無一語涉及梅花的形態(tài),而讀者公認其為詠梅絕唱。真可謂不著一語,盡得風流。清人顧宸評曰:“詠梅意不在梅,意不在梅而妙于詠梅,為千古梅花詩特絕。”
春水環(huán)繞,鷗鳥日來,可見居處之幽僻,也可見主人之恬淡忘機?;◤讲粧?,蓬門常閉,可見人跡罕至,遠隔塵囂。今朝忽然掃徑開門,迎候佳客,可見此客定與主人志趣相投。因家貧,故待客之道只是草草杯盤,然而主客相得,無拘無束,乃至呼喚鄰翁前來,共飲馀杯。全詩只是寫景、敘事,而主、客雙方之身影呼之欲出,雙方之襟懷亦真切可感,真抒情高手也。黃生評曰:“上四,客至,有空谷足音之喜。下四,留客,見村家真率之情?!?/p>
“語不驚人死不休!”這句詩本身就是驚人之語,自古以來,有哪位詩人曾如此自許,如此自期?惟有杜甫。但是本詩的重點卻是第三句:“老去詩篇渾漫與?!币饧醋髟姴辉倏桃馇蠊?,不再爭奇斗勝,而是隨意應付,信手拈來。這是詩人放棄了“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藝術追求嗎?不是,而是升華至新的層面,也即進入了縱意所如的自由王國。眾所周知,杜甫對詩歌的語言藝術是慘淡經營的。他大膽創(chuàng)新,自鑄偉辭,杜詩中的警句、名句為數之多,無與倫比?!罢Z不驚人死不休”既指語言藝術,也包括對社會現(xiàn)實、人情世態(tài)乃至山川草木的不懈探索與深刻思考。但是到了后期,杜甫又努力突破自己,朝著更高的藝術境界繼續(xù)前進。所謂“老去詩篇渾漫與”,與黃庭堅評晚期杜詩所說的“平淡而山高水深”,意思接近,那是一種風花落盡,爐火純青的新境界。本詩就是詩圣杜甫朝著藝術巔峰艱苦攀登留下的一個足跡。
后人對此詩頗多歧解。首先是“花卿”指誰?注家多謂指花驚定,只有胡應麟說指一花姓歌伎,不可取。一則杜甫另有《戲作花卿歌》,明言“成都猛將有花卿”;二則唐人一般不會稱歌妓為“卿”。其次是詩中有無譏諷?胡應麟、黃生、蕭滌非等人認為只是形容音樂之美妙,并無譏諷。楊慎、王嗣奭、朱鶴齡等人認為乃暗刺花驚定僭用天子禮樂,有違禮制。二者皆言之成理。此外還有第三種闡釋:安史亂后,宮庭音樂流落民間,故詩人能在成都聞之。正如六年后詩人在夔州看到公孫大娘弟子舞劍器從而“感時撫事增惋傷”一樣,他必然會感慨由之。古語說“詩無達詁”,此詩堪稱典型的例子。
在兩年前所寫的《夢李白二首》中,杜甫已經對老友的生命安全深表憂慮:“水深波浪闊,無使蛟龍得!”及至此詩,則干脆挑明此意:“世人皆欲殺!”李白究有何罪,竟至眾人喊殺?從表面上看,當然是李白誤入永王李璘軍幕,因而惹上附逆之罪名。但是事實上,李白生平恃才傲物,蔑視王侯,因而得罪權貴,才是真正的原因。杜甫對此洞若觀火,所以他并不爭辯李白有無叛逆之心,而是一語道破:“吾意獨憐才!”言下之意是,正因為李白才華出眾,才招致世人的忌賢害能之心??上Ю畎状勾估弦樱v能雪冤,又能有什么作為?于是杜甫只能以白首歸鄉(xiāng)來招喚之。當年意氣風發(fā)、仗劍出蜀的李白,如今只能以頭白還鄉(xiāng)為歸宿,這真是人生的一大悲劇。況且李白次年就在當涂與世長辭,連白首歸鄉(xiāng)也未能實現(xiàn)。語淡情悲,千古讀者讀此詩,皆當為李白一大哭!也當為杜甫對李白的款款深情一大哭!
后人稱杜詩為“詩史”,當然是就其整體意義而言。但是一些具體的篇章,亦皆有此層意義,本詩就是一例。唐代的邊塞戰(zhàn)爭性質如何?是防御性質的正義戰(zhàn)爭,還是為了開邊拓土的非正義戰(zhàn)爭?這兩類戰(zhàn)爭應該如何區(qū)分?在詩歌中給出最明確答案的詩人不是盛唐邊塞詩派的高適、岑參,而是杜甫。本書所選的《兵車行》批判了唐帝國為擴張領土而發(fā)動的非正義戰(zhàn)爭,這首《大麥行》則指出防御游牧民族侵擾的邊塞戰(zhàn)爭之必要性。大麥、小麥都已成熟,本應是辛勞耕種的農民忙于收割的季節(jié)。可是眼前的實景卻是“婦女行泣夫走藏”!那么腰間插著鐮刀前來割麥的又是誰呢?原來是那些不請自來的游牧民族!唐代邊塞戰(zhàn)爭的根本原因,就是保衛(wèi)農耕民族的生產果實,本詩給出了最明確的說明。這樣的作品,非“詩史”而何?
就對人的關懷、對生命的關懷而言,這首詩體現(xiàn)了詩人所處時代的最高度。此詩哀悼的只是平亂的戰(zhàn)士,還是兼指交戰(zhàn)雙方的士卒?詩中的交待并不明確?!氨蹣屪唏R誰家兒”,暗示著詩人只看見士卒匆匆經過涪江之濱,卻并不知道他們究竟屬于哪一方面。梓州刺史段子璋曾扈從玄宗在蜀有功,因東川節(jié)度使李奐奏請罷免其任,段乃舉兵反,攻陷綿州后自稱梁王。李奐逃至成都后聯(lián)合西川節(jié)度使崔光遠聯(lián)軍反攻,克綿州后殺段子璋。數月之間戰(zhàn)火紛飛,雙方士卒戰(zhàn)死無數。詩人哀悼無辜喪命的年輕士卒,故稱之為“戰(zhàn)場冤魂”。此詩的頸聯(lián)也深可玩味。遂州城中很快又有了新一任刺史,但城外人口稀少的現(xiàn)狀卻難以改變了。動亂之后,政體或許容易修復,但百姓元氣大傷,則絕非朝夕之間所能恢復。這兩句詩表面上只是直敘事實,其實卻蘊含著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和深刻思考。
此詩以煉句見長。首聯(lián)用了兩個俗語:“睡著”“天明”。但正如黃生所言:“起句用俗語而不俗,筆健故爾?!逼鋳W秘在于將“睡著”和“天明”拆開用在句中,“睡著”本是一詞,指在時間上有延續(xù)性質的一種狀態(tài),而今分拆在句子的兩個位置,就含有雖努力想要入睡而未能的意思,詩人心多憂慮、不能入睡的情狀,躍然紙上。“天明”本來也是一詞,如今分拆兩處,又在“明”字前綴以“不肯”二字,更覺秋夜漫長,雖詩人百般盼望天明而不得。可以說,首聯(lián)的意思本屬平常,經詩人如此錘煉,遂成奇句。
蜀道艱難,若逢雨天,則更加路滑難行。杜甫往來于山高路險的梓、閬之間,正逢秋雨連綿。詩人獨立江邊,心憂道路之艱難,不想可知。然而詩人說:“不愁巴道路!”這句詩仿佛石破天驚,出于讀者意料之外。大家讀了此句,定會追問為何如此說。詩人的回答是:“恐濕漢旌旗?!闭f“不愁”,并非果真不愁,而是說有更大的憂愁在,故一己之愁應暫時擱置。什么是“憂國憂民”的精神?這就是最鮮明的表現(xiàn)。什么是“公而忘私”的境界?這就是最典型的事例。
此詩的首句有三種異文,讀者應如何取舍?杜詩注本多取“江水”或“江色”,惟宋人樓鑰《答杜仲高書》中引黃裳云:“‘嘉陵江水何所似’,一本作‘山水’者是?!w山如石黛,水如碧玉,故云‘嘉陵山水何所似,石黛碧玉相因依’,真絕唱也?!蔽覀兺獯苏f。因為如取“江水”或“江色”,一則下句中“石黛”乃青黑色,嘉陵江水并無此種顏色。二則下句中“石黛”“碧玉”皆指江水,“相因依”三字遂無著落。從此例可知,對異文進行取舍時,宜從上下文中尋找根據。
作詩呈交吳郎,只為讓鄰家貧婦得來堂前撲棗。若非詩圣,孰能為之!此詩多用虛詞斡旋,語氣格外宛轉。與之桴鼓相應的是,詩中述貧婦之苦細膩真切,勸告吳郎則委婉含蓄,真可謂娓娓道來。古語云:“仁義之人,其言藹如?!贝酥^也!
儒家反對戰(zhàn)爭,熱愛和平,把百姓安居樂業(yè)視為理想政治等理念,在此詩中得到最簡潔、最生動的表述。詩中的“烈士”究系何指?注家多謂指戰(zhàn)士,可謂差之毫厘。烈士者,忠烈之士也。設如國家多難,百姓遭殃,則忠烈之士必然憂國如焚,淚如傾盆。如國家太平,男耕女織各得其所,亦安需煩勞烈士涕淚滂沱耶?讀此詩,可知杜甫不愧為百姓之代言人。
劉克莊評次聯(lián)曰:“此聯(lián)如在目前,而古今人所未發(fā)?!鼻熬鋵嵱兴尽钌髦赋瞿铣惔尰輼恕对佀酚芯湓疲骸爸廴缈绽锓?,魚似鏡中懸?!庇种赋龀跆粕騺缙凇夺灨推酚芯湓疲骸叭艘商焐献~似鏡中懸。”杜甫“熟精文選理”“讀書破萬卷”,他對這些前代的清詞麗句肯定爛熟于心。當然,“春水船如天上坐”,句法活潑,意蘊明晰(點明春水),即使有所承襲,也可稱青出于藍而勝于藍。至于“老年花似霧中看”一句,則完全出于獨創(chuàng),一空依傍。由此可見,杜詩的創(chuàng)作態(tài)度是“語不驚人死不休”和“轉益多師是汝師”兩者的完美結合,這是他登上詩歌高峰的重要條件。
注釋
:①(清)金圣嘆:《杜詩解》卷二,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第95頁。
②(清)佚名:《杜詩言志》卷六,江蘇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110頁。
③(清)趙臣瑗:《山滿樓箋注唐詩七言律》卷二,引自蕭滌非主編、張忠綱終審統(tǒng)稿《杜甫全集校注》“集評”,人民文學出版社2014年,第1951頁。按:此詩《杜甫全集校注》題作《有客》。
⑤(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引,中華書局1979年,第747頁。按:今本黃生《杜詩說》卷九作:“公律不難于老健,而難于輕松。此詩可取處在此?!?黃山書社1994年,第352頁)
⑧(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引,中華書局1979年,第793頁。按:仇引文字稍異,今本黃生《杜詩說》作:“前半見空谷足音之喜,后半見貧家真率之趣。”(清)黃生《杜詩說》卷八,黃山書社1994年,第316頁。)
⑨《與王觀復書》第二首,(宋)黃庭堅著,鄭永曉整理《黃庭堅全集》第八輯,江西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94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