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林森,秦劍飛,董 磊,王 慧,王 敏
肩袖損傷是引起肩關節(jié)疼痛和活動受限的常見疾病之一,其中岡上肌撕裂常常被誤診為肩周炎,耽誤患者的治療與康復。因此準確的診斷尤其重要。但X線攝片僅對骨性關節(jié)有診斷價值,在特殊環(huán)境下CT和MRI又不能攜行,筆者利用便攜彩色超聲檢查診斷17例肩袖損傷,效果滿意,報告如下。
1.1一般資料17例患者均為男性,年齡18~54歲,平均25.6歲。病因為搬運較重物件、捶打鋼釘、投擲手榴彈等,病程1 h~65 d不等。臨床主要表現有患側肩關節(jié)疼痛,部分上臂酸痛、上肢上舉及外展活動疼痛及受限、肌肉萎縮等。
1.2儀器與方法采用美國索諾聲M-TURBO型便攜式彩色超聲診斷系統(tǒng),探頭頻率13~6 MHz。檢查時患者取端坐位面向檢查者,患者上肢置于身后,屈肘,手掌貼在髂嵴上緣。將耦合劑涂抹于患者肩膀表面,探頭方位是在該體位下岡上肌腱與肱二頭肌腱為平行走行,前者位于后者后外側[1],采用多切面、縱切面及橫斷面動態(tài)觀察病情。檢查完患側,再對照檢查健側。重點觀察肌腱表面是否連續(xù)、內部是否中斷、回聲表現、局部是否變薄、周圍有無積液等。手機拍照且存儲,圖片可經微信等手段傳輸,方便上級醫(yī)師會診。
所有病例均經關節(jié)鏡和/或手術修復治療確診。其中完全撕裂3例,部分撕裂14例。岡上肌撕裂聲像圖表現包括:(1)直接征象。①正常岡上肌解剖位置處不能顯示肌腱,呈液性暗區(qū),提示完全撕裂;②肌腱局部完全缺損提示部分撕裂;肌腱關節(jié)面部分缺損提示關節(jié)面?zhèn)炔糠炙毫?。?)間接征象。肱骨大結節(jié)肌腱附著處骨皮質不規(guī)則、肱二頭肌長頭肌短軸顯示積液及關節(jié)腔、肩峰三角肌下滑囊積液等。見圖 1~3。
圖 1 肱二頭肌長頭肌腱短軸顯示局部少量積液
圖 2 岡上肌部分撕裂,缺損處局部積液
圖 3 岡上肌正常圖像
岡上肌起始于肩胛骨的岡上窩,肌腱在喙突肩峰韌帶及肩峰下滑囊下面、肩關節(jié)囊上面的狹小間隙通過,止于肱骨大結節(jié)上部,岡上肌被斜方肌和三角肌覆蓋。肩袖損傷最多見是岡上肌撕裂,主要表現為外展無力和疼痛。傳統(tǒng)的體格檢查即物理診斷,仍是臨床工作中評估疾病的基礎。盡管肩袖的實時超聲檢查早已得到國內外學者的肯定及應用,但是由于肩袖的實時超聲檢查對操作者依賴性較高,并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應用,使得MRI檢查成為大多數醫(yī)師和患者的選擇,臨床上大多根據肩關節(jié)MRI來診斷岡上肌撕裂。隨著超聲儀器探頭分辨力的提高以及肩袖超聲規(guī)范化檢查方法的應用,實時超聲檢查可以作為岡上肌腱檢查的首選方法,但肩關節(jié)MRI由于較高的組織分辨率和良好的對比度,仍然是重要的影像學方法[2],而肩關節(jié)鏡依然是確診的金標準[3]。
岡上肌撕裂與肩周炎臨床經常鑒別困難,過去中醫(yī)推崇的小針刀和按摩在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應用較為普遍,并不適合岡上肌腱撕裂,沒有影像學明確診斷,極易造成誤診,引起醫(yī)療糾紛。便攜式超聲檢查肩關節(jié)設備要求不高,操作簡單,且具有價格低廉,方便快捷,可多切面、縱切面及橫斷面動態(tài)觀察病情,適合在野戰(zhàn)條件下及基層醫(yī)療衛(wèi)生單位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