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就是一棵樹搖動另一棵樹,一朵云推動另一朵云,一個靈魂喚醒另一個靈魂。中學生正處在一個身體和心理成長的青春期,個性心理還不夠成熟,情緒情感也豐富多變。教師要運用情感教育的智慧,將學生的情緒巧妙地轉化,通過情感交流拉近師生的關系,促進學生心理和情感的發(fā)展與成熟,助力青少年健康成長。
關鍵詞:中學生;情感教育;青少年健康
作者簡介:艾明紅,廣東省深圳市福田區(qū)紅嶺教育集團石廈部教師。(廣東 深圳 518000)
中圖分類號:G63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1-0568(2018)13-0121-02
教育家加里寧說:“教師仿佛每天蹲在一面鏡子里,外面有幾百雙精敏的、善于窺視教師優(yōu)缺點的孩子的眼睛在不斷盯視著他們。”教師作為教育工作者,必須實現與學生的有效交流和溝通。情感是人和人之間交流的媒介,交流是相互理解的先決條件,用心感悟就是要懂的對方,就是要人與人之間、心與心之間的交流。只有在融洽的氣氛中,老師與學生之間心與心的交流才會更通暢,收到的教育效果也往往更好。在具體的教育管理工作中,教師要時時站在學生的角度去思考問題,對于學生當時當地的處境、心態(tài)與行為有感同身受的理解,可以避免沖突,實現關系的融洽。
一、情感教育缺失的表現
筆者曾教過初三畢業(yè)班里一個名叫小雷的學生,經常和同學、老師發(fā)生矛盾,情緒極易失控,很不好教育。在接手這個班級才短短一個月,就發(fā)現小雷同學只因一言不合,就三次和同學發(fā)生口角,三次公然在課堂上頂撞老師。國慶節(jié)后的一天,因為一個科目作業(yè)未及時上交,老師委婉地批評了他。結果,在早讀課期間,他直接摔門而出。筆者決定約談小雷的家長,沒有想到,還沒有開始談,小雷的父親就直接把小雷按在地上,摁著一邊打一邊說:“老師,這小子是不是又惹禍了?臭小子從初一到現在,不知道是多少次犯錯了,我早就不想讓他來上學了,他想氣死我!”
一直以來,小雷老師對他的管教方式就是請家長,而小雷父親的處理方式則是體罰。發(fā)現這一情況后,筆者決定通過轉變教育方式來改變這個學生。在一次月考之后,重點表揚了一些特別有潛力的同學,其中就有小雷,他的眼里充滿了詫異。在放學后,筆者留下了小雷,與他進行了面對面交流,并作為一個旁觀者,把一個月來對他的了解和觀察和盤托出。剛開始交流的時候,他的眼神都是殺氣和怨恨,在一點一點地引導后,他終于有所回應。見此,筆者又設身處地說:“老師是旁觀者清,看到你和爸爸吵架,我都覺得特別有趣。沒想到遺傳的基因是如此強大,父子兩個都是一樣犟,兩個都像幼兒園的孩子,互不相讓。”與此同時,還把如何機智地應對父親的辦法告訴了小雷,小雷的內心受到了觸動,他說:“老師,我沒有想到,這一個月來,每次我發(fā)生問題,你都讓我回去想一想,沒有批評我。在我父親的面前,你都在維護我的尊嚴。更沒有想到的是,你居然跟我談你的父親,你的經歷,讓我特別受益。我會和父親好好談,我想留在這個班級,好好努力學習。”
二、情感教育的意義
對學生的教育,從古到今就有兩種對立的教育方法,一是正面教育循循善誘,一是簡單體罰粗暴壓制。事實證明,只有堅持正面的教育,以情感人,用心感悟,從事實和道理出發(fā),學生才會虛心接受,并由衷地感激老師的幫助,這樣才能有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
在師生關系中,老師不是法官,學生不是被告,雙方是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的統(tǒng)一體,目的是一致的,沒有理由相互不尊重。當個別學生對待老師的不禮貌行為,需要究其原因。在師生關系中遇到事情要設身處地為學生著想,注意體會學生的思想情感。
在學校生活中,老師是與學生接觸最多的人,也是學生最容易親近的人。學生有被認可的需要和被肯定的需要,他們在意家長對他們的看法,在意同學之間的評論,更在意自己的閃光點是否得到了老師的認可。誠如一位老教師所說:“表揚要點名,批評不點名,也就是表揚到點,批評到面。”理解學生,走進學生的內心,用心與學生的溝通,才能讓學生理解自己。
三、實行情感教育的策略
首先,老師要允許學生犯錯,因為我們的學生正處于成長過程中,尤其是青春期的初中生更是處于人生中最容易犯錯的時期,老師要幫助學生發(fā)現錯誤,認識錯誤并改正錯誤。當學生犯錯時,老師往往看到了錯誤的嚴重性,嚴厲地批評學生,沒有跟學生說明如何改正錯誤,沒有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這樣只能使學生對老師產生抵觸情緒。所以,在教育學生時,對犯錯的學生,老師要先給予暗示,讓學生發(fā)現錯誤并立即改正。當學生屢次犯錯時,老師要先冷靜下來幫助學生分析自己的錯誤,認識錯誤的嚴重性,并幫助他們改正錯誤。
其次,老師要時刻注意學生的變化,要及時幫助學生發(fā)現錯誤,認識錯誤。學生的個性差異普遍存在,有的學生在不能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不能接受老師指導時,可以讓學生先自我反省,班主任要耐心地幫助學生去認識錯誤,學生才會感到老師對他們是真心的,才會接受老師。
再次,老師在遇到問題學生時,不能隨便請家長,如果大事小事都請家長的話,這只會讓學生感到老師在告他的狀,就只會對老師反感,老師要幫助他、鼓勵他去改正錯誤。因為請家長來,未必能解決問題,當老師向家長匯報學生情況后,也許只會聽到責怪的聲音。每一次開家長會,首先要讓家長明白,家長會不是告狀會,是家校聯合教育好學生的溝通會,有些事老師知道,家長不知道,學生有些話給老師說,而不愿給家長說,反之亦然。
通常情況下,師生關系出現裂痕,往往是由于彼此缺乏了解造成的。因此,作為老師,有必要學習心理學、教育學等專業(yè)知識,了解學生的特點,不斷加強自身的修養(yǎng),陶冶自己的情操,這樣才能在處理學生問題時理解學生,用情感教育的力量去感化學生。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教育技巧的全部訣竅,就在于抓住兒童的上進心。如果不發(fā)揚兒童個人的自尊感,就不可能形成他們的道德面貌。”因此,尊重學生就要信任學生,相信學生是能夠進步的。當言語說教蒼白無力的時候,需要教師思考更深入人心的教育理念,體現出真誠和善意的情感關懷,從而傳遞正能量,達到教學相長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胡正好,陳建華.淺談中學生情感教育缺失原因及對策研究[J].當代教育論壇(教學版),2011,(3):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