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平
摘 要 作文教學既是語文教學的重頭戲,又是語文教學中的一道難關。長期以來,作文教學存在“舉步維艱”局面。教師引導學生利用思維導圖輔助作文,可使學生的作文言之有序、言之有物、言之有味。
關鍵詞 思維導圖;輔助寫作;優(yōu)化作文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8)34-0072-01
思維導圖又叫心智導圖,是表達發(fā)散性思維的有效圖形思維工具。它運用圖文并重的技巧,用文字把想法“畫出來”。在作文教學中恰當地引入思維導圖,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一、巧借思維導圖,作文言之有序
小學生寫作文以感性思維為主,往往是想到哪便寫到哪,往往會跑了主題,失了條理。借助思維導圖,便可以很好地幫助學生理清寫作思路。首先是圍繞題目或主題這一中心詞發(fā)散聯想,并把聯想的內容“畫”出來,逐步構思一級目錄寫什么,乃至二級、三級目錄寫什么,快速地搭好框架。這樣,作文結構序列與內容便呈現可視化、清晰化,學生作文就會變得輕松有序起來。
如習作:燕子飛來了,讓我們隨著步伐去尋找春天吧!請以“春的色彩”為題進行作文。
引導學生以“春的色彩”為中心詞畫思維導圖,分別畫出二級和三級分支,并填寫每一級分支的關鍵詞。這樣,學生的寫作思路由模糊逐漸變得清晰。
(示例圖1:作文“春的色彩”思維導圖)
接下來,學生在繪制好的導圖基礎上進行口頭交流,教師根據學生交流時出現的問題做相應的排序、刪減、增補。這樣幾輪下來,一篇文章的構思便已在大腦中基本形成,提筆作文就能做到言而有序了。
二、巧借思維導圖,作文言之有物
眾所周知,文章的中心需要選材來支撐。好的寫作素材,內容具體、充實,能夠很好地為凸顯中心服務。思維導圖在作文選材中,可以發(fā)揮引導作用,讓學生的作文言之有物。
如習作:以“媽媽畫像”為題,寫一篇不少于500字的文章。
這道題開放度很大,為學生提供了展現個性的廣闊空間。教師可引導學生運用思維導圖“畫”出寫作素材,并進行優(yōu)化選擇。
(示例圖2:作文“媽媽畫像”思維導圖)
讓“媽媽畫像”素材在圖表上一一呈現,然后,對“媽媽”素材資料分析、篩選。思維導圖的介入,充分激活了學生的發(fā)射性思維,學生在作文時就容易做到有感而發(fā)、有事可敘、有情可抒。
三、巧借思維導圖,作文言之有味
巴爾扎克說“細節(jié)成就完美”。一個動作、一句話語,或是一種表情都能起到刻畫人物性格、揭示主題的作用,也能使文章的敘述從平淡走向感人。引導運用思維導圖,學生作文就能從可視狀態(tài)下逐步走向生動形象、飽滿立體。
同樣以作文《我的媽媽》片段進行對比:
1.缺乏細節(jié)描寫的作文片段:“媽媽非常愛我。她給了我無微不至的關懷,滿足我所有的要求。在她心中,只有我最重要。媽媽呀,您是世上最好的媽媽?!保ㄋ季S導圖左所示)
2.增添了動作、語言等細節(jié)描寫的片段:晚上10點了,我還在埋頭趕寫這幾天因生病落下的作業(yè)?!稗Z……”廚房里抽油煙機發(fā)出輕微的轟鳴聲,不一會兒,便傳來腳步聲。我疑惑地抬起頭,只見媽媽端來一碗熱乎乎的湯:“小宇,媽媽做了雞蛋湯,快趁熱喝了吧!”原來是媽媽在廚房做我最愛吃的雞蛋湯呢!頓時覺得肚子真有些餓了。我立刻接過媽媽遞過來的雞蛋湯呼呼地喝著,看著默默站在我身旁笑咪咪的媽媽,感覺從心到肚子都是暖暖的……(思維導圖右所示)
(示例圖3:作文《我的媽媽》思維導圖)
第二個習作片段,借助思維導圖增添了人物的心理、語言、動作等細節(jié)。文章讀來生動、形象、感人,有張力、有味道。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毙滤季S走出新路子,思維導圖和作文教學相結合,作文教學課堂就會逐漸出現“次第開放”的景象。
參考文獻:
[1]教育教學論壇,201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