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永科
【摘 要】 新課改以來,教學目標更加偏向于師生互動,在老師和學生的互動之中,讓學生輕松掌握知識。要想實現(xiàn)有效的數(shù)學教學,就必須事先做好準備,課堂提問是實現(xiàn)教學目標的有效途徑,在這個過程中既培養(yǎng)了教師的責任感,也增加了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說是一舉兩得。因此,探討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至關重要。
【關鍵詞】 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 G632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2095-3089(2018)07-00-01
引言:
一直以來,課堂提問都是課堂教學的有效形式,我們的教師也一直在使用這種教學方法進行教學,但是傳統(tǒng)的提問形式就是教師提問,學生回答。在這樣短的時間內(nèi),學生的興趣還沒有被激發(fā)出來,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因此如何想辦法通過提問的方式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興趣是亟待研究的課題。
一、現(xiàn)狀
1、提問形式單一
每位老師在準備課件時,都是按照課本準備,書上的很多例題都是學生們在準備過程中見過的,上課時老師提問以后,學生們對見過的問題形式不在感興趣,因此,我們的課程需要進行改革,學生們對所提問題不感興趣,就很難在繼續(xù)進行教學。甚至有些時候,學生們會對課上的提問產(chǎn)生松懈感,導致效果不盡人意。
2、問題缺乏針對性
小學生所接觸的知識相對簡單,因此,我們的教師在提問時,只是根據(jù)課本上的問題進行設問,這就容易導致一些題目知識泛泛而談,不能具體的針對每名同學的特點進行設問,不能有效利用教材和學生水平進行結合,不能啟發(fā)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對于一些較難的題目,又不能做到因材施教,導致學生們要么不經(jīng)思考,要么不知道從哪方面入手,達不到教學的效果。
3、課上時間太短
對于學生能回答上來的問題,教師在課上沒有及時的進行分析,不能有充足的時間進行講解,了解學生對于這樣一系列的知識還有哪些地方不明確,很多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提問都是沒有對于不明白的問題的反饋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沒有問題反饋的時間,就沒有學生進行更深入的研究的時間,但是我們知道,尤其對于數(shù)學來說,是非常具有擴展性的學科。
在課堂提問后如果有條件的話,我們應該按照學生的回答思路進行繼續(xù)的了解,進而進行詳細的分析,如果缺乏這樣的分析,甚至于將自己的解答思路,不管學生能否明白或者一些自認為簡單的想法強加給聽課的學生,另外,我們對于學生錯誤的解題思路,也要有耐心,對學生的錯誤回答即便做不到非常細致的講解,也要有耐心分析和解釋他們錯誤的原因,如果我們只是一味的批判,這樣不僅不能起到好的效果,只會降低小學生在數(shù)學課堂的積極性,如果不能積極的參與課堂提問就會對教學效果造成嚴重的制約。
二、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意義
1、提高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
學習的最好動力是興趣,對于小學數(shù)學來說,很多孩子尚處在活潑好動的年紀,很難對數(shù)字感興趣,如果我們的教師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適時地提問,就能使他們明白自己所學的數(shù)字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進而提升對數(shù)學的興趣。通過加強提問,使學生們知道重點是什么,然后在重點問題上多加思考。形成自己對知識的理解,對于不同的問題進行多方面的思考。提高興趣。
2、增加學習的主觀能動性
我們都知道,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對學生來講非常重要,不同的學生對于學習的態(tài)度就影響了他們在學業(yè)方面的成就,如果一名學生積極主動的學習,那他一定比那些被老師催著學的同學取得的成就大,通過我們的課堂提問,學生開始對數(shù)學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對于同一道問題,我們的教師應該督促學生從不同的方面思考,然后集思廣益,進行多方面的匯總,形成一個最優(yōu)解,使學生們易于理解,也讓他們增加對學習的興趣。
3、活躍課堂氣氛
老師在課堂上進行教學仍然是我們中國大多數(shù)中小學課堂的教學模式,為學生來講,學生要想獲取知識,其中最主要的渠道就是上課聽老師講,在課堂上進行教學,實現(xiàn)現(xiàn)在所提倡的素質教育已經(jīng)越來越成為主流,為了實現(xiàn)在課堂上對課程知識的宣,課堂氛圍很重要,如果學生們的反應都很好,那些本來不愛學習的學生也會被感染,提高了課堂效率。
為了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首先要想辦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數(shù)學的學習興趣,使學生們實現(xiàn)自主學習、積極主動的學習。高效的課堂情境是每一名老師追求的目標,但是如何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需要想辦法讓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完成學習,愉快的課堂氛圍是老師和學生共同努力的結果,老師通過有效的課堂提問,對學生的知識進行查漏補缺,同時能讓學生快速的消化所學的新知識;如果不這樣,低效率效的課堂情境不僅讓老師感到厭煩,也不能讓學生感覺到學習的樂趣,致使學生在課堂上情緒低沉,不能有效的進行學習。同樣,課堂提問在上課期間是非常重要的提高學生能力的措施,不能調(diào)動課堂氣氛的老師讓學生解答遲鈍,教學的互動性不強導致課堂效率低下。
4、增進師生關系
氣氛融洽的學習有利于學生更快的掌握知識,愉快的的小學數(shù)學課堂是一個能讓學生和老師能同樣發(fā)揮自己的長處的課堂,這樣不僅能有效地提高師生之間的互動頻率,同時教師們要想提高業(yè)務能力,就可以了解學生,通過仔細分析學生近期以來所掌握的知識,根據(jù)學生水平設計課堂問題,在考核學生的關于數(shù)學知識的掌握能力的同時,也在鍛煉學生對于各個方面的獨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增進師生關系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提高提問效率的策略
1、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生會對自己有興趣的知識多學習,對于自己不感興趣的知識很難學的深入,小學數(shù)學的課堂是一個開放的課堂,只有當學生對數(shù)學感興趣才能積極的思考,教師在教學時可以通過創(chuàng)設相關的問題情境進行教學。在學生熟悉的情境里進行教學會使學生增加對問題的理解,進而進行積極主動的思考。
2、教師備課時多方面思考問題
教師在上課時應該做到有備而來,對于問題,教師對于學生來說是權威人物,并且,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知識對于教師來講,應該不難理解。因此,教師在備課時,準備課堂提問的問題,應該富有趣味性,為了吸引學生的興趣。如果教師準備的問題都是平淡無奇的問題,那或許連自己也不能說服。如果遇到學生有不同的想法,教師要能積極地進行解決,課堂提問的內(nèi)容具有新鮮感,也能吸引學生的目光,使學生在快樂或者說不一樣的氛圍中進行學習。
3、在課堂上給學生思考問題留出時間
有些時候,我們被課堂的時間局限住,對于很多的問題并沒有為學生準備出足夠多的時間進行思考或者討論,這就導致我們的學生對于很多問題都是一知半解,不能準確把握理解所學的知識。這樣,日后需要到相關的知識的時候,學生也不能積極的進行思考,就好比地基打得不牢固,樓房就不會建的太高。
在教師提問的過程中,不能只局限于課本的知識,還要為其提供實際運用的情境。使學生能夠積極主動的進行思考。數(shù)學的科學性、邏輯性較強,這就導致很多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產(chǎn)生不耐煩的心理,教師應掌握學生的實時變化,根據(jù)不同的狀態(tài)進行教學。如過教師在所設立的情境中進行提問,這樣就能引起學生的注意,使學生的思維由不活躍到活躍,然后教師再進行高層次的知識性的提問。同時教師還可以對學生的解題思路進行匯總,形成最佳答案。
總之,小學數(shù)學課堂的提問非常的有必要,雖然目前在我國的數(shù)學教學中還存在一定的問題,但是通過改進課堂內(nèi)提問的方式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提高學生對知識的理解能力。有效的課堂提問可以影響師生的關系,因此,教師應積極分析學生的特點,根據(jù)學生的特點進行提問,因材施教,增加小學生學習數(shù)學的興趣,進而提高他們的主觀能動性,在課堂上制造出一種活躍的氣氛,并且積極地為學生講解不同的解題思路,使學生對問題有更深入的了解。通過探討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的有效性,我相信可以為老師們提供一些教學的思路。
參考文獻:
[1]何裙裙.小學數(shù)學課堂提問教學策略研究[D].天津師范大學,2010
[2]楊蓉.小學數(shù)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提問調(diào)查研究[D].內(nèi)蒙古師范大學,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