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珊玲
【摘要】新時期的教育改革下,新課標對教師通過小學語文教學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能力的要求更高,小學語文教師的壓力更加繁重。課堂是教學和學習的關鍵場所,教師要改進提高小學語文的教學水平,要從提高課堂效率開始。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堂效率 教學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05-0123-02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源遠流長,語文學科的教學正是體會中國文化和思想的重要途徑,語文學科的教學更是要從小學階段就抓起。小學階段的學生思維靈活,對新鮮事物具有較強的好奇心,教師要抓住學生的這些特點,豐富課堂教學內(nèi)容和形式,從多方面、多角度展開教學。在小學這個人生學習的起步階段為學生打下良好的文化和思想基礎。因此,針對如何提高小學語文的課堂效率和教學水平這一問題,本人根據(jù)這幾年對小學語文的教學經(jīng)驗總結,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和意見。
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教師認真教學和學生仔細學習要做到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腦到,時刻注意自己的引導者和主體地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是教師進行順利、高效的授課的前提和基礎。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重的特點,教師可通過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運用多媒體教學技術等方式開啟課堂。
舉例來說,在學習一篇古文或古詩時,教師可對學生分配任務,指定學生自愿來進行角色扮演,以小劇場的形式演繹課文。而對于多媒體教學,教師通過放映課件,將豐富的圖片、視頻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使學生能更加直觀、形象地體會課本知識,從而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樂趣。
二、豐富課堂內(nèi)容和教學活動
(一)明確教學流程,提高授課效率
備課是教師進行完整的教學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順利開展課堂教學的前提和基礎。教師要通過備課明確教學目標,設計好當堂課的教學內(nèi)容、教學方法和教學活動,將時間合理分配。在小學語文的課堂上,教師可以通過進行以下幾種教學小活動,形成良好的教學流程,提高教學的效率。
第一查資料。此處的查資料是布置給學生的課前作業(yè),教師引導學生在預習課文時查找與課文相關的資料,例如,文章作者的生平簡介、文章寫作的背景、他人對文章的評價等,讓學生們在課前查找資料不僅能使學生先對課文有一個初步的了解,還能一定程度上激發(fā)和培養(yǎng)起學生的閱讀興趣。
第二看幻燈片。通過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技術來展現(xiàn)課件是當下最流行的教學方法之一,也是最高效的教學方法之一。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本知識的講授時,可以通過幻燈片播放事先準備好的與當堂課相關的圖片、音頻、視頻等,調(diào)動起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和精神,使學生感知情境,熟悉課文。
第三讀課文。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閱讀作為語文教學中最常見、最重要,也最能達到教學目標的教學方法。正是課堂教學中必不可少的。首先,教師發(fā)起閱讀的教學活動,目的是在閱讀的過程中糾正學生的字詞讀音,讓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對課文情感有一個初步的把握 其次,教師開展閱讀活動時要注意閱讀的形式多樣化,教師可以采用領讀、學生默讀、學生齊聲朗讀、師生分角色朗讀、配樂朗讀、朗讀比拼等方式來增添閱讀的趣味性,加深學生對課文內(nèi)容的了解程度。
第四勾畫、分析。小學語文課本中的文章和詩詞都具有較大的趣味性和較強的思想教育作用,教師進行授課不僅僅限于讓學生們能熟讀文章,更重要的是帶領學生們一起體會文章含義,領悟道理、體會情感。教師要引導學生們養(yǎng)成邊讀課文邊勾畫重點的習慣,除了讓學生們自己體會和勾畫重點,教師還可以先向同學們提出與課文內(nèi)容相關的問題,再讓學生們帶著問題再讀課文,進行勾畫,使學生們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加深課文印象。甚至,教師還可以鼓勵學生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描畫,結合課文內(nèi)容讓學生畫畫或描繪簡單的示意圖,這些都是十分富有生動性和趣味性的課堂教學方法,都能很大程度上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
第五講解和體會。教師作為課堂的引導者,在保證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的同時,要充分發(fā)揮自身的引導和助推作用,對課文進行一個較為系統(tǒng)和標準的講解,并在這個過程中突出重點和難點。教師還要注意,在講解課文時,要結合實際內(nèi)容提出相應問題,引導學生思考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升華課文的主題和思想情感。
第六總結評價。一次完整、高效的課堂教學應為總結評價留出適當?shù)臅r間,在課文內(nèi)容講解完成后,教師要發(fā)動學生們一起進行總結活動。教師針對當堂課的內(nèi)容,可以先請一些學生發(fā)言,鼓勵他們向大家分享對當堂課內(nèi)容的學習收獲和情感體驗,并鼓勵同學們大膽提出問題,教師再根據(jù)學生們的發(fā)言提出問題的解決方案,并做最后的評價總結。
課堂教學的每一個環(huán)節(jié)都是環(huán)環(huán)相扣、必不可少且相互聯(lián)系和作用的,這些環(huán)節(jié)能使教師的教學更加清晰,能使學生對學習內(nèi)容有一個循序漸進、越來越深的理解,是提高課堂效率的得力推助力。
(二)創(chuàng)新教學模式
傳統(tǒng)的教師在講臺上滔滔不絕地講和寫板書、學生在下面按部就班地聽和抄板書的教學模式已經(jīng)漸漸被淘汰。教師要與時俱進,學習和運用更多樣化、更高效的教學模式,來提高課堂效率和教學效率。合作探究型教學模式作為一種較為新興的教學模式,有著極強的生命力和高效性,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同樣適用。
教師結合當堂課教學內(nèi)容,提出一個或幾個有難度、有探討價值的問題或課題,隨后將學生按照不同的學習能力層次和性格特點進行分組。引導每個小組的學生中的每一位學生都能得到自己的任務,都有自己存在的價值。經(jīng)過了一段時間的小組探究后,教師再請每一個小組的發(fā)言人向大家展示和分享小組的探究成果。最后,教師對每一個小組的成果和發(fā)言做出總結,以肯定和鼓勵為主,提出問題和建議為輔,保證學生的學習熱情,循序漸進地培育學生的小組合作能力和自我學習能力。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語文的教學中,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關鍵,教師要充分認識到小學生學習興趣的重要性,用創(chuàng)設簡單的學習小情境和利用多媒體放映等方式引入課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在課堂行課中,教師則要結合小學生的性格特點,投入多種多樣有趣的教學活動,并將活動融入每一個教學環(huán)節(jié),循序漸進地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學習,新型高效的教學模式也必不可少。除此之外,教師還要不斷學習語文專業(yè)知識,提升教學水平和自身素養(yǎng),爭取將更多更優(yōu)質(zhì)的課堂呈現(xiàn)在學生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