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晶 程彬
摘要:生命教育是一項比較嚴肅的課題,尤其是對幼兒園幼兒來說,教師必須根據(jù)國家有關文件的規(guī)定,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生命教育活動。本文作者列舉了生命教育的一個具體活動案例,有效地展示了教育過程和教育方法,值得借鑒。
關鍵詞:生命教育;案例研究;方法途徑
麻雀為什么會從蛋殼里悄悄地爬出來?梨花為什么會結出甜甜的梨?種子為什么會長出嫩嫩的芽?這些問題讓幼兒園的孩子們著實感到好奇和有趣,他們熱切地盼望老師能夠幫助他們解開心中的謎團。面對生命教育問題,我依據(jù)《2016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實行)》中“引導幼兒對身邊常見事物和現(xiàn)象的特點、變化規(guī)律產(chǎn)生興趣和探究的欲望”的要求,結合鄉(xiāng)村幼兒園的實際,以“認識生命、欣賞生命、珍惜生命和尊重生命”為主線,開展了豐富多彩的系列實踐活動,使生命教育呈現(xiàn)出了花繁果碩的喜人局面。
這里,我列舉一個《鴿子寶寶,你從哪里來》的活動案例:春天來了,幼兒園的生態(tài)園里迎來了新的主人,它們是一批漂亮的鴿子。于是,我特意帶領孩子們去拜訪它們。一會兒,萌萌好奇地問道:“老師,我發(fā)現(xiàn)一只鴿子唱著歌兒在追趕另一只鴿子,另一只鴿子為什么總是躲著跑呢?”我笑了笑,沒有直接回答,只是說:“你仔仔細細地觀察,慢慢就會知道的”。萌萌天真地說:“好的!”大約一周之后,萌萌高高興興對我說:“老師,我知道了,它們原來是一家人!”我說:“為什么?”萌萌稚氣地說:“我仔仔細細地觀察了一個星期,它們兩個一塊兒飛進,一塊飛出,休息時就鉆進一個草窩,不是一家人會這樣子嗎?我明白了,原來那只鴿子追著跑是想和另一只談戀愛?”聽著萌萌童真的解釋,我心里樂開了花:觀察,使他對鴿子家庭的組成有了初步的了解,更為他高興的是他即將得到一把關于鴿子生命起源的金鑰匙。
緊接著,我給他安排了一個新任務,讓他繼續(xù)觀察這對鴿子的生活變化,萌萌愉快地接受了任務,并聯(lián)合其他小朋友組成了“愛鴿興趣小組”,認認真真地觀察并做好了記錄。在后來的一段時間里,萌萌和小朋友們驚喜地發(fā)現(xiàn):新來的這批鴿子現(xiàn)在都是成雙成對地在一個草窩里飛進飛出。于是,他們就大膽地在觀察記錄里寫下了:兩只鴿子建立一個溫暖的家!更讓他們興奮不已的是當他們把一只趴在草窩里不動的鴿子攆走后,竟找到了兩枚小小的鴿子蛋,他們趕緊央求我把它拍下來帶到教室里展示給小朋友們看,并且萌萌得意地對小朋友們炫耀說:“你們看看,這是生態(tài)園里的那對鴿子下的蛋,多漂亮?。 焙⒆觽兛粗鴪D片興奮地叫著、喊著,見此情景,我趕緊給孩子們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請同學們再仔細觀察這兩枚鴿子蛋,過一段時間后會有什么變化,請大家比一比,看誰觀察的更仔細!”孩子們情緒高漲,眼看“我從哪里來的?”的問題即將在無形中破解,我情不自禁地給孩子們鼓起了掌。
大約一個月左右,我在班里舉辦了“鴿子寶寶新聞發(fā)布會”,萌萌搶先發(fā)言道:“我現(xiàn)在搞清楚了:這兩個小家伙先長成橢圓的鴿子蛋,然后從媽媽溫暖的肚子里爬出來,又在媽媽的孵化下變成兩個肉牙牙偷偷地從蛋殼里鉆出來,東瞅瞅,西瞧瞧的,一副弱不經(jīng)風的樣子,后來在爸爸和媽媽的精心喂養(yǎng)下,慢慢長大,最后變成了漂亮的小鴿子,真神奇??!”我趁熱打鐵地總結道:“小朋友們和鴿子寶寶一樣都有自己的爸爸和媽媽,都是在爸爸和媽媽的精心照顧下長大的。所以,我們要學會感恩,我們要對爸爸和媽媽說一句:‘謝謝,您們辛苦了!小朋友們還有什么補充嗎?”小朋友們聽后個個躍躍欲試,你一句,我一句地搶著發(fā)言,他們在發(fā)言中,充滿了對生命的認識和欣賞,充滿了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向往。也正是因為他們有了認真、細致的觀察,他們的發(fā)言才那么條理,那么有趣,那么生動;也正是因為他們有了認真、細致的觀察,才幫助我避免了對生命教育的生硬解讀;也正是因為他們有了認真、細致的觀察,他們對生活和自然才充滿了無限的好奇和興趣。恰如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觀察對于兒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陽光、空氣、水分對于植物之必不可少一樣。在這里,觀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一天,彤彤跑進辦公室沮喪地對我說:“老師,老師,不好了,一只鴿寶寶死了!”“怎么回事?我們去看看!”我?guī)е⒆觽儊淼缴鷳B(tài)園發(fā)現(xiàn)一只鴿寶寶渾身是血地躺在地上,鴿子爸爸和媽媽悲傷地在它身邊走來走去,另一只鴿寶寶咕咕地叫著,好像在喚醒它似的。這時,生態(tài)園的飼養(yǎng)員爺爺走過來遺憾地說:“早晨的時候,我發(fā)現(xiàn)一只小狗偷偷地鉆進來和鴿子寶寶玩耍,就沒有在意,可不知為什么,它突然一張嘴就把鴿子寶寶咬死了,眼看鴿子寶寶一動不動,小狗狗就嚇得趕緊跑了!”這時,有的孩子傷心地哭了,我抓住這個時機趕緊說:“孩子們,鴿子寶寶可愛嗎?”“可愛!”“它還能不能復活?”“不能!”“小狗狗的做法對嗎?”“不對!”我接著嚴肅地說:“生命,對于鴿子寶寶只有一次,死了就不能復活。小朋友們也是一樣的,所以,不管是在玩耍,還是在其他活動中,我們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而且我們還要尊重小朋友或其他人的生命,千萬不要小狗狗一樣傷害別人。孩子們,能不能做到?”“能!”孩子們齊聲答到。
雖然可愛的鴿子寶寶死了,我的心里不勝惋惜,但是通過這個實例,讓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的種子能夠在孩子們的心里落地生根,我還是感到了一絲絲欣慰!
斯賓塞說:“教育中應該盡量鼓勵個人發(fā)展的過程。應該利用一切資源引導兒童自己進行探討,自己去推論。給他們講的應該盡量少些,而引導他們去發(fā)現(xiàn)的應該盡量多些?!蓖ㄟ^孩子們細心觀察鴿子寶寶成長并深受教育的案例,使我對這句話更加深信不疑。作為工作在一線的學前教育者,我們有且只有精準組織,用心發(fā)現(xiàn),充分挖掘潛在的教育資源,才能真正激活孩子的潛能,讓每一個孩子都能沐浴著濃濃的師愛快樂、幸福地成長。
參考文獻:
[1]劉丁玉,易連云.幼兒生命教育的實質及其實施建議[J].四川文理學院學報,2017,27(05):102-105.
[2]潘曉敏.我國中小學生命教育實施中的問題和對策[J].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2017(23):4-6.
[3]宋建東:讓生命如花般綻放[J].中國德育,2017(1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