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太明
(東北財經大學經濟學院,遼寧大連116025)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的兩大重要分支之一,是國內高等院校經濟管理類專業(yè)的核心課程。事實上,除了事后的GDP核算和長期經濟增長理論之外,宏觀經濟學主要介紹的是Keynes的理論思想,即國民收入決定理論。具體而言,1929年大蕭條這一歷史事件的嚴重性和長期性,使得Smith的“看不見的手”理論遭受到了重創(chuàng),新的理論解釋應運而生。其中,Keynes在1936年出版的《就業(yè)、利息和貨幣通論》中所呈現出的理論體系影響最大,Keynes認為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導致有效需求不足,進而降低國民收入并提高失業(yè)率。對此,Keynes宣稱,市場具有內在不穩(wěn)定性,會不定期滯留于失業(yè)均衡,因此政府需要控制市場發(fā)展的方向,包括使用擴張性的宏觀經濟政策尤其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Skousen,2001)[1]。在此背景下,資源未被充分利用,擴張性的財政政策會通過乘數效應提高有效需求,且不會削弱消費和投資,最終提高國民收入并降低失業(yè)率。簡而言之,Keynes的理論思想是:總需求不足導致經濟衰退,政府赤字刺激消費者支出是抑制經濟衰退的對策。對于西方宏觀經濟學理論,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仍有很多潛在需求尚未得到滿足,因此本文將從六個方面分析宏觀經濟學本科教學的多維模式,以實質性地改善教學效果。
對于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的學習,案例教學能夠增強其源于現實生活的生動性和鮮活性。現實中發(fā)生的各種經濟現象和經濟事件均可作為理論知識教學中的案例,兩者有機融合,有助于學生在學習理論知識的過程中聯系實際情況,可以更形象地理解理論知識。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爆發(fā),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fā),在當時特定的現實背景下,為了應對金融危機帶來的各種不利沖擊,中國以及其他發(fā)展中國家、其他發(fā)達國家的政府部門和中央銀行制定并執(zhí)行了多種政策手段,這些均可概括為Keynes的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中的擴張性宏觀經濟政策,包括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為應對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中國政府出臺了4萬億的強刺激計劃,美國的美聯儲則執(zhí)行了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這些均為Keynes“逆經濟風向行事”的相機抉擇宏觀經濟政策理論思想提供了較好案例,為證實Keynes理論思想的正確性和現實意義提供了極好素材。
對于兩次金融危機,中國學生更想了解其后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擴張性經濟政策的細節(jié),所以教師可以基于詳實數據進一步提供細節(jié)說明。具體而言,中國政府主要奉行“量入為出”的原則,財政政策始終保持穩(wěn)定或適度擴張,只有當經濟處于通貨緊縮且貨幣政策不起作用時,才會使用財政支出來穩(wěn)定現狀。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期間,政府實施了擴張性財政政策,財政部向商業(yè)銀行出售1 000億元人民幣債券籌集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與此同時,要求商業(yè)銀行拿出1 000億元人民幣的貸款為政府融資進行的基礎設施投資配套。2008年,政府推出了4萬億的經濟刺激計劃,占到當年GDP的14%。為支持財政擴張,商業(yè)銀行增加了9.6萬億元的人民幣貸款(鄒至莊、帕金斯,2016)[2]。
事實上,學術界對Keynes的理論思想存在質疑,且通過世界經濟中出現過的滯漲現象而批評其錯誤之處,尤其是以Lucas批判為代表。但在現實經濟面臨沖擊時,各國政府部門和中央銀行制定、執(zhí)行實際政策所依據的理論基礎通常是Keynes的理論體系,說明了Keynes理論思想的應用價值。正如Keynes所言,經濟學家和政治哲學家的思想不論是對還是錯,其力量都比人們通常所理解的要大得多。
Keynes理論源于解決現實問題,把理論體系的嚴密性放在第二位(袁志剛、歐陽明,2012)[3]。當代宏觀經濟學理論體系發(fā)展于西方并日趨完善,其研究對象是當前西方成熟市場經濟體制下運行的宏觀經濟。鑒于我們的授課對象主要是中國大學生,并且中國經濟在國際舞臺上的地位日益重要,因此在宏觀經濟學課堂上必須要強調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特點,并試圖用西方經濟學中的現代理論去分析中國的宏觀經濟現象。也就是說,教師應該在宏觀經濟學理論教學過程中融入中國現實經濟元素,至少要在導論或第一章中描述下中國宏觀經濟的運行概況,使學生能夠把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批判性地學習、接受、消化和理解宏觀經濟學的理論知識。
給學生提供針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的典型特征,有利于學生清晰、直觀地認知中國宏觀經濟的實際情況。畢竟,大量國外教材中的圖形和表格針對的幾乎都是美國等發(fā)達經濟體,甚至有些國內教材也是如此。那么,在宏觀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中國的宏觀經濟現實情況究竟如何?這意味著,如果能夠將理論知識和針對中國宏觀經濟的典型事實進行有機融合,使理論與現實相結合,那么教學效果必然會更好。確切地說,要通過詳實的樣本數據,系統梳理出有關中國主要宏觀經濟變量的總體動態(tài)特征。國內普通高校廣泛使用的宏觀經濟學書籍并沒有充分考慮這一點,甚至一些國內教材幾乎完全不涉及此知識,書中具有的只是來自美國樣本數據的關于美國宏觀經濟的特征事實。中國學生首先需要對中國宏觀經濟擁有初步而直觀的認知,然后才會產生疑問并嘗試去解釋中國的各種宏觀經濟現象,此時就要學習、理解和吸收國外比較成熟的現代經濟學理論,并熟練掌握經濟學領域的各種分析工具,對各種宏觀經濟模型進行深刻理解,進而順利引入各個宏觀經濟理論模型進行學習。
教學通常強調理論聯系實際,宏觀經濟學理論來自于西方發(fā)達國家,而對于實際,中國故事更能喚起中國學生的濃厚興趣。為此,推薦一些基于經濟學語言系統而客觀闡釋、分析中國故事的書籍和文獻,有助于學生更好地將宏觀經濟學理論與中國實際進行有機結合,是一種比較好的理論聯系實際的教學方式。根據相關文獻,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 Coase 和 Wang(2012)合著的“How China Became Capitalist”以及林毅夫等(2008)合著的《中國的奇跡:發(fā)展戰(zhàn)略與經濟改革》,可以推薦給本科生作為課后閱讀參考書籍。前者的可取之處在于,觀點更加客觀,視野更加國際化,且多使用經濟學術語。后者除了使用經濟學術語外,還為中國經濟在改革開放后所取得的成績提供了一個內在邏輯體系,雖然并非所有學者都接受此邏輯機理,但據此邏輯來講中國故事已屬難能可貴。
為了厘清宏觀經濟活動的基本規(guī)律和主要宏觀經濟變量之間的變動關系,經濟學家多用模型來表達自己的思想,即使用數學、文字、圖形等形式來表達經濟學思想。隨著宏觀經濟學研究的深入與發(fā)展,經濟學家開始越來越多地借助于數學語言來建立模型。尤其是數學模型,它是真實經濟現象的高度抽象和簡化。其實,每個經濟現象都會受許多事件所影響,在試圖進行解釋時,經濟學家首先要在一個給定的時點上精簡和提煉出最重要的因素(Buchholz,2007)[4]。宏觀經濟學研究的目標是對經濟運行進行描述,使表述的數學模型盡量同現實經濟運行相一致,進而為特殊的經濟問題、經濟政策或經濟形勢分析提供理論基礎(袁志剛、歐陽明,2012)[3]。宏觀經濟學與數學有本質區(qū)別,在宏觀經濟學的學習過程中,學生首先要了解其推導過程,除此之外,要清楚模型要講的故事,對模型進行深入挖掘,深刻領悟模型背后的經濟學含義,這是經濟學知識通過模型進行傳授的目標和落腳點。最好能夠做到:嚴謹推導經濟學理論模型的各個環(huán)節(jié)和步驟,清晰解釋其經濟學含義,并對分析結論的現實意義做出客觀評價。數學是理解經濟學思想的工具,具有文字、圖表等其他工具形式所沒有的嚴謹性、客觀性、易于比較性和邏輯一致性等多維優(yōu)勢。
此外,在講解宏觀經濟學數學模型時,詳細推導并最終求解出均衡解、最優(yōu)解并不是教學目標,而是實現教學目標的手段,真正的教學目標是讓學生能夠更好地理解和洞悉數學模型背后的經濟學含義、邏輯與思想。所有復雜的數學模型均可用講故事的方式加以描述,并且只有能以講故事的方式把模型表達清楚,才意味著真正理解了此模型(何樟勇、宋錚,2010)[5]。基于數學模型這一載體來表達經濟學思想的優(yōu)勢在于:如果你認為某位經濟學家提出的某個經濟學思想存在不足之處,為了讓其他學者明晰你的新想法,就可以在原有數學模型的基礎上進行理論層面的拓展分析,從數學模型層面上講述自己認為更合理、更有趣的新故事,以得到自認為正確的結論,進而表達自身的經濟學思想。和其他學科一樣,經濟學也是通過發(fā)現前人思想的不足與局限性,從而得以進步。雖然經濟學不比自然科學,其把實驗作為自己獨特的方法,但經濟學家可以運用系統觀察和經驗分析來摒棄舊理論并發(fā)展新理論(Buchholz,2007)[4]。進一步,對于理論分析所得結論,要配以基于各國樣本的跨國數據、一國內部?。ㄖ荩╇H數據、一?。ㄖ荩﹥炔康某鞘屑墑e數據、行業(yè)和企業(yè)微觀層面的樣本數據,進行多維度的實證檢驗,以增加其科學性、合理性、可靠性和穩(wěn)定性。
宏觀經濟學是經濟學發(fā)展最快的領域之一。在講授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之前和講授過程中,隨機靈活地插入某個理論觀點的起源、發(fā)展和現狀,甚至于不同理論之間的相互抨擊、批評和傳承等,尤其是需要添加一些與理論發(fā)展有關的歷史背景和有趣故事,勢必會增加課程講授的趣味性。為了能夠將不同宏觀經濟理論模型之間的異同點講解清楚,有必要補充各個模型逐步演進背后的故事,哪怕是某些經濟學家的私人故事,有時也存在可取之處。
Keynes在《通論》出版之前,寫信給劇作家蕭伯納,提出了事后證明是正確的傲慢預言:“我相信,我正在寫得這本關于經濟理論的書,在世界如何看待經濟問題方面將引起一場徹底的革命,這種影響可能不會立即出現,我猜想會出現在下一個10年”(Skidelsky,1992)[6]。Keynes的《通論》是其最難懂的書,其中充滿了技術性行話和晦澀難懂的語言。作為Keynes主義者的Samuelson曾說過:“這是一本寫得很糟的書,結構松散,任何一位門外漢被作者以前的名氣所引誘,花5先令買下這本書,簡直是上當受騙,不適于課堂教學,傲慢、措辭激烈、爭辯,對他人的貢獻也未充分承認。全書充斥著復雜的令人難以理解的東西……洞察力與直覺的閃光點點綴著乏味的代數運算,笨拙的定義突然讓路給令人難忘的結語。最終讀懂后,人們會發(fā)現他的分析既顯而易見又新穎。簡言之,這是一部天才的著作”(Samuelson,1946)。Keynes最著名的言論是,“在長期,我們都不在人世了”,但多數人對該言論的歷史背景并不了解。事實上,Keynes第一次說出這個言論是為了嘲笑Fischer的極端貨幣主義行為。Fischer認為,通貨膨脹在長期內沒有不利影響,只是提高價格。Keynes反駁說:“長期內,這可能是真的,但這個長期對當前事務是個誤導。在長期,我們都不在人世了。如果在暴風雨的季節(jié),經濟學家能告訴我們的只是當風暴過去以后,海面又會恢復平靜,那么他們給自己規(guī)定的任務就太沒用了”(Skousen,2001)[1]。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為Keynes主義的勝利鋪設了舞臺,正如戰(zhàn)后一些教科書所言:“20世紀40年代大規(guī)模的、服務于戰(zhàn)爭的支出一開始實行,收入便反應靈敏,失業(yè)迅速消失。20世紀30年代,政府在商品和服務上的支出占比不到GNP的15%,而1944年卻增到GNP的46%,失業(yè)達到了超低水平,只占民用勞動力的 1.2%”(Lipsey et al,1978)。
宏觀經濟學教材在講授Keynes的理論思想時,使用的是IS-LM框架。這意味著,教師需要講授清楚 IS-LM 框架由誰(Hicks)構造、由誰(Hansen)推廣、由誰(Patinkin)加以完善、用于刻畫誰(Keynes)的理論思想等信息,也可以添加一些與這些經濟學家構造這一框架前后的心路歷程有關的小故事,讓學生較容易并自愿去理解Keynes理論思想的產生、發(fā)展及傳播路徑,以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一方面,能讓學生對各個模型產生的前后脈絡有清晰了解;另一方面,通過引入私人故事,增加模型講解過程中的趣味性。對于此,我們認為Skousen(2001)獨著的“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一書,值得推薦給教師做備課之用,或推薦給學生做課外閱讀之用,本書以Smith為主線,講述后來者對其的偏離或拓展改進,以一種“不恭不敬、感情用事、有時幽默、固執(zhí)已見”的陳述方式,講述從Smith、Marx開始到Keynes、Freidman為止的著名經濟學家的生平和理論。
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有助于學生更好地理解教材中的宏觀經濟學知識。事實上,聽懂教材中的具體內容,是對宏觀經濟學理解的第一個層次。以此為基礎,認真完成課后作業(yè)是對宏觀經濟學理解的一個更高層次。通過課后練習,我們會發(fā)現自己無法獨立完成的一些題目,而這通常都源于自己對教材中的部分甚至全部內容都沒有很好理解。課后作業(yè)有助于學生發(fā)現自己在對知識點理解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使其及時鞏固并進一步學習宏觀經濟學知識,以取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具體來講,可以借鑒國外布置課后作業(yè)的方式與批改模式,教師最好能夠提供一些結合中國實際宏觀經濟背景并能將其用于考察部分理論知識的題目,而且必須嚴格批改,給出不同分數,以區(qū)分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差異,進而激勵和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然而,布置和批改課后作業(yè)卻面臨一個兩難抉擇問題。對于宏觀經濟學必修課而言,學生人數基本為100多名,批改作業(yè)量較大。如果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作業(yè),卻不進行批改,對學生的激勵顯然不足,不利于教師和學生及時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減少了布置作業(yè)的意義;如果對學生的課后作業(yè)進行批改,一個學生一份作業(yè),工作量過大。因此,很多高校教師選擇不留作業(yè),或者是留作業(yè)卻不批改,最終效果并不好。對于此,本文提出一個折中的解決方案,即由多個學生組成學習小組來共同完成作業(yè)。具體而言:將學生分成2、3或4人一組(具體依據班級規(guī)模而定),每一小組提交一份作業(yè),每個小組中所有人的分數完全一致,這樣課后作業(yè)總數量基本在教師的可承受范圍之內,然后由教師和助教共同批改作業(yè)。這一解決方案的優(yōu)點在于:首先,可以讓教師清楚學生對經濟學知識的掌握程度;其次,在做小組作業(yè)過程中,學生可以選擇積極應對,也可以選擇消極應對,而由小組其他成員來承擔,所以每個學生都會約束自己的行為,以使整個小組的利益最大化;再次,讓學生明晰團隊精神的重要性,由于同一小組中每個人的分數完全一致,所以任何一個學生要想使自己的分數更高,必須努力提高整個小組的分數,在這個過程中,如何溝通和合作才能使整個小組的利益最大化,非常考驗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近年來,筆者多次采用過小組做作業(yè)的方式,收效甚好,值得繼續(xù)使用。
課堂展示(Representation)指的是,教師利用一至兩堂課的時間為學生展示課程作業(yè),提供課程討論以及其他形式的理論聯系實際互動等平臺。它能夠給學生提供一個師生互換角色的機會,讓學生初步體會到“讓自己學明白”和“給別人講清楚”是兩種完全不同的理解層次,也能夠讓學生體會到自己在備課時需要付出很多的體力和腦力勞動,進而在課堂上更加認真地聆聽和學習宏觀經濟學知識,最終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與此同時,這也為學生在未來的學習、工作和生活中可能遇到的各種個人展示環(huán)節(jié)提供了預演,具有一定的價值和實際意義。一方面,有利于學生針對已經學過的理論知識進行實際運用,準備PPT和進行課堂展示的整個過程就是不斷鞏固宏觀經濟學理論知識的過程,進而更好地掌握理論知識;另一方面,有助于學生更好地應對未來可能面臨的各種個人展示,如校內演講、辯論賽、升學面試、工作面試等??傊?,課堂展示不僅能夠通過角色互換促使學生更加努力學習,也能夠為學生未來就業(yè)提供預演機會。
此外,課堂測驗也十分重要。對于宏觀經濟學的學習,有些學生在上課時完全可以聽懂教師的授課邏輯,但卻不會做課后計算題。事實上,這是理解宏觀經濟學的兩個不同側面,只有兩者同時做好,才說明學生徹底掌握了宏觀經濟學知識,否則應繼續(xù)提升。面對這種學生常有的困惑,課堂隨機測驗顯得非常有必要。一方面,模擬宏觀經濟學期末考試的題型進行測驗,讓學生對期末考試的題型、難度等進行提前了解;另一方面,閉卷式的課堂測驗有助于學生客觀檢測自身對宏觀經濟學知識的理解程度,有助于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知識的掌握情況,以及時有針對性地調整課程教學進度、難度和方式,進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
本文基于課程內容、課程廣度、課程深度、授課方式、考察方法、互動策略六個維度,系統研究了宏觀經濟學本科有效教學的多維模式。研究發(fā)現,有效的多維教學模式應該集中在宏觀經濟學授課內容、廣度和深度層面上,包括生動鮮活的案例教學,梳理有關中國經濟發(fā)展的典型特征并給學生講好中國故事,深刻解析模型背后蘊含的經濟學含義,在授課方式、考察方法、互動策略維度上具體闡釋模型產生前后的脈絡并穿插奇聞趣事,以學習小組為單位來布置課后作業(yè)并進行嚴格批改,給學生提供課堂展示的角色互換機會并進行隨機課堂測驗。這些有針對性的研究結論在宏觀經濟學的實際教學中有比較強的可操作性,對于提高宏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和參考價值。如果教師能夠將這六個方面有機協調并合理融入本科生宏觀經濟學的課堂教學,那么可以預期,宏觀經濟學的教學效果以及學生對宏觀經濟學的掌握程度必將會發(fā)生實質性的改善。
[1]Skousen M.The Making of Modern Economics:The Lives and Ideas of the Great Thinkers[M].Armonk:M.E.Sharpe Inc,2001.
[2]鄒至莊,帕金斯.中國經濟指南[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6.
[3]袁志剛,歐陽明.宏觀經濟學[M].上海:格致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2012.
[4]Buchholz T G.New Ideas from Dead Economics[M].Penguin Group Inc,2007.
[5]何樟勇,宋 錚.高級宏觀經濟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6]Skidelsky R.John Maynard Keynes:The Economist as Saviour,1920—1937[M].London:Macmillan,1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