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麗芳
【摘 要】小學品德教學在小學教學中是一個重點,也是對提升學生思想品德有重要影響。在小學品德教學中,要集“眾”之所長,創(chuàng)設良好環(huán)境,發(fā)揮伙伴式學習的應用作用,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品德教學;伙伴式學習;課堂教學
小學品德教育對小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正確價值觀念的培養(yǎng)等均能夠產(chǎn)生重要影響。在小學品德教學中需要集“眾”之所長,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發(fā)揮伙伴式學習方式的應用價值,彰顯小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生動性、交互性的課堂氛圍中,提升小學品德教學的質量。
一、明確教學目標,激活學生的興趣
伙伴式學習即為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以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的形式完成學習任務,達到學習的目標?;锇槭綄W習方式在現(xiàn)代小學品德教育中的應用,能夠提升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小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全新的學習環(huán)境。
并非所有的教學內(nèi)容均適用于伙伴式學習方法,小學品德課程教學活動中教師需要靈活選擇教學的內(nèi)容,明確教學的目標,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個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激活學生的思維。以蘇教版小學思品一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愛清潔 講衛(wèi)生》一課為例,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合作學習活動。明確課堂教學的目標與學生伙伴式學習的方法。教師可以首先將3~4名學生劃分為1個學校小組,組織學生開展伙伴學習活動,由一位性格開朗的學生擔任組長。其次,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等信息技術手段或者以圖片展示的方式,為學生展現(xiàn)一個小朋友家中狀態(tài)的圖片。而后提問“這個小朋友衛(wèi)生習慣怎么樣呢?你能查找出他存在哪些不足嗎?”等問題。學生之間需要相互進行交流,與伙伴一同進行分析,查找出各類問題,比如“他的東西沒有整齊擺放”“玩具沒有好好整理”等等內(nèi)容。相互查找、相互補充,進而保證學習的效率與學習的質量。
在小學生之間相互交流、相互探究以及相互合作的方式中,能夠在提升小學生品德知識學習效率的同時,增加學生的課堂話語量,使小學生之間能夠相互激勵、相互討論,保持學生品德知識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二、明確學生地位,發(fā)散學生的思維
作為一種互助型的學習方法,伙伴式學習方法在小學品德教學中的應用,能夠使學生明確自身學習的目標、學習的目的,在積極探索、積極思考的過程中掌握更多品德知識,對學生知識的深入學習能夠產(chǎn)生重要影響。
以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長大了》這一篇內(nèi)容為例,教師可以在科學劃分小組基礎上,帶領學生展開伙伴式學習活動,明確各個小組成員的分工等。小組中隊長可以基于學生的性格特點、學習能力等進行巧妙的學習任務劃分?!段议L大了》這一篇內(nèi)容學習期間,需要使小學生從生活中的點滴體會家人對自己的愛護,明確家人的重要性,且能夠形成愛護家的良好思想意識?;锇槭綄W習活動中,教師需要走到學生身邊為其進行指導,觀察患者的伙伴式學習情況。針對于伙伴式學習狀態(tài)下學習效果不佳的小隊,教師則可以適當予以點播,比如“當你的媽媽在你感冒的時候,通常會怎么做呢?”“你媽媽知道你最喜歡吃的東西是什么嗎?那么你知道你媽媽最喜歡吃的東西是什么嗎?”等問題適當發(fā)散小學生的思維。針對于學習狀態(tài)比較理想的小隊,則可以適當進行鼓勵和嘉獎等,創(chuàng)設良好的小學品德課堂學習氛圍。
而在蘇教版二年級下冊第二單元體驗活動《讓愛住我家》這一項內(nèi)容學習期間,教師則可以組織學生與自己的伙伴合作,一同策劃放學后自己回到家可以做的各種家務活,比如“幫媽媽洗碗”“幫爸爸洗腳”“收拾自己的衣物”等等。而后學生可以在完成家務活后記錄自己一天的情況,與班級內(nèi)的學習伙伴一同進行交流,分享各自的經(jīng)驗與快樂等。
伙伴學習期間,教師需要避免以往“高高在上”的課堂學習模式,更加注重小學生的課堂學習主體地位。在控制“過熱場面”的同時,也需要激活“冷場”,基于小學生伙伴式學習活動開展的情況適當予以調節(jié),掌握各組學習狀態(tài),發(fā)散學生思維,帶領學生進一步了解課堂學習的內(nèi)容,加深品德知識學習印象。
三、建立多元評價機制,記錄學生的變化
適當?shù)慕虒W總結活動對學生思維的發(fā)展能夠產(chǎn)生重要影響,有助于明確當前伙伴式學習方式下存在的不足之處,對現(xiàn)代小學思品教學活動的深入開展也能夠產(chǎn)生重要影響。教師需要基于學生構建多元化評價機制。
多元化評價機制的構建期間,可以將學生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的方式融合其中,關注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學習期間的參與情況以及學習后的思維變化情況等等。教師可以組織學生以伙伴式總結為主,教師總結為輔的方式,引導學生之間相互進行評價。以蘇教版二年級上冊第二單元《告別小馬虎》為例,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先對“伙伴”學習期間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相互之間進行交流,了解別人眼中的“我”,使學生能夠明確自身的優(yōu)勢與不足之處,進而將優(yōu)勢放大,積極改善自身不足等。學生在伙伴學習期間會產(chǎn)生諸多交流,也能夠看到更加細致的事物,對學生個人的成長與進步能夠產(chǎn)生重要影響。
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總結,建立檔案袋評價價值,記錄每一位學生品德課程學習期間的表現(xiàn)、存在的進步等等,切實發(fā)揮教學評價制度應用的價值。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品德教學中伙伴式學習方法的應用,能夠提升小學品德教學的質量。教師需要基于小學生的性格特點進行教學設計,使小學生能夠體會到伙伴式學習的樂趣,為小學生良好思維方式、行為理念的樹立奠定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倪麗華.例談小學品德課堂教學伙伴式評價[J].遼寧教育,2015(15)
[2]苗巧藍.淺談小學品德課的教學方法[J].新課程(小學),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