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
摘 要: 本文主要運用生態(tài)翻譯學這一理論分析文學作品并闡述其在文學作品中的翻譯策略。生態(tài)翻譯學是在翻譯適應選擇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的,為此,以三維(即語言維度,文化維度,交際維度)轉(zhuǎn)化的角度將源語文本翻譯成目的語讀者所熟知的內(nèi)容和形式。這對于目的語讀者對文學作品的掌握和促進此理論的實用性有重大意義。
關鍵詞: 生態(tài)翻譯學 三維轉(zhuǎn)換 《紅字》
一、介紹霍桑和《紅字》
納撒尼爾·霍桑的代表作《紅字》在文學史上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其背景取材于17世紀的北美殖民地新英格蘭。在一篇擴展的介紹中,霍桑描述了他在薩勒姆海關的工作,以及他如何在一堆舊報紙上找到一份舊的文件和一塊繡著字母“A”的布。這個虛構(gòu)的文件是霍桑所寫的故事的萌芽。1642年6月,在清教徒聚集的馬薩諸塞州的波士頓,一群人聚集在一起,見證了對海絲特·白蘭的懲罰。海絲特·白蘭,一位年輕的女人卻生下了一個不知父親是誰的女孩。鎮(zhèn)上的人當面羞辱她并要求在衣服上佩戴紅色的字母“A”(adulteress),意為通奸者,盡管這在小說中從未被明確提及。當海絲特走近刑臺時,人群中的許多女人都被她的美麗和肅穆所激怒。在被要求和勸誘下說出她孩子的父親時,海絲特拒絕了。當海絲特望向人群時,她注意到一個身材矮小、畸形的男人,認出他是她失散多年、被認為在海上失蹤了的丈夫。他化名為羅杰·齊靈渥斯實施復仇計劃。他和海絲特針對他們的婚姻及小珍珠的親生父親的身份進行了公開的談話。然而,未能如他所愿。海絲特出獄后,住在鎮(zhèn)邊的一間小屋里,靠高質(zhì)量的針線活掙得微薄的收入,時而接濟生活困苦的人。故事的轉(zhuǎn)折是羅杰·齊靈渥斯看到了在牧師丁梅斯爾蒼白的胸膛上也有一個恥辱的象征。在被愧疚感折磨的情況下丁梅斯代爾的病情惡化,后來海絲特在森林里遇見并告訴他她的丈夫想要報復的欲望。她說服了梅斯特,在一艘開往歐洲的船上秘密離開波士頓,在那里他們可以重新開始生活。在這個計劃下,牧師似乎獲得了新生。在選舉日那天,他做了最鼓舞人心的布道。但是當游行隊伍離開教堂時,他爬上了斷頭臺,承認了自己的罪行,死在了海絲特的懷里。齊靈渥斯失去了復仇的意志,不久就去世了,給珠兒留下了一筆可觀的遺產(chǎn)。幾年后,海絲特回到她的小屋,重新戴上那紅字,此時的紅字“A”變成了“Able”,“Angle”。當她死去時,她被埋在了梅斯特的墓旁,他們分享了一個簡單的石板墓碑。
二、生態(tài)翻譯學
生態(tài)翻譯學是由胡庚申于2001年10月在香港浸會大學做翻譯講座時首次提出的,是翻譯與生態(tài)學相結(jié)合的產(chǎn)物。生態(tài)翻譯學在翻譯適應選擇論的基礎上發(fā)展起來,是一種生態(tài)學途徑的翻譯研究或生態(tài)學視角的翻譯研究。生態(tài)翻譯學的第一個表達是:在適應選擇理論為基本原則借用達爾文進化論的思想,解釋和描述目標文本的翻譯過程,以“翻譯即適應選擇”作為哲學證據(jù)。之后,生態(tài)翻譯學的表述是:基于生態(tài)整體論的概念的翻譯研究范式,遵循生態(tài)智慧,以“適應選擇”理論為基礎,系統(tǒng)地探索翻譯生態(tài)、文本生態(tài)和翻譯群落生態(tài)及其相互作用和相互關系,致力于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對翻譯理論本體的整體描述。生態(tài)翻譯學的最新表述是在生態(tài)學家的指導下,發(fā)現(xiàn)和揭示在翻譯活動中以生態(tài)理性和生態(tài)思想為首要,以便使其成為一種世界觀和方法論管理所有的行為以翻譯研究為目的。它是一種從生態(tài)學的角度概括和描述翻譯的研究范式(胡庚申,2016:93)。本文從翻譯生態(tài)學視角對《紅字》兩個漢譯本進行對比研究,從文本生態(tài)(譯本)中的三維轉(zhuǎn)換即語言維度、交際維度、文化維度三方面分別討論,通過對比嘗試性地提出從生態(tài)翻譯學角度翻譯此類作品可以采納的翻譯策略并使譯文更貼近于原文。這對于推動翻譯生態(tài)學理論的適用性意義重大。而且,對于我們了解異語文化有著重要意義。
三、生態(tài)翻譯學在文學作品《紅字》中的應用
Example. Elsewhere the token of sin, it was the taper of the sick-chamber. It had even thrown its gleam, in the sufferers hard extremity, across the verge of time. It had shown him where to set his foot, while the light of earth was fast becoming dim, and ere the light of futurity could reach him. ...Hesters nature showed itself warm and rich; a well-spring of human tenderness, unfailing to every real demand, and inexhaustible by the largest. Her breast, ...was but the softer pillow for the head that needed one. She was self-ordained a Sister of Mercy; ...Such helpfulness was found in her-so much power to do... (P175-176)
姚譯:那個字母在其他地方是罪惡的標志,而在這病房里卻成了一支燭光。在受難者臨終的痛苦時刻,那字母的光輝甚至跨越時間的界限;在現(xiàn)世的光亮迅速黯淡下去,而來世的光亮還沒照到死者之前,這光為他指引往何處邁步。海斯特表現(xiàn)出了她那溫厚的秉性,那是人類溫情的源泉,對任何真正的需求有求必應,即使需求極大,也永不枯竭。她佩戴恥辱標記的胸脯對于一個需要幫助的人來說卻是一個舒適溫柔的枕頭。她是自我任命的“慈悲姐妹”……在她身上可以得到那么多的幫助——如此巨大的能量……(P84-85)
韓譯:在別的地方那是罪惡的標記,而在這病房里它成了一支小小燭光。在受難人臨終的時刻,它甚至可以投射光輝到來世的境界去。當現(xiàn)世的光亮迅速陰晦下去,來世的光陰還沒有來到以前,它指引死者怎樣邁步。海斯特現(xiàn)出了她溫暖豐厚的本性,這是一個人類溫情的泉源,足以應對一切真實的要求,即使最大的要求也不能使它枯竭。她那佩戴著恥辱標記的胸膛,就給那些需要的人作了柔軟的枕頭。她是自我任命的“慈善的尼姑”……在她身上可以找到那么多的援助——她作事的力量那么強,同情的力量那么強……(P110)
從語言維度的角度看,在第一句中姚譯有主語,而韓譯則沒有。漢語與英語在表達和結(jié)構(gòu)方式有所不同。我認為在補充主語這一點上姚譯比韓譯好。從下面的句子中,我們可以看出海絲特的仁愛、樂于助人的善舉以運用隱喻的方式被表達出來,它照亮了受苦難者的未來,讓他們對未來充滿了希望。在第二句中,韓譯中的措辭比姚譯的好。在第三句中,兩位譯者都使用直譯策略表達海絲特善良、溫暖的本性。姚譯在用詞上如“溫厚”、“源泉”、“有求必應”比韓譯更加準確、形象。韓譯刪除了“but”這個詞。然而姚明的“卻”更加突出了海絲特的良好的本質(zhì)特點。被首字母大寫的“Sister of Mercy”從文體的角度上看在某種程度上起到了強調(diào)的作用。紅色的字母象征著病房里的燃燒的蠟燭,它給人們帶來希冀。紅字更多的是一種意志和信念,一種對黑暗最終會帶來黎明的期待。在經(jīng)歷了因通奸受審的痛苦之后,海絲特懷著赤誠真摯的心,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病房里,給痛苦的家庭帶來溫暖和慰藉?!皐ell-spring”、“unfailing”和“inexhaustible”這些詞是最好的例證。兩位譯者對于文中“Such helpfulness was found”的被動形式都采用了主動譯法。 譯者的這些主觀性的選擇使源語很好地被譯出并適應了目的語讀者加深了對這部文學劇作的理解。
從文化的角度看:對別人的施恩,善行的美德,紅字的溫暖。她善意的本質(zhì)幫助他人,不管她的付出是否有所回報。通過她的行為,紅字的象征變成一個有能力的(Able)、天使(Angle)和令人欽佩的(Admirable)。美麗、熱情、堅毅、不屈的海絲特·白蘭是新英格蘭在黑暗土地統(tǒng)治下的象征。她是愛的永恒之花和白色芬芳的道德之花。早期在新英格蘭的歐洲移民是英國新教徒,他們?yōu)榱吮苊庾诮痰钠群?。新英格蘭早期的大部分歷史對于宗教偏執(zhí)和嚴厲的法令留下了深刻的印記。“清教徒”這個詞不公平地在許多新教教會中使用,也就是說,在不同的宗教團體中有一些等級制度,包括16世紀晚期的英國國教。清教徒從一開始就沒有使用這個詞。它不僅表示一個術語,更代表從業(yè)者知道自己是特定教會或運動的成員。其他早期對清教徒的貶義詞是“精確的人”(Precise men),但他們更喜歡稱自己為“敬神”(the godly)和“圣人”(saints)。
從交際維度的角度來看:在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背景下,譯者的表達準確、簡潔,將源文本的思想內(nèi)容較好地傳遞給了目的語讀者,這就為更好地理解這部文學作品建立了橋梁并達到了交際的目的。
四、結(jié)語
如何淋漓盡致地表現(xiàn)出文學作品背后的文化、語言及社會狀態(tài)給譯者帶來很大的挑戰(zhàn)。譯者身處在另一種語言的文化、社會的背景下,其翻譯實踐過程的選擇與適應對于目的語讀者的理解程度至關重要。本文譯者主要采用了直譯的翻譯策略從生態(tài)翻譯學的三維轉(zhuǎn)換的角度將源語進行分析并認為生態(tài)翻譯學有助于我們分析文學作品,但仍有待加強。
參考文獻:
[1]Nathaniel Hawthorne. The Scarlet Letter[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16.
[2]侍桁譯.紅字[M].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1.
[3]姚乃強譯.紅字[M].北京:中譯出版社,2017.
[4]陶李春,胡庚申.貫中西、適者存:生態(tài)翻譯學的興起與國際化——胡庚申教授訪談錄[J].中國外語,2016(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