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小學生音樂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小學音樂教學以人為本的理念。而體驗式的教學方法所倡導的親身實踐符合音樂教學特點的同時又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息息相關(guān)。對培養(yǎng)小學生的音樂興趣、審美能力和價值觀具有重要的意義。本文在以人為本的理念之下,對小學音樂的體驗式教學模式進行分析探討。
關(guān)鍵詞:以人為本;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
隨著《小學生音樂新課程標準》的出臺,強調(diào)了在教學的過程中要把學生看做獨立的個體,倡導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而如何做到以人為本就是要從我們的教學方式中去進行突破和改革。其中,體驗式的教學就是比較有效的教學方法。
一、什么是體驗式教學方法
體驗式教學方法是指我們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實際或者模擬情境的形式使學生身臨其境,通過自身的參與和體驗來進行更好的學習,獲得更好的感悟,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更好的提升。它強調(diào)在學習過程中的參與感,重視感性經(jīng)驗的積累。通過在音樂活動中進行的體驗,培養(yǎng)對音樂的感知能力,使學生的感受更加豐富,能夠更加精致的體會到音樂的美,促進身心均衡發(fā)展。
二、對小學音樂課堂中教學方法的思考
在小學音樂課堂中實現(xiàn)體驗式教學的目的是為激發(fā)我們小學生對學習音樂的興趣和培養(yǎng)他們的審美能力。每一堂英語課對于他們來說都應該是一次心靈的體驗,學生只有參與其中才可以獲得這種體驗,因此,我們音樂課的形式應該是往多元化方向發(fā)展的,需要在單調(diào)的課堂中加入更豐富多彩的活動形式來提升學生對音樂之美的感知能力和審美能力,通過鼓勵學生大膽的參與進來,積極的表現(xiàn)來獲得更多知識。
我們要讓學生在參與的過程中對音樂進行感知,從而達到音樂教學的教育性。體驗式教學注重在課堂教學中學生的參與感,在對音樂進行體驗的過程中對所學到的理論知識進行升華,以及對實踐技能進行提升。如果學生沒有真正參與到音樂的學習和體驗中來,是很難有所收獲的。只有積極參與,對音樂進行了解和學習,領(lǐng)悟和探索,才能學有所成有所發(fā)展。
體驗式教學是通過實踐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在體驗的過程中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熱情,突出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
三、體驗式教學的教學策略
在音樂的教學當中,要根據(jù)音樂中所要傳達的情感和具有的特征,引導學生把握住音樂的情感和內(nèi)涵。因此,老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豐富學生內(nèi)心的情感,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中徜徉,我們應該從這幾個方面著手去創(chuàng)建體驗式的音樂教學課堂。
(一)通過情境設(shè)計打開學生的心靈
小學生的思維是天馬行空充滿奇思妙想的,并且對外界充滿好奇,具有想要進行探索的精神。因此,我們在音樂的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引導學生的好奇心,打開音樂世界的大門,在音樂的海洋里進行自由的探索。同時要在課堂上設(shè)立相同的情境,使學生身臨其境的去學習,去發(fā)揮自己的想象力。例如在教學人音版第一冊的《動物說話》一課中,雖然我們無法將真正的動物帶到教學現(xiàn)場來,但是我們可以通過折紙,或者是課件的方式讓學生有更形象生動的了解,先用課件中生動活潑的畫面來調(diào)動學生的視覺感官,然后再通過搭配不同動物的叫聲來激發(fā)學生探索的興趣。在學習歌詞時讓學生們先進行有感情的朗讀,讀出自己所理解的意思,讀出自己的個性,讓他們想象自己是在跟小動物交流說話。通過設(shè)立不同的情境來提升小學生對音樂學習的興趣,感受到音樂的魅力。
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情境的設(shè)立是非常有必要的,它讓我們學生更加身臨其境的感受到了音樂的與眾不同和具有的魅力。
(二)通過鼓勵學生積極參加進行更好的學習
不管對于哪門學科的學習,有參與感和體驗感才能學的更好,在音樂課堂的學習中也是如此。我們可以通過音樂的旋律將生活中的詩情畫意表現(xiàn)出來,我們需要通過參與體驗,才能對其進行感悟。在小學音樂課堂的學習中,情感的表達和領(lǐng)悟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它是學生在課堂上是否積極配合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我們應當給予學生理性與感性的雙重引導,在富有情感的心理活動下學習音樂知識。
比如在學習到書本中的一些像《小燕子》等等耳熟能詳?shù)母枨鷷r,老師可以編排一些簡單的舞蹈來帶領(lǐng)學生感受音樂,體驗音樂,就像小燕子感受春天的美好氣息一樣來感受音樂中的魅力。
除此之外,比如在學習到《愛勞動》這一課時,除了看課件和聽課件,在課前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去參加一些簡單的勞動實踐,通過他們的表現(xiàn)給予鼓勵,告訴他們勞動最光榮的道理,再通過他們自身的感受與音樂教材內(nèi)容相結(jié)合來感受和表達自己的感情。讓學生在學中玩,在玩中學,樂在其中的提升對音樂的求知欲。
(三)通過音樂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小學音樂教育要做到在以學生為前提的狀態(tài)下,讓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音樂、感知音樂、喜歡音樂和對音樂的創(chuàng)造能力。這里的創(chuàng)造當然不是指讓學生譜曲寫詞,而是要讓我們學生在這個過程中努力的表達出自己的特質(zhì),更靈活的進行學習。
例如低年級的小朋友可能會比較好動,利用這一點,可以讓學生通過人體樂器來營造課堂中的學習氣氛。在學到一些歌曲時,比如《過年好》這一課,首先要放出或者老師自己彈奏出原來的背景音樂來調(diào)動學生們的積極性,有些學生可能會開始跺腳,有的會開始跟著拍手,還有拍桌子的等等。然后停止播放或者彈奏,讓學生跟著自己的節(jié)拍開始學習節(jié)奏,然后進行歌曲的演唱?;蛘呦袷窃趯W習《校園多美好》這一課時,可以讓學生通過欣賞歌詞來展開想象的翅膀,燃起想象的火焰,加上自己在校園中經(jīng)歷的美好體驗進行對自然樂器的創(chuàng)造,提升對音樂的熱情。這樣不僅提高學生的參與性和課堂氛圍,也讓學生經(jīng)過自己的思考來創(chuàng)造出屬于自己的背景音樂。
四、結(jié)束語
隨著我國教育課程的不斷改革,往素質(zhì)教育的方向發(fā)展已經(jīng)是必然趨勢。而音樂課程作為學生素質(zhì)教育中的一步,就需要對老師提出更高的要求,要在穩(wěn)定中不斷創(chuàng)新,改革教育模式,用以人為本的觀念去引導學生進行更好的學習,提升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陶冶孩子的心靈。
參考文獻:
[1]王潔.以人為本理念下的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探析[J].文教資料,2015(4).
[2]董亞紅.小學音樂體驗式教學的實踐及探索[J].戲劇之家,2015(6).
[3]曾彥.小學音樂課堂“體驗式”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中小學音樂教育,2016(12).
作者簡介:周南,縉云縣雙溪口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