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主要以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鎮(zhèn)第一中學初三數(shù)學教學為中心,結合初三學生的認知發(fā)展特點和數(shù)學學科教學特點,分析影響數(shù)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實施的因素,利用相關教育學理論進行案例分析和論證,最后總結出相關對策,從而讓小組合作學習發(fā)揮其最大優(yōu)勢。
關鍵詞:合作學習;數(shù)學課堂;認知發(fā)展
中圖分類號:G451.6 文獻標識碼:A 收稿日期:2018-03-22
作者簡介:林俏俏,湖南省桃江縣桃花江鎮(zhèn)第一中學教師,一級教師。
合作意識是社會對人才最基本的要求。小組合作學習是培養(yǎng)學生自主、創(chuàng)新等方面能力的途徑和方法?!读x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11版)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提出了“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因此,我們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生活情感體驗,讓他們的動手實踐與合作交流能力得到提升。
課程改革的最終目的都要落實到課堂中去。數(shù)學學習的主要目標在于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合作與用數(shù)學思維看待問題的能力。我們班學生學習底子不是很好,盡管讀初三了,但是前面的知識掌握得并不好。剛接手這個畢業(yè)班時,如何讓學生對這門他們嚴重偏科的學科提起興趣成了我的首要任務。讓學生對一門原本聽不懂并且還很枯燥的學科重拾興趣,首先要做的就是課程改革,改變原來的老師在臺上不停講、學生在下面不怎么聽得懂的模式。
我們班自控能力不錯,紀律很好,這對我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是很有益處的。因此,從開學第一周我大致了解了學生情況后就開始實行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根據(jù)學生性別、邏輯思維能力、動手操作能力、口頭表達能力、組織能力等數(shù)學方面的綜合能力,我把學生分成了6組,每組5—6個同學,每組選一個組長負責。為了公平競爭,每一個小組初始的總體情況大致相同。
我們的目標是從數(shù)學新課標的理念出發(fā),讓小組每一位成員都得到發(fā)展。個人目標與小組目標相依賴,小組目標又與全班目標相關聯(lián)。每一次不管是動手操作活動還是探索討論活動,目標都是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進來。小組的成功不僅需要個人的努力,更需要所有成員的努力,在小組競爭環(huán)節(jié)為自己所在的小組付出自己的努力。小組成員的成功也是小組共同的榮耀,小組內學習關系沒有利害沖突,利益一致。
每個任務往往分工到個人,這個就由小組長來分配。例如,動手能力強的就當操作員,負責演示;邏輯表達能力強的就當解說員,負責解說操作意圖及操作思路。經過一段時間的相互學習,組內的成員任務則可以換著來,熟悉不同的任務,全面提升各方面的能力。小組合作采用責任連帶制,自然會有集體榮譽感強的同學督促其他小組成員共同進步。
初步實施小組合作學習后我發(fā)現(xiàn)了一些問題:首先,我分組時著重考慮的是學生的原本學習成績,忽略了一點,有些學生雖然成績不好,但組織性很強,很有領導才能。因此在后面的學習中我應該好好利用這一點。其次,什么樣的教學內容適合小組合作也是一個關鍵點。最后就是評價機制,我發(fā)現(xiàn)不管是一二年級還是初三學生,老師的評價以及激勵機制對他們都有效,好好利用這一點對以后的教學很有幫助。
一、科學分組
在原本比較科學的基礎上增加一個考量因素,那就是號召能力。以前,對班上學生有了大致了解后,只是綜合考慮學生觀察力、注意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各方面的差異進行分組的。由于我們班有些學生成績很一般,但領導能力強,并且很多學生都聽他們的,所以每個小組分配一個這樣的學生,讓他去管理一些調皮的學生,效果非常好。
二、選擇合適的教學內容
維果茨基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理論”基本理念認為教師提出的問題應該要難度適宜。如果提出的問題難度太高,學生嘗試合作討論后還是無法得出結果,這樣的題目會打消學生的積極性;如果提出的問題太過簡單,小組每個成員一眼就知道結果,這樣的題目用于合作學習也是多此一舉而已。對于一些難度特別高的教學內容,老師雖然可以將一個問題分解成多個問題,但在我看來難題還是不適宜讓學生合作學習的。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評價機制
根據(jù)美國著名心理學家斯金納的強化理論,不管是平時上課亦或者是小組合作學習,適時的評價能有效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小組長認真組織小組成員討論,對于小組長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可以及時肯定并且當眾表揚。表揚小組長之后對于組員也應該予以肯定,積極配合組長的行為可以得到強化。
小組合作學習這種學習模式能有效提高學生興趣。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動力,只有他們感興趣才會想去學,從而學好它,使他們更加喜歡數(shù)學這門學科。在農村學校改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把這種新課改下的小組合作教學改進一下,合理安排,使用起來事半功倍。在以后的教學中,我也會不斷發(fā)現(xiàn)問題、改進問題,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數(shù)學課程標準(20011年版)[M].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
[2]劉宏武.選擇適合的學習方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