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英語的四項基本技能“聽”、“說”、“讀”和“寫”中,“聽”是最基本的一項,英語聽力理解是涉及語音、詞匯、語法等語言知識的過程。學習者在英語聽力理解方面的障礙主要是由于缺乏語言知識、文化背景知識以及自身心理因素三個方面造成的。就此,本文將分析影響聽力理解的障礙,并對如何提高聽力理解的策略與技巧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聽力理解;聽力障礙;策略;技巧
【作者簡介】蘇玲,廉江市石嶺中學。
“聽”是人們交際活動的最基本的形式,聽的比重占90%。在英語學習中,“聽”是四項基本技能中首位,這可見聽力的重要性。想學好一門外語,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很重要的。而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重點是培養(yǎng)和提高英語聽力理解的能力。
影響聽力的主要障礙為:語言性障礙與非語言性障礙,其中語言性障礙包括語音障礙、詞匯障礙和語法障礙;非語言性障礙包括文化障礙和心理障礙。
1.語言性障礙。
(1)語音障礙。提高英語聽力首先要過好語音關,由于受母語的影響,學生的發(fā)音不準,又缺乏必要的語音基礎知識,這樣當然就很難正確地理解所聽的內(nèi)容。
(2)詞匯障礙。詞匯是語言的基礎,要想快速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學習者必須有足夠的詞匯量,同時也要熟悉英語常用詞組、習慣用語、俚語等。
(3)語法障礙。在聽力過程中,學習者掌握一些基本的語法知識對正確理解所聽的內(nèi)容是有很大的幫助的。
由以上分析可知,語言知識在聽力理解中是基礎和關鍵,沒有堅實的語言基礎,就談不上什么提高聽力水平。
2.非語言性障礙。
(1)心理障礙:25在聽力過程中,學習者因疲勞、精神緊張、注意力不集中等原因,而導致腦子里一片空白,隨之就隨便聽,學習者以這種消極被動的態(tài)度去對待聽力,肯定會影響聽力理解的完成。
(2)文化障礙:語言扎根于民族文化之中,它是文化的一部分,在學習英語的同時學習相關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是非常必要的。
了解了影響聽力的兩大主要障礙后,我們應如何消除這些障礙,從而提高英語聽力的能力呢?現(xiàn)在我們就談談提高英語聽力能力的策略及技巧。
1.語言因素。語言因素包括語言技能和語言知識。其中又包含:語音、詞匯、語法和語言本身所包含的文化。
(1)語音的訓練。熟練準確地掌握聽音和辨音是聽力理解的基礎。學習一門語言,首先應掌握好它的發(fā)音,中學生目前聽力障礙主要是發(fā)音不準,所以造成他們很難聽懂別人的話。老師在教單詞是強調(diào)相近或相似因素的區(qū)別。
(2)擴大詞匯量。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詞匯量的不夠直接影響聽力理解水平。所以我們平時要注意詞匯量的積累。很多學習者是通過讀、背和寫來記詞匯的,其實聽也是一個重要的途徑。
(3)熟悉語法。語法是語言的基本框架。掌握一定的語法知識,對于正確理解語意,提高英語聽力水平大有好處。很多學習者在聽到長句或比較復雜的句子,會把握不住句子的結構和含義,所以在學習中學生需要了解各種句型和一些常用結構。
2.非語言因素。
(1)培養(yǎng)良好的聽力心理。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一些困難和挫折,學習者不要被這些消極和被動情緒影響自己,不要因某一題聽不懂而耽誤太多時間,對確實沒有把握的題目應放棄并準備聽下一題。
(2)豐富英語文化背景知識。如果對于英語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和風俗不熟悉或了解不多,學習者會由于知識面窄或者缺乏跨文化背景知識,聽得懂的單詞也難明白其意思,學習者理解起來也困難,學習英語的同時也應了解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
3.訓練技巧。
(1)精聽與泛聽相結合。精聽就是集中精力盡量聽懂的語言材料,泛聽指廣泛地聽各種不同渠道的材料,我們平時訓練是要做到精聽與泛聽相結合,在不同時期有所側重。
(2)精聽與多聽相結合。聽力訓練應堅持不懈,每天抽出一定時間進行聽力訓練,時間不需要太長,而是要做到經(jīng)常聽。
(3)聽、說、讀、寫相結合。聽、說、讀、寫是密不可分的,所以我們平時訓練時也要將它們結合起來,聽完一段錄音可以讓學生嘗試復述,以說促聽,讀就是讓學生大聲朗讀或限時默讀,這可以培養(yǎng)他們語感和提高他們的閱讀速度,而寫就是讓學生對所學材料的部分段落進行聽寫,訓練他們聽的精確度及寫的速度。
綜上所述,聽力的提高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我們在英語學習中要不斷地訓練與摸索聽力的技巧與方法,豐富自己對英語國家的文化背景知識,努力消除影響聽力的兩大障礙。在平時生活中要注意積累各方面的知識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老師多給學生聽各個領域的材料,如看新聞廣播或觀看電影,這可以加強學生對西方文化的了解并提高英語的聽力水平。真正做到:the more you listen, the more you understand; the more you understand, the more you list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