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意足不求顏色似

2018-09-10 13:56黃海
關鍵詞:詩詞

摘 要:陳與義詩詞成就顯著,從其作品出發(fā),結合南宋筆記詩話中的相關資料,可以看出他在文學思想方面有自覺的創(chuàng)新意識。他調和蘇、黃二人的詩學思想并有所超越,上追杜甫及韋柳陶謝,形成了追求“韻格”、崇尚清淡自然的文學思想,并意識到從自然和情感經(jīng)歷中尋求詩材和靈感的重要性。在此基礎上,他的作品展現(xiàn)出不同于同時期江西詩派諸人的特點,為孝宗文壇詩詞新變奠定了基礎。

關鍵詞:陳與義;詩詞;文學思想

中圖分類號:I207.22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0-5099(2018)02-0153-06

Abstract:Chen Yuyi, with great achievements in poetry, his consciousness in the innovation of literature thinking can be viewed from his works combining with documents relating to written poems and other works of the Southern Song dynasty. He shaped his literature thinking of pursuing rhyme and metrics, together with appreciating the simplicity of nature by learning from and further developing the poetic thinking of poets like Su Shi, Huang Sheng, Du Fu,and so on; and he was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searching for inspiration and material from nature and emotions. He changed the poetic style in the era of Emperor Xiaozong with his being different from other poets of Jiangxi Style in the same age.

Key words:Chen Yuyi; poetry; literature thinking

陳與義(1090—1138),字去非,自號簡齋居士,兩宋之交杰出詩人,時人稱之為“詩俊”[1]卷首《瀛奎律髓》推其為江西詩派三宗之一。他的詩歌與江西詩派諸人所作相較,自有獨到的風格;他的詞亦如其詩,有著鮮明的個性特征。

陳與義的詩詞作品在文學史上個性鮮明,影響較大,后世學者對陳與義詩詞的研究大部分集中在對其詩詞的風格、淵源、派別及影響的研究,鮮有人論及他的文學思想。從其創(chuàng)作實踐的成就來看,陳與義對詩詞的創(chuàng)作顯然有深入思考,因此我們結合筆記詩話中陳與義對詩詞的點評或經(jīng)驗等,嘗試歸納和分析他的文學思想。

一、追求“韻格”

從南宋人筆記中的資料可以看出陳與義的詩詞創(chuàng)作以追求“韻格”為目標。

陳去非嘗為余言:“唐人皆苦思作詩,所謂‘吟安一個字,捻斷數(shù)莖須、‘句向夜深得,心從天外歸、‘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蟾蜍影里清吟苦,蚱蜢舟中白發(fā)生之類是也。故造語皆工,得句皆奇,但韻格不高,故不能參少陵逸步?!?[2]492

陳與義提到唐人苦吟之詩“韻格不高”,可以看出“韻格”并非指形式上的造語之工、得句之奇,而是偏重詩歌的境界和風骨,以杜甫詩歌為典范。陳與義對杜詩的認識是一個動態(tài)的過程:南渡前看重杜詩技巧,南渡后更加關注杜詩的風骨。他對“韻格”的認識正是以杜甫詩為參考,我們可以從具體創(chuàng)作加以分析。陳與義南渡前的作品多從詩句上模仿老杜,如《雨》(卷30)①

沙岸殘春雨,茅檐古鎮(zhèn)官。

一時花帶淚,萬里客憑欄。

日晚薔薇重,樓高燕子寒。

惜無陶謝手,盡力破憂端。

陳與義在老師指點下慎用事,然而受當時詩壇風氣影響,還是不可避免粘染了江西詩派風氣。這首詩中五處點化了杜詩:“一時花帶淚”點化《春望》“感時花濺淚”,“萬里客憑欄”化《中夜》“長為萬里客”,“日晚薔薇重”化《春夜喜雨》“花重錦官城”,“惜無陶謝手”化《江上值水如海勢聊短述》“焉得思如陶謝手”,末句用《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憂端齊終南”。全詩點化成句雖多,但能融為一體,沒有造作之嫌。

南渡經(jīng)歷了顛沛流離之后,國破家亡的切膚之感促使他感嘆“但恨平生意,輕了少陵詩”、“草草檀公策,茫茫老杜詩”(卷14《發(fā)商水道中》),真正捕捉到了杜詩的神韻:

十月天公作許悲,負霜鴻雁不停飛。

莽連萬里云一去,紅盡千林秋徑歸。

病夫搜句了節(jié)序,小齋焚香無是非。

睡過三冬莫開戶,北風不貸芰荷衣。

(卷11《十月》)

廟堂無策可平戎,坐使甘泉照夕烽。

初怪上都聞戰(zhàn)馬,豈知窮??达w龍!

孤臣霜發(fā)三千丈,每歲煙花一萬重。

稍喜長沙向延閣,疲兵敢犯犬羊鋒。

(卷26《傷春》)

《十月》一氣而下,悲涼慷慨,方回在《瀛奎律髄》評此詩說“簡齋詩獨是格高,可及子美?!盵3]493《傷春》記敘了建炎三年高宗南下避金及建炎四年向子諲在長沙帥眾抗金的史實,表達了鮮明的褒貶之情。此詩在頸聯(lián)借用了杜詩《傷春》“煙花一萬重”,尾聯(lián)亦仿效杜詩《諸將》“稍喜臨邊王相國,肯銷金甲事春農?!比娊Y構以平起而中間頓挫多姿,結尾則情意深切,是學杜的佳作,極有“韻格”。方回又評“簡齋登岳陽樓凡三詩,又有《巴岳書事》一詩,皆悲壯激烈,如:‘晚木聲酣洞庭野,晴天影抱岳陽樓?!哪觑L露侵游子,十月江湖吐亂洲。又如:‘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近逼山谷,遠詣老杜。”紀昀也說此詩“意境宏深,真逼老杜” [3]42。上述詩作,既有杜詩結構精嚴、聲律頓挫之美,又有杜詩情感沉郁、心懷家國之悲??傊?,陳與義在南渡后的詩歌創(chuàng)作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

自陳、黃之后,詩人無逾陳簡齋。其詩由簡古而發(fā)秾纖。值靖康之亂,崎嶇流落,感時恨別,頗有一飯不忘君之意。如“涼風又落宮南木,老雁孤鳴漢北洲”“乾坤萬事集雙鬢,臣子一謫今五年”“天翻地覆傷春色,齒豁頭童祝圣時”“近得會稽消息不?稍傳荊渚路歧寬”“東南鬼火成何事,終藉胡鋒作爭臣”“龍沙此日西風冷,誰折黃花壽兩宮?”皆可味也。[4]105

元祐后詩人迭起,一種則波瀾富而句律疏,一種則鍛煉精而情性遠,要之不出蘇、黃二體而已。及簡齋出,始以老杜為師,《墨梅》之類,尚是少作。建炎以后,避地湖嶠,行路萬里,詩意奇壯?!齑尾煌鼞n愛,以簡潔掃繁縟,以雄渾代尖巧,第其品格,故當在諸家之上。[5]26-27

羅大經(jīng)和劉克莊都充分肯定了陳與義詩歌在建炎后藝術風格的成熟以及不忘家國的情懷,認為其詩“可味”,有“品格”。陳與義從南渡前學杜詩句法到南渡后得杜詩神韻,這個過程就是他對“韻格”的不斷深化和實踐。他的作品所取得的成就也證明這是一條補救江西詩派末流溺于技法,詩材不廣的路子。

張戒《歲寒堂詩話》提到:“乙卯冬,陳去非初見余詩,曰:‘奇語甚多,只欠建安、六朝詩耳。” [6]105陳與義對張戒詩歌的點評說明其對詩歌風骨的看重,他不止是學習杜詩,更上追到建安、六朝詩歌。《周尹潛雪中過門不我顧遂登西樓作詩見寄次韻謝之三首》之二亦云:“深知壯觀增詩律,洗盡元和到建安”(卷21),明確表示對氣骨剛健詩風的肯定。先看周尹潛的詩《野泊對月有感》:

可憐江月亂中明,應識逋逃病客情。

斗柄闌干洞庭野,角聲凄斷岳陽城。

酒添客淚愁仍濺,浪卷歸心暗自驚。

欲問行朝近消息,眼中群盜尚縱橫。

周詩描寫逃難途中所見蒼涼悲壯,拳拳之心誠然可見。紀昀評之:“深穩(wěn)之中,骨氣警拔,自是簡齋勁敵。” [3]1369可見陳與義心中的“韻格”,看重詩歌的氣骨。

陳與義對“韻格”的追求不僅僅影響到他的詩歌,對詞的創(chuàng)作也深有影響。毛晉就說:“惟陳簡齋以老杜為師,建炎以后,避地湖嶠,行路萬里,詩益奇壯……予于其詞亦云。” [7]542靖康元年所作《虞美人》“亭下桃花盛開,作長短句詠之”一詞描寫當日自己南渡逃難之悲痛心境沉郁頓挫,很得老杜詩歌之神韻,晚宋劉辰翁讀到這首詞尚感嘆“讀之,宛然當日之痛” [7]585:

十年花底承朝露,看到江南樹。

洛陽城里又東風,未必桃花得似舊時紅。

燕脂睡起春才好,應恨人空老。

心情雖在只吟詩,白發(fā)劉郎孤負可憐枝。

這首詞寫在異鄉(xiāng)看到桃花盛開聯(lián)想到昔日洛陽賞花的場景無限悵惘之情。詞中以異鄉(xiāng)與故鄉(xiāng)對比,以今日與昔日對比,時空兩異,心情也迥然不同?!拔幢靥一ǖ盟婆f時紅”似乎在感嘆桃花未必屈服于金人盛開,而自己卻逃到江南一隅,滄桑悲涼之情盡在不言之中。另外如《憶秦娥》《臨江仙》二首端午詞,都聯(lián)想到了報國志未酬而沉水的屈原,描繪了當時紛亂的時代和自己傷時念亂的情懷,與同期所作的《登岳陽樓》《巴丘書事》等詩立意一致,也是追求“韻格”之作。

二、追求清淡自然

陳與義詩歌中清淡自然的詩歌風格貫穿南渡前后。南渡前贏得詩名的作品多為此類風格,以《夏日集葆真宮池上以“綠陰生晝靜”賦詩得“靜”字》(卷10)為例:

清池不受暑,幽討起予病。

長安車轍邊,有此萬荷柄。

是身唯可懶,共寄無盡興。

魚游水底涼,鳥語林間靜。

談余日亭午,樹影一時正。

清風不負客,意重百金贈。

聊將兩鬢蓬,起照千丈鏡。

微波喜搖人,小立待其定。

梁王今何許,柳色幾衰盛。

人生行樂耳,詩律已其剩。

邂逅一尊酒,它年五君詠。

重期踏月來,夜半嘯煙艇。

“詩成出示,坐上皆詫為擅場。朱新仲時親見之,云京師無人不傳寫也?!?[8]161 此詩描寫了夏日靜境,對景物刻畫細致入微,詩筆清淡有致,很有唐代王孟一路風格,難怪京師盛傳。近人陳衍亦說:“宋人罕有學韋、柳者,有之,以簡齋為最。”[9] 394胡仔《苕溪漁隱叢話》云:“陳去非詩,平淡有工。如‘疏疏一簾雨,淡淡滿枝花?!倮锊緯稳樟耍瑯穷^風雨見秋來。……墨梅絕句‘含章簾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后徽廟召對,稱賞此句,自此知名,仕宦亦寢顯?!?[10]361我們再看:

雨后江上綠,客愁隨眼新。

桃花十里影,搖蕩一江春。

朝風迎船波浪惡,暮風送船無處泊。

江南雖好不如歸,老薺繞墻人得肥。

(卷2《江南春》)

此詩雖然化用了柳宗元詩“楊白花,風吹渡江水。坐令宮樹無顏色,搖蕩春光千萬里”、韓熙載詩“不如歸去來,江南有人憶”、黃庭堅詩“薄飯不能羹,墻陰老春薺”,卻絲毫不覺生硬牽強,自然貼切描繪了春日風光和歸鄉(xiāng)之情,清新而平淡。

陳與義以清淡自然的標準點評他人詩歌:“‘獨坐燒香靜室中,雨聲初罷鳥聲空。瓦溝柏子時時落,知有寒天木杪風。此絕句非余得意者,而陳去非獨稱不已。” [6] 106張戒此詩清新自然,寫身邊所見之景,故能得陳與義贊賞。其表侄張嵲也指出:

公尤邃于詩,體物寓興,清邃紆余,高舉橫厲,上下陶、謝、韋、柳之間。公之外王父,鄧公之季子也,自號存誠子,善行草書,高視一世,其書過清,世俗莫知。公初規(guī)模其外家法,晚益變體,出新意,姿態(tài)橫出。(張嵲《陳公資政墓志銘》)。[7]535

這段話指出陳與義詩風“清邃紆余”。陳與義對唐代清淡一派詩人的學習是南渡詩壇的新風向,突破了蘇黃的影響,是形成自己獨特詩風的關鍵。另外,張嵲在詩歌中說:“大雅久不作,此風日蕭條。紛紛世上兒,啁啾亂鳴蜩。唯公妙句法,句句凌風騷。如鼓清廟弦,聽者無淫滔。癯瘦藏具美,和平蓄余豪。思苦理自奇,志深言益高。顧我吟風苦,知公心力勞。世無杜陵老,誰知何水曹?柳韋倘可作,論詩應定交?!?[7]563同樣指出陳與義詩歌瘦而實腴,淡而蘊豪的獨特風格。

陳與義詩風在江西詩派諸人中尤為清新,能體察自然人情,善用白描,寓深情于自然平淡的語言中。上述諸作已經(jīng)洗脫江西詩派拘泥于前人詩詞的弊端,所寫即所見,意脈流暢,文字清新,故胡仔大贊陳與義詩“平淡而有工”。我們還可舉些例子:

層層水落白灘生,萬里征鴻小作程。

日暮微風過荷葉,陂南陂北聽秋聲。

(卷12《為陳介然題持約畫》)

露侵駝褐曉寒輕,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稻田深處草蟲鳴。

(外集《早行》)

陳與義此類詩歌以白描手法寫眼前景,句句景,也句句情,得唐人絕句的風韻。陳與義雖然受江西詩派影響頗深,但已經(jīng)意識到從前人詩詞中尋找詩材很有局限,轉向了氣象萬千的自然,觸景而發(fā)的真實情感,此點后文再詳述。再如《除夜》:

城中爆竹已殘更,朔吹翻江意未平。

多事鬢毛隨節(jié)換,盡情燈火向人明。

比量舊歲聊堪喜,流轉殊方又可驚。

明日岳陽樓上去,島煙湖霧看春生。

全詩以寫眼前景起,隨后感嘆歲月流逝人生嗟短,末句又歸結到景上,以一虛景呼應首句之實景,貌似閑淡,細品有味。

陳與義對清淡自然的喜好同樣體現(xiàn)在他的詞作中。《無住詞》中頗喜用白描之手法寫景、物之美,其情自然滲透在景物描寫中:

山人本合居巖嶺,聊問支郎分半境。

殘年藜杖與綸巾,八尺庭中時弄影。

呼兒汲水添茶鼎,甘勝吳山山下井。

一甌清露一爐云,偏覺平生今日永。

(《玉樓春·青墩僧舍作》)

詞作上片感嘆殘年山居之清閑,下片進一步展開,寫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情趣:烹茶品茶,呈現(xiàn)出閑適之意,措辭清淡,頗有韋、柳之詩意。再如名作《臨江仙》: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長溝流月去無聲。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閑登小閣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臨江仙·夜登小閣,憶洛中舊游》)

此詞得到了歷代評論者的諸多稱贊,如“《臨江仙》‘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此因仰承‘憶昔,俯注‘一夢,故此二句不覺豪酣轉成悵悒,所謂好在句外者也。倘謂現(xiàn)在如此,則騃甚矣” [11]537。此詞上片回憶承平時節(jié)的豪氣和雅興,非常有感染力。下片轉頭一句將時空拉回眼前,上片所珍惜的歲月如今不過“一夢”,巨大的反差使詞人“堪驚”,時代的動蕩、社會的巨變全都包含在這似乎隨手拈來的詞句里了。詞人就在這轉折處將筆宕開,以閑情煞尾反而令人無法平靜。全詞如同水般流暢,淡雅清麗,卻讓人讀后撫卷深思,長嘆不已。如此開闔自如的空靈筆法確實與東坡可以并肩,所流露出的曠達心胸以及曠達后隱藏的深深憂思也與東坡在伯仲間。張炎云:“詞之難以令曲,如詩之難以絕句,不過數(shù)十句,一句一字閑不得?!寥絷惡嘄S‘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之句,真是自然而然。” [12]25

其他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臨江仙》)、“渺渺籃輿穿翠楚,悠然處,高林忽送黃鸝語”(《漁家傲》)、“今年何以報君恩,一路繁花相送到青墩”(《虞美人》)等等,皆能以清麗之筆觸捕捉所寫景物之神韻??娿X《論陳與義詞》總結很到位:“(陳與義)將作詩的方法運用到填詞中去,而又能保持詞的情韻意味,那么,這些作品,雖然缺少許多詞作中的那種隱約幽微、煙雨迷離之致,然而疏快明暢,也自有其可取之處。蘇東坡在這方面的嘗試是很有效的,其他詩人也是這樣做的,陳與義就是一個?!?[13]358

三、追求遺貌取神

陳與義在題畫詩《和張規(guī)臣水墨梅五首》(卷4)其三說到:“含章檐下春風面,造化功成秋兔毫。意足不求顏色似,前身相馬九方皋?!边@是對張規(guī)臣畫技的贊賞,也是他一向的主張。詠物寫景,重要的是得其“意”,遺貌取神才是根本。蘇軾也說過“論畫以形似,見與兒童鄰。賦詩必此詩,定非知詩人?!保ā稌沉晖踔鞑舅嬚壑Α罚╆惻c義顯然是發(fā)揮了蘇軾的思想,強調了“意”的重要性。陳與義此詩得到了徽宗的激賞,一舉成名。我們來看一下題寫墨梅的第三首:

粲粲江南萬玉妃,別來幾度見春歸。

相逢京洛渾依舊,唯恨緇塵染素衣。

這首詩歌都突出了畫中墨梅的幽潔之姿,沒有正面描寫墨梅的惟妙惟肖,而是側筆描寫,借典烘托,真正展示了墨梅的神韻。前兩句化用南朝陸凱的寄友詩:“江南無所有,聊贈一枝春”,后兩句化用陸機《為顧彥先贈婦》詩:“京洛多風塵,素衣化為緇?!比姛o一語直接寫梅,但通過運用比喻、典故,點化前人成句,寫出了墨梅高潔雅逸的風韻,同時又透出一縷對現(xiàn)實的憂思,取得了意在言外的效果。

陳與義詠物詩也體現(xiàn)了求“遺貌取神”的追求。吳澄《諶季巖詩序》記載:“丁酉冬,見諶季巖詩,詠物工而用事切,謂曰:‘詩誠佳,然吟詩必此詩,或非詩人所尚爾。壬寅春,又見之。則體格與昔大異,問曰:‘近讀何詩?曰:‘簡齋。余曰:‘得之矣。乃題而歸其篇?!?[14]1063可見,南宋人對“工而用事切”的詠物詩不滿足,也可以見到簡齋詩以“意足不求顏色似”的主張和成就對后人的影響。再看陳與義詠蠟梅的二首絕句:

韻勝誰能舍,色莊那得親。朝陽一映樹,到骨不留塵。

一花香十里,更值滿枝開。承恩不在貌,誰敢斗香來。

(卷7《同家弟賦蠟梅詩得四絕句》其二、其四)

詩人對蠟梅外形略而不寫,而只扣住唯憑心靈方能感知的“韻勝”著手,“朝陽一映樹”,是蠟梅綻放的環(huán)境和底色,“到骨不留塵”,則正是其精神映射的輝光?!肮桥c塵”的關系,也便是神與形的關系?!暗焦遣涣魤m”,正是陳與義所追求的詩風。其四則從“貌”與“香”的關系,來表達其形神觀,與其二的精神完全一致。

南渡后,陳與義詩善于從細節(jié)入手,捕捉人物心理變化的神韻,如:

一自胡塵入漢關,十年伊洛路漫漫。

青墩溪畔龍鐘客,獨立東風看牡丹。

(卷30《牡丹》)

短短二十八字,卻托物起興,寄慨深遠。這牡丹,已不再只是花的形象,而是國事滄桑的見證。前兩句如同一個遠鏡頭,后兩句則似特寫。從時間上說,一述歷史,一寫眼前;從空間上看,一在中原,一在江南。而這兩個鏡頭互相映照,對比強烈,造成了內涵豐富而又深沉的畫外音。尤其是最后,以“牡丹”指代故土,含義深沉。錢鐘書《宋詩選注》指出陸游、劉克莊等人的詩詞作品沿襲了這一寫法,“牡丹”成為懷念洛陽等北宋故土的象征。而“獨立”二字,頗有老杜“獨立蒼茫自吟詩”(《樂游原歌》)的神韻,形象刻畫了特殊的歷史時期被迫南下的文人內心的寂寞和彷徨。

陳與義的詞也呈現(xiàn)出同樣的“遺貌取神”的藝術特點,如:

黃衫相倚,翠葆層層底。八月江南風日美,弄影山腰水尾。

楚人未識孤妍,離騷遺恨千年。無住庵中新事,一枝喚起幽禪。

(《清平樂》“木樨”)

全詞僅僅起句點到木樨的外形,下片筆觸離開所詠之物展開聯(lián)想,進而抒情,將木樨芬芳孤潔之品貌揭示出來,是詠物詞中的佳作。再如《南柯子》“闌干三面看秋空,背插浮屠千尺冷煙中”,也是寥寥幾筆寫出了寺院孤塔之高聳與冷寂。

遺貌取神成為陳與義創(chuàng)作中自覺的追求,其根源在于他對創(chuàng)作來源有了不同于江西詩派的認識,他更強調從大自然和生活中尋求詩材,故對萬物皆留意觀察。

四、強調師法自然

陳與義意識到創(chuàng)作中靈感忽現(xiàn),轉瞬即逝的現(xiàn)象:《題酒務壁》(卷13)“鶯聲時節(jié)改,杏葉雨氣新。佳句忽墮前,追摹已失真”、《春日》(卷10)“忽有好詩生眼底,安排句法已難尋?!弊匀缓蜕钅苡|發(fā)人的詩才,如果不能馬上加以記錄,過后就很難描摹。這種從自然中尋求靈感的思想可以追蹤到蘇軾。蘇軾《和陶田園雜興》云:“春江有佳句,我醉墮渺?!薄ⅰ杜D日游孤山訪惠勤惠思二僧》云:“作詩火急追亡逋,清景一失后難摹”等,都強調了來自自然中的靈感。此種靈感因自然而引發(fā),故陳與義特別重視對自然的觀察和體悟:

楚酒困人三日醉,園花經(jīng)雨百般紅。

無人畫出陳居士,亭角尋詩滿袖風。

愛把山瓢莫笑儂,愁時引睡有奇功。

醒來推戶尋詩去,喬木崢嶸明月中。

(卷21《尋詩兩絕句》)

草草一夢闌,行止本難期。歲晚陳留路,老馬三振鬐。

自看鞭袖影,曠野日落遲。柳林行不盡,想來見春時。

點點羊散村,陣陣鴻投陂。城中那有此,觸處皆新詩……

(卷13《赴《赴陳留》)

再如《羅江二絕》(卷25)其一“灑面風吹作飛雨,老夫詩到此間成”、《后三日再賦》(卷12)“落日留霞知我醉,長風吹月送詩來”等等,都再三強調大自然給人以無限的詩情畫意,能夠啟發(fā)創(chuàng)作靈感,激發(fā)創(chuàng)作的激情。這與江西詩派末流只局限在前人詩詞中尋求詩材有了大突破,自然是鮮活多變的,詩材自然也就豐富而生動。陳與義詩集中頗多這樣的佳作,如:

楊柳招人不待媒,蜻蜓近馬忽相猜。

如何得與涼風約,不共塵沙一并來。

(卷10《中牟道中二首》)

天缺西南江面清,纖云不動小灘橫。

墻頭語鵲衣猶濕,樓外殘雷氣未平。

盡取余涼供穩(wěn)睡,急搜奇句報新晴。

今霄絕勝無人共,臥看星河盡意明。

(卷11《雨晴》)

上述詩都是取之自然,得自然神韻的好詩。從中也可見出陳與義詩歌對江西詩派的反撥,對后來的楊萬里、陸游從自然中尋求詩材有啟迪作用。

陳與義詞依然有師法自然之神筆,如《漁家傲》“福建道中”:

今日山頭云欲舉,青蛟素鳳移時舞。行到石橋聞細雨,聽還住,風吹卻過西溪去。

我欲尋詩寬久旅,桃花落盡春無所。渺渺籃輿穿翠楚,悠然處,高林忽送黃鸝語。

這首詞取材于自然,將自然中瞬息變化的風景觀察得非常細致,并能在其中捕捉詩情畫意,感受到由此而生的愉悅美感,這和陳與義的詩學主張及創(chuàng)作實踐是一致的。他如“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虞美人》)、“萬事一身傷老矣,戎葵凝笑墻東”(《臨江仙》)、“酒闌明月轉城西,照見紗巾藜杖帶香歸”(《虞美人》)等詞句,無不是從自然中體察出來。

陳與義的文學思想來自他對文壇風尚的深入了解和認識,正如晦齋《簡齋詩集引》引述陳與義的話:“詩至老杜極矣,東坡蘇公、山谷黃公奮乎數(shù)世之下,復出力振之,而詩之正統(tǒng)不墜。然東坡賦才也大,故解縱繩墨之外,而用之不窮;山谷措意也深,故游泳囗味之余,而索之益遠。大抵同出老杜,而自成一家,如李廣、程不識之治軍,龍伯高、杜季良之行已,不可一概語也。近世詩家知尊杜矣,至學蘇者乃指黃為強,而附黃者亦謂蘇為肆;要必識蘇、黃之所不為,然后可以涉老杜之涯涘?!盵7]4陳與義自覺地辨析蘇黃詩歌創(chuàng)作的不同,明顯有意調和蘇、黃二人的詩學原則,希望能去蘇之縱意和黃之逞才以求達到杜詩渾厚境界,追求“韻格”、“清淡自然”,這和當時呂本中等人提到的“活法”一樣是對江西詩派詩風的一種反撥。

另外,他在創(chuàng)作實踐中領悟到自然和真實的情感經(jīng)歷才是詩意發(fā)生之處,故他的詩詞將對自然的細致體察與內心情感結合起來,形成了獨到的風致,是宋調的新變,被時人稱為“新體”,這對此后南宋詩、詞的發(fā)展都有積極影響。陳與義的詩詞創(chuàng)作當中都流露出趨雅的風尚,這與南渡后文壇風尚一致。[15]楊萬里等人的詩歌、姜夔等人的詞都在不同程度上受到陳與義文學思想與創(chuàng)作的影響,注重“韻格”、“自然”,語言清淡自然,不拘泥于書本中的詩材,更多是真情實感的流露。與陳與義文學思想相近的尚有呂本中、曾幾等人,正是這些人對文學的看法共同推進了江西詩派的新變,為孝宗朝詩、詞繁盛開了先路。

參考文獻:

[1]樓鑰.簡齋詩箋敘[M]/胡穉.增廣箋注簡齋詩集.四部叢刊本.

[2]葛立方.韻語陽秋:卷2[M]/何文煥.歷代詩話.北京:中華書局,2004.

[3]方回.瀛奎律髄匯評[M].李慶甲,集評校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羅大經(jīng).鶴林玉露[M].王瑞來,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5]劉克莊.后村詩話[M].王秀梅,點校.北京:中華書局,1983.

[6]張戒.歲寒堂詩話箋注[M].陳應鸞,箋注.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1990.

[7]陳與義.陳與義集:附錄[M].吳書蔭,金德厚,點校.北京:中華書局,2007.

[8]洪邁.容齋隨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

[9]陳衍.宋詩精華錄:卷3[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0]胡仔.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53[M].廖德明,校點.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2.

[11]劉熙載.藝概注稿:卷4[M].袁津琥,校注.北京:中華書局,2009.

[12]張炎, 沈義父.詞源注[M]/樂府指迷箋注.夏承燾,校注.北京:人民文學出版社,1963.

[13]繆鉞.論陳與義[M]/繆鉞,葉嘉瑩.靈豀詞說.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

[14]陳與義.陳與義校箋:附錄[M].白敦仁,校箋.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15]黃海.淺析宋詞崇雅的原因[J].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2(3):126-132.

(責任編輯:楊 飛)

猜你喜歡
詩詞
詩詞里的節(jié)日
毛澤東詩詞抄錄(書法)
詩詞書法作品
【詩詞篇】
家庭“詩詞大會”
背詩詞的煩惱(下)
背詩詞的煩惱(上)
猜詩詞
春蠶絲盡便會死嗎
詩詞雖火但也不能綁架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