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854年-1867年,日本幕府接連推行安政、文久、慶應等三次改革。改革的基本內(nèi)容為協(xié)調(diào)幕府與天皇朝廷、諸藩大名之間的關系,建立近代陸海軍、引進和制造歐美式的槍炮艦船、開辦歐式軍事學校、培養(yǎng)歐美式外交和軍事人才,力圖擺脫落后,走向世界。1868年明治政府成立后,武力推翻幕府,建立中央集權體制,開展了更大規(guī)模的近代化改革,日本決定性地走上資本主義道路。不難看出,明治維新近代化基本國策,源自開港后的幕末改革,反映了歷史進程中的連續(xù)性。但是,在改革總綱、對待不平等條約的態(tài)度和建立中央集權體制等方面,明治維新又不同于幕末改革,體現(xiàn)了歷史進程的變異性。其原因,在于倒幕運動與維新運動存在著國際背景、近代化進程和人脈機緣上的歷史邏輯。
關鍵詞:幕末改革;明治維新;連續(xù)性;變異性
中圖分類號:K3133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458(2018)04-0027-07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804004
從日本近代史的發(fā)展進程來看,開港后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之間存在著內(nèi)在的邏輯關系,即前者為后者提供了政策、體制及主導層,兩者前后相續(xù),構成倒幕維新運動的全過程。從日本近代化的全過程來看,開港后幕末改革的先期探索,為近代化全面展開的明治維新鋪路搭橋,體現(xiàn)了近代化進程的連續(xù)性與變異性。
然而,國內(nèi)外的明治維新研究往往忽視開港后的幕末改革,或者將其淹沒在開港后激烈政爭的敘述中。甚至,對一些研究者來說,“開港后幕末改革”的概念是否能夠成立,似乎都是問題。由于有關開港后幕末改革的探索不足,無益于具體把握明治維新的緣由。有鑒于此,文章簡述開港后幕末改革的內(nèi)容,評析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的關聯(lián),探尋兩者產(chǎn)生關聯(lián)的原因。
一、開港后的幕末改革
1853年6月,美國培理艦隊“黑船來航”。翌年3月,《日美親善條約》簽訂,日本開放下田、箱館港,鎖國體制已成明日黃花。外來沖擊引發(fā)并加劇了一系列內(nèi)部矛盾,幕藩領主競相展開改革以自救。其中,幕府主導的安政改革(1854年-1857年)、文久改革(1861年-1864年)和慶應改革(1865年-1867年)具有影響全局的意義。概括起來看,開港后幕末改革的主要舉措,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富國強兵,推行近代化軍事改革。安政改革期間,幕府下令幕臣及其子弟等研修洋式炮術。在長崎開辦海軍傳習所,聘請荷蘭士官傳授歐式航海、艦船技術。在筑地鐵炮洲開設講武所,訓練使
收稿日期:2018-04-10
作者簡介:宋成有(1945-),男,遼寧大連人,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主要從事日本史、韓國史、東北亞史研究。歷史研究宋成有:從幕末改革到明治維新:連續(xù)性與變異性的互動日本問題研究2018年第4期用洋槍洋炮的洋式戰(zhàn)斗隊列。在筑地講武所內(nèi)增設軍艦教授所,培訓幕臣子弟和諸藩舉薦的藩士。同時,仿造洋式船艦、槍炮。幕府的石川島、浦賀造船分別開建洋式木帆船“旭日丸”“鳳凰丸”,湯島鑄炮廠造出洋式手槍。幕府還將荷蘭贈送的“森賓號”改名“觀光丸”,用諸仿造。海軍優(yōu)先、國防首位、開放性與荷蘭影響明顯構成安政改革的幾個特點。
文久改革期間,在荷蘭技師的指導下,幕府建成長崎制鐵所,配備蒸汽機和工作機;建關口大炮制作所,研制近代火炮,培養(yǎng)技工。責成由勘定奉行、軍艦奉行等組成“軍制掛”,計劃陸軍設置步騎炮兵等3個兵種的近衛(wèi)常備軍,兵員13 000余人;海軍在江戶、大坂組建擁有船艦43艘,兵員4 900余人的警備艦隊,在全國組建沿岸6個艦隊,擁有各類艦船370艘、總兵員達到60 000余人[1]。適應軍制改革,設立了陸軍、海軍總裁等新官職;發(fā)布《兵賦令》,命令幕臣領內(nèi)的農(nóng)民服兵役,補充兵員,無形間,突破了“兵農(nóng)分離”的底線。較之安政改革,文久改革的富國強兵舉措向前推進了一大步。
慶應改革期間,幕府依賴法國,加緊近代軍制建設。幕府與法國訂立600萬洋元貸款協(xié)議,其中500萬洋元用于改良陸軍裝備,購置軍艦和橫須賀制鐵所的追加款項,聘請法國人威爾尼為總工程師。講武所改稱陸軍所,幕府設置步騎炮士官學校,聘請加諾安率領的法國軍事教官團前來培訓;軍艦操練所改稱海軍所,聘請英國海軍士官,培訓技術與戰(zhàn)斗人員。至1867年12月,已編成近代步兵17隊,騎兵1隊和炮兵4隊,總兵力達到1萬數(shù)千人[2]。在日法軍事關系的深化過程中,幕府日益附庸化。
2殖產(chǎn)興業(yè),振興貿(mào)易,活躍市場。安政改革期間的殖產(chǎn)興業(yè)乏善可陳,為填補國防開支的巨大虧空,幕府新鑄并發(fā)行劣幣安政二分金,增加財政收入。文久改革期間,幕府自上而下地介入流通,下達《五品江戶回送令》,控制雜谷、燈油、蠟、綢緞、生絲等五種商品的買賣,禁止商民直接與橫濱外商交易;嚴令瀨戶內(nèi)海諸港不得截留運往大坂的商品,調(diào)控國內(nèi)外市場的流通;設置對策評議新機構“國益主法掛”,控制物價、振興輸出,救濟武士,統(tǒng)管市場,增加稅收;派出官船“千歲丸”前往上海,開啟對清貿(mào)易。同時,下令庶民使用新鑄的精鐵錢,兌換萬延金幣大判,禁止收藏舊幣,通過貨幣改鑄,增加幕府收入。
慶應改革期間,進一步強化商品流通的管控,活躍國內(nèi)市場:幕府發(fā)布《生絲蠶種改印令》,向從事生絲貿(mào)易的江戶批發(fā)商兩次征稅;允許運貨馬車使用幕府專用的五街道,提高運輸效率;為降低米價,允許各村買賣大米;撤銷品川、新宿、下板橋、千住、新井等處關卡;開通自大坂至江戶的蒸汽船航路,恢復江戶批發(fā)商十組批發(fā)制度,活躍商品流通;允許諸藩在兵庫等開港地區(qū)設置貿(mào)易會社和倉庫,營業(yè)自由。與法國合資,成立日法商業(yè)海運聯(lián)合公司;派德川昭武率團參加巴黎博覽會,拓展國際貿(mào)易;準予美國商人修筑江戶至橫濱區(qū)間的鐵路,后因政權易手而擱淺。
3堅持對外開放。自1854年簽訂《日美親善條約》以來,幕府以清政府在鴉片戰(zhàn)爭中戰(zhàn)敗、締約為鑒,采用對話、避戰(zhàn)、締約、開港的柔性對外方針,不與歐美列強迎面相撞,接連簽訂《下田條約》《修好通商條約》等多個不平等條約。文久年間,幕府為減緩來自朝廷和尊王攘夷派的兩面壓力,力圖通過皇妹和宮與將軍德川家茂的政治聯(lián)姻,實現(xiàn)幕府與朝廷的公武合體。鑒于孝明天皇力主攘夷,幕府作出姿態(tài),派出赴歐使節(jié)團要求推遲兵庫、新潟開港和江戶、大坂開市;或者奉天皇之命,下令“全國大攘夷”,作足尊皇的表面文章。實際上,長崎、橫濱、箱館依約開港,幕府認可自由貿(mào)易原則,聽任英法駐軍橫濱,未與歐美艦船槍炮相向。慶應改革期間,德川慶喜對法國駐日公使羅修的建議言聽計從,勸說朝廷締約開港。1868年元旦,兵庫、新潟開港、大坂和江戶開市。幕府聘用歐洲的軍事、科技、實業(yè)顧問或教官,即請進來、“用客卿”的政策,對明治維新不無啟迪。
4振興洋學,培養(yǎng)人才。安政改革期間,創(chuàng)辦洋學所,后改稱蕃書調(diào)所,招募百余名旗本子弟研修蘭學。此后,又增設英語、法語、德語和數(shù)理化等新科目。阿部正弘破格提拔川路圣謨、井上清直、巖瀨忠震等一批外交人才和勝海舟、大久保忠寬、高島秋帆等國防人才,激活用人機制。文久改革期間,增設洋學機構,派出留學生。在長崎設立西式醫(yī)院“養(yǎng)生所”,在橫濱創(chuàng)辦英學所和漢學所修文館;蕃書調(diào)所新設物產(chǎn)學科,改稱為洋書調(diào)所,招生授業(yè)。任命本多正訥、林學齋為新設的學問所奉行,制訂包括創(chuàng)辦小學校在內(nèi)的學制改革計劃。洋書調(diào)所后再改稱開成所,辦學宗旨強調(diào)“調(diào)查各國之強弱虛實、水陸軍之狀況和器械之利鈍”,研究“為海內(nèi)萬民有益之技藝”[3]。日本學者任教師,從幕臣子弟中招收學生,十取其一,錄取嚴格。幕府推行“走出去”的人才培養(yǎng)方針,向荷蘭派出榎本武揚、津田真道、西周等首批留學生,學習海軍、法律、醫(yī)學等。慶應改革期間,擴大留學對象國,向俄國、英國派遣首批留學生。
5協(xié)調(diào)與朝廷、諸藩大名的關系。1615年,幕府頒發(fā)《禁中并公家諸法度》,嚴防天皇干政。二百余年間,天皇憑借幕府將軍贈與的數(shù)萬石年貢米收入過活,借助“現(xiàn)人神”的神格和君臣名分論,向幕藩領主授予官位,發(fā)布年號等,充當幕府的統(tǒng)治工具。1853年培理艦隊“黑船”來航后,幕府征詢應對之策,天皇朝廷順勢介入外交,重返政壇。朝廷太政官發(fā)通告,要求武力攘夷,“速令諸國寺院各存時勢,本寺之外除古來名器及報時之鐘,其他悉可鑄換大炮,為皇國擁護之器。”[4]朝廷首次越過幕府,直接向沿海諸藩發(fā)號施令。在幕末藩政改革中自強的諸藩大名,競相對幕府的質(zhì)詢表態(tài),打破幕府對外交的壟斷。
文久改革期間,尊王攘夷運動如火如荼,京都朝廷成為另一個權力中心。與此同時,和宮下嫁所象征的公武合體運動期間,幕府將軍匍匐于皇權之下,天皇朝廷的政治取向影響全局,朝幕力量對比出現(xiàn)逆轉(zhuǎn)。1860年9月,幕府解除“安政大獄”禁令,受處罰的一橋派大名重返政壇。隨著幕府允許諸藩建造用諸貿(mào)易的大船或購置外國船,幕府延長參覲交代至一度三年,大名妻子兒女回藩,無須充當人質(zhì),對大名的控制力大為削弱。雄藩大名與幕府、朝廷鼎足而立,影響政局的發(fā)展。
慶應改革期間,幕府禮敬朝廷,恭順天皇。1867年10月,末代將軍德川慶喜受制于武力倒幕派與公議政體派互動的壓力,上表奉還大政。12月9日,公卿、大名和藩士在皇宮小御所舉行會議,發(fā)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廢除幕府,明治政府成立。1868年2月,雄藩聯(lián)軍以官軍名義發(fā)起東征。4月,江戶開城投降,德川幕府滅亡,改革終結。
二、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的
關聯(lián):連續(xù)性與變異性1明治維新近代化基本國策受到幕末改革的啟迪或直接沿用,體現(xiàn)了歷史的連續(xù)性。眾所周知,明治建政的最高國策目標為“與萬國對峙”,其始作俑者為末代將軍德川慶喜。1867年10月,在《大政奉還上奏文》中,首次提出“保護皇國,必可與萬國并立”的國家目標[5]78。隨即,在明治政府的成立文告《王政復古大號令》出現(xiàn)“挽回國威”[5]79,在1868年《宣揚國威宸翰》中出現(xiàn)“開拓萬里波濤,宣布國威于四方”[5]83,在1869年薩長土肥四藩主的《版籍奉還上奏文》中出現(xiàn)“與海外各國并立”[5]86,在1871年7月的《廢藩置縣詔書》中出現(xiàn)“與各國對峙”等類似的表述[5]90。1874年,大久保的《殖產(chǎn)興業(yè)建議書》,強調(diào)“與諸強國并駕齊驅(qū)”[6]19。從幕末到明治初年,“與萬國并立”或“與萬國對峙”的國策目標之所以被一再重申,導因于民族矛盾的客觀存在與基本國策的取向。
幕末改革的富國強兵為核心政策,影響了整整一代人。因此,明治政府已無須作過多的政策強調(diào)?!案粐鴱姳币徽Z在政府文件或官僚建議書中亦有出現(xiàn),如同1870年12月,參議廣澤真臣建議廢藩置縣,“建立真正劃一的體制,奠定富國強兵的基礎”[7]。但總的看來,出現(xiàn)的概率遠遠低于“與萬國對峙”的國策目標。同樣的富國強兵政策,與幕府德川家族利益首位,實施控制市場流通、制造洋式武器、操練新式軍隊等自救性的富國強兵不同,明治政府的富國強兵政策以國家為本位,振興貿(mào)易、地稅改革,開辦銀行、設立股份公司株式會社,加快資本的原始積累等,上述舉措已非幕府堪與比擬。但異中有同,明治政府的國營軍火廠因接管幕府的制炮、槍械、彈藥、艦船工廠而初具規(guī)模;遵照幕府軍事改革的模式,明治政府同樣主張陸軍學法國,海軍學英國,打造一支歐式近代化的軍事力量。
明治政府承襲幕府自上而下的殖產(chǎn)興業(yè)模式、威權體制掌控近代化的進程。1870年,新設工部省,主管修筑鐵路、燈塔,興辦官營模仿工廠,引進歐美技術設備和技師。1874年,訪問歐美歸來的內(nèi)務卿大久保利通提出《殖產(chǎn)興業(yè)建議書》,首次完整地闡釋了明治政府殖產(chǎn)興業(yè)的方針,即“依賴政府官員誘導獎勵之力”,強調(diào)政府的主導作用。為此,要求政府官員“制訂辦法”,指導人民的創(chuàng)業(yè),充當保護者與誘導者。同時,以英國為榜樣,開發(fā)港灣、礦產(chǎn),“使之臻于盛大,以此為最大之急務”[6]16,“鞏固國家之根抵”[6]18。自上而下、政府主導殖產(chǎn)興業(yè)的模式,與幕府別無二致。
文明開化政策的關鍵在于對外開放,引進歐美資本主義文明。開港后,盡管備受天皇朝廷和尊攘派的壓力,但幕府堅持對外開放,高度重視師洋長技、振興洋學,開辦小學校的學制改革,派遣赴歐留學生,聘用外國技師、引進外國技術和設備等,開始走向文明的近代化先期探索。在此基礎上,維新政府繼續(xù)推行文明開化政策?!锻跽凸糯筇柫睢沸肌耙粧邭v來矯情之陋習”;《五條誓文》強調(diào)“破舊來之陋習”以及“廣求知識于世界”[5]82。1868年12月,參議木戶孝允在《建議書》中強調(diào)“以文明開化為國家富強之途徑”[8]。明治政府的《國是綱目》號召“掌握世界萬國學問”,“勿失如歐洲各國文明開化之千載良機”[9]。顯然,在政策層次上,明治政府遠超幕府,但在堅持對外開放,引進歐美資本主義文明等根本點上,兩者的政策具有連續(xù)性。
2明治維新在改革總綱、外交姿態(tài)和政府體制等方面,又不同于幕末改革,體現(xiàn)了歷史的變異性。首先,在治國理政總綱方面差異明顯。安政、文久、慶應改革等三次幕末改革接連進行,但幕府缺乏改革的總體指導方針。明治維新則不然, 1868年3月14日,明治政府發(fā)布維新總方針《五條誓文》。概括起來看,誓文前三條的“廣興會議,萬機決于公論”;“上下一心,盛行經(jīng)綸”;“官武一途以至庶民,各遂其志,務使人心不倦”等,強調(diào)舉國一致,建立“一君萬民”體制的內(nèi)政總方針;后兩條強調(diào)“破舊來之陋習,基于天地之公道”;“求知識于世界,大振皇基”等,明確加入《國際法》體系, 學習歐美等對外總方針[5]82。此一總綱,貫穿于明治維新的全過程,
其次,兩者對不平等條約的態(tài)度不同。與幕府從未提出修改條約要求成鮮明對比,明治政府成立伊始,即在1868年1月10日,通告各締約國公使“從前條約用大君名稱,自今而后,當換以天皇稱”,明治政府承認幕府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并非其真實目的,承認的著眼點在于與幕府爭奪正統(tǒng)。終于,五天后,即1月15日,天皇下達命令,表態(tài)說:“迄今在幕府締結條約內(nèi)有弊害之處,在公議其利害得失之后,應予修改。”[10]12月,外交官副知事東久世通禧向駐日外國公使提出修改不平等條約的要求,顯示與幕府不同的外交姿態(tài)。
第三,明治政府統(tǒng)一政令,瓦解幕藩體制,形成統(tǒng)一的近代國家。通過戊辰戰(zhàn)爭,明治政府軍打垮幕府和佐幕諸藩并沒收其領地,分設直屬中央政府的府或縣,邁出取消幕藩體制的第一步。1869年1月,薩長土肥四雄藩帶頭版籍奉還,藩主成為中央政府任命的地方官,邁出第二步。1971年7月,明治天皇頒布詔書,廢藩置縣,實現(xiàn)政令歸一。中央集權體制的建立,為自上而下推行近代化政策創(chuàng)造了必要的前提條件。
第四,在社會改革的深度與廣度方面,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不可同日而語。至幕末,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已令士農(nóng)工商等級身份制面目全非。文久改革的《兵賦令》要求幕臣領內(nèi)的農(nóng)民服兵役,但再未向前走一步。明治維新的社會改革則不然。通過“四民平等”名義下的改革,廢止士農(nóng)工商等級身份制,奠定了組建近代軍隊和教育體制的基礎。在近代社會重新編組的過程中,關鍵舉措在于取消武士階級“苗字帶刀”“切舍御免”等社會特權,將其改造和轉(zhuǎn)化為近代階級, 1869年-1871年的版籍奉還、廢藩置縣,設置華族、士族,從身份歸屬上否定了家臣武士對藩主的封建主從關系,武士一律轉(zhuǎn)化為“皇國子民”,納入“一君萬民”的新體制。1871年-1873年接連展開的地稅改革,否定幕藩領主等級土地所有制,武士階級喪失了賴以寄生的經(jīng)濟基礎。經(jīng)1873年-1876年的秩祿處理,武士的家祿變成一次性領取的金祿公債,士族轉(zhuǎn)化為小業(yè)主、工人或警察,實現(xiàn)了社會角色的轉(zhuǎn)化。
三、倒幕維新運動的歷史邏輯
概言之,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之間的連續(xù)性和變異性,體現(xiàn)了倒幕與維新兩大運動的歷史邏輯。從某種意義上說,倒幕運動衍生于幕末改革。持續(xù)的改革,產(chǎn)生了幕府始料未及的效果:一方面,改革成為幕府顛覆力量逐步積累的過程。其一,反對派把握住改革的機遇。他們先以尊攘派的姿態(tài)出現(xiàn),依托朝廷,在與幕府展開博弈中崛起;再經(jīng)過挫折和分化,演變?yōu)槲淞Φ鼓慌?,通過藩政改革增強力量,自立自強并實現(xiàn)了聯(lián)合,最終成為推翻幕府統(tǒng)治的決定性力量。其二,農(nóng)民和市民的群起反抗。改革期間的貨幣改鑄、增加稅收和管控市場,導致產(chǎn)業(yè)凋敝、米價飛漲、通貨膨脹而生活艱難,騷亂或反抗應聲而起,特別是幕府統(tǒng)治心臟地帶——關東地區(qū)的農(nóng)民暴動和市民騷動,動搖了幕府的統(tǒng)治基礎。其三,雙重二元政治結構瓦解。在改革過程中,幕府注重調(diào)整與朝廷、諸藩的關系,導致天皇朝廷擺脫政治邊緣化,步入政治舞臺的中心,成為與幕府抗衡并進而掌控全局的威權力量;雄藩大名的政治發(fā)言權增強,游移于朝廷與幕府之間,成為決定局勢走向的新角色。這樣,江戶開府以來,建立在強本弱末基礎上的幕府集權、諸藩分治二元政治結構,與天皇至尊、將軍至強的另一雙重二元政治結構發(fā)生了逆轉(zhuǎn),天皇制的政權更替機能發(fā)揮作用。
另一方面,德川家族利益首位、囿于獨裁傳統(tǒng)等幕府自身存在的痼疾,將幕府統(tǒng)治推向反面。三次改革過程中,改革主持者的格局、眼光日益收窄,從安政改革時期的阿部正弘允許諸藩舉薦的藩士參加幕府開辦的近代軍事機構的培訓,到德川慶喜、松平慶永主持文久、慶應改革期間,將軍隊近代化的受益者僅限于幕臣及其子弟,以威懾或剿除反對派為目標,軍制改革成為支撐幕府寡頭統(tǒng)治的手段,支持者離心離德,反對者日益增多。在外來勢力對國家主權造成損害,民族矛盾尖銳化的背景下,維護德川氏家族利益的半徑支配了改革舉措的取舍,自毀幕府統(tǒng)治的合理性與合法性,最終被歷史淘汰。可見,脫離了幕末改革,難以說清楚倒幕運動的由來及其歸宿。
概括起來看,倒幕運動與維新運動的歷史邏輯主要包括:
1國際背景的外在歷史邏輯。自16世紀初麥哲倫船隊完成了環(huán)球航行,連接歐非美亞四大洲的航線開通,多個三角貿(mào)易網(wǎng)展現(xiàn)了世界市場的初期形態(tài)。18世紀中期以后,源自英國的政治、產(chǎn)業(yè)和科技等三大革命浪潮席卷西歐,浸潤北美。歐美國家的綜合國力、軍事力量、科技水平開始全面增強,遠超東亞國家 。歐美國家在獲取茶葉、生絲與工業(yè)紡織品乃至鴉片貿(mào)易豐厚利潤的過程中,展開對東亞新一輪的沖擊。以1840年-1842年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為標志,歐美列強通過與中國和日本、琉球、朝鮮等東亞國家簽訂不平等條約,將其納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關注東亞局勢最新動向的馬克思,在1858年致恩格斯的信中指出,“資產(chǎn)階級社會的真實任務是建立世界市場(至少是一個輪廓)和以這種市場為基礎的生產(chǎn)。因為地球是圓的,所以隨著澳大利亞的殖民地化,中國和日本的門戶開放,這個過程看來已經(jīng)完成了?!盵11]
英國對華發(fā)動的第一次鴉片戰(zhàn)爭對日本產(chǎn)生了強烈的刺激。1841年-1843年,首席老中水野忠邦推行以鞏固國防為中心的天保改革。雖遭失敗,但開啟了自強應對外釁的改革基本思路。1853年培理艦隊的“黑船”來航,成為翌年阿部正弘啟動安政改革的直接契機。自1854年締結第一個不平等條約,到1858年一口氣與美荷俄英法等五個國家簽訂修好通商的“安政五國條約”,領事裁判權、協(xié)定關稅率制度等不平等條款,損害日本的主權獨立。至1866年,《江戶改稅協(xié)定》規(guī)定歐美進口商品一律值百抽五,日本進一步淪為歐美的銷售市場和原料產(chǎn)地,黃金被歐美大量套購,引發(fā)國內(nèi)各種矛盾,面臨跌入半殖民地深淵的民族危機。若任由慶應改革期間親法幕僚擅自作為,日本淪為法國附庸國的前景不啻洞若觀火。
淪為半殖民地的危機,始終伴隨著幕末改革的過程,但幕府只管避戰(zhàn)締約而無意修改條約。明治政府施政不久,就將修改不平等條約提上日程。自1868年12月向歐美駐日公使表態(tài)修改條約以來,澤宣嘉、副島種臣、寺島宗則、井上馨、大隈重信、陸奧宗光等歷任外相頗費盡心思,提出多個改約方案。至中日甲午戰(zhàn)爭前夕,即1894年7月,修訂《日英通商航海條約》,方廢除領事裁判權,關稅適度增加。再至1911年另訂新約,日本完全收回海關主權,實現(xiàn)了幕末以來“與萬國并立”的國家目標?;仡櫭髦尉S新,此一國家目標并非偶然地一再得到重申,表明外壓之下民族意識的超越性,構成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國際背景中外在的歷史邏輯。
2近代化進程的內(nèi)在歷史邏輯。西力東漸之下,東亞國家要圖存救亡,就必須實現(xiàn)近代化。概括起來看,日本近代化始于開港后的幕末改革(1854年-1867年),大規(guī)模展開于明治年間(1868年-1912年),升級于大正年間(1912年-1926年),異化并崩潰于昭和初期(1926年-1945年)。在日本近代化的全過程中,幕末改革為開篇布局的先期探索,明治維新則是全面展開。幕末和明治時期近代化指導方針的演進,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先期探索與全面展開等兩個階段的互動關系。
在幕末以來的日本近代化過程中,始終存在著重振民族精神與以歐美為師的矛盾。圍繞著此組矛盾,不同時期的日本人采用了不同的理念。在幕末近代化探索時期,表述為儒學倫理的“東洋道德”與歐美技術的“西洋藝術”并行不悖,兩者相輔相成,減緩上述矛盾。1854年,受門徒吉田松陰偷渡美國事件的牽連,松代藩改革派人士佐久間象山在接受軟禁處分期間,著《省諐錄》。其中,談到“君子有五樂”,即第一樂“一門知理義,骨肉無釁隙”;第二樂“取予不茍,廉潔自養(yǎng)”;第三樂“講明圣學,心識大道”;第四樂“生乎西人啟理窟之后,而知古圣賢所未嘗識之理”;第五樂“東洋道德,西洋藝術,精粗不遺,表里兼顧,因以澤民物,報國恩”。[12]可見,其前三樂源自儒學的傳統(tǒng)道德,后兩樂則與研修蘭學、洋學有關,展示了其思想的多姿多彩。尤其是第五樂的“東道西藝論”,其眼光與格局不可謂不大。
明治維新期間,政府提出激活傳統(tǒng)皇權的“王政復古”與推進改革的“御一新”等雙重任務,內(nèi)以天皇“親自經(jīng)營四方”“君臣相親”,外以“與萬國對立”“宣布國威于四方”[5]83。與此相適應,明治政府在幕末“東道西藝”的基礎上,推行“和魂洋才”的近代化方針。從表面上看,“和魂洋才”與中國洋務派的“中體西用”或朝鮮開化派的“東道西器”相類似,但在實際上,明治政府的近代化方針更加聚焦于日本精神與歐美要素的互聯(lián)互動,對近代化的認知程度,遠超幕末改革。眾所周知,“和魂”即“大和魂”,最早見于紫式部《源氏物語·少女》篇出現(xiàn)“以才為本方能用于大和魂之世”[13]。與“大和魂”一詞相對應的是“漢才”,強調(diào)掌握中國學問與堅持日本精神同等重要。江戶中后期,國學者宣揚與“大和魂”同義的“大倭心”。開港后,吉田松陰等尊攘志士也謳歌“大和魂”,激勵并鼓舞斗志。至明治時期,政府提出的近代化方針“和魂洋才”中的“和魂”,則主要指國家神道的倫理精神,也包含某些經(jīng)過選擇的儒學倫理碎片。
至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頒布,明治維新結束。日本近代化走過了苦練內(nèi)功的前期發(fā)展階段,決定性地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形成了鮮明的日本特色。歸納起來看,這些特色主要包括:天皇率先垂范,“一君萬民”的威權體制掌握了引進歐美文物制度的全過程:活用傳統(tǒng),國家神道倫理發(fā)揮了超常的精神作用;安內(nèi)競外,“脫亞入歐”的路徑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等。以上進展為幕末改革難以望其項背,但若無幕末改革的未雨綢繆,明治維新能否不失時機地展開,日本能否搭乘上自由資本主義階段的末班車,恐怕都是問題。追根溯源,倒幕運動與維新運動構成日本近代化的歷史進程。
3主導層的歷史聯(lián)系。一般認為,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和西鄉(xiāng)隆盛等是為維新“前三杰”。追根溯源,他們起步于安政年間的藩政改革,嶄露頭角于文久年間的政治博弈,并在慶應年間制定聯(lián)合武力倒幕計謀,進兵京都、大阪,策劃了勒令幕府將軍辭官鈉地的小御所會議,又參與東征,進軍江戶,武力推翻了幕府統(tǒng)治。離開幕末改革和主導倒幕運動,就談不上建立王政復古的功勛,也無法奠定維新期間“前三杰”的威望與地位。
明治建政之后,“前三杰”逐漸掌握實權,大久保出任內(nèi)務卿,在制定殖產(chǎn)興業(yè)指導方針、引進歐美大工業(yè)和大農(nóng)業(yè)技術、鎮(zhèn)壓不平士族暴動等方面,廣有建樹;木戶孝允則在定稿《五條誓文》、促成版籍奉還、廢藩置縣以及制定憲法等方面作出貢獻;西鄉(xiāng)隆盛促成江戶開城投降,著力組建近代軍隊、任陸軍大將兼近衛(wèi)軍都督,為地稅改革、推行學制和征兵制等改革保駕護航?!扒叭堋敝栽诿髦吻笆曜鞒錾鲜鲐暙I,是因為在倒幕運動期間形成眾望所歸政治基礎,因而能在明治初期大展宏圖,譜寫人生的華彩樂章。
同樣的情況,也出現(xiàn)在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等維新“后三杰”的成才歷程之中。作為長州藩的下級武士,伊藤博文和山縣有朋在文久年間投身尊王攘夷運動,在慶應年間參加馬關起義、長州大割據(jù)和武力倒幕運動,地位一路升遷。松方正義則追隨大久保力通,活躍在財政領域。1877年木戶孝允病故、西鄉(xiāng)隆盛叛亂敗亡,1878年大久保力通遇刺,“前三杰”一時俱逝?!昂笕堋苯舆^日本近代化和武力崛起的接力棒,繼續(xù)維新進程。伊藤博文制定憲法、吞并韓國,山縣有朋組建“皇軍”、指揮中日甲午戰(zhàn)爭、日俄戰(zhàn)爭,松方正義整理紙幣、創(chuàng)建央行日本銀行,為建立大日本帝國殫思極慮。總之,在倒幕運動中崛起,在維新運動中建功立業(yè),成為前后三杰的共同特點,道出了人脈和機緣上倒幕維新之間的歷史邏輯。
結論
1由于幕末三次改革幕府所面臨的國內(nèi)外環(huán)境不盡相同,改革的重點同中有異。富國強兵和重振幕府權威,是其不變的主題。與此同時,也顯現(xiàn)了差異。安政年間海岸筑壘、造艦鑄炮、建設海軍等軍事改革,是用諸于外,增強國防、抵御外壓。文久改革期間,主張公武合體的幕府與尊攘派的對立不斷加劇,注重陸軍建設的龐大的軍事改革計劃與威懾反對派產(chǎn)生了聯(lián)系。慶應改革是幕府情急之下的最后一次自救行動。建立強大的步騎炮嫡系部隊,用武力剿滅以長州藩為頭牌的倒幕派,成為幕府軍事改革的中心課題。由于幕府始終不能超脫維護德川氏家族利益的半徑,也無法駕馭改革開放釋放出來的巨大社會能量,結果在改革中走向滅亡。
2開港后,幕府的近代化的先期探索,為明治維新全面推行近代化改革開篇布局。幕府因求富求強的失敗而崩潰,卻留下實施富國強兵、殖產(chǎn)興業(yè)等近代化政策素材、改革踐行的經(jīng)驗和成果,為明治維新更加全面、深入地開展近代化建設,提供了足資參照的思路和起步的基礎。其中,慶應改革對明治政府的影響最直接,明治建政初期的總裁制,即為源自幕府,取代了老中的事務局總裁制。至于富國強兵、殖產(chǎn)興業(yè)、對外開放等近代化基本國策,也無不與歷次改革相關聯(lián)。
3幕末改革與明治維新之所以發(fā)生聯(lián)結,關鍵在人才鏈條的持續(xù)發(fā)揮作用。推行維新的中堅力量來自幕末改革中涌現(xiàn)出來的藩士佼佼者,如大久保力通、木戶孝允、西鄉(xiāng)隆盛等“前三杰”以及由利公正、大村益次郎、大隈重信、板垣退助等一大批革新人才,逐漸掌握實權,成為推動近代化進程的主導力量。經(jīng)過明治維新期間激烈的政爭與殘酷的淘汰,伊藤博文、山縣有朋、松方正義等“后三杰”在政治斗爭和權力分配中占據(jù)優(yōu)勢。面對發(fā)展資本主義和恢復國家主權等兩大歷史課題,新一代的維新掌門人與時俱進,及時調(diào)整近代化政策,渡過危機時期,走上資本主義道路的日本遂在東亞脫穎而出。
[參考文獻]
[1]芝原拓自.開國 日本歴史23[M].東京:小學館,1975:135.
[2]小西四郎.開國と攘夷 日本の歴史19[M].東京:中央公論社,1966:444.
[3]東京大學百年史編集委員會.東京大學百年史·通史:1[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11-13.
[4]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明治維新史料選集:上 幕末編[M].: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31.
[5]歴史學研究會.日本史史料(4)近代[M].東京:巖波書店,2002:78.
[6]中村政則,ほか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8 経済構想[M].東京:巖波書店,1988:19.
[7]木戶公傳記編纂所.松菊木戶公伝[M]. 東京:明治書院,1927:1371.
[8]山住正己,校注.日本近代思想大系 6:教育の體系[M]. 東京:巖波書店,1990:3.
[9]林屋辰三郎.文明開化の研究[M].東京:巖波書店,1979:274.
[10]森末義彰,岡山泰四. 歴代詔勅集[M]. 東京:目黒書店,1938:757、758.
[11]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2:348.
[12]佐久間象山.象山全集:卷1[M]. 東京:信濃毎日新聞,1934:5.
[13]紫式部.源氏物語·少女[M]. 東京:升龍?zhí)茫?975:447.
[責任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