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本近代外交體制是在幕末改革和明治維新過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在與西方的接觸、交涉、學習中建立起來的。它既有西方外交體制的形式,又有日本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傳承。日本外交的近代化不是在明治維新中一蹴而就的,幕末近代外交意識的形成,外交機構(gòu)的初建,外交經(jīng)驗的積累,以及外交人才的培養(yǎng),都為明治政府的外交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而明治政府的重視和強力推動,使得日本近代外交體制在很短時間內(nèi)得以形成。
關鍵詞:明治維新;近代日本;外交體制
中圖分類號:K3134文獻標識碼:A文章編號:1004-2458(2018)04-042-08
DOI:1014156/jcnkirbwtyj201804006
2018年是明治維新150周年,沉寂許久的明治維新研究又開始升溫,研究的視角與深度也與時俱進,勢頭很好。如孫歌提出的“明治維新并非值得中國人羨慕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方式”的觀點[1],李卓等對天皇制和日本皇室制的研究[2],許曉光對明治維新前后日本民族獨立意識的研究[3],陳煜對明清律例遭遇日本明治維新的研究[4],劉岳兵對清末維新派的明治維新論的研究[5]等,都很有深度和特色。中國的明治維新研究,很可能在研究主體(中國)的地位和中日相互關系發(fā)生重大變化的新情勢下,出現(xiàn)一批新的高水平研究成果,值得期待。
1868年,日本發(fā)生社會大變革,反幕諸藩與朝廷原本策劃的具有濃厚封建色彩的“王政復古”政變,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演變成為改變?nèi)毡練v史的資本主義近代化運動,這就是著名的明治維新。通過明治維新,日本建立起了君主立憲的近代天皇制國家政權,成為亞洲第一個實現(xiàn)了近代化的國家??梢哉f,沒有明治維新就沒有日本的近代化。明治維新促使日本政治、經(jīng)濟、社會、文化等整個國家和社會系統(tǒng)發(fā)生巨變,完成了從封建時代向近代資本主義時代的轉(zhuǎn)變。外交當然也不例外,幕府“大君外交”也轉(zhuǎn)變?yōu)槊髦翁旎手普嗟慕饨?。而其中外交體制的轉(zhuǎn)變是日本外交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當今日本外交體制的源流,值得重視和研究。
一、“大君外交”及其近代化轉(zhuǎn)型
毫無疑問,近代日本的外交體制或體系是通過明治維新建立起來的。但它并非因明治維新一蹴而就,而是日本近世以來在學習西方近代外交思想、體制和傳承日本傳統(tǒng)的基礎上逐步形成的,明治維新起到的主要是推動作用。近代日本外交的起步,其實并不是來自明治時代,而是來自最早受到西方文明沖擊的封建德川幕府時期。
在德川以前的日本,由于自然和交通條件的限
收稿日期:2018-05-06
基金項目: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一戰(zhàn)后日本的‘轉(zhuǎn)向與對外戰(zhàn)略誤判研究”(17JJD770010)
作者簡介:宋志勇(1962—),男,山東臨朐人,歷史學博士,南開大學日本研究院教授、博導,主要從事日本外交史和中日關系史研究。歷史研究宋志勇:明治維新與日本近代外交體制的形成日本問題研究2018年第4期制,交往活動范圍基本限定在東亞域內(nèi)。而長期以來,統(tǒng)治東亞國際秩序的是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夷朝貢體系。古代日本的外交,也基本在該體系內(nèi)展開。近世以后,日本游離于華夷秩序內(nèi)外,跟中國關系漸行漸遠。到17世紀初建立的德川幕府,通過豐臣秀吉侵攻大陸的失敗,認識到了日本的實力還不足以從正面與華夷秩序碰撞,取代中國稱霸東亞,進而通過各種途徑希望恢復與中國的貿(mào)易關系,發(fā)展國力,積蓄實力。與此同時,幕府模仿中國,試圖建立一個以自己為中心的“日式華夷秩序”或稱 “小華夷秩序”,以對抗乃至取代以中國為中心的華夷秩序。1610年,德川幕府建立之初,就讓福建商人轉(zhuǎn)告明朝廷,日本“其化之所及,朝鮮入貢,琉球稱臣,安南、交趾、占城、暹羅、呂宋、西洋、柬埔寨等蠻夷之君長酋帥,各無不上書輸賓”[6]179。此語雖有夸張吹噓之處,但也暴露了幕府追求建立“日式華夷秩序”的目標。
經(jīng)過長期的從思想到行動的積累,德川幕府在17世紀30年代大致形成了所謂的“日式華夷秩序”。幕府將軍不再接受大清皇帝“日本國王”的冊封,對外自稱“日本國大君”,一切對外活動以“大君”的名義進行,建立起了有別于傳統(tǒng)華夷秩序的日本獨自的大君外交體制。在這一體制下,日本實行有限鎖國政策,只與少數(shù)國家交往。并將朝鮮、琉球作為“通信國”,要求其朝貢進禮,作為藩屬國看待;將中國、荷蘭作為“通商國”,圈到長崎一彈丸之地進行有限的通商,其他國家則被拒之門外。
盡管以大君外交體制為標志的“日式華夷秩序”建立起來了,但與傳統(tǒng)的以中國為核心的華夷秩序相比,其體系極不健全,名不副實,應該算個半成品。這主要是因為東亞的華夷秩序是建立在優(yōu)越的中華文明的基礎之上的,而日本當時的文明程度不足以支撐這樣一個區(qū)域的國際秩序。到了德川幕府后期,“西力東漸”,西方殖民主義強力入侵,大君外交體制逐漸瓦解,日本夢寐以求建立的“日式華夷秩序”也就半途而廢了。
德川幕府建立的大君外交體制和上述外交活動,說到底還是封建時代的外交體制和外交活動,并不具有近代主權國家條約體系的核心要素。實際上,一直到18世紀末,外交在德川幕藩體制中并不具有重要地位,也沒有設專門的外交機構(gòu)。日本真正開始接觸近代西方外交,是幕府末期。進入19世紀后,西力強勢東漸,西方列強的艦船不斷進入日本海港,要求開港日本通商。面對從未有過的“蠻夷”闖關的局面,幕府為維護自己的正統(tǒng)統(tǒng)治,強化鎖國政策,多次頒布《驅(qū)逐異國船只令》,禁止外國船舶進入日本。但在此過程中,幕府開始接觸近代西方的國際條約體系,并采取一系列應對措施。弘化二年(1845年)幕府設立了海岸防御掛一職(簡稱“海防掛”),負責處理對外及海防問題。這是德川幕府設立的第一個外交職位。雖然它還是幕府封建體制內(nèi)的一個職位,但因處于近代西方條約體系強力東漸的時代,也就自覺不自覺地被賦予了近代的意義。海防掛從老中、若年寄、大目付、目付、勘定奉行等高官中選任,地位較高(見圖1),人數(shù)并不固定。海防掛直接向首席老中負責,提供外交和海防政策咨詢。
圖1德川幕府官制
面對西方列強的武力叩關,以及鴉片戰(zhàn)爭中大清帝國戰(zhàn)敗被割地賠款的恐怖信息,一向獨裁專權的幕府一改傳統(tǒng)的決策體制,向各藩諸侯開放言路,尤其是主動向沿海大名如前水戶藩主德川齊昭、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等征求和吸收他們對外交政策的意見。在此背景下,海防掛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他們聚集在開放派老中阿部正弘、堀田正睦周圍,主張與時俱進,放棄鎖國政策,積極對外接觸開放,形成了老中和海防掛組成的幕府開國派核心,成為幕府開國政策的積極推動者。他們認識到,“交易通商之利益,可造就富國強兵之基礎,此乃當今之時勢,應順乎之”[7]41。在對外交往中,幕府深感由于缺乏海外知識,在與列強的交涉中經(jīng)常吃虧上當。為此,安政三年(1856年),幕府建立了“番書調(diào)所”,專門從事外交資料等的翻譯,調(diào)研西方的國情,培養(yǎng)急需的洋學和外交人才?!胺瑫{(diào)所”實際上成為了近代日本外交人才的搖籃之一番書調(diào)所后來改稱開成所,明治維新后改稱開成學校,成為今天東京大學的母體之一。。
嘉永六年(1853年),佩里率美國艦隊武力叩關,幕府被迫接受其開國要求。翌年,幕府與美簽訂了《日美親善條約》,這是日本與西方列強簽訂的第一個包括片面最惠國待遇在內(nèi)的不平等條約。隨后,其他列強也紛紛效仿美國,向日本提出開港通商要求。幕府無奈于安政五年(1858年),按照近代西方的國際條約形式,先后與美國、荷蘭、俄國、英國、法國等五國簽訂了《修好通商條約》,這就是著名的“安政五國條約”。日本由此結(jié)束了鎖國時代,大君外交也隨著開國開始崩潰,迎來了近代外交的新時代。
列強外壓使幕府遇到了從未有過的執(zhí)政危機,以往的對外體制也難以應對。為此,幕府與時俱進,在安政五國條約簽訂后,馬上廢除海防掛,新設外交機構(gòu)“外國奉行”。幕府發(fā)布的法令“御達書”規(guī)定,外國奉行的職責是:“自當負責與外國的應接,以及貿(mào)易等方面的業(yè)務,并處理其他與外國有關的事務”[8]849850。這是日本近代第一個專門的外交機構(gòu),它的設立在日本近代外交史上具有標志性意義。此前的海防掛雖然也負責外交,但同時兼管海防,職責上并不專一。而外國奉行的外交職責專一,在體制上比海防掛前進了一大步。外國奉行設立后,總攬對外交涉,田安家老水野忠徳,勘定奉行永井尚志,目付巖瀨忠震,箱館奉行堀利熙、下田奉行井上清直等五名改革開放派和擁有豐富對外交涉經(jīng)驗的高官被任命為首批外國奉行,成為日本首批近代“外交官”[9]9。慶應三年(1867年)四月,為進一步強化對外交的領導,幕府又新設“外國總奉行”,任命在外交活動特別是對法外交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的外國奉行平山敬忠為首任外國總奉行。六月,幕府進行官制改革,新設外國事務總裁,任命老中小笠原長行為首任總裁。根據(jù)以往規(guī)定,外國奉行是向老中負責,在老中領導下開展外交工作?,F(xiàn)在老中直接擔任外交工作,可見幕府對外交的重視?!盀榱藨獙﹂_港和政情不穩(wěn),紛紛追加外國奉行等新職位”[10]4561,成為德川幕府末期行政機構(gòu)改革的一大特征。
幕末開港后,隨著日本對外交流的開展,一些具有近代外交特征的活動逐步開展起來。例如:
1為國民頒發(fā)護照。慶應二年(1866年),幕府外國奉行為參加巴黎博覽會的日本人隅田川浪五郎頒發(fā)了第一張日本國民“護照”,成為日本護照第一號。
2接受列強在日設立外交公館。安政五國條約簽訂以后,日本與西方列強建立起了近代外交關系,幕府同意締約各國在江戶設置駐日公館。由于一時沒有合適的館舍,各國公館起初大都先借住在離港口比較近的江戶麻布、高輪地區(qū)比較寬敞的寺院辦公如美國公館在善福寺,英國公館在東禪寺,荷蘭公館在長應寺等。麻布、高輪至今都是外國使館的集聚地。。由于幕末攘夷運動連綿不斷,傷害外國人的事件時有發(fā)生,幕府加強了對外國使館和外交官的保護,承擔起了保護外國使館和外交官的義務。
3 確定了國旗。隨著與西方的交往,國旗作為國家象征的意義開始為幕府所認識。安政元年(1854年),根據(jù)薩摩藩主島津齊彬的建議,幕府決定將太陽旗作為國旗,命令全國使用。從此,日本有了國旗,并一直沿用至今。
4編篡外交文書。在與西方的一系列交涉中,產(chǎn)生了大量的外交文獻。但由于幕末動亂和保管不善,外交文獻時有丟失,直接影響了交涉工作。為了妥善保管和便于利用,幕府于慶應元年(1865年)開始編篡外交文書,歷經(jīng)3年,完成了近代日本第一部外交文書《通信全覽》。該文書按編年、類別和提要,收錄了安政六年(1859年)到萬延元年(1860年)間幕府與外國政府的往來信函等各種外交文獻320卷。這一工作歷經(jīng)明治維新,延續(xù)至今。
5向國外派遣外交使團。安政五國條約簽訂后,日本與歐美國家建立了近代國家關系。從萬延元年(1860年)開始,在短短幾年的時間內(nèi),幕府先后派出了6個外交使團出訪。這些使團基本上都由外國奉行帶隊,除從事外交交涉活動外,也考察了西方社會,對幕末近代化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11]45。親身參與了幕末諸多外交活動的著名政治家、外交家福地源一郎,日后對幕府1853年以后幾年時間里進行的一系列開國外交活動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稱贊在外交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7]39。
在西方列強不斷叩關的同時,日本國內(nèi)政治也陷入了劇烈的動蕩,以西南強藩為代表的反幕勢力和朝廷聯(lián)手,高舉“尊王攘夷”旗號,展開倒幕運動,嚴重動搖了幕府的統(tǒng)治根基。雖然處于內(nèi)外交困的嚴峻情勢,總體上說,幕府還是順應歷史大勢,開國改革,開啟了艱巨的近代化建設進程。在此過程中,日本外交的近代化也逐漸進入軌道,近代外交體制也初現(xiàn)雛形。但隨著1868年明治維新的爆發(fā),幕府被西南強藩和朝廷聯(lián)合起來的倒幕派推倒,幕府的近代外交體制還未確立就夭折了。但是,幕末日本在很短的時間內(nèi),對西方文明走過了從敵視、抵觸、反抗到接觸、了解并逐漸接受的艱難過程,對西方近代外交體制也經(jīng)歷了從不了解到了解,再到逐漸接受和引進學習的過程。雖然幕府在明治維新中被推翻,但其在開國初期積累的經(jīng)驗和人才,為后來的明治新政府領導進行的近代化建設,打下了良好基礎。外交領域也是如此。沒有幕末日本近代外交的經(jīng)驗和嘗試,明治時代日本外交體制的近代化是不可能迅速實現(xiàn)的。
二、明治維新與外交主體的交替
就在德川幕府在法國等列強的支持下,通過一系列幕政改革,逐步開啟艱難的近代化建設進程的時候,以薩長強藩為代表的反幕勢力在朝廷的默許下,打出“尊王攘夷”的旗號,已成氣候,政治上逐漸占據(jù)了主動。延續(xù)了260多年歷史的德川幕府,內(nèi)外交困,已歷史性地走向衰退,失去了獨掌大權的氣勢和能力。
本來,近世武家政權建立之后,天皇和朝廷大權旁落,有名無實。德川幕藩體制下,將軍就是國家的最高統(tǒng)治者和權力者。人們只知將軍,不知天皇和朝廷。在外交方面,受大君外交體制支配,朝廷也被排除在外,無權過問。因此,幕府與列強簽訂的條約,將軍批準既可,無需向朝廷報告和取得“欽準”。但是,幕府在攘夷派和由將軍繼嗣問題引發(fā)的國內(nèi)政治對立的多重壓力下,優(yōu)柔不決,失去了以往獨斷處置國事的自信。幕府雖然最終決定開國,與列強簽訂了近代國際條約,但引起了國內(nèi)保守派和反幕勢力的猛烈攻擊,政權開始動搖。為了獲得朝野的廣泛支持,特別是平息強勢的攘夷派的不滿,幕府改變了以往外交獨斷的決策體制,安政五年(1858年)將與列強簽署的條約呈奏朝廷,請?zhí)旎逝鷾?。幕府本以為“敕許”只是走走過場,但朝廷在攘夷倒幕派的操縱下,以簽約事關重大,需要同諸侯商量為由,沒有批準幕府與列強簽署的條約。本沒有朝廷批準程序的日本對外締約,不僅增加了朝廷“審批”程序,還被朝廷“卻下”。這不僅表明日本外交政策決定體制上發(fā)生了重大改變,也表明了將軍專權的幕藩體制失去了權威和效能,嚴重動搖了幕府在對外關系中“國家代表”的地位。
為了維持統(tǒng)治,慶應三年十月十四日(1867年11月9日),幕府以退為進,接受土佐藩前藩主山內(nèi)豐信提出的勸告,將軍德川慶喜向朝廷“大政奉還”,上交統(tǒng)治大權,但實際上是幻想通過變相的“公武合體”公,指朝廷;武,指幕府。公武合體是指幕末將朝廷的傳統(tǒng)權威與幕府相結(jié)合,改造幕藩體制的政治思想或運動。,仍由幕府掌控國家實權。大政奉還只是不給反幕勢力倒幕提供借口。由于朝廷沒有做好立即廢除幕府的準備,便傳諭將軍德川慶喜,接受大政奉還,但外交和其他緊急要務,仍交由幕府處理[7]70。此后,外交活動照常由幕府主持進行。在幕府與朝廷及倒幕強藩的較力過程中,幕府依然扮演著國家主權代表的角色,先后與奧地利、意大利、瑞典簽訂了“修好通商條約”,將軍仍代表國家接見外國使節(jié)。但這種情況沒能持續(xù)很久。十二月八日(1868年1月2日),朝廷和西南強藩倒幕派聯(lián)手,發(fā)動宮廷政變,宣布推翻德川幕府,重建天皇統(tǒng)治政權。次日,倒幕派以天皇名義發(fā)布《王政復古大號令》,宣布:
德川內(nèi)府奉還從前委任之大政及辭退將軍職二事,今斷然準允。自癸丑以來,遭遇未曾有之國難,先帝頻年煩惱,宸襟之情,眾庶所知。故此,圣上決意王政復古,以圖挽回國威之基。自今廢除攝政、關白、幕府等,暫設總裁、議定、參與三職,處置萬機。諸事依據(jù)神武創(chuàng)國之定,無晉紳、武家、堂上、地下之別,當竭力至當之公議,與天下共休戚。[12]46
《王政復古大號令》的發(fā)布,標志著天皇走向親政,再次登上歷史舞臺,成為日本國家新的最高統(tǒng)治者。而統(tǒng)治日本260多年的德川幕府和延續(xù)了七百年的武家時代宣告結(jié)束。
政變后,倒幕派迅速組建新政府,領導武裝倒幕。倒幕派雖然取得了政變的勝利,但能否徹底戰(zhàn)勝幕府,并無把握,而列強的態(tài)度是勝負的關鍵。為此,新政府立即開展密集的外交行動,爭取列強的支持。慶應四年一月九日(1868年2月2日),新政府任命征討大將軍議定仁和寺宮嘉彰親王為外國事務總裁,議定三條實美、參與東久世通禧、征士參與巖下方平和后藤象二郎為外國事務掛。這是新政府成立后任命的第一批外交高官。十二日(2月5日),又任命議定伊達宗城為外國事務取調(diào)掛,協(xié)助嘉彰親王處理外交事務[13]56。十五日(2月8日),新政府發(fā)布了第一個《外交布告》,宣布:
外國之事為先帝多年宸憂之。因幕府以往之失措,因循至今。然今世態(tài)大變,誠不得已。此次朝議之上,斷然同意締結(jié)和親條約。對此,當上下一心,不生疑惑,大力充實兵備,揚國威光耀海外萬國,以報答祖宗先帝之神靈?!酝桓喗Y(jié)之條約中有弊害者,當經(jīng)公議其利害得失之后加以改革。但與外國交際之事,當以宇內(nèi)公法對處。[14]227228
從這個布告中可以看出,新政府沒有表態(tài)廢除舊條約,只是表示以后會按照“宇內(nèi)公法”,修改其“有弊害者”,實際上是承認了幕府與列強簽訂的一系列條約,同時承諾以西方的國際法處理日本與列強的關系。它表明新政府的外交是繼承外交,不是革命外交。
新政府成立后,急切希望得到列強的承認,但苦于沒有機會。因為在大君外交體制下,國家的代表是幕府,不是朝廷。王政復古之后,幕府就召見西方列強駐日外交使節(jié),表示這場政變是非法的,對新政府不予承認,希望列強不要干涉日本內(nèi)政,幕府會履行與列強簽訂的條約義務。列強對此表示接受[7]71。但在隨后進行的幕府軍與新政府軍的鳥羽伏見之戰(zhàn)中,幕府軍戰(zhàn)敗,其“國家代表”的地位自然就不復存在了。
為了盡快獲得列強的承認和支持,新政府多方尋找與列強接觸的時機。慶應四年一月十一日(1868年2月4日)神戶發(fā)生了列強駐軍與新政府軍沖突的“神戶事件”,市區(qū)和港口被登陸的列強軍隊封鎖。由于幕府軍敗退,幕府已經(jīng)無力處理該事件。新政府抓住時機,派遣外交高官赴現(xiàn)場處理事件,籍此機會表明新政府的權威,以獲取列強的承認。一月十五日(2月8日),新政府派遣敕使外國事務掛東久世通禧抵達神戶,處理“神戶事件”。東久世通禧在神戶會見了英、法、荷蘭、意大利、美國和普魯士等國家的駐日公使,向他們轉(zhuǎn)交了天皇親政的“敕書”。這是天皇新政府首次以國家代表者身份與列強接觸。天皇在敕書中稱:
日本國天皇告諸各國帝王及其臣民:此前將軍德川慶喜呈歸政權,朕允之。嗣后內(nèi)外政事朕將親裁之。關于從前條約,雖用大君名稱,自今而后,當改以天皇稱。各國交際之職,專命有司,請各國公使諒知斯旨。[14]236
新政府終于利用這個機會,正式向列強通告了政權交替的信息。該敕書主要是知會列強,天皇已經(jīng)取代幕府將軍親政,決定內(nèi)外大事。而以往幕府與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只把將軍改成天皇即可,暗示新政府將繼承而不會廢除這些條約,以使列強安心,獲取其支持。隨后,新政府為了防止列強繼續(xù)援助幕府,要求各國對幕府與新政府的戰(zhàn)爭采取“局外中立”立場,獲得列強同意。列強將幕府和新政府視作地位同等的“交戰(zhàn)團體”,實行“局外中立”,實際上降低了幕府的國家代表者的地位,提高了新政府的地位。在新政府外交官員的不懈努力下,各國駐日公使從慶應四年二月(1868年3月)起,陸續(xù)赴京都參見天皇,為正式承認天皇新政府創(chuàng)造了條件。四月十一日(5月3日),在英國駐日公使巴夏禮的干預下,幕府大本營江戶城實現(xiàn)“無血開城”,德川幕府徹底倒臺,天皇新政權成為唯一的國家代表者,外交主體也從幕府轉(zhuǎn)到了新政府。隨后,巴夏禮向天皇遞交了國書,此后,其他國家也先后向天皇遞交了國書,新政府終于成為名正言順的國家主權代表者。
新政府掌權后,從1868年11月至1869年10月間, 在原幕府外交官的幫助下,又先后與瑞典、挪威、西班牙、奧地利簽訂了《修好通商航海條約》,內(nèi)容基本沿襲了德川幕府和列強簽訂的條約,均為不平等條約。尤其是與奧地利簽訂的條約,在其他列強的參與下,加入了更多外國特權的規(guī)定,其他國家則以利益共沾的條約規(guī)定,共同享受這些特權。其不平等程度,比幕府簽訂的安政五國條約有過之而無不及。新政府在外交上的一系列做法充分表明了它對幕府外交具有濃重的繼承性。
三、近代日本外交體制的形成
明治新政府的外交體制是在急劇的政治變革中形成的,與明治政府的整體政治、行政的建立和改革是同步進行的,具有繼承、改革、多變的特點。近代國家外交體制的核心是中央的外交機構(gòu),日本也不例外,即日本外務省。明治維新后外務省的建立,既是日本外交近代化的過程,也是近代日本外交體制形成和逐步確立的過程。
如前所述,慶應三年十二月九日(1868年1月3日),倒幕派通過宮廷政變,宣布“王政復古”,廢除幕府,成立以天皇為中心的明治新政府。慶應四年一月九日(1868年2月2日),政府任命征討大將軍兼議定嘉彰親王為外國事務總裁,議定三條實美、參與東久世通禧、征士參與巖下方平和后藤象二郎等為外國事務掛。此為明治政府正式任命外交事務專員之始,外國事務掛也就成為后來外務省的源頭。在動蕩混亂中,新政府陸續(xù)接收了幕府的外國奉行所等各級外交機構(gòu),以及相關的外交事務。但此時日本外交體制的概念還很模糊,外交官的權責也不明確,外交官基本上都是政府高官兼職,內(nèi)外兼顧。加之,處于與幕府的戰(zhàn)爭中,國家政局劇烈動蕩,政府組織也是頻頻變動。在此背景下,新政府的外交機構(gòu)在慶應四年(1868年)一年的時間里,像走馬燈一樣,先后經(jīng)歷了外國事務掛、外國事務課、外國事務局、外國官四個時期。
慶應四年一月十七日(1868年2月10日),政府發(fā)布“三職分科”指令,在議定之下設外國事務總督,監(jiān)管督察與外國的交際條約、貿(mào)易、殖民等事宜。明治政府不僅在京都設有外國事務總督,在大阪、兵庫、長崎等地也先后配置了外國事務總督。但不到一個月,政府再次改革官制,太政官下設置八局,外國事務局作為其中之一專管外交,執(zhí)掌和內(nèi)部體制變化不大。以上時期的中央外交高官都由政府高官及當?shù)刈罡哕娛潞托姓L官兼任,沒有專任中央外交長官。直到三月十五日(4月7日),伊達宗城辭去大阪裁判所副總督的職位,專職擔任外交工作的外國事務副總督。自此,內(nèi)政與外交從體制上開始完全分離,明治政府有了獨立和專門的中央外交機構(gòu)和專任外交官員[13]21。
在對幕府的戰(zhàn)爭基本結(jié)束、政局趨于穩(wěn)定的情況下,慶應四年閏四月二十一日(1868年6月11日),明治政府發(fā)布《政體書》,規(guī)定了中央政治體制和組織機構(gòu)。根據(jù)該《政體書》,“天下權力,悉歸太政官”,強化了中央統(tǒng)治大權。太政官之下,分為七個中央官廳。其中原外國事務局改為外國官,成為七個中央官廳之一。伴隨著此次的官制改革,先后頒布了《外國官規(guī)則》《外國官職制》《外國官職掌分課》。這是首次較具體的有關外交機構(gòu)和官員的規(guī)章制度的出現(xiàn)。上述文件對外國官的權責做了具體規(guī)定,奠定了外交機構(gòu)規(guī)章制度的基礎。
到了1869年,隨著版籍奉還的實行,明治政府按照“王政復古”的方針,仿照大寶律令,再次進行了大幅度的中央行政機構(gòu)改革。8月15日,政府發(fā)布“職員令”,太政官以下設六省,分別為民部省、大藏省、兵部省、刑部省、宮內(nèi)省、外務省。這是外務省的名字首次出現(xiàn)在日本中央行政機構(gòu)名錄中。作為日本外交體制主體的外務省宣告成立,居正三位高位的公卿沢宣嘉被任命為首任外務卿(見表1)。外務省的建立是日本外交近代化過程中的標志性成果,在日本政治和外交史上具有重要意義。
表1外務省成立初期的主要官職設置[13]45官職卿大輔少輔大丞權大丞少丞權少丞大譯官大錄官位正三位從三位正四位從四位正五位從五位正六位從六位正七位職責總掌外交、
監(jiān)督貿(mào)易同卿同卿掌判省內(nèi)事務同大氶同大氶同大氶翻譯外交
文書及口譯校勘文件
外務省體制不僅僅指具體的機構(gòu),還包括使機構(gòu)正常運作的規(guī)章制度。1869年,外務省成立之后,隨即制定了《外務省規(guī)則》。雖然內(nèi)容粗糙,但這是最初的外務省內(nèi)部的規(guī)章制度。它主要規(guī)定了外務省的各職務的權限以及外務省人員的考勤等。次年又進一步制定了《外務省省則》《外務省規(guī)范》,并在此基礎上制定了《外務省法則》。該法則較為詳細地規(guī)定了外務省各官職的設置、任務和權限,并強調(diào):“外交之職,責任重大,關乎皇國安危,固人盡其責則興,荒其職則廢?!边M而要求省員“值此內(nèi)憂外患之際,諸君應鞠躬盡瘁、勤力互勉,以報無窮之皇恩?!盵13]59
1871年,在明治政府的人事大變動中,大納言巖倉具視就任外務卿一職。巖倉具視是王政復古的功臣,位高權重,他出任外務卿,可以看出明治政府對外務省的重視。巖倉具視就任后,外務省開始編制預算,有了正常的外交經(jīng)費保障。不久,巖倉具視被任命為特命全權大使,率大久保利通、木戶孝允、伊藤博文等重要官員組成的龐大使節(jié)團訪問歐美,尋求修改不平等條約,探求發(fā)展之路,這就是日本近代史上著名的“巖倉使節(jié)團”。它為日本真正走上資本主義發(fā)展道路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巖倉具視上任不久就率使節(jié)團長時間出使歐美(歷時一年十個月),不能正常履行外務卿的職責。為此,政府又任命明治維新功臣副島種臣接替他出任外務卿。副島種臣在任期間,大力強化制度建設,對外務省的機構(gòu)設置及其職能進行了大幅度改革完善,修改了《外務省事務章程》,制定了詳細的《外務省規(guī)則》,外務省的規(guī)章制度基本完成。副島種臣主政期間,外務省開始正規(guī)有序地在海外設置領事館,實現(xiàn)了外務卿首次以“國家代表”身份的海外出訪。副島改革使得外務省的機構(gòu)框架和體制得以基本確立,省內(nèi)逐漸形成了較完整有序的工作系統(tǒng)。通過副島改革,外務省的機構(gòu)首次采用了局、課制。具有近代意義的局課制取代了封建性的古代官職,是外務省最重要的機構(gòu)改革之一,奠定了日本外務省機構(gòu)框架的基礎,這個框架一直延續(xù)至今副島種臣后任寺島宗則主持外務省期間,對省內(nèi)制度建設也頗有建樹,完善了副島的改革。。日本符合國際外交慣例的近代外交體制,經(jīng)過短短四五年的時間就基本形成,速度之快,在各國近代史上并不多見。
結(jié)語
日本近代外交體制經(jīng)過幕末改革和明治維新逐步形成并得以確立,它與日本的近代化過程是同步進行的,是日本近代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列強的壓力下,日本被迫開國,接受、融入到西方資本主義體系中,成為了一個近代主權國家。而日本的近代外交體制也正是在與西方的接觸、交涉、學習中形成和建立起來的。它既有西方外交體制的形式,又有日本傳統(tǒng)政治文化的傳承。如中央外交機構(gòu)稱“省”,外交機關的最高負責人稱“外務卿”。
日本的近代化不是在明治維新中一蹴而就的,幕末的開放和具有近代化意義的改革,為明治日本近代化的最終完成奠定了基礎。外交也是如此,幕末近代外交意識的形成,外交機構(gòu)的初建,外交經(jīng)驗的積累,以及外交人才的培養(yǎng),都為明治政府的外交近代化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日本近代外交體制的形成,是在西方殖民主義的壓力下完成的,濃厚的殖民主義、侵略主義因素滲透其中。近代外交體制建立未穩(wěn),明治政府就開始迫不及待地用剛學來的近代外交手段吞琉球,侵臺灣,掠朝鮮,走向了對外侵略擴張的不歸路。
[參考文獻]
[1]劉周巖,孫歌.明治維新并非值得中國人羨慕的現(xiàn)代化轉(zhuǎn)型方式”[N].三聯(lián)學術通訊,2018-01-18.
[2]李卓.日本的皇位繼承制度與《皇室典范》[J].日本問題研究, 2016(6):1-7.
[3]許曉光. 明治維新前后日本民族獨立意識的產(chǎn)生[J].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 2017,57(2):105-115.
[4]陳煜. 明清律例在日本明治維新前后的遭際及其啟示[J].華東政法大學學報,2018(2):69-86.
[5]劉岳兵. 清末維新派的明治維新論及其對日本研究的啟示[J]. 日本問題研究, 2017(4):36-41.
[6]荒野泰典.近世日本と東アジア[M]. 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8.
[7]信夫清三郎.日本外交史(1853-1972):[M].東京:毎日新聞社,1974.
[8]東京帝國大學文學部史料編纂所.大日本古文書 幕末外國関係文書之二十[G].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72.
[9]維新史料編纂會.維新史料綱要:卷三[M].東京:維新史料編纂事務局,1940.
[10]大石慎三郎.江戸幕府の行政機構(gòu)[J].學習院大學經(jīng)濟論集,1973,10(1):45-61.
[11]郭麗.近代日本的對外認識——以幕末遣歐美使節(jié)為中心[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
[12]大久保利謙ら.近代史史料[M].東京:吉川弘文館,1975.
[13]外務省百年史編纂委員會.外務省の百年(上)[M].東京:原書房,1969.
[14]外務省.大日本外交文書:第1卷第1冊[G].東京:日本國際協(xié)會,1936.
[責任編輯孫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