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紹輝
【內(nèi)容摘要】小組合作學習是近幾年最成功的教學改革,充分發(fā)揮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但這種有創(chuàng)意的教學方略,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存在一定問題,結合自身教學經(jīng)歷,解決這些問題,打造高效課堂。
【關鍵詞】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 高效課堂
隨著近幾年課堂教學改革的深入,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已成為課堂學習的主流,小組合作學習的作用及意義無需過多闡釋,因為這種課堂學習方式真正以學生為主的課堂教學模式是實現(xiàn)高效課堂的必經(jīng)途徑。然而筆者所觀察的課堂,卻存在著種種的問題,不解決這些問題就無法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課堂更是成為一種奢望。
一、教師教學觀念沒有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流于形式
一線教師平時忙于繁重的教學任務,教學壓力較大,又鮮有機會走出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平時也沒有主動閱讀先進教育教學理論,因此轉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對于這些教師來說是一件難事,他們無法相信學生小組合作學習,更有認為小組合作學習會影響教學任務。還有一些教師則認為小組學習是花俏的、嘩眾取寵的教學行為。由于對小組合作學習沒有正確的認識,因此這些教師的教學模式的轉變僅僅是被迫的轉變,他們主導下的小組合作學習活動當然變成一種流于形式的教學活動。
二、教師課堂指令不明確,導致小組無法合作學習
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學習的主體,但學生的學習活動都是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的,要在課堂內(nèi)實現(xiàn)小組合作高效學習,教師必須扮演好引路人的角色,教師發(fā)出的指令要求一定要簡潔、明確,反之學生就不明確教師意圖,無法在有限的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時間內(nèi)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造成了低效,甚至無效。如一教師在上《斑羚飛渡》時,設計小組合作學習的任務是“品味斑羚飛渡的場面”,應該說從教學目的上說這個設計沒有問題,但如果想要讓學生實現(xiàn)自學、小組合作學習,教師給的指令就不夠明確,特別是學習能力較差的學生,因為“品味”的方式多種多樣朗讀、精度、細讀、默讀、速讀均可,哪一種最適合這個教學任務,學生不明確;再則“品味”的角度也同樣多種多樣,選擇哪一個角度同樣也會給學生造成困擾,導致小組間的合作無法順利進行。
三、小組長形同虛設,無法實現(xiàn)小組間的合作學習
小組長對學習小組的重要意義無需多說,小組長的選擇決定了小組合作學習的成敗,現(xiàn)實是教師對小組長的選擇都很慎重,也能成功的找到理想的小組長,但存在的問題是小組長選擇完畢后,缺少對小組長的系統(tǒng)培訓,使其能力得不到進一步提升,而這必將使得小組合作受到影響,甚至拖后整個小組的運轉。
四、小組內(nèi)兩極分化,較為內(nèi)向的、能力較差的學生游離于課堂之外
按一般情況來看,小組內(nèi)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更具表現(xiàn)力,小組合作學習后的展示環(huán)節(jié),他們都較為活躍,而那一些較為內(nèi)向的、能力較差的學生經(jīng)常由于自尊心、能力不足等原因不敢,也不愛表現(xiàn)自己,有很多教師上課時會忽略這個問題,把課堂展示的機會留給那些能力較強的學生,沒錯這樣可以使課堂更為流暢,長久下來使得強者越強,弱者越弱,弱者游離于課堂之外,當小組合作學習時他們就會認為是強者要考慮的事,不關自己啥事,這樣的小組合作學習談何有效,徹底的無效。
解決以上種種存在的問題,對于打造小組合作學習的高效課堂有著重要意義,對此筆者經(jīng)過長時間觀察,提出幾點建議:
1.教師應加強理論學習,更要有“變”的意愿
我們常說“活到老,學到老”,作為傳承文化的語文教師更應該以身作則,加強學習,特別是先進教育教學理論的學習,愿意去相信小組合作學習這種方式,首先只有自己信了,才能更好地引導學生去合作學習;同時教師還要有“變”意愿,愿意去嘗試,如果心里有抵制心理,被迫地變,其結果可想而知,僅能是形似而神不似,變成一種虛假的繁榮。教師加強先進理論學習,愿意求變,這是打造小組合作高效課堂的前提。
2.強化課前教學預設、課中二次備課及課后反思,明確引導學生合作學習
課堂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師心中一定要明確,這種學習方式是以學生為主體,但離不開教師的引導,傳統(tǒng)教學課堂教師包辦比較多,而小組合作學習的課堂則是教師少講,甚至不講,這不意味著教師就無事可做了,而是要達到更高的層次。除此我們的課堂時間有限,又要給學生留足自學、合作的時間,一節(jié)課的教學無法面面俱到,因此還不如給學生明確的指令,抓住一、兩點進行重點突破,堅持一課一得,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打造高效課堂。
3.堅持“弱者上,強者讓”的原則,實現(xiàn)“兵教兵”
要防止小組內(nèi)部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定要堅持“弱者上,強者讓”的原則,把更多的機會讓給“弱者”,這本身對“弱者”而言即是壓力,也是動力,讓他們投入更多,更加努力,有更強的存在感,樹立自信心。而作為本組的“強者”為了讓“弱者”上,他們也不僅要自己會,更要教會“弱者”,從而實現(xiàn)“兵教兵”。“弱者上,強者讓”的原則不會“強者”無所事事,而是給他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強者”,還是“弱者”都能從中受益。
打造一個高效的合作學習小組我們還要付出很多的努力,但堅信只要我們愿意付出,勇于嘗試,就一定能夠有所收獲。
【參考文獻】
[1] 李國祥. 淺析運用小組合作學習提升課堂教學效率[J]. 新課程(小學),2017(04).
(作者單位: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教師進修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