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雨華
【內(nèi)容摘要】初中的語文課本中所選取的文言文通常都是一些經(jīng)典的名篇,學生們不僅可以從中學到豐富的知識,更能從中陶冶情操。但是,相對小說或散文來說,文言文更難理解。一篇好的文言文,不僅需要教師能夠欣賞,更需要學生們的理解、欣賞和產(chǎn)生共鳴。好的開頭是成功的一半,課堂上亦是如此,如何在課堂的開始時引吸引學生們的興趣是一節(jié)成功課堂的關(guān)鍵。下面,我為大家簡單的介紹下初中語文文言文教學中如何進行課前導入。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文言文教學 課前引入
文言文課前引入的要盡可能地多樣化,避免千篇一律的設計,以免學生們有厭煩的感覺。課堂的引入不僅要考慮到語文文言文的特點,還要與學生們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引入語盡可能地加入當時的熱點和焦點問題,也可以加入教師的生活中遇到的事情,來吸引學生們的興趣。
一、采取故事導入法
基本上學生們對故事都感興趣,特別是一些有意思的故事,學生們更感興趣了。初中課本中的文言文它本身就具有很強的故事性。比如《世說新語》、《傷仲永》等。還有一些文言文雖然本身沒有故事性,但是在課堂的教學中會涉及到不少學生們熟悉的經(jīng)典的故事,比如有《出師表》、《隆中對》等。在設計這類型文言文的課前引入時,教師可以以故事引故事的方法來進行新課文的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們初步了解課文中主人公的性格,更能引出要學的新課文。大大增加了文言文教學的趣味性,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更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們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進入到新課文的學習中去。在上課前,教師需要用自己的語言組織好課文所要講的重點,對課文進行改編或引入新的知識,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二、音樂引入法
有人說,音樂是人的靈魂,沒有音樂,就如同沒有生命。失去音樂的生活就如同失去了陽光的生活一樣?,F(xiàn)在的初中生對音樂是非常喜愛的。很多的經(jīng)典的曲目跟文言文有很深的關(guān)系。不少學生們都會唱。在正式講課前,可以播放一段輕松的曲子,也可以選擇一段跟課文中心思想相關(guān)的曲子,創(chuàng)造出一種情境,可以激發(fā)或感染學生們的情緒,增強教師講課的感染力,提高學生們的聽課效率,讓學生們更加快速并集中精力的進入到學習的氛圍中去。比如,在學習《愚公移山》前,可以播放一首歌曲名為《愚公移山》的歌,在學習《出師表》的時候可以選擇《三國演義》的片頭曲來播放。在學習《蒹葭》的時候,可以播放鄧麗君的《在水一方》等,初中課本上很多的文言文都能找到幾首對應的歌曲,在正式學習該課文之前聽聽這些歌曲,讓學生們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進入到文言文學習中去。
三、圖片導入法
在文言文教學中引入圖片,不僅可以直觀形象,更能豐富學生們的感性認識。通常優(yōu)美的圖片更可以讓學生賞心悅目。初中課本上不少文言文是跟寫景有關(guān)的,比如《岳陽樓記》、《小石潭記》、《觀滄海》等等,都是寫景的。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備,找到一些與課文相關(guān)的風景的圖片,對圖片中的風景進行詳細的介紹,不僅可以介紹迷人的風景,還可以介紹一些跟風景有關(guān)的名人或事跡,不僅吸引了學生的興趣,更能加深學生對課文的理解。
四、背景導入法
初中課本中不少的文言文的背景時代距離現(xiàn)在是比較久遠的,學生們對那個時代背景了解的都是比較少的,對那個時代的風俗和民情都知之甚少,在學習這類型的文言文之前,教師就需要對那個時代的背景和環(huán)境做個詳細的介紹,這樣有助于學生認識那個時代的社會,對傳統(tǒng)文化也能進一步的了解,便于學生能更好的理解文章的內(nèi)容和中心思想,引起學生們對新課文學習的欲望。
五、解釋題目導入法
拿到一篇文章時,我們一般都先看題目,可以通過對題目中的關(guān)鍵字進行剖析進而幫助學生理解課文的中心思想,文言文中有不少的通假字,特別是題目中,如不解釋清楚,很容易讓學生產(chǎn)生了誤解。搞清楚這些通假字,學生們才會有正確的目標,能夠順利的進入課文的學習中去。
六、激勵導入法
不少的名言以及仁人志士大都出自文言文,在這類型的文言文教學中,可采用這種方法,比如在學習《五柳先生傳》之前,教師可以先講述一下“不為五斗米折腰”來表示清高的先生。用“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引出文天祥的絕世佳作《過零丁洋》。此法可以很好的感染、感動、激勵、鼓舞學生,更是情操教育的好機會。
文言文課前導入的方法有很多,但具體的應用要考慮到實際的情況,目的都是為了提高學生們的學習興趣,只要能快速吸引學生的興趣和集中他們的注意力,并能夠讓學生快速進入到課文的學習中去就是好的方法。
總結(jié)
興趣是學習的動力,要想學生們能夠全身心的投入到文言文學習的過程中去,教師需要想辦法讓學生們產(chǎn)生情緒高昂的智力振奮的內(nèi)心狀態(tài),而不是急于進行知識的傳授。如果教師只在乎知識點的輸入,忽視學生們的感情的變化,只能令學生們產(chǎn)生冷漠的學習態(tài)度。文言文的課前導入是抓住學生們學習興趣的重要點,教師們在課堂上要重視起來,課前導入的方法沒有最好的,只有最適合學生們的。教師需要在教學的過程中不斷的摸索探究,以便找到最適合自己學生的文言文課前導入的方法。
【參考文獻】
[1] 李紅艷. 初中文言文教學的對策與路徑[J]. 語文天地,2017(08):54-55.
[2] 陳橋平. 淺談初中文言文的教學方法[J]. 新課程(下),2017(01):84.
[3] 宋光榮. “引入法”在文言文教學中的運用[J]. 中學語文教學,1997(10):29-30.
(作者單位:江西省井岡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