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翠燕
〔摘要〕某高三學生,一個多月以來因考試成績不理想,產(chǎn)生不合理的思維方式,出現(xiàn)了“絕對化”要求和“糟糕之極”的非理性信念,在母親的陪同下前來咨詢。咨詢師采用合理情緒療法中的反黃金規(guī)則、合理想象技術(shù)以及RSA報告等,對其現(xiàn)狀進行了分析并給予指導。改變了他的不合理信念以及不良認知,消除了不良情緒,提高了應對焦慮情緒反應的能力。
〔關鍵詞〕焦慮情緒;不合理信念;“反黃金規(guī)則”;RSA報告
〔中圖分類號〕 G44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671-2684(2018)24-0054-03
一、一般資料
小東(化名),男,18歲,高三學生,體態(tài)正常,無器質(zhì)性病變,父母雙方家族無遺傳病史。小東出生于教師家庭,獨生子,母親務農(nóng),從小父母對他比較寵愛。為維持家庭收入,母親外出打工。他從小喜歡繪畫,想報考美術(shù)學院,父母大力支持。小學期間成績一直不錯,但到了初中,成績排在中等,父母同意他繼續(xù)自己的美術(shù)專業(yè)學習??既胨囆g(shù)特長班后,他經(jīng)常借故逃避文化課,自認為應該用這些時間來練習自己的繪畫技巧,文化課只要稍微用功就能通過考試,用不著花那么多時間。
個人陳述:從小父母對自己很關愛并且寄予厚望。為了給自己提供良好的生活、學習條件,特別是為支付自己學習美術(shù)所需的大筆費用,母親出外打工賺錢。為了照顧好自己高考復習期間的生活,母親特地從外地趕回來。進入高三后,發(fā)現(xiàn)自己繪畫的水平?jīng)]有多大提高,而文化課也不像自己想得那么簡單,恐怕考中央美院的理想落空。上月的模擬考試成績很不理想,雖在班級內(nèi)成績靠前,但與高考錄取分數(shù)線相比仍有較大差距??煲呖剂耍煽儏s這么差,覺得對不起父母的辛勤付出,腦子里老是想:“如果考不上中央美院就完了?!睘榇饲皝碜稍儭P那樘貏e煩躁、焦慮,睡眠不好,入睡困難。學習效率明顯下降,上課不能集中注意力,平時靜不下心來學習。有時會對母親發(fā)火,明知不該卻控制不住。
心理測驗結(jié)果:
(1)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驗結(jié)果:軀體化因子2.2分,焦慮因子2.6分,抑郁1.8分,其余因子均在2.0以下,總分163分。
(2)焦慮自評量表(SAS):標準分54分,屬輕度焦慮。
二、咨詢的具體方法和原理
具體方法:采用合理情緒療法。
原理:合理情緒療法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這種方法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幫助他解決情緒和行為問題。
三、主要咨詢過程
第一、二次咨詢
1.目的:加深咨詢關系;介紹ABC理論;鼓勵求助者發(fā)現(xiàn)影響其情緒、行為的不合理信念;提高求助者應對焦慮情緒反應的能力,改善睡眠。
2.方法:治療性會談,合理情緒療法。展示不合理信念的無效,以及這些不合理信念是如何影響到求助者的行為,并導致相關的情緒困擾的。運用“產(chǎn)婆術(shù)”“黃金規(guī)則” “反黃金規(guī)則”與求助者不合理信念進行辯論;使用合理想象技術(shù),對求助者的體驗給予鼓勵;布置家庭作業(yè)。
3.過程:
幫助他從眾多的外因和他的種種想法中列出引發(fā)不安、焦慮情緒時的想法。歸納起來,就是對他自己的一種“絕對化要求”、“過分概括化”和“糟糕至極”的夸張性反應,是非理性觀念。
下面是咨詢過程中的幾個片段。
咨詢師:你覺得是什么原因使你一直處于目前這種情緒狀態(tài)中?
小東:上個月的模擬考試成績很不理想。
咨詢師:我們把考試稱之為誘發(fā)事件,但它可能并不是直接原因。
小東:那什么是直接原因?
咨詢師:是你對考試這件事的一些看法。人們對事物都有一些自己的看法,有的是合理的,有的是不合理的,不同的想法可能會導致不同的情緒結(jié)果。如果你能認識到你現(xiàn)在的情緒狀態(tài)是你頭腦中的一些不合理的想法造成的,那么或許就能控制情緒。
小東:會是這樣嗎?
咨詢師:絕大多數(shù)學生考試時都會體驗到一定程度的焦慮,但并不是每一個人都像你現(xiàn)在這個樣子。為什么會這樣呢?
小東:難道是我與他們想的不一樣?可我還是不知道我的想法有哪些不合理的地方。
咨詢師:在認知行為療法中最有代表性的是合理情緒療法,它是美國著名心理學家艾利斯于20世紀50年代首創(chuàng)的一種心理治療理論和方法。這種方法旨在通過純理性分析和邏輯思辨的途徑,改變求助者的非理性觀念,以幫助他解決情緒和行為上的問題。ABC理論是合理情緒療法的核心理論。
根據(jù)ABC理論,我們對你的問題進行初步分析,例如:考試(A),情緒困擾(C)。表面看來,情緒(C)是由考試這一事件(A)引起的。其實你存在著一種理念:十分擔心考試成績,害怕自己的分數(shù)考不上中央美院 (B),所以才會出現(xiàn)焦慮情緒(C),也就是說,緊張焦慮不是考試引起的,而是擔心考不上中央美院引起的。
小東:我堅持認為我必須考上中央美院,那是我唯一的出路。可從我目前的狀況看,機會很小,我是個沒有價值的人。
咨詢師:你估計你們班能有幾位同學考上中央美院?班上共有多少同學?
小東:我估計我們班有三位同學能考進中央美院,共有31位同學。
咨詢師:那么其余這28位同學都沒有出路,沒有價值?有什么理由表明他們沒有出路,沒有價值?
……
咨詢師:好,現(xiàn)在閉上眼睛,盡可能坐得舒服一些……現(xiàn)在開始想象,你正和你們班的同學坐在教室里,你正坐在他們中間。有三位同學接到了中央美院的錄取通知書,你卻沒有接到,他們用那種眼光看著你。慢慢地,越來越多的同學都把目光投向你……盡可能生動地想象這些情境,能做到嗎?
小東:是的,我在努力這樣做。
咨詢師:你現(xiàn)在有什么感覺?
小東:我快要受不了了,我沒有接到錄取通知書,那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我……真是糟透了。
咨詢師:繼續(xù)想象。你現(xiàn)在體驗到什么?
小東:我感到很害怕,很傷心,也很焦慮。
咨詢師:是的,這段時間你經(jīng)常體驗到這些情緒。你現(xiàn)在把這種情緒轉(zhuǎn)變?yōu)槭瓦z憾。仍然保持剛才的想象,但你僅僅感到失望和遺憾。能做到嗎?
小東:我在努力……但是,很困難。
咨詢師:只不過是有三個人接到了中央美院的錄取通知書,而大家把目光投向你而已,那又怎樣呢?你不是好好地坐在這里嗎?并不是真的受不了,對不對?你只是感到失望和遺憾而已……現(xiàn)在的感覺怎么樣?
小東:好一些了……對,我只是感到有些失望和遺憾,但我并沒有因此而死去。正像你說的,我還好好地坐在這里??礃幼?,我把問題想象得太嚴重了。
……
小東:但是,我還是難以放棄。我必須考上中央美院才能回報父母。
咨詢師:我們再假設一種情景,有一所大學看中了你的美術(shù)作品,非常希望把你招收到他們學校,但你卻不喜歡這所大學——這有可能發(fā)生,對不對?
小東:是的,前一段時間我就遇到過這種情況。
咨詢師:你是怎么做的?
小東:我推掉了。
咨詢師:為什么?
小東:因為沒有什么理由要求我必須上那所大學。我做不到。
咨詢師:有一個“黃金規(guī)則”,就是“像你希望別人或環(huán)境如何對待你那樣去對待別人或環(huán)境?!蹦銊偛诺哪欠N觀念符合這個規(guī)則嗎?
小東:好像不是一回事。
咨詢師:其實你把這個規(guī)則用反了,我們將這類想法稱為“反黃金規(guī)則”:我如何對待別人或環(huán)境,別人或環(huán)境也如何對待我。這是一種不合理信念,是一種絕對化要求。我們無法要求別人或環(huán)境必須為我們做什么。對于是否回報父母的問題,你也用了“反黃金規(guī)則”。對不對?
小東:的確是這樣。看樣子,我確實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
咨詢師:不是不應該有這樣的想法,類似的想法很多學生會有,我們要學會把“一定要”“必須”“應該”,改為“想要”“希望”。例如,我希望通過考上大學來回報父母,我的愿望是考中央美院……
4.布置家庭作業(yè):(1)讓求助者結(jié)合日常生活,舉例說明自己問題的根源,反思自己的不合理信念;(2)問一問父母,如果自己考不上中央美院,他們會不會怪罪自己;(3)引導求助者將艾利斯歸納的 11 條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引起心理困擾的不合理信念與自己的情況相對照,制作RET自助表;寫出合理自我分析報告即RSA,自己練習ABCDE的工作過程。
第三次咨詢
1.目的:幫助求助者改變思維,放棄以往的不合理觀念,用合理信念嘗試代替不合理信念,學會合理評價。
鞏固咨詢效果;進行心理測驗;結(jié)束咨詢,制定行為目標,加強自我管理能力。
2.方法:會談。
3.過程:
(1)反饋家庭作業(yè)RSA報告
事件A:上月的模擬考試成績很不理想。
情緒或行為后果C:擔心考不上中央美院。煩躁、焦慮、睡眠不好,控制不住發(fā)火,學習效率下降。
信念B:我必須考上中央美院,才能回報父母。
駁斥D:
①有什么證據(jù)表明我必須考上中央美院才能回報父母?父母要求我必須回報他們嗎?
②回報父母是我自愿的,父母并沒有強迫我這樣做。
③如果我喜歡哪所大學,就要求自己一定要考上那所大學。這種絕對化的要求不合理。
新觀念E:
①每個人都有選擇學校的權(quán)利,學校也有選擇考生的權(quán)利,是雙向選擇。
②并不是我喜歡中央美院,中央美院就一定選擇我。
③雖然考上中央美院是件好事,可以回報父母,但并非只有考上中央美院才能回報父母。
④考上中央美院是我希望的,但不能要求事情必須按自己希望的那樣發(fā)展下去。
(2)鞏固咨詢效果。鞏固前幾個階段咨詢所取得的效果,幫助求助者進一步擺脫原有的不合理信念及思維方式,使新的觀念得以強化,從而使求助者在咨詢結(jié)束之后仍能用學到的東西應對生活中遇到的問題。
(3)進行心理測驗。SCL-90測驗結(jié)果:焦慮因子1.8分,軀體化因子1.7分,抑郁1.6分,其他各因子與原來相比無明顯變化,總分122分;SAS標準分46分,顯示焦慮情緒明顯緩解。
(4)結(jié)束咨詢:制定行為目標,指出繼續(xù)努力的方向;加強自我管理,自行獎賞或批判。
四、咨詢效果評估
1.求助者的自我評估:通過這一階段的咨詢,覺得情緒比較穩(wěn)定了,許多事情想開了,睡眠有了很大改善,能夠比較坦然地面對高考。小東對咨詢師說:“我覺得我改變的不僅僅是情緒和行為,更重要的是我對很多問題的看法有了根本的改變?!薄坝X得更加了解自己了,比過去堅強了?!?/p>
2.求助者周圍人士特別是家人、朋友和同學對他的評定:不再對母親發(fā)脾氣,與父母、老師和同學溝通良好。
本案例運用合理情緒療法對求助者考試焦慮問題進行了三次咨詢,取得了良好效果。在這一過程中,離不開其家人和同學、老師的幫助,求助者本人也付出了努力。
(作者單位:山東省博興縣實驗中學,濱州,256500。該學校為《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雜志社理事單位)
編輯/于 洪 終校/衛(wèi) 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