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娜
【摘 要】我們在學習生字時,不要一個挨一個的教,學生認識的都不用教了,只對難寫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我們不但會認會寫,更重要是要會運用。變消極詞匯為積極詞匯。在閱讀課上,讓學生真讀書、真思考。給學生提供充裕的時間進行學習。真正把課堂還給學生。課堂里我們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習作命題更貼近生活。選材要廣泛,打開思路。
【關鍵詞】小學語文教學;有效性;學習狀態(tài);真讀書;真思考
【中圖分類號】G623.2【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24-0244-02
新課程改革以來,我們更加明晰的認識到,我們是在教語文而不是在教課文。充分了解我們應該“教什么”“怎么教”的問題。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
一、遵循教育規(guī)律,抓好字詞教學
什么是好的教育?簡單的來說,其實就是遵循孩子身心發(fā)展規(guī)律和教育規(guī)律的教育。
在聽寫時,學生把字寫錯,有部分老師一罰就是十遍甚至更多,我們來看一下效果怎樣?寫“禱”時,前四個寫的都對,到第五個變成了“衣字旁”少了一點,什么會這樣,因為它違背了學生的記憶規(guī)律。
我們在學習生字時,不要一個挨一個的教,費時費力效果也不好,要有選擇的教。學生認識的都不用教了,只對難寫易錯的字,進行重點指導。比如說“冒”字,有人把上半部分寫成“曰”,第三筆第四筆寫在中間兩邊都不挨住。所以我們在寫字的時候,要引導學生認真觀察。讓學生把字寫正確。
語文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綜合性、實踐性課程。我們不但會認會寫,更重要是要會運用。變消極詞匯為積極詞匯。比如教學“巴”時,先讓學生組詞尾巴、下巴、巴掌等,然后選一個詞語說話。有同學說:“金魚有一條漂亮的尾巴”?!八墒笥幸粭l毛茸茸的尾巴”。還有同學說:“松鼠的尾巴像把傘,從空中往下跳的時候,起到保持平衡的作用。睡覺的時候,尾巴可以用來當被子。松鼠的尾巴用途可真大呀!”可以是一句話,也可以是一段話,對說一段話的進行鼓勵,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字詞教學中的這些例子充分說明一個問題,在教學中教師重視寫字的結果,忽視了學生學習生字的過程。教會學生通過拆解字的結構,理解字的組合來加深記憶,是學生認識生字,記憶生字的一個科學規(guī)律,也是生字教學的一個積極有效的方法。
二、關注學習狀態(tài),提高閱讀教學
“洗課”讓課堂更加有效。“洗課”使課堂教學目標更加明晰,教學內(nèi)容更加集中,教學重難點更加突出,環(huán)節(jié)更加簡約,活動更充分。我們要學會取舍教學內(nèi)容,對于教學目標、重難點聯(lián)系不緊密的內(nèi)容要刪去,教學主線要清晰,提倡一課一得。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刪繁就簡,最終使課堂變得簡練,從而使課堂更加真實有效。
而對于洗過之后教學重點的處理,要注重學生的思考過程,不是簡單的灌輸,讓學生獨立讀書,重復讀書,整個過程做到完全獨立,專注,讓學生的情感徹底投入到課文里,與作者的情感發(fā)生共鳴。其次,在充分的自讀和熟讀的基礎上深入思考,填寫學習單,提出問題,學生分組解決這些問題。最后教師根據(jù)學情,以學定教,提取出兩三個主要問題,對學生不會的地方,重難點進行點撥講解,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這樣的課堂避免了滿堂講、滿堂問的現(xiàn)象,收獲的是真學習、真讀書、真思考的課堂,形成真實的課堂、靈動的課堂。在這種課堂里我們更關注的是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關注的是學生思考的過程和解決問題的過程。這樣的課堂,學生學習主動性強,需要我們有豐厚的知識積淀,需要我們不斷的學習豐富自己。
三、重視習作教學,選材更有彈性
1.習作命題更貼近生活。
生活,作文的源頭活水。作文的題目有時讓學生覺得陌生,沒什么可寫,常常閉門造車。造成這樣的原因首先是學生把作文變成了一種任務,缺乏內(nèi)心感受表達的一種渴望;其次是作文命題,沒有貼近兒童的實際生活。所以在命題時注意題目要有觸動感,能激起寫作的欲望,讓學生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如命題作文我會玩,這個題目首先是能抓住學生心理特點,內(nèi)容上更符合孩子們的心理趨向,其次玩耍的過程是個真實豐富的過程,有親身體驗做基礎,學生會覺得有話寫,想寫,寫作是一個玩耍的再現(xiàn)過程。平時的習作題目要貼近學生的生活,學生有了真的感受和體驗,才能有話可說、有內(nèi)容可寫。
2.選材要廣泛,打開思路。
學生一看到題目,往往是想到什么寫什么。拿到題目要審題,多想幾個材料,羅列3-5個材料,進行選擇比較,這樣作文才能寫出新意,避免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培養(yǎng)學生多角度選材的能力,讓學生自由選材,自由表達。比如說和XXX說心里話可以是人、動物、植物、大自然等等。聊天的對象可以是人爸爸、媽媽、老師、同學、環(huán)保局局長……也可以是物柳樹、梅花、小魚、青蛙……也可以是大自然太陽、月亮、星星……還可以是課外讀物里的角色孫悟空、諸葛亮……學生的思路開闊了,就能寫出不一樣的文章,避免了千篇一律的現(xiàn)象。教師的任務就是打開學生的思路,使孩子們的寫作思路更開闊,讓孩子們易于動筆,樂于表達,寫出自己的真情實感。
3.評價修改習作。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老師往往忽略了讓學生對作文修改這一環(huán)節(jié)。要引導學生自批,突出批改的主體性。葉圣陶說過:“修改作文不光是看,還要念,就是把全篇習作放到口頭說說看。看他是否念起來順口,聽起來順耳”。修改后再閱讀。形成良好的習慣。
修改作文分可以幾步走:第一,自讀作文,邊讀邊改。第二,學生互讀,互批。第三,教師批改作文。第四,教師范讀,共同學習借鑒。
同時,作為一名教師,要肯定學生的優(yōu)點,多鼓勵。葉圣陶說:“批改不是挑剔,要多鼓勵,多指出優(yōu)點。在孩子們的習作里,多畫紅色的波浪線。把學生寫的好的作品,讓學生當著全班學生的面上講臺讀一讀。激發(fā)其寫作的興趣。然后再讓其他學生點評。
總之,提高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性,需要我們不斷地探索、發(fā)現(xiàn)、反思、創(chuàng)新,這樣才能提升教學質(zhì)量,發(fā)展學生的核心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常應龍.《讀書是教師最好的修行》教育科學出版社.
[2]徐金國.《洗課,讓課堂更有效》.
[3]李文廣.《角度、梯度、難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