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鴻景
新課程改革在全國各地如火如荼地進行著,從國家到地方都十分關注新課程在學校的開展情況,尤其關注在農村中學的實施情況。本人作為教學一線的生物教師,積極參與當前高中生物課改的聽課和調研,認真分析了課堂中存在的一些問題。為使新課程新理念在教學實踐中直正落實到位,本人筆錄了本教研組教師們的困惑并提出反思對策或建議,與同行們進行交流、探討。
一、教師的困惑
1.缺乏硬件設施,教學資源不足
我們學校是一所農村中學,學校里沒有專門學生實驗室,只有兩間充其量也只能稱之為生物儲藏室或儀器室。在缺乏教學設備的情況下很多教師面臨著“巧婦難為無迷之炊”的窘境。
2.教材知識銜接松散,師生交流留于形式
教師們主觀上希望與學生交流,但由于對不同學生的初中基礎知識未能進行準確的定位而最終留于形式,勢必使學生在課堂上的思維比較膚淺。高中教材中的某些內容與初中教材(河北版)銜接不上。學生因缺少背景知識的鋪墊而難以接受。
3.教學課時緊張,探究過程過于程式化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關心還是高考的應試,因而在講解實驗或探究過程中過于追求各個探究步驟的完整性,使探究過程在課堂中往往比較匆忙。學生像游客般走馬觀花,未能真正收到探究教學應有的效果,而是把探究的過程程式化,泛化了探究,失去探究本來的意義。
4.缺乏有效的組織,合作學習低效
由于學生缺乏有效的合作學習的訓練,也沒有養(yǎng)成良好的合作學習習慣,再加上合作學習內容的難易度較難把握等原因,導致了許多合作學習活動顯得比較膚淺,形同擺設。而且許多中學受教室數量限制而班級人數過多,多種形式的合作學習難以開展。由此我們感到困惑。
5.缺乏評價機制,開設校本教材舉步唯艱
新課程改革提出讓不同學生的個性都得到充分發(fā)展。新課程體系讓學生享有自主選修課程的權利,但新的高考方案如何體現這一精神。面對校本教材的開設,我們感到困惑的是:一、如何選材?誰來編寫?有無權威性?二、如何評價?怎么考核?如何開設?
二、反思對策
1.廣泛利用社會資源,彌補硬件不足
農村中學的學生雖然不能象城市孩子那樣能輕常參觀動物園,植物園、但他們的生活常常以家禽、家畜為伴。大部分學生有過飼養(yǎng)家禽家畜或種植過水稻、小麥、果樹、花卉的經歷。學生的親身體驗和生活環(huán)境為我們提供廣闊的素材??傊?,新課程需要新理念,作為農村教師,我們不能以沒有課件、沒有現代化的教學設備為理由推卸自己的責任。正因為硬件設施的先天不足,我們更應該積極行動起來,開發(fā)并利用農村中學各種獨特的資源。我們有理由相信,沒有教學設備的課堂也同樣可以搞得生動精彩。
2.更新教學理念,重視師生交流
教學中師生互動是一個關鍵的環(huán)節(jié)。師生只有在相互交流中才可能找到情感的最佳結合點,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出學生的一學習熱情和調動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使師生交流流于形式的主要根源在于教師未能建立科學的教學觀和知識觀。把教學目標狹窄為對知識的傳授和鞏固。新課程的一個核心理念是以學生發(fā)展為中心,在人的發(fā)展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人的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在當前生物課堂教學中,許多教師把知識的記憶和理解當作教學的一切。這樣做是不利于培養(yǎng)學生學習興趣和理解生物學知識。其實,教師若能圍繞一些知識點經常開展一些學生興趣的活動。這樣既能發(fā)揮學生學習生物學的能動性,又能為學生提供鍛煉和提高多種能力的機會,鼓勵學生敢于質疑和鍥而不舍的探索精神。對于初高中生物教材銜接問題,可通過教師補充和引導學生搜集資料,使師生交流更融洽、更具思維深度,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3.積極倡導探究式教學,不苛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
探究式教學已成為高中生物課堂教學改革的重點。教學中應如何組織好生物探究性教學避免探究過程程式化?應重視以下三種理論的轉變。
第一,要重視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是促進探究性學習的重要環(huán)節(jié)。
第二,要重視營造適于探究的課堂氛圍。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重視建立相互尊重、民主、寬容的師生關系。善于鼓勵學生表達各種不同的觀點。
第三,圍繞教學內容因地制宜地,設計一些有利于學生實施的探究活動。在有限課堂時間內不宜過分追求教學內容的完整性。教師應以《課標》為依據,倡導探究式學習。教師可以選擇教材,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對教材中陳舊過時的內容該扔則扔,這樣既解決了教師課時不足問題,又還學生以學習的主動權。
4.強調對合作學習的組織訓練,提高合作學習的意識和技能
首先,要加強學生對合作學習重要性的認同,同時加強對學生合作學習的技能訓練和合作交流習慣的養(yǎng)成,使學生在小組內和小組間的合作顯得更加默契。
其次,要重視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形式,在人數上一般以4人~6人為宜,在組員的組成方面基本做到“同組異質、異組同質”,既要保持一段時間的相到穩(wěn)定,同時又要根據學習任務的不同而變換學習小組,使學生學會與不同個性的同學進行合作和交流。
最后,要注意班級規(guī)模不宜過大,同時考慮桌位擺放要適于小組內的學生交流和討論。
5.加強學校的教研組建設,開展卓有成效的生物校本教材編寫
教研組是開展校本教研的實體,加強教研組的建設是推動學校每位教師專業(yè)化發(fā)展的一個有效手段。要重視發(fā)揮組內名師和骨干教師等的幫教作用,發(fā)揮每位教師的工作積極性,形成校本教研工作的合力。同時要重視校本教材的本土化和針對性,做到有主題、有分工、有討論、有總結,建立有良好合作氛圍的生物教研團體。
任何一項課程改革的實施,最終都要靠教師在教學實踐中去實現、去完善。然而,任何一種新觀念的確立都是對我們已經駕經就熟的東西進行一次變革,在高中階段實施的新課程不僅要改變千百萬教師的教育觀念,而且要改變每天都在進行的習以為常的教學方式、教學行為。這不能不說是一次嚴峻的挑戰(zhàn)。作為普通教師存在困惑是難免的,關鍵是如何去面對、去克服、去反思對策,是值得我們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永遠思考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