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秋萍
對話,是人的一種基本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顯性的對話給予學生課堂中思想、情感與認識上的充分交流、合作與共享;教學設計時,教師與課標、教材、學生和作者四者的隱性對話,為課堂教學“把握方向”、“定準基調”、“選擇學法”并“突顯要素”,從而能設計適宜的音樂教學活動,讓老師成為了學生學習的“營養(yǎng)配制師”,讓學生在課堂上不僅能完整演繹歌曲,還能體會到音樂要素賦予這首歌(樂)曲的美感,真真正正在音樂課堂共享音樂學習的“營養(yǎng)大餐”。
一、與課標“對話”,把握方向
音樂課程標準(2011年版)既闡述了課程的基本理念,更明確了中小學音樂教學的總目標和學段目標,還指明了中小學音樂的主要內容和各學段的具體要求。讀懂了音樂課程標準就能指引自己的教學理念,為教學把握方向,明確年段定位更可以幫助我們把握教學的適切度。
如:小學音樂教材歌曲《跳吧,跳吧》一課,我根據課標基本理念:“興趣是音樂學習的根本動力和終身喜愛音樂的必要前提?!?,“所有的音樂教學領域都應強調學生的藝術實踐,將其作為學生走進音樂、引導學生參與演唱、演奏、聆聽、綜合性藝術表演和即興編創(chuàng)等各項音樂活動。”設計了從舞蹈導入,為學生搭建了一個發(fā)展聽覺,引導編創(chuàng),體驗音樂的平臺,采用聆聽、模仿、編創(chuàng)、聽辯等教學手段,通過舞蹈體驗→歌曲體驗→對比體驗引導學生體驗、感受音樂,表現歌曲音樂風格,并將發(fā)展學生的音樂聽覺貫穿于音樂教學始終的教學思路。
這些適切的教學目標都是建立在和課標的積極對話和用心品悟之上,把握課標方向,不僅讓學生掌握了必要的音樂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還發(fā)展了他們的音樂聽覺與欣賞能力、表現能力和創(chuàng)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樂素養(yǎng)。
二、與教材“對話”,定準基調
教材是音樂課程的核心教學材料,音樂教材包括教科書、教參和教學光盤。與教材對話也就是要與編者對話:本單元人文主題的選題是什么?教學內容有什么?編者編寫的意圖有什么?該篇在模塊中的作用是什么?你要教什么?怎么教?等等。
歸納小學音樂教材第3冊第3課的教學內容,我們在與教材對話中清晰地掌握了本單元傳授的內容和學生們需要掌握的知識與技能。
以本課欣賞樂曲《青蛙音樂會》為例,我們通過教學內容分布表定準了本課基調:基于聆聽體驗的探究和創(chuàng)作活動。并設定了聆聽《青蛙音樂會》,感受音樂所表達的生動鮮明的青蛙形象的教學重點,和引導學生通過各種藝術手段進行音樂創(chuàng)作的教學難點。在教學中,通過謎語導入和歌曲復習,回顧感受了青蛙的特點及其音樂形象,為作品聆聽做好了鋪墊→再引導學生初聽全曲感受了樂曲的音樂形象,并給樂曲曲名留白,給予了學生想象和創(chuàng)造的空間→接著通過聆聽樂曲第一段,感受了音樂描繪“青蛙齊鳴”的奇妙效果,引導學生用人聲和打擊樂隨樂曲節(jié)奏摸擬了青蛙的鳴叫→緊接著分別聆聽了樂曲第二段和第三段,引導學生感受了樂曲抒情的慢板部分,引導學生聽辨主奏樂器,模仿小提琴的演奏→最后通過聆聽樂段分別出現的次數,總結了樂曲曲式結構,點出課題,為本課劃上圓滿的句號。整節(jié)課下來,學生興致盎然,既達成了課堂成效,又培養(yǎng)學生對音樂的探究愿望,開發(fā)了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潛質。
因此,只有積極與教材對話,品悟教材文本,才有助于我們準確定位課堂基調,實現教材與教學的融匯貫通,實現學生與知識技能的順利銜接。
三、與學生“對話”,選擇學法
陶行知先生說:“教師不能拿學生來湊他的教法,配他的教材,只讓學生坐而受教,而應主動了解學生,改進教學方法。也就是把教和學聯系起來,即要教學合一?!睂W生是教學的對象,更是教學活動的主體,不考慮學生的教學活動是低效甚至是沒有生命的音樂教學。如何把教案變學案,把教學內容變成學生的學習活動,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設計中應與學生“對話”。根據學生不同年齡段的心理發(fā)展規(guī)律和對音樂的認知能力,以及學生對文本的理解程度、興趣和困惑,確定“教什么”和“怎么教”。
執(zhí)教205班歌曲《蝸牛與黃鸝鳥》后,我發(fā)現由于學生較熟悉此歌曲,我們預設的活動限制了孩子的想象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預設的節(jié)奏難點并不是難點,真正的難點是變“牽”為“導”,讓學生感受音樂所表現的生動有趣的動物形象,并根據自己的理解用自己的方式表現歌曲。
在203班的同課教學中,我以趣為主線,音樂要素為主導,通過“趣味發(fā)聲”導入課堂,引導學生模仿蝸牛和黃鸝鳥動物形象,聽辨音色;通過“趣味設問”激發(fā)學生的自由想象,在孩子們充滿創(chuàng)意的想象中揭題學歌;通過“趣味聽辨”聆聽全曲,找出樂句的相同處與部分相同處,感受切分音在歌曲中的作用和歌曲賦予兩種動物不同的音樂形象;通過幫助小蝸牛爬上葡萄樹,開動腦筋創(chuàng)編自己喜愛的聲勢;通過角色表演唱演繹自己所理解的動物形象。
與學生對話時能解讀出較好的學法,好的學法使教師的解讀變成了學生的活動,教師的教自然生成了學生的學,課堂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四、與作者“對話”,突顯要素
葉圣陶先生說:“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一首凝聚著作曲家心血的音樂作品,自有其獨特的意境,這意境對于閱讀面不是很廣、生活經驗不是很厚、社會閱歷不是很多、綜合知識不是很豐富的學生來說,自然難品其味。這就要求老師與作者對話,在品悟音樂文本中抓住歌(樂)曲最具特點的地方,展開教學。
小學音樂教材歌曲《母雞叫咯咯》是一首活潑有趣的德國民歌,旋律巧妙運用了同音反復、重復和變化重復等手法模仿了母雞生蛋的啼叫聲,很形象、有趣。在音樂教學中,我緊抓同音反復,讓學生在反復的聆聽、聽辨、接唱中熟悉歌曲;緊扣樂句分析,找到4個樂句中有2個樂句完全相同,兩句樂句基本相同,通過分析歌曲旋律和節(jié)奏的變化引導學生感受歌曲所賦予的生動的動物形象。讓學生在反復的聽辨和對比中循序漸進地學會了歌曲,達成效果。
在音樂教學中,我們只有積極對話課標、教材、學生和作者,才能在教學設計中把準教學方向,定準課堂基調,選擇教學方法,突顯音樂要素,才能真正領航音樂教學,讓學生在音樂的海洋暢游!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音樂課程標準(2011版)[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小學音樂教材編寫組.義務教育科書·音樂教師用書二年級上冊[M].人民音樂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