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華香
[摘 要:新課標下“小老師”的培養(yǎng),能恰如其分地幫助我們在教學中滲透新課標理念。小學高段語文“小老師”的使用,不僅活躍了教學課堂的氛圍,還把學生推向探究,合作,落實的平臺。
關(guān)鍵詞:小學高段;語文;“小老師”]
《語文課程標準》“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隨著年級的升高,小學語文知識也在不斷地加大加難。部分學生就會覺得語文學習任務太繁重,作業(yè)種類太多。善于利用學生知識儲備資源、學習差異資源、個性能力差異資源,于合適的時機,最大限度地調(diào)動學生的互教互學興致,讓“小老師”無處不在就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就我多年的小學語文高段教學,談談語文“小老師”的培養(yǎng)策略。
一、選好語文“小老師”
首先教師要把選擇“小老師”的條件擺出來:語文成績名列前茅,書寫工整,思維敏捷,有集體主義感,有一定的管理能力,愛閱讀。其次,教師要把選擇“小老師”的權(quán)利交給學生,因為學生之間的相互了解是教師不可替代的,也是教師難以捉摸的。教師看學生往往是片面的,哪有學生看的準,畢竟他們朝夕相處。再說學生們自己推薦的“小老師”哪有拆臺的呢?最終教師來把關(guān),候選人選出后教師就要細致觀察他們能否勝任,甚至可以找之前的老師了解了解,最終從德智體美各方面來確定可塑之才——“小老師”。
二、育好語文“小老師”
培養(yǎng)好語文“小老師”,教師的語文教學就會事倍功半。教師所教班級的學生學習是參差不齊的,教師又不會分身術(shù),親力親為地輔導每個學生。這時語文小組長就發(fā)揮著“小老師”的作用。讓學生自己當小老師,學生之間通過討論交流,提高了學習興趣;通過監(jiān)督管理,把語文各個知識點落實到位,提高了全班語文成績。而教師師只需要監(jiān)督指導。教師把語文優(yōu)等生學生進行重點培養(yǎng),使他們脫穎而出,成為班級,小組學習的榜樣,來帶動整個班的語文學習。
(1)思想教育?!靶±蠋煛币坏┐_定,他便成為教師的左膀右臂。教師就要集中教育他們的作風,嚴格要求自己,不辜負老師同學的希望。要求自己:在班上學習要認真刻苦,做事一絲不茍,嚴于律己。對班級:時刻以班級利益為重,以小組利益為重,重視班級的集體榮譽,顧全大局。對同學:關(guān)心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樂于助人。思想教育之后,我想“小老師”的責任心會有的。
(2)教給管理的方法,培養(yǎng)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教師傾注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使用效果取決于教師的親臨指導。指導他們?nèi)绾卧谧疃痰臅r間內(nèi)做該做的事情。學生就是一張白紙,你教他怎么做他就怎么做,畫圓還是畫方得看你這位指揮家,指揮得當,他便精彩紛呈。率先做事,觀察同學的一舉一動,及時與同學溝通,發(fā)現(xiàn)同學的學習困難然后教之。想發(fā)揮高段語文“小老師”的積極作用,關(guān)鍵是培養(yǎng)。培養(yǎng)得好,他們減輕了教師輔導學生的壓力,既鍛煉了“小老師”,又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學效果。
三、巧用語文“小老師”
語文學科與我們的生活密不可分。
(1)“小老師”領(lǐng)讀。古人云:“一年之計在于春,一日之計在于晨。”晨讀能夠培養(yǎng)學生語感、口語表達以及良好的讀書習慣,多讀多背,有助于鍛煉學生的記憶力?!白x書百遍,其義自見”相信天天晨讀,日積月累,厚積必然會薄發(fā)的。小學高段語文中要求背誦的知識不計其數(shù),“小老師”的領(lǐng)讀不僅滿足了這種高段誦讀的需要,又鞏固了所學的知識,還減輕了老師的負擔,鍛煉了語文“小老師”,這種事何樂而不為呢?
(2)“小老師”教學。高年級學生具有一定的自學,收集,查閱信息,制作課件的能力,特別是品學兼優(yōu)的“小老師”更為突出。思維敏捷的他們完全能夠代替老師的講解。凡是學生會的我不會大費口舌,如,我總會把每篇課文中字詞的學習任務交給“小老師”來處理。他們會仿照老師的樣子站在講臺上,時而抽讀,時而齊讀,時而強調(diào)讀……全班學得還有聲有色,甚至有一些學習方法是你老師意想不到的。高段語文課本后的一組選讀課文都是我放手讓“小老師”自己備課并制作課件,而后教學的。知識水平相近的同齡人的講課實際上更吸引學生,因為有問題的學生可以無拘無束地問同學,他們完全在一種自然和諧的氛圍中自主學習。我覺得教師要研究教材,吃透課本,摸清學生,確定課本中的重難點,把哪些簡單,不重點的內(nèi)容教給語文“小老師”來輔助教學,這樣既減輕了老師的教學負擔,又為學生提供了自主學習的空間。
(3)“小老師”輔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師生、生生之間運用“先學后教,當堂訓練”的教學策略,營造和諧、積極的氛圍,提升語文課堂效果,培養(yǎng)學生綜合素質(zhì)。高段語文的學習,注重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每個知識點都要落實到參差不齊的學生的身上,絕非易事。老師講解之后更多的是實實在在地逐個檢查落實。就拿簡答的成語解釋來說吧,老師在學生運用自己的方法理解之后進行總結(jié),然后讓學生記憶,課堂上的幾個回答代表不了全班同學的記憶,只有逐個落實才是真掌握。這時,我總會先落實“小老師”的背誦,然后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逐個檢查。教師講解之后,如果基礎(chǔ)稍差的同學掌握不了,這時,就充分發(fā)揮“小老師”的輔導作用了,他們會用同齡人的方式來教同學,這樣,同學更喜顏接受。課后“小老師”的輔導學習實際上是課堂學習的延續(xù),下課之后看到教室內(nèi)“小老師”彎腰輔導的身影,我會喜上眉梢。
(4)“小老師”反饋?!靶±蠋煛痹跈z查作業(yè)或檢查背誦的時候,因為學生個體差異,因此會遇到五花八門的問題,這時,他們會一五一十地向老師反饋。老師就要針學生存在的問題進行探究,尋找行之有效的方法。
總之,小學高段語文“小老師”的使用,不僅活躍了教學課堂的氛圍,還把學生推向探究,合作,落實的平臺。讓學生真正的愛上語文,也為近年高呼的“得語文者得高考”打下基礎(chǔ),更讓語文教學輕松有效。
參考文獻
[1]語文課程標準[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