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芳
摘 要:古典詩詞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承載了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學教育功能,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考慮到利用古詩詞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及文學鑒賞能力,要實現(xiàn)這一目標就必須采用導學引思的基本模式,通過引導自學,形成能力;以舊代新,以學定教;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確保古詩詞教學能夠讓語文課堂更加精彩。文章分析了“導學引思”與古詩詞教學的應用關系,提出了導學引思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初中語文教學中的古詩詞教學一直都是弱項,對學生的古詩詞文學素養(yǎng)的形成和學習興趣的提高,產(chǎn)生了一定的不利影響。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教師之為教,不在全盤授予,而在相機誘導。”“所謂教師的主導作用,蓋在善于引導啟迪,使學生自奮其力,自致其知。非謂教師滔滔講說,學生默默聆受?!北疚奶岢隽恕皩W引思”的教學理論,并對這種教學理論應用在古詩詞教學中的具體執(zhí)行對策進行了分析,希望能夠解決古詩詞教學過程中學生興趣薄弱、教學模式固定、呆板的實際問題。
一、“導學引思”與古詩詞教學
“導學引思”理論的提出,包含了兩方面的內容——“導”和“引”?,F(xiàn)代教育理論要求培養(yǎng)有綜合理解能力的人才,在語文學科方面就是體現(xiàn)出較強的自我學習、領悟和反思的能力。在課堂教學上,如果語文教師能夠做好“導”和“引”,那么就能夠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提高教學效率。“導”的過程改變了以往教師單純地說、學生被動傾聽的“填鴨式”教學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根據(jù)自己的設計方案,仔細閱讀課文,了解教學內容,然后根據(jù)所需的計劃完成相關學習,在此過程中,他們可以對教師提出自己的觀點,也可以對其他同學提出意見。“引”的過程在一定程度上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自主性。教師通過明確教學目標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采用學生易于理解和接受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知道學習了什么和學到了多少?!皩W引思”與古詩詞教學關系密切,因為古詩詞教學就是需要學生產(chǎn)生自我的理解與感受,并通過課堂教學形成對古詩詞的熱愛,形成自我探究學習古詩詞的基本能力。如果按照傳統(tǒng)教學模式來安排教學活動,教師的講授占據(jù)主導地位,沒有適當?shù)匾龑W生自學,組織學生思考,那么學生就只會按照教師的步驟來進行詩詞學習,永遠也掌握不了古詩詞學習的精髓。
二、導學引思在古詩詞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引導自學,形成能力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11年版)》強調:“學生是學習和發(fā)展的主體。”“充分激發(fā)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鄙险n是積極的思維活動,除了學生應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教師也應使自己的各項機能處于最佳狀態(tài)。新教材突出培養(yǎng)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課堂上會拓展豐富多彩的活動,以此來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不僅僅局限在課堂教學中,還要向課前課后延伸,尤其學習新課之前,更應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古詩詞教學過程中教師的學前引導要做到:第一,教師要鼓勵學生在學前進行古詩詞的猜想。美國經(jīng)濟學家保羅·羅默曾經(jīng)說過:“知識最初的形成就是依靠猜想?!惫旁娫~帶給現(xiàn)代人朦朧的語言美,給學生猜想的機會,如白樸的《天凈沙·秋》、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劉禹錫的《秋詞》,這些詩詞從題目就應該想到是描寫秋天的詩詞,然后很多學生反饋想到了很多描寫秋天的詩詞:“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薄叭松糁蝗绯跻?,何事秋風悲畫扇?!薄翱丈叫掠旰?,天氣晚來秋。”第二,教師要讓學生明白古詩詞學習的一般過程:題目理解—作者分析—明詩意—悟詩情—入詩境—創(chuàng)詩文。簡單來講就是要理解古詩詞題目的含義,了解作者的基本情況,然后進行字詞解析體會,并根據(jù)作者的經(jīng)歷及其當時的寫作情感來領悟詩詞的意境,最后寫出自己的獨特感受。教師讓學生明白了這些基本程序,學生在課前的預習過程就能依循這樣的程序來自學了。第三,利用網(wǎng)絡進行互動,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詩詞,結合工具書理解詩句含義,豐富個人對秋天詩句的整理和收集。教師要教會學生使用工具書,利用工具書來理解古詩詞的詞義、背景等,同時也要強調古詩詞工具書不是權威,根據(jù)不同作者創(chuàng)作詩詞時不同的時代背景會有很多不同的理解點,要注意區(qū)別,理性地對待。教師要經(jīng)常指導學生學會自學古詩詞,并在精心組織引導下,讓學生有較為充分的時間進行自主學習,將課堂由教師的“講堂”變成由學生自學的“學堂”,從而提高課堂效率。
2.以舊帶新,以學定教
語文課堂上教師要經(jīng)常利用舊知識引入新知識,根據(jù)學生的實際需要,順應教學發(fā)展的線索,不露痕跡地加以引導,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對問題的思考更加深入,理解更加到位。例如,在教學《陋室銘》的過程中,“了解‘銘這種文體的特點,理解作者是如何借陋室表達自己的節(jié)操和情趣的”是教學重點、難點。為了突破教學重點、難點,教師設計了如下兩個活動內容:第一,請學生回憶一下“韻”在古詩詞中和對聯(lián)中的應用規(guī)則,學生回答了之后,教師引導學生思考:這種“銘”的文體朗朗上口,是不是也有韻律?請找一找。學生會找到韻腳“名、靈、馨、青、丁、經(jīng)、形、亭”,全面理解銘文特點。第二,引導學生回憶“以詩明志”的詩詞句子,舉手回答。很多學生回答“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紅軍不怕遠征難,萬水千山只等閑”“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教師以此引導學生小組討論這篇《陋室銘》是怎樣表達作者的情操的。重點請學生分析:很多詩詞都是在重點段落展現(xiàn)作者的情操,那么這篇文章的重點句是哪句呢?進而師生共同分析出“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里“馨”字就是畫龍點睛之筆,它統(tǒng)領全篇,是全文的文眼。總之,以舊帶新,以學定教,依據(jù)學情確定教學的起點、方法和策略,課堂上教師時刻關注學生的行為,從每個學生的細微舉動中發(fā)現(xiàn)其心理變化和思想動態(tài),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教學,組織學生體會古詩詞的深刻含義,其核心是促進學生的學習,幫助學生學會學習、創(chuàng)造性學習、享受學習;方法是堅持教學,以學促教,堅持教師教學與學生自學的統(tǒng)一,教是為了學服務。
3.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
現(xiàn)代教育家葉圣陶先生的《二十韻》中就有“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的教學引導,古詩詞教學要積極聯(lián)系實際,創(chuàng)設情境。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很多學生認為古詩詞距離自己真實的生活太過遙遠,和實際的生活并沒有多少交集,因此不知道應該怎樣去理解和運用。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教師必須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利用實際情況進行引導,啟發(fā)學生思考,形成感悟。例如,在王安石的《梅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利用多媒體來切實展現(xiàn)詩歌中的梅花的圖片,讓學生領略梅的美。同時,教師借助其他詩詞的總結,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暗香”一詞的應用是很廣泛的,形成古詩詞的運用能力。又如王冕的《墨梅》,教師可利用多媒體展現(xiàn)水墨畫梅花,再配上古詩句表達和現(xiàn)代漢語表達兩種方式,讓學生體會古詩詞中精練的語言,重視創(chuàng)設意境,形成無法言說的魅力。這樣的教學方式是從實際出發(fā),在情境感悟、內心感受方面做出了引導,引導學生更好地吸收古詩詞的精華,讓學生在情感上與詩人產(chǎn)生共鳴,在吸收養(yǎng)分的同時,提高自己的鑒賞水平。
綜上所述,古典詩詞作為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部分,承載了傳承歷史文化、弘揚民族精神的重要文學教育功能。教師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要考慮到利用古詩詞教學來培養(yǎng)學生審美情趣及文學鑒賞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月婷.古詩詞教學中的情感激發(fā)思考[J].湖北函授大學學報,2017(17):151-153.
[2]朱 慧.中職語文古詩詞教學策略漫談[J].亞太教育,2016(18):136-137.
[3]宋曉路.古詩詞教學讓語文課堂更精彩[J].中國校外教育,2014(1):107.
[4]趙秀平.對古詩詞教學的新探索[J].學周刊,2014(24):58.
[5]張 忠.初中古詩詞教學探微[J]. 中國校外教育,2014(20):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