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國忠
摘 要 學校體育真正的本質是育人,以增進學生的健康為目的,促進學生在身體、心理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健康、和諧地發(fā)展。因而,體育教學要落實“健康第一”的指導思想,就應正確發(fā)揮評價的功效。
關鍵詞 體育教學 教師過程性評價
正如蘇聯(lián)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所說的:“要讓每一個人都抬起頭來走路”。本著這一教育目的,教師在具體的體育教學過程中,就需要用一種欣賞的眼光來發(fā)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盡量用科學、規(guī)范、常識、激勵性的語言做出評價,而少用或慎用批評、責備性的語言。教書育人的種種跡象表明,對學生優(yōu)點、長處的欣賞、贊美,可以使一個人獲得心理、精神上的滿足,從而使人產生輕松、愉快的心情。其實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每一個成人都有這樣的心理,何況是一個天真爛漫的孩子呢?對于他們更需要一種賞識、激勵性的語言,才能保證學生持有一種積極的進取心和強烈的榮譽感,養(yǎng)成堅持體育鍛煉的習慣,形成勇敢頑強和堅忍不拔的意志品質。 我們以往的體育教學,只重視了對學生的優(yōu)點、成功的欣賞和鼓勵,而對于那些體質差的學生偏偏是批評多于鼓勵,從而導致一部分學生厭學、逃課的現象。這對于自信心不強的學生來說,反而是一種不斷喪失自信的過程。因此,在體育教學中根據學生特點對其進行賞識、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更能發(fā)揮學生的體育潛能。
我在體育課堂教學中,依據《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深入開展“體育課教學過程性評價”實驗研究,認真鉆研,積極學習,收集相關資料,大膽嘗試。通過教學實踐,發(fā)現賞識、鼓勵性的語言最能激發(fā)學生的自信心,促進成功;而過多的抱怨、責備往往會導致教學的失敗。近兩年來,我校學生對體育課的學習興趣有了很大的變化,而且在學校舉行的各種體育競賽中都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上級領導對我的教學給予了肯定。學生學習興趣的變化以及成績的取得,一個很直接的原因就是我在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態(tài)度乃至評價有了很大的變化,把對學生的常識、鼓勵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使學生在心理、精神上不僅有了被肯定后的滿足,而且也有了學習的信心,他們有興趣主動參與到體育學習中去。
現代教育發(fā)展的事實表明,新世紀的教育教學,更多的需要對學生的欣賞、激勵性的語言評價。我校三年級有一位學生,在體育課上經常擾亂課堂秩序,有時甚至逃學、曠課,是個讓人十分頭疼的學生,后來我偶爾發(fā)現這個學生倒是一個很細心、很有組織能力的孩子,做游戲或小組活動時,總是別具一格,不論是性格怎樣孤僻的學生在他的組織下都是那樣積極的參與。再后來我發(fā)現他歌唱得也很好聽,針對這一情況,我對他及時的給予了欣賞、贊美性的評價,并跟班主任商量后決定讓他當體育委員。從此以后這個學生在體育課上表現得特別好,對班集體的事越來越關心,還踴躍參加班級、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逃學、曠課的現象日趨下降。到了第二學期,已經沒有了逃課、曠課的現象,而且各項體育活動都取處得了好成績,臉上也有了少有的自信和微笑。這位學生的變化,正是嘗識激勵性評價的結果。在教學中,還曾遇到不少這樣的事例。有個學生從上體育課的第一天,我就發(fā)現他膽子特別小,上課總是顯得那么沉默寡言,一聲不吭,體育活動的積極性不高。根據他的這一特點,在每堂體育課上,我都鼓勵他大膽嘗試,使之堅信自己并不比別人差,要求學生給他幫助,發(fā)現進步總會對他給予由衷的稱贊。經過兩個月的教學后我發(fā)現這個學生的進步很大,在體育課上不再是那么膽怯,還經常跟同學進行體育項目的競賽活動。他的進步和轉變,也正是對他欣賞后的贊美、鼓勵所起的作用。
作為新世紀的體育教師,應該在不斷的實踐中,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并在總結經驗與教訓,改變教學觀念,打造更多趨于多元化的教學模式內容,體育老師在實際教學中,需要與時俱進,不斷地更新自身的知識和技能,對體育課程教學要求進行科學、準確把握,從而提高體育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
在推進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的今天,小學生更需要需要發(fā)賞識、激勵性的評議評價。而老師的這種賞識、激勵性的評價,不但要針對體育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更應該給予那些自信心不強、體育活動中困難較大的后進生,他們更需要老師在精神、心理上的安慰和鼓勵。當然,這樣的鼓勵,還應該注意實事求是、因材施教,一定要適合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個性特征。如果每人個教育工作者都能用一種賞識、激勵性的評議來客觀、公正地評價每一位學生賭取勝發(fā)自內心地給予學生贊美和鼓勵,那么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將會變成“聚光燈”,照亮他們的成才之路。
參考文獻
[1] 唐月香.體育教學的過程性評價及其實踐[J].龍巖學院學報,2009(05):101-103.
[2] 郭仁強.小學體育教學過程性評價的實踐探究[J].運動精品(學術版),2016(11):11-13.doi:
[3] 唐靜萍.談體育教學的過程性評價[J].安徽工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4):144-145.
[4] 朱科峰.運用過程性評價提高體育教學效果的實踐[J].新課程(下旬),2014(11):134-134.
[5] 劉剛.試論體育教學的過程性評價[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5(05):66-6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