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昕
摘 要 隨著職業(yè)教育課改的深入持久進行,在中職美術教學中進行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對能否培養(yǎng)出具備高水平的專業(yè)技術人才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在當前的教學實際中,部分學校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重視,中職美術教學的模式和方法拘泥于傳統(tǒng)形式,因此當前培養(yǎng)中職學生審美能力的現(xiàn)實情況難以樂觀。本文指出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意義,分析了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存在的問題,并對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進行探討,進而提高中職學生審美能力水平,提升中職美術教學質量,促進職業(yè)教育深化改革。
關鍵詞 中職教育 美術教學 審美能力 培養(yǎng)方法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8.08.026
Abstract With the deepening of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iculum reform,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art teaching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level professional technical talents. In the current teaching practice, some schools lack the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of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The mode and method of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art teaching are stuck in the traditional form. Therefore,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ultivating the aesthetic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is difficult to be optimistic. This paper points out the important significance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rt, analyzes the problems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aesthetic ability in the secondary vocational art teaching, and probes into the training methods of aesthetic ability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art, and then improves the level of aesthetic ability of secondary vocational students and promotes the teaching quality of fine arts in secondary vocational schools, and promote the reform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Keywords secondary vocational education; art teaching; aesthetic ability; training methods
1 中職美術教學培養(yǎng)學生審美能力的重要意義
1.1 有利于中職學生更為全面地理解和掌握美術知識
中職美術這門課程不同于一般文化和專業(yè)課程,學生要想具備扎實深厚的美術基礎知識,在具備一定理解能力的基礎上,還需要與相應的審美能力珠聯(lián)璧合,在學生學習美術知識,掌握美術技巧的同時,融入自己對美的理解,往往可以收獲事半功倍的效果。中職美術方面的知識在邏輯上、體系上與其他學科的知識存在明顯差異之處,中職美術教學對學生實際學習狀況的評價體系更是明顯不同于其他學科。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實際上是一個不斷豐富學生文化知識,培養(yǎng)對美的創(chuàng)造力的動態(tài)過程。在此過程中,中職學生的感受力、分析力和創(chuàng)造力得以極大豐富,教師將有關的美術創(chuàng)作方面的技巧,以及其他一些重要能力對學生進行傳授,能極其有效地降低學生的理解難度,有利于中職學生更好地理解美術知識。
1.2 有利于中職學生較高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藝術素養(yǎng)通常指的是對藝術方面的欣賞能力,還有表現(xiàn)能力的綜合體現(xiàn),藝術家在具有全面深厚且扎實藝術功底的基礎上,在具體的藝術作品中融入自己對于藝術的獨特認知,這就是較高藝術素養(yǎng)的體現(xiàn)。中職學生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是一個長期潛移默化的過程,其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審美能力即一定的審美主體對于美的認知水平,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與這種認知水平密切相關。在中職美術教學中,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對審美標準予以明確,采用多種方式方法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有利于學生對藝術中美的理解。中職學生審美能力的不斷提升,有助于將美的理解從共性逐漸向個性轉變,從而對藝術形成自身特別的認知和體驗,有利于中職學生較高藝術素養(yǎng)的形成和發(fā)展。
2 中職美術教學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存在問題分析
2.1 中職學校對學生審美能力培養(yǎng)缺乏重視
在中職教育中,部分學校注重實用性課程的開設,重技能輕素養(yǎng),對美術教學的課程設置和課時安排較少。除此以外,片面追求學生的技能大賽獲獎率和就業(yè)率,造成大量的重復訓練和機械模仿,而忽視美術教學中關于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開拓發(fā)展,甚至部分教師在教學時僅僅是照本宣科讓學生進行“依樣畫葫蘆”,缺少教學環(huán)節(jié)和明確的情感態(tài)度目標,一味流于形式,根本難以將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落到實處。中職學校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缺乏足夠的重視,很多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方法和措施也難以在教學過程中實施。此外,當前中職美術教學評價體系不完善,部分教師相關的專業(yè)知識和技能存在不足,缺乏個性化的教學針對性,不能以人為本等,在客觀上也導致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進展極為緩慢。
2.2 中職美術教學模式和方法拘泥于傳統(tǒng)形式
審美能力對于中職學生而言,是一種抽象的概念。學生想要獲得較高的審美能力,首先必須具備發(fā)散性思維,在科學的引導下樹立關于美的標準?,F(xiàn)階段中職美術教學中,仍然是按照傳統(tǒng)的方式機械地對繪畫技巧進行傳授,課堂氛圍十分沉悶,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著學生學習美術課程的興趣,也無法保障學生嫻熟地掌握美術創(chuàng)作技巧。另一方面,現(xiàn)階段的中職美術教學以傳統(tǒng)課堂教學的方式進行,缺少課外活動和綜合性的實踐活動,學生的創(chuàng)造力和審美能力得不到鍛煉和提升。最后,中職美術教學大多數(shù)時候以寫實為主,沒有引導學生在作品中融合自己的情感,缺少真情實感,也是中職學生審美能力匱乏的重要原因之一。
3 中職美術教學中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方法探討
3.1 加強中職學生美術理論學習,結合實際制定審美能力培養(yǎng)規(guī)劃
在中職美術教學中,必須加強學生對美術專業(yè)理論知識的學習,包括書本知識和技能知識兩方面的內容,只有打好堅實的理論基礎,學生才能更好地進行美術作品的理解和創(chuàng)造。隨著信息技術的快速發(fā)展,學生在美術專業(yè)學習上必須與時俱進,對攝影、PS、搭配和構圖等進行系統(tǒng)性理論學習,不斷強化專業(yè)理論知識。
與此同時,要在教學過程中充分發(fā)揮教師的主體作用,教師必須在充分了解學生學情的基礎上,結合實際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制定合理的目標和規(guī)劃,通過激發(fā)學生美術學習的能力和潛力,確立相應的教學計劃,并分步驟落實培養(yǎng)規(guī)劃。提升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是一個動態(tài)的有機過程,教學計劃的循序漸進且有針對性十分重要,教師可在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實施與之相應的培養(yǎng)策略,確保對于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符合教學實際。
3.2 創(chuàng)設中職美術教學情境,依托情境教學實施課堂教學過程
藝術源自生活,卻又高于生活。美術作品的創(chuàng)作更是如此。中職教師在講授美術知識的時候,應當注重結合周邊的環(huán)境資源創(chuàng)設不同的情境予以教學。通過有目的地引進帶有一定情緒色彩以形象為主體的具體生動的生活場景,從而更好地幫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提升和發(fā)展。在課堂教學的時候,創(chuàng)設情境進行教學不僅能密切師生之間的聯(lián)系和交流,還能進行課堂教學形式的創(chuàng)新,使學生能夠喜聞樂見,激發(fā)對于美術學習的興趣。
中職美術教學是一種視覺藝術,要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創(chuàng)作能力,就必須讓學生有一雙能夠看透作品的眼睛。教師通過特定的情境創(chuàng)設,對教材內容進行有針對性的資源整合,能更好地對中職學生進行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如教師可在課堂教學時模擬美術館的特別情境,使學生仿佛置身于美術館的斑斕世界中,鼓勵學生對美術館中的作品進行藝術評價,在這一過程中進行生生互動和師生互動,在學生進行評價時教師可作補充性發(fā)言,最后予以總結和點評,能夠較好地完成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這一目標。另外中職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較多的校園環(huán)境,也是良好的教學情境素材,教師可以在教學時引導學生注意觀察校園內的園林景觀、石雕模型、書畫作品等,利用環(huán)境的多元性讓學生感受更多的視覺沖擊,從而培養(yǎng)學生在生活中發(fā)現(xiàn)美、欣賞美的審美能力。同時,在相對輕松活潑的教學體驗下,學生對于藝術和美的理解也會更加深刻和全面,潛移默化地提升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
3.3 通過優(yōu)秀美術作品的欣賞和評析,提升學生的審美鑒賞能力
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片面重視美術理論知識的傳授,和一味讓學生動手模仿實踐,都會使學生對美術學習的積極性受到打擊。因此,教師要加強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具體指導,在進行美術教學的時候,應當精挑細選鑒賞方法,讓學生多欣賞優(yōu)秀美術作品,并對作品進行賞析,藉此提高學生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激發(fā)學習美術的興趣,進而培養(yǎng)和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在具體鑒賞美術作品的時候,教師要從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導入,指導學生知曉作品創(chuàng)作的年代,以及作者蘊含的思想情感,同時應當把握主題,領悟作品的美學價值、如對達芬奇的名作《蒙娜麗莎》進行鑒賞的時候,要重點欣賞蒙娜麗莎微笑的朦朧美,其神秘感可以讓人浮想聯(lián)翩,從而形成獨特的意境之美。
優(yōu)秀的藝術作品具有不可磨滅的藝術價值,對相同或相近時期的大師作品進行比較欣賞,也是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的有效途徑。如在教學中對文藝復興時期的兩位巨匠達芬奇和拉斐爾的作品進行藝術鑒賞,鼓勵學生對他們的作品進行分析和評價,教師予以適時的點撥和指導。最后教師將作品的創(chuàng)作背景、創(chuàng)作技巧和藝術地位分享給學生,能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在教學案例的選擇上,教師要注重作品的典型性和代表性,不斷促進學生對于藝術的領悟和認識。
3.4 提升中職學生審美主觀能動性,培養(yǎng)美感提高欣賞水平
中職學生對文化基礎課的學習缺少動力、興趣不足,但是對于專業(yè)知識還是有很高熱情。教師在學生的審美能力培養(yǎng)時可以充分利用學生的熱情,從而提高學生學習美術的主觀能動性。美術這門學科具有較多動手操作方面的內容,教師要注重在實踐中讓學生多動手多實踐,從而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還可以帶學生對風景名勝進行參觀,讓學生感受公園或景點中的事物帶來的靜態(tài)美和動態(tài)美,提高自身的觀察敏銳度,進而熟練地運用美術知識,提升學生對美學的認知和感受能力。
對于美術鑒賞而言,鑒賞者自己的水平高低對美學的認識會有直接影響。提高中職學生的審美能力,需要教師從美學角度出發(fā),積極培養(yǎng)學生的美感,提高學生的欣賞水平,從各自的欣賞差異中找到共同的美學藝術。除此之外,教師要教會學生欣賞不同事物帶來的美,如在感受城市美或鄉(xiāng)村美時,還需要掌握當?shù)氐娜宋娘L俗和歷史遺存等,不僅要欣賞自然美,更要關注人文美和民俗美。
參考文獻
[1] 蔡秀鳳.試論中職美術教學如何提高學生鑒賞能力和審美能力[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10).
[2] 林羽.探析中職美術教學中對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yǎng)[J].美術教育研究,2013(12).
[3] 王豐.學生審美能力在中職美術教學中的培養(yǎng)[J].現(xiàn)代交際,2016(7).
[4] 孔祥平.中職美術專業(yè)學生綜合能力培養(yǎng)的策略[D].四川師范大學,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