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的非
杜詩《八陣圖》:“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為詩人于夔州時所作。詩成至今,對其文意的解讀眾說紛紜,莫衷一是,尤以末句“遺恨失吞吳”為甚。
如今觀之,這些研究主要分兩類。一從文學鑒賞的角度分析字詞之義,一則以歷史學方法分析詩句所涉事件之相關史料,推論作者詠史所指。
清人仇兆鰲《杜詩詳注》評此詩:“所恨吞吳失計,以致三分功業(yè),中遭跌挫耳。”仇氏雖未就“遺恨失吞吳”具體所指給出詳細解釋,然其下文總述了前人于此問題的不同觀點:
今按下句有四說:以不能滅吳為恨,此舊說也;以先主之征吳為恨,此東坡說也;不能制主上東行,而自以為恨,此《杜臆》、朱注說也;以不能用陣法,而致吞吳失師,此劉氏之說也。
其中東坡一說,按《東坡志林》,乃是東坡借子美托夢為辭,諷前人故弄玄虛,書生意氣,論詩意本自明,以吳蜀相依不當有相圖之意為解。今學者多有認為此說同朱注大意相近,或將其歸為一說,或言一說最為準確,另一說稍次之。然朱鶴齡于此不以為然,其注曰:
按史:昭烈敗秭歸,諸葛亮曰:“法孝直若在,必能制主上東行,就使東行,必不傾危。”觀此,則征吳非孔明意也。子美此詩,正謂孔明不能止征吳之舉致秭歸挫辱,為生平遺恨。東坡之說殊非。
可見,朱氏認為其與東坡說之別在于此“恨”為武侯對己之遺恨還是對蜀有吞吳之意之憤恨。
所謂《杜臆》一說,詳見于其附篇《管天筆記外編》:
曹操東下,吳不能支,勢必援豫州以自助。魯肅首倡此議,……到底孫、劉宜合不宜分,而肅之識見遠出周瑜、呂蒙之上。……遺恨失吞吳,肅與孔明可謂金蘭之契矣!孫仲謀因借荊之后蜀勢日強,遂以一短訾之,則其識淺耳。故論吳諸臣,當以肅為首。統(tǒng)論三國,則以孔明為首,肅即次之。
王嗣奭亦是認為孔明不贊成出師東吳,“孫、劉宜合不宜分”與東坡說“吳蜀唇齒之國,不當相圖”頗有近似之處??赏葡胪跏嫌跂|征一事持否定態(tài)度,但卻將兩國交戰(zhàn)的過錯更多置于孫權。至于“遺恨”具體所指,未具言,仇注將此論與朱注比而同之,似可商榷。
仇注四說之外,浦起龍《讀杜心解》于此之論饒有意味,其文先引《蜀志》(先主傳)、《法正傳》介紹了事件背景并推測武侯態(tài)度,后曰:
說是詩者,言人人殊。大率皆以吞吳失計之恨,與武侯失于諫止之恨,坐煞武侯心上著解,拋卻“石不轉”三字,致全詩走作。豈知“遺恨”從“石不轉”生出耶?蓋陣圖正當控扼東吳之口,故假石以寄其惋惜,云此石不為江水所轉,天若欲為千載留遺此恨跡耳。如此才是詠陣圖之詩,彼紛紛推測者,皆不免脫母。
浦氏從詩名“八陣圖”和全詩唯一描繪八陣圖形象的“江流石不轉”句出發(fā),認為“吞吳失計”即舊說、東坡說和“失于諫止”即朱注說均有其誤,論此“遺恨”更多為詩人見到八陣圖后對諸葛亮一生尤其是其壯志未酬的感慨和惋惜,將眾人自然所領會的武侯之“恨”解作子美之“恨”,似獨成一家之言。至于“失吞吳”何所指,未具言。
蕭滌非先生認為浦氏一說最為獨到,并補論言:
關于“失吞吳”,歷來解說不一,大致可分為兩派:一派把“失”解作喪失,也就是說以未得吞吳為恨;一派把“失”解作過失,也就是說以失策于吞吳為恨,第一派的說法較直截了當。浦注:“說是詩者,……皆不免脫母。”此說最通過。諸葛亮的聯(lián)吳,其實是一種吞吳的手段,并不是他的目的。
還有較為折中的說法,楊倫箋注之《杜詩鏡銓》中有言:
很明顯,楊氏一說融合了東坡說、朱注說和劉氏說三派觀點,無明顯的評價和傾向性。
縱觀上述各論,可見對《八陣圖》一詩之文學研究特點有二:其一,結論基本在仇注四說的框架之內,重在考證和論證各說之正誤,唯視角和方法有異;其二,出于對本詩詠史性質之考慮,多數論斷還是重視對基本史實的了解并以之為據。
誠然,“遺恨失吞吳”究竟何所指,仇注四說基本可以概括其各種可能性,亦可見有新論者,這種現(xiàn)象是積極的。然而,于此詩所述歷史事件,眾家雖重史實,也受限于學科研究視角和方法,對所涉史料似還欠缺深入分析。
《法正傳》的記載常見于眾家論證,被廣泛認同為表明諸葛亮反對東征一事較為可靠的證據。其相關原文如下:
這段文字可見這樣一些事實:第一,諸葛亮與法正在為人行政上有分歧之處,但諸葛亮對法正的智謀還是認可甚至是贊嘆的;第二,劉備東征孫吳一事受到了較多反對,但其決心是很大的,未聽勸諫。史無明文記載諸葛亮的具體態(tài)度,但如《趙云傳》中則有趙云諫止之言;第三,劉備東征是以替關羽復仇為名的;第四,戰(zhàn)敗后,諸葛亮感嘆唯法正可勸劉備放棄東征計劃,對此裴注舉例相證:“先主與曹公爭,勢有不便,宜退,而先主大怒不肯退,無敢諫者。矢下如雨,正乃往當先主前,……曰:‘明公親當矢石,況小人乎?’先主乃曰:‘孝直,吾與汝俱去?!焱?。”
關羽失荊州,緣起其主動出師,后臨曹、孫兩面之敵且失于援軍,終至敗亡??紤]到其何以有出師之策及失援之實,言荊州之敗另有隱情,是合理的推測。然具體由誰來承擔責任,劉備、諸葛亮有無責任,尚可商榷。
將此問題姑且擱置,面對劉備出征且敗歸的客觀事實,其中劉備、諸葛亮的態(tài)度究竟如何?這背后,是《隆中對》現(xiàn)實實踐的一系列問題。
諸葛亮《隆中對》核心之論有三:跨有荊益、結好孫權、天下有變。以劉備的進取之路來看,從取劉表,再由荊入蜀,他的確是將《隆中對》作為基本國策的。在立足于益州之后,《先主傳》中一段論述值得品味:
然,劉備有涼州之戰(zhàn)略是否代表其放棄了《隆中對》的戰(zhàn)略構想呢?情況似乎并不如表面所見。劉備言“須得涼州”之時,“跨有荊益”已為既定事實,本無所謂堅持抑或放棄。孫權因感受到蒙騙,憤而出兵,而劉備的反應十分迅速,亦出兵與之對峙,可見,劉備是不愿意將荊州拱手出讓的,所謂“當以荊州相與”必為托詞。面對曹操進軍漢中的突發(fā)情況,其選擇是“與權連和”,雙方分荊州東西而治,結果顯而易見,劉備仍然保住了“跨有荊益”的事實,同時也繼續(xù)執(zhí)行著“結好孫權”的戰(zhàn)略??上攵?,若無曹軍進漢中一事,劉備為“跨有荊益”是不惜與孫權訴諸武力的?,F(xiàn)有了這一特殊情況,那么即便作出讓步,也要結好孫權以先解決漢中的威脅。
那么,既然劉備如此重視《隆中對》的戰(zhàn)略構想,諸葛亮的政治地位真如田余慶先生所論直至劉備托孤才得到提升嗎?《諸葛亮傳》中有兩條關于其主要負責工作的記述。一為劉備取得荊州江南三郡之時:
一為劉備進取益州占領成都之時:
以上述之分析為基礎再觀《隆中對》,其整體架構以“跨有荊益”為基本條件,其次方為結好孫權。關羽失荊州,蜀漢“跨有荊益”的既定事實遭到了破壞,于劉備始終堅持執(zhí)行《隆中對》方略而言,必然不能接受。然荊州之地本為劉備借于孫權,為有出師之正當理由,只好假借替關羽復仇之名,行維護“跨有荊益”之實。
再觀前文所引《法正傳》之記述,諸葛亮在嘆法正若在則可制劉備東行之后,還有一句“就復東行”,襯托出于東征一事劉備的決絕。為什么面對“群臣多諫”的情況劉備可以全然不顧?考慮到無明文史料敘述諸葛亮參與諫止的情況,以諸葛亮丞相之位,又是《隆中對》這一國策的制定者,如有相諫,必見于史。而東征恰好與《隆中對》之“跨有荊益”是契合的,可推想,諸葛亮甚有可能不僅沒有勸諫,反而是支持東征的,這樣才會產生即使法正復活相勸,劉備也可能“就復東行”的情形。此外,原文于諸葛亮嘆言之前,明確提到諸葛亮與法正“好尚不同”、亮“奇正智術”的事實,前文已述,法正是主張戰(zhàn)略北移的,為劉備策劃了進軍漢中以圖雍涼的方略,與《隆中對》明確相異。那么諸葛亮之嘆法正,是否也有認為法正若在,會諫先主北進而非東進之意味呢?日后諸葛亮執(zhí)掌蜀漢政權,全然無東進之計,而以北伐貫徹始終,是否也有此嘆之影響?東征已然失敗,諸葛亮當然要總結其中教訓,其所嘆之言及語氣亦必然于東征持否定態(tài)度,若以此論東征事前武侯之態(tài)度,似有只見其表而未探其實之嫌了。
就《八陣圖》一詩而言,文學鑒賞與歷史驗證兩種方式有其共性,也有相異的結論。究竟子美之本意何如,不妨再嘗試轉換視角,杜甫于諸葛亮的態(tài)度是怎樣的,杜詩中諸葛亮形象有何特點,剖析這些問題,可能于破解該詩有所啟發(fā)。
所以,對孔明形象的完美化,實質是對自身命運的憧憬,杜甫對諸葛亮是有著同理心的。“運移漢祚終難復”,不僅是說諸葛亮于漢室國運,明知其不可為而仍舊為之;“長使英雄淚滿襟”,也不僅是后世英杰為之惋惜,背后都充盈著杜甫的將心比心,他是深切理解那段歷史以及諸葛亮的行為和心情的。亮之嘆,即是子美之嘆;亮之“遺恨”,亦是子美之“遺恨”。如是,僅就《八陣圖》一詩而言,歷史驗證的結論可能更為真實。
《管天筆記外編》中還有精彩論述:
子美詩謂孔明伯仲伊、呂,固屬卓識尤奇者,又有詩云:凄其望呂葛,不復夢周孔。夫古來合稱之人,如稷契、周召等甚多,皆同時并列;即伊、呂異世,亦以商周踵接,功業(yè)相當。今呂、葛相去千余年,而功之所就懸殊,乃比而同之,豈不駭人?蓋論其品也。
杜甫詠孔明,右仲則以“葛杜”合頌之,“神交”“比鄰”之語雖俏,其識見實屬端本且超眾也。
上文以文學解讀、歷史驗證和杜詩中諸葛亮形象及其淵源三個方面探討了“遺恨失吞吳”所指。文學研究的結論較為繁雜,歷史研究則支持仇注“舊說”一論。對杜詩中諸葛亮形象及其淵源的討論,立足于杜甫個人生活經歷和他對諸葛亮的特殊情感,發(fā)現(xiàn)杜甫既是詩人,更是史家;且于諸葛亮有著深刻的同理心。其《八陣圖》的措辭和深意,既有作詩之考慮,也是深刻理解那段歷史的結果。
因此,對杜詩中諸葛亮形象及其淵源的討論,可以看作文學解讀和歷史驗證綜合研究的橋梁。三者綜合,我們認為,仇注四說中“舊說”一論最為可靠。
注釋
:① 亦有少數版本為“名高八陣圖”。
②③(清)仇兆鰲:《杜詩詳注》卷十五,中華書局1999年版,第1278-1279頁,
⑤吳小如:《略論杜詩的用事——讀杜臆札》,《北京大學學報》,1979年6期。
⑥(唐)杜甫著,(清)朱鶴齡注:《杜工部詩集》卷十二,哈佛大學影印本,第33頁。
⑧(清)浦起龍:《讀杜心解》,中華書局1978年版,第829頁。
⑨蕭滌非:《杜甫詩選注》,人民文學出版社1979年版,第23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