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陜西警官職業(yè)學院
隨著《平凡的世界》翻拍成電視劇,并在大陸熱播,寂靜多年的遑遑巨著一時間火了起來,連帶生平不得志的路遙先生也沾了光,不知在眾多的追隨者中,有多少人可以被路遙先生引為知音,又有多少人只不過是人云亦云,無論如何,路遙先生早已長眠于地,屬于路遙的時代——那個令他愛過、痛過的時代已經過去,但是屬于《平凡的世界》的時代,卻才剛剛開始。本文著眼于《平凡的世界》的解讀,旨在探尋它的永恒的時代價值,這種時代價值在它的成書年代,在它脫離作者筆端的時候已經形成,只是在那個時候,它還缺少發(fā)現它的伯樂,但是作為一部真正優(yōu)秀的作品,是不畏懼歷史的滾滾洪流的,在我們今天的時代,《平凡的世界》終于得以散發(fā)它的金芒,并且可以預見的,它的價值一旦被發(fā)現,便是不能再被輕易掩蓋的,如果非要給它的價值加上一個期限,那么只能是永恒。
小人物,大生活,《平凡的世界》透過對孫家這一個家族和它所涉及的周邊人物的描寫,反應的是七八十年代的社會生活場景。通過閱讀《平凡的世界》,我們走進了路遙對那個時代,那個社會的記憶,他的記憶不僅僅局限在整個孫家,也不僅僅局限在陜西的一塊半塊,而是通過文中所出現的人物的所見所聞,牽扯出整個中國當時的社會生活。
《平凡的世界》是一把鎖,一塊敲門磚,通過它,我們能打破時空之門,身臨其境地體味面朝黃土背朝天的農民生活,能體味寒門學子撞破額頭也要向前向上的進取精神,能體味各式各樣的身不由己……很多很多,都通過一本《平凡的世界》,七八十年代的生活場景,就如一卷長畫似的,徐徐向讀者展開。
勤勞樸實的孫少安是八九十年代辛苦勞作的農民的代表,他們熟練掌握耕作技巧,熱愛土地,肯吃苦耐勞,無怨無悔地在貧瘠的土地上拋灑自己的血淚,因收成而喜,因收成而憂。一年四季的勞作,他們用微薄的收入供養(yǎng)家人,榨干自己的體力為家里的年輕一輩鋪出一條通往城市、通往社會的道路;同時也供養(yǎng)這千千萬萬的中國人。這樣的人,孫少安是也,站在孫少安背后的,同樣是千千萬萬的年輕人,他們胸懷抱負、胸有大志,卻不得不因為家庭原因而放棄滿腔抱負,甘心拿起鋤頭和鐮刀,可以說,像這一代年輕人,他們最開始是不愿棄筆從農的,受改革開放的影響,中國的經濟和工業(yè)化快速發(fā)展,中東部城市的巨大發(fā)展空間吸引著雄心壯志的年輕人,大家都滿腔熱血,渴望為自己、為祖國創(chuàng)建一份功業(yè)。但是在陜西農村這樣較偏遠的地區(qū),想走出去是不容易的,何況還有貧困的家庭和一家老小亟需照料,作為哥哥的孫少安就毅然決然將走出去的機會讓給了弟弟,自己無怨無悔地擔起家庭的重擔,他干得無怨無悔,沒有一滴猶豫悔恨的汗水,他也漸漸在勞動中愛上了這一片生他養(yǎng)他的土地,但他的雄心壯志并沒有歇息,而是同他種出來的糧食一樣,一同拿來供養(yǎng)他的弟弟妹妹。
而作為寒門學子的孫少平,他時時刻刻不敢忘記哥哥為了讓自己能夠念書而付出了什么——盡管大哥的付出是心甘情愿的,正因如此,他不畏艱難和貧困,力爭要在新世界堅固的堡壘上撞開一道口子,他沮喪的不是生活的艱苦,不是“非洲饃”的難以下咽,而是他甚至沒有辦法和同學們坐在一起喝一口青菜湯——他不能獲得和同學們一樣的待遇,他不能獲得別人對他的尊重,這才是令他最泄氣的事情。他很清晰地認識到他和別人的差距——這再也不是以前“勞動最光榮”的時代了,新時代要的是知識分子,你的知識水平越高,人們越尊敬你!這是剛出社會,并且經歷了一系列挫折磨難的孫少平的感悟。但是他立馬調整自己的狀態(tài),他努力尋找自己出身的合理性,“我們出身于貧困的農民家庭———永遠不要鄙薄我們的出身,它給我們帶來的好處將一生受用不盡;但我們一定要從我們出身的局限中解脫出來,從意識上徹底背叛農民的狹隘性,追求更高的生活意義……首先要自立自強勇敢地面對我們不熟悉的世界。不要怕苦難!如果能夠深刻理解苦難,苦難就會給人帶來崇高感。”他在寄給妹妹的心中這樣寫道,在勸解妹妹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自我鼓勵。
“在他高中畢業(yè)回雙水村當教師之后,不滿于雙水村的生活,不滿于父兄那種為覓食而戰(zhàn)的生存狀態(tài),希望自己能像一個男子漢一樣的生活,希望走自己的路,靠自己的雙手來改變命運,開創(chuàng)自己的新生活。無論是無論是心酸、苦難、光榮或者是屈辱,都親自去遭遇、去承受、去創(chuàng)造。因此,他想自己做出一點事業(yè)來,想去更為廣闊的世界實現自己的價值。”在外面的世界經過一番磨煉的孫少平,不再如以前一樣崇拜、敬愛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父兄,他不滿于父兄那種生存狀態(tài),像走自己的路,過一種與之不同的生活,知識分子與農民的矛盾沖突在一對父子和兄弟中展開,這種矛盾沖突是具有家庭矛盾和社會矛盾的雙重性質的,更能引發(fā)讀者的深思。
總而言之,無論孫少安、孫少平,還是賀秀蓮,抑或田福堂,這一個個小人物,他們所展現的,所代表的,是八九十年代的社會大生活,《平凡的世界》不但是一段家族史,還是一段社會史,為我們所描繪的,是路遙每時每刻都經歷著的那個時代。
文字可以消磨,紙頁可以腐朽,但是蘊涵在《平凡的世界》中的價值觀和
精神之光是不會熄滅的。
不管是在土地上的孫少安,還是在學校里的孫少平,他們兄弟兩身上都具有一股不不息不滅的前進毅力和不為磨難的吃苦精神。在他們面前,無論是天災還是人禍,物質困難還是精神困難,在陜北漢子鋼鐵般的身軀和意志面前,再多的困難都不值一提。甚至包括陜西農村的其他人,如典型的老農民形象孫玉厚、農村樸實婦女賀秀蓮……吃苦耐勞是世世代代貧苦農民的代名詞,而主角孫少平更是被稱為《平凡的世界》中的精神斗士,他將陜北人民的吃苦精神發(fā)揮到了極致,知識拓寬了他的眼界,使他比他的父親、他的哥哥,以及其他的陜北農民想必,有了更高遠的目標和更有價值的追求。正是他這種不屈不撓、勇往直前的精神,吸引著許許多多的讀者去閱讀、去欣賞,去汲取力量,這種精神之光,無論經歷多少個時代,都能令人渾身一震,令人精神一新,一個民族的精神力量重要到足以關乎一族興亡,這也正是我國不惜力氣進行精神建設的原因。
陜西農村年青一代普遍具有的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價值觀是值得我們崇敬和學習的。孫少安和孫少平自不必說,少安為了弟弟繼續(xù)念書才綴學務農,如果家庭條件能夠支持,少安未必不能像弟弟一樣雄心壯志。
連孫蘭香和田曉霞是求知女青年的代表,她們一個在學業(yè)上孜孜不倦,一個在事業(yè)上全力以赴。作為一個理科女,蘭香要為自己的科學夢想而努力,衣著樸素,不講究吃喝,在哥哥的幫助和鼓勵中奮發(fā)向上。曉霞憑著自己的努力成功成了省報記者。
偏僻的農村,貧乏的生活,并不能限制他們的想象和壯志,他們用志向,有毅力,敢吃苦,只要生活給他們一絲希望,他們就能緊緊抓??;他們不懼不畏,雖出身微寒,卻敢于立下大志,并為努力奮斗。
正是這種勇于自我實現、自我超越的價值觀最為難能可貴,使這一群在雙水村的泥溝溝里掙扎得滿身泥濘不但不可笑,使人覺得無比可愛,無比可敬。
《平凡的世界》堂堂三部鴻篇巨制,是路遙先生的血與淚鑄成的,多少次他有過懈怠,多少次綴筆凝思,是什么驅動路遙先生堅持下去,為我們留下這部巨著,這其中的原因,關乎他,關乎陜北農民,關乎那個時代,以及路遙先生翹首以盼,卻無緣接觸的我們今天的社會。
:
[1]劉繼彥.從《平凡的世界》領悟不平凡[N].中國紀檢監(jiān)察報,2018-04-10(007).
[2]張文哲.從《平凡的世界》看路遙創(chuàng)作史詩性追求的得失[J].中國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8,34(01):68~72.
[3]張蒙晰.淺析《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安的三種情懷[J].南方農機,2018,49(03):35,43.
[4]郭昂震.平凡的世界不平凡的人:讀路遙《平凡的世界》[J].文學教育(上),2018(02):50~51.
[5]汪西東.永恒的時代價值——解讀路遙《平凡的世界》[J].南陽理工學院學報,2017,9(01):8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