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立波
(遼寧省營口市中醫(yī)院 病理科,遼寧 營口 115002)
內分泌系統(tǒng)惡性腫瘤領域,甲狀腺癌較為常見且嚴重危及到患者生命。本病可并存多種良性疾病,特別是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是最常見的誘導甲狀腺腫并機體甲狀腺功能減退的因素[1-2]。近年來,隨著危險因素的增多,甲狀腺癌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并存發(fā)生的病例呈上升趨勢,臨床病理特征極具獨特性,掌握病理與臨床表現(xiàn)之間的關系,可為診療提供有利參考依據(jù)。
1.1 一般資料:選擇甲狀腺癌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并存發(fā)生的患者50例,設為觀察組,其中男14例,女36例,年齡15~72歲,平均(44.3±2.7)歲。體檢檢出異常入院16例,因頸部腫物入院34例,病程平均(2.7±1.3)年。選擇同期單純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50例,設為對照組,男13例,女37例,年齡16~71歲,平均(44.9±2.8)歲。體檢檢出異常入院18例,因頸部腫物入院32例,病程平均(2.6±1.5)年。組間基線資料具可比性(P>0.05)。
1.2 臨床表現(xiàn):兩組臨床表現(xiàn)具一定相似性,以頸部壓迫感、聲音嘶啞、頸部不適感、胸悶、氣短為主。其中觀察組頸部壓迫感24例,聲嘶4例,胸悶、氣短4例,頸部不適感10例;對照組頸部壓迫感22例,聲嘶4例,胸悶、氣短5例,頸部不適感12例。觀察組甲狀腺功能減退4例,對照組3例。
1.3 方法:分析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病理變化特征。①漿細胞、淋巴細胞存在大量浸潤的情況,通常有淋巴濾泡產(chǎn)生;②甲狀腺濾泡上皮呈破壞、崩解、變性等系列改變;③濾泡上皮經(jīng)檢測有嗜酸性變發(fā)生;④經(jīng)對甲狀腺濾泡上皮觀察,有增生性改變,具體為:小濾泡性增生、乳頭狀增生及濾泡上皮不典型增生。細胞核較大,呈異型性,或核有輕度毛玻璃樣改變。
1.4 觀察指標:對兩組癥狀、病理特征進行觀察,并對比兩組RET檢測陽性率。
1.5 統(tǒng)計學分析:涉及數(shù)據(jù)均輸入SPSS13.0,組間計數(shù)資料采用(%)表示,行χ2檢驗,P<0.05具統(tǒng)計學差異。
對照組單純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病例臨床特征具多樣化,以結節(jié)狀為主要表現(xiàn);觀察組以乳頭狀癌為主要表現(xiàn),其中乳頭狀癌30例,微小癌20例。觀察組RET陽性檢出率經(jīng)統(tǒng)計明顯高于對照組,具統(tǒng)計學差異(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RET陽性率對比
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病理改變特征展開分析,即甲狀腺組織內有淋巴細胞檢出,數(shù)量呈不等顯示,生發(fā)中心較為明顯;另外,散在分布有數(shù)量不等的漿細胞,或經(jīng)進一步觀察,有小灶狀浸潤的情況存在,散在分布有單核細胞,在間質、濾泡腔中,可有單個多核細胞浸潤檢出。甲狀腺濾泡嚴重萎縮,部分病例甚至呈消失顯示,對膠質水平進行觀察,有明顯降低或消失樣變化。部分濾泡上皮發(fā)生系列嗜酸性變,有較高的核異型性概率,核體積存在較大差異。對甲狀腺間質內分布的纖維組織進行細致觀察,有程度不等的增生情況檢出,就輕度增生病例而言,會有纖維間隔產(chǎn)生,小葉結構呈十分突出顯示;針對增生較為明顯的病例,經(jīng)深入觀察示,除有纖維間隔產(chǎn)生外,且有玻璃樣變性的情況,促使甲狀腺濾泡明顯消失。
多項報道均顯示,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在自身免疫機制方面的特征同甲狀腺乳頭癌的病發(fā)存在較為密切的關聯(lián)。另外,臨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間質內存在較為嚴重的淋巴細胞浸潤的病例,有也較高的癌變風險。臨床在深入開展試驗后表明,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與癌變在病理變化上,有樹突狀細胞分布,數(shù)量較為巨大。但就正常甲狀腺病例而言,機體無樹突狀細胞檢出。樹突狀細胞對免疫細胞具較強激活作用,進而促使免疫系統(tǒng)受損。免疫系統(tǒng)所表現(xiàn)出的反應性呈越強顯示時,甲狀腺上分布的濾泡上皮越易出現(xiàn)增生,最終明顯增加了癌變風險。故在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癌變的病程中,自身免疫機制所產(chǎn)生的影響重大。以往觀點多認為,在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式發(fā)生病理改變的過程中,部分有嗜酸性變上皮、萎縮小濾泡檢出,均由較多的細胞發(fā)生退變導致,為不具功能性的細胞類型。另外,PET/PTC為同PTC的生成關聯(lián)較為密切的一種較為特殊的基因,除可在乳頭狀癌中檢出外,在甲狀腺腫瘤內無法檢出。采取經(jīng)PET染色體檢測基因重排的PET/PTE主要表達,可靠抗體的效價及敏感性為評估的關鍵。RET染色體腫瘤原始基礎出現(xiàn)重排的情況,或可對甲狀腺腫瘤早期病變予以說明[3-4]。
結合本次研究示,觀察組所收治的甲狀腺癌與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病例的患者中,微小癌20例,對此類癌灶的特征展開分析,最小直徑經(jīng)檢測僅為2 mm,經(jīng)鏡檢或肉眼直接展開觀察,均檢出困難,有較高漏診風險。為防范微小癌漏診,需加大多切片觀察過程中的細致度[5]。另外,需對甲狀腺癌并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與單純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兩種病變的病理診斷標準進行嫻熟掌握,就甲狀腺癌并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的病例,兩種病變需在統(tǒng)一的甲狀腺內檢出,同時存在,多數(shù)病例以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為主。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患者的淋巴細胞出現(xiàn)浸潤的情況展開分析,具彌漫性特征,且有濾泡上皮萎縮伴發(fā),或有嗜酸樣改變檢出,是在病理方面的特征。通常掌握病理特征,結合RET檢測情況,可做出較為明確的診斷。
綜上,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與甲狀腺癌在病理基礎上具一定相似性,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可能是重要的誘導患者發(fā)生甲狀腺癌的因素,臨床需積極對慢性淋巴細胞性甲狀腺炎展開治療,以降低并存甲狀腺癌風險,改善治療預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