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春秀
摘 要:教學資源開發(fā)視域下學校內(nèi)涵發(fā)展實踐研究是一個學校走向優(yōu)秀的根基,本文從人的發(fā)展的角度來看學校的內(nèi)涵發(fā)展,從三個維度對好教師的必備素質進行了再思考:一是教育應該是有趣的腦力勞動和學生心靈交往互動的結合;二是要在尊重自我與尊重學生中“實現(xiàn)自我”;三是教育方法要在借鑒教育經(jīng)驗中前行。
關鍵詞:優(yōu)秀教育;再認識;教育;教育心態(tài);教育方法
中圖分類號:G633.98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992-7711(2018)21-009-2
蘇霍姆林斯基在《給教師的一百條建議》中說道:“如果每個兒童的喜悅和苦惱都敲打著你的心,引起你的思考、關懷和擔心,那你就勇敢地選擇崇高的教師工作作為自己的職業(yè)吧,你在其中能找到創(chuàng)造的喜悅?!边@句話深深地影響著做教師的我。但是不是所有的選擇了做老師的人都能夠享受到與孩子成長的快樂呢?升學的壓力,分數(shù)的競爭等等來自各個方面的多種力量牽絆著很多老師的教育工作:學生的事情、家長的不理解、領導的高要求,諸如此類種種,尤其是教師在付出了大量精力和體力后的不見成效,讓很多老師產(chǎn)生了職業(yè)倦怠,困惑中煎熬著,痛苦著。究其原因,我想要解決這所有的一切還是要重新回到教師對教育工作的認識上、對培育學生的心態(tài)上以及對引導學生的方法上,這三個層面上來解決。
一、對于教育的再認識——教育應該是有趣的腦力勞動和學生心靈交往互動的結合
關于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的書籍翻閱了太多遍,而每一次的拼讀都更有不同的感觸。對于分數(shù),蘇霍敏林斯基是這樣做的,在他的筆下從來沒有不及格的分數(shù),對于學生做的不好的地方,不是責罵,不是批評,他會這樣說:“你試一試重做一遍,只要下點功夫,你就一定能做好?,F(xiàn)在還沒有給你打分數(shù),你在努力一點,就一定能得到好的分數(shù)。要是你有哪一道題不懂,明天上課前到學校來,咱們在想一想?!边@話里理解,有鼓勵,有支持,有解決的辦法,給孩子們很好的一條解決困惑的方法,當時孩子們更是接收到了深深的感動,教師的期待在此,教師的關懷在此,教師的引領也在此,試想這樣的對待學生的錯誤與直接的眼里批評,直接的找家長告狀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孩子們心態(tài)寬松的接受了老師的建議,情感平和的自我去攻克困難,真的是一種好辦法。對于孩子們還存在困惑的問題怎么辦?孩子們經(jīng)過了很久的能力,仍然找不到路徑去急救,會有很大的受挫感,內(nèi)心也會是痛苦的。這個時候我們會看到一個慈愛的師長,于早晨,于校園里那棵繁花盛開的蘋果樹下,蘇霍姆林斯基跟三年級學生尤拉在一起,幸福而溫馨的坐在一起。他們面前有一道應用題,難倒尤拉的那道應用題。蘇霍姆林斯基幫助尤拉隨時的撥正思維航向。引導孩子的思維不斷的接近問題的正確答案,終于尤拉發(fā)現(xiàn)了真理,內(nèi)心充滿了喜悅,尤拉覺得在認識的道路上有進了一步。尤拉的臉上舒展著勝利的喜悅,幸福取代了苦惱,成功取代了憂傷。這幅畫面很感動我,也給我更多的思考,對教育的再思考。
由蘇霍姆林斯基對學生打分這個教育啟示來看教育,讓我們深受啟發(fā)。
“教書育人”這四個字至少表達出兩個層面的意思,教書,傳授知識,育人,培育學生品行,更包括引領學生精神豐盈??墒亲匪莠F(xiàn)在的很多教育場域,很多老師將教育的全部經(jīng)歷放在了提升下學生的學習技能,傳授知識這個過程,好似學生只要成績好,教育就是成功的,于是教師在學科知識的傳授上可謂兢兢業(yè)業(yè),可謂一絲不茍。慢慢的我們也會發(fā)現(xiàn),課堂的容量越來越大,學生做的試卷越來越多,教師的壓力越來越大,學生的負擔也越來越沉重?;蛟S,站在這樣的教師層面,這是對教育的最大的“負責任”,但教師的這份“好心”學生未必接受。老師追的越近,有的孩子有越是反感,越是不接受。你強行給學生的,不管是出自對學生的未來負責,還是對教育的負責,但未必是學生所愿意接受的,我們必須根據(jù)學生的年齡特點,因材施教,用不同的評價標準來評價生活環(huán)境不一,思維水平不一,興趣愛好不一的孩子。
教育首先要做到有趣的進行師生之間的知識傳遞,切不可死記硬背。我們必須客觀的認識到由于個體的差距,每個人接受知識的狀態(tài)是不一樣的,有的學生能夠快速掌握方法,有的學生需要慢慢磨練,有的學生可能需要經(jīng)歷很長的一段時間方可大徹大悟,教師必須認識到這一點,教育中切不可急迫,切不可一意孤行。智慧的老師會根據(jù)學生個體的差異進行因材施教,這個過程中就是一種播種教育善良的過程。教育的善良是什么?我想第一位的是給孩子幫助,當孩子遇到知識學習的障礙,遇到學習的困惑,需要的不是教師的緊緊相逼,而是要讓孩子知道,我是理解你的,孩子別怕,辦法總比問題多,老師可以可以一起解決。教育中的感動往往就在于此,寬容、理解的過程就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交往互動的過程,更是師生之間不斷的超越自我,不斷的將困難問題轉化成小問題一一解決的過程,在給學生目標的同時,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在教師的引領和陪伴下學生各個方面的能力會逐步提升,這樣的教育就走入了學生的情感,這樣的教育更是教師和學生心靈交往互動的過程。
二、對于教育心態(tài)的再認識——在尊重自我與尊重學生中“實現(xiàn)自我”
記著有一次出去講座,我很真實地對聽課的老師講了自己是如何做一個幸福的老師的,講座后,許多老師給我留了言。一位老師這樣寫道:“石老師是一個快樂的人,也在向學生傳遞著快樂,評職稱、評優(yōu)秀,對待孩子,對待家人,樣楊都做得好,而我則為了工作,每天脾氣暴躁,回到家都沒有力氣說話,對待孩子也沒有耐心,我真的要好好改變?!笔前?,可能更多的老師都想做一個盡善盡美的人,做好方方面面,可是總是在繁忙和勞累中不停地奔波,慢慢地迷失了方向。如果說做老師做到讓人心情煩躁,焦慮不安,那的確是一種痛苦,但痛苦的根源何在?需要我們重新對教育的心態(tài)審時自問。
作為老師,我們的確身肩重任,教師的責任心很強都希望在教育的過程中能夠實現(xiàn)自我,做一個學生喜歡的好老師,要“自我實現(xiàn)”,而自我實現(xiàn)需要處理好兩方面,站在教師的角度需要教師做到“自尊”,站在學生的角度需要做到“尊重”,主要有了這樣的教育心態(tài),才會擁有幸福的教育人生。很多時候人們常常提到修一顆平常心,教育工作者的平常心又是什么?我想至少應該包括尊重,尊重人的發(fā)展認知,尊重事物發(fā)展的一般規(guī)律,尊重自我的規(guī)律成長。作為教師,教育心態(tài)很重要,對待學生成長過程中的“缺點”、“毛病”、“問題”,我們要采取合適的方法去引導,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和積極因素,并加以利用,這樣才能夠在激發(fā)中讓學生知不足方改正,甚至有的時候需要教師的一段陪伴才能夠最終糾正,教師的焦灼只會成為學生情感的負擔,不僅不利于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而且還容易使學生和老師形成對立,這樣的教育效果一定是事倍功半的。很多時候,教師并不喜歡有獨立想法的學生,一點學生的觀點與教師產(chǎn)生沖突,教師就會感覺到難受,這樣的教育心態(tài)也是萬萬要不得的。
有一位學生曾經(jīng)寫過這樣一篇文章《老師你笑起來很美》,看罷感觸頗深。很多老師坦言,自己都被壓力壓得很痛苦了,還哪里來的微笑?其實對教育而言,微笑不僅僅是一種表情,更是教育者的一種胸懷,一種氣度,一種大格局,更是一種教育的藝術,教育的魅力所在。學生犯錯時,明明已經(jīng)很緊張了,與其批評不如報以微笑,學生會感受到來自老師的期待;學生學習遇到障礙時,明明已經(jīng)很失落了,與其談些大道理,還不知報之以微笑,學生是一定能夠感受到老師的鼓勵的。教育是慢的藝術,這種藝術中必須有“微笑”這種表情,微笑是一種氣氛,微笑是一種力量,微笑更是一種溝通的有效手段。
三、對于教育方法的再認識——在借鑒教育經(jīng)驗中前行
古人云:“人不學,不知道。”今天想想這句話,還是蘊含了很深刻的道理的。有人這樣說,現(xiàn)在的老師只讀兩本書,第一本書是教材,第二本書是教材,甚至有人只讀一本書,那就是教參,再加上自己的對年的教學經(jīng)驗,無所畏懼。其實這是很可怕的現(xiàn)象,如果經(jīng)驗主義在上,總是認為自己教學很多年了,有了一定的經(jīng)驗積累完全可以勝任現(xiàn)在的教學,這樣的老師不對走的太遠,而且會越走越累。教育的境界在于帶著思考教師,帶著思考時間,在反思中不斷的提升教育教學的藝術性,這個過程中如果不學習,不更新,很難做到對教育的高瞻遠矚,全方位把握。很多老師認為只要把教參研究透了就能夠呈現(xiàn)高質量的課堂,其實教材往往成了教師的依靠,有的老師全盤照抄教參上的內(nèi)容,少了自己的頓悟和反思,少了自己的體會和新的,按部就班的完成課堂教學,這僅僅是完成,精彩何在?創(chuàng)新何在?教育是需要不斷的思考中碰撞出智慧的,在智慧的耕耘中不斷頓悟,在頓悟中不斷提升的過程,只有教師看得多,間的關系才能夠將書本與生活,將書本與實踐緊密結合,才能夠讓學生深刻的感受到“學以致用”的價值所在。
可以試想,一個老師從大學畢業(yè)到工作五年都吃老本,到工作十年還是在用大學里學習的東西,那是多么可怕的事情,這樣的老師只能是知識的搬運工,及其辛苦的在搬運知識,教育中沒有創(chuàng)新,知識傳遞,教育中沒有激情,只在復制。這樣的傳遞學生會厭倦,這樣的復制自我也缺少激情。何談教育的幸福?又怎能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不被淘汰呢?對于我們的經(jīng)驗要批判式的借鑒,要不斷積累不斷更新,這才是與時俱進的教育,才是生命力旺盛的教育。
教育本身就是一次心靈洗禮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育需要教師投入情感去熱愛,需要教師注入激情去洗滌。教育要有愛,要有智慧而理智的愛;教育要有思考,更要有情懷,由內(nèi)而外的洗禮自我的教育人生;教育更需要詩意,讓歲月在青蔥的爛漫中收獲教育的感動!
[參考文獻]
[1]袁衛(wèi)星著.做一個理想教師.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出版,201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