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 芳
(西南科技大學(xué) 文學(xué)與藝術(shù)學(xué)院, 四川 綿陽 621000)
三蘇父子,以詩文聞名于世,其易學(xué)之作卻未能與其詩文爭輝。然《易傳》歷經(jīng)父子兩代,三人合力所撰,實乃三蘇治易之大成的體現(xiàn)。蘇洵晚年好易,由文入道,希望通過撰寫《易傳》來表達自己的易學(xué)思想,以糾前人之弊。歐陽修在《蘇君墓志銘》中提到:“(蘇洵)晚而好《易》,曰《易》之道深矣,汩而不明者,諸儒以附會之說亂之也。去之,則圣人之旨見矣?!盵1]他耗時數(shù)年,對《周易》進行了系統(tǒng)深入的研究,寫下了《易傳》十卷,凡百余篇,為《易傳》的完成奠定了堅實的基礎(chǔ)[2]??上€未成,人便辭世了。于是蘇軾、蘇轍兄弟繼承父親遺志共做《易傳》。蘇轍《亡兄子瞻端明墓志銘》載:蘇洵作《易傳》未完,命公(蘇軾)述其志,公泣受命,卒以成書[3]。而蘇籀《欒城遺言》又謂:先祖(蘇洵)晚歲讀《易》,(略)作《易傳》未完,疾革,命二公述其志。東坡受命,卒以成書。初二公少年讀《易》,為之解說。各仕他邦,既而東坡獨得文王伏羲超然之旨,公乃送所解于坡,今《蒙卦》猶是公解[4]??梢姡K洵為《易傳》的成書起了奠基之功,蘇軾乃《易傳》得以完成的最大功臣,而《蒙卦》乃蘇轍所解,當是不爭之實,誠然,三蘇父子都為《易傳》的成書做出過貢獻。
蘇軾被貶黃州期間,于元豐二年(1079)初步完成對《易傳》的創(chuàng)作。紹圣四年(1097)被貶儋州,期間完成《易傳》的修訂工作[5]。然而,蘇氏所作《易傳》并未盛行于世,因黨爭之故,蘇學(xué)遭禁,該書也受牽連。蘇軾生前,將《易傳》托于友人錢濟明保存。但由于政局日益混亂,黨禁日益森嚴,蘇軾死后,蘇學(xué)遭到朝廷禁止。蘇轍在晚年只能命其子輩,將自己和亡兄的學(xué)術(shù)著作以抄錄的方式予以保存。三蘇詩文雖在后世逐漸重獲重視,但《易傳》卻因種種原因并未獲得當時學(xué)界的重視,因而很少流傳。這與南宋理學(xué)大師朱熹不遺余力地攻訐不無關(guān)系,朱子更是作《雜學(xué)辨》對其進行抨擊。
因此,在明萬歷以前,該書幾乎無刻本傳世,而主要以抄本流傳,萬歷以來,該書才漸漸重獲重視,被一些藏書家和書商付梓刻印。從版本角度看,該書主要有宋本、明本、清本和民國本等幾大版本,主要版本及相關(guān)情況如表1所示。
表1 《蘇氏易傳》版本著錄情況[6-7]
《易傳》并未有宋刻本傳世,但是據(jù)相關(guān)文獻記載,北宋末期,《易傳》便有刊本出現(xiàn)了。宋元時期,《易傳》在當時應(yīng)該有兩個本子,其一是十一卷本的蜀本,其二是九卷本的非蜀本。
首先是十一卷本。南宋陸游《渭南文集》卷二八《蘇氏易傳》跋語有云:此本,先君宣和中入蜀時所得也。方禁蘇氏學(xué),故謂之昆陵先生云。紹熙辛亥七月二十日,陸某識[8]。宣和是宋徽宗(1119—1125)時年號,這說明《易傳》已于此前就有刊本行世,而刊刻地正是“三蘇”的故鄉(xiāng)四川。當時的四川是全國著名的刻書中心,所刻的書稱為“蜀本”,質(zhì)量上乘。因黨禁關(guān)系,《易傳》只得改頭換面,而以蘇軾仙逝之地昆陵為稱,改稱為《昆陵易傳》。晁公武(1105—1180)的《郡齋讀書志》卷一記載:《昆陵易傳》十一卷。右皇朝蘇軾子瞻撰。自言其學(xué)出于其父洵,且謂卦不可爻別而觀之。其論卦,必先求其所齊之端,則六爻之義,未有不貫者,未嘗鑿而通也[9]。這是《易傳》于北宋末期有刻本行世的又一記載。而晁公曾于靖康末年,躲避戰(zhàn)亂而入蜀,而于紹興十一年至十七年(1141—1147)期間擔任四川轉(zhuǎn)運副使井度的從官,他的藏書也多為井度所贈。其《讀書志》多為私人藏書的記錄,自序作于紹興二十一年(1151)元日,是在宣和蜀本刊刻之后,那么《讀書志》所著錄的《昆陵易傳》與陸游父親所收藏者便有可能出自同一版本。可見,在北宋末年,蘇氏《易傳》是有一蜀刻本留存于世的。
及至南宋,當還有一個九卷的本子存世。南宋末年的馮椅《厚齋易學(xué)》附錄一《先儒著述》云:《中興書目》,《易傳》九卷?!蹲x書志》云《昆陵易傳》,當是蜀本[10]133。根據(jù)馮椅所言,《讀書志》所記載的《昆陵易傳》應(yīng)當是蜀本,而且《讀書志》所載《昆陵易傳》為十一卷,除此外,還有《中興書目》中記載的《易傳》九卷,也就是說還有一個九卷本的非蜀本存在。元胡一桂在《周易啟蒙翼傳》中篇中,也有記載:《蘇軾易傳》九卷。
到了明代,因早期朱子對其不遺余力地批評等原因,《易傳》并未盛行,焦竑的《刻兩蘇經(jīng)解》序記載:《蘇氏易傳》因“世方守一家言,目為文人之經(jīng)而絀之,而傳者稀矣”[11]394, 萬歷二十二年,陳所蘊的《蘇氏易傳》序,稱此書“舊藏中秘,未授厥剞,豈非曠然缺典乎。因與同舍郎黃君繼周輩商略是正,爰命梓人布策俾讀《易》者有所參考,不為暖暖姝姝學(xué)一先生之言”[10]409??梢姟兑讉鳌吩诿鞔参茨芤饛V泛的重視,但即使《易傳》在當時并未引起廣泛的重視,但是也未曾受到真正的冷落。這主要表現(xiàn)在如下方面:(1)明修《周易大全》并沒有舍棄《易傳》不用。(2)永樂年間修撰《永樂大典》,《易傳》更是被全文載入其中。直到今天,我們?nèi)阅軓臍埓娴摹队罉反蟮洹分姓业綌?shù)段《蘇氏易傳》原文。(3)根據(jù)明代藏書家鈕石溪撰寫的《會稽鈕氏世學(xué)樓珍藏圖書目》記載,曾經(jīng)于洪武年間刊刻過八卷本《蘇氏易解》,不過,該刻本將著者誤作為蘇轍。(4)當時的許多書目都對《蘇氏易傳》有過著錄,并且有不少書目還引用并評論了《蘇氏易傳》。如沈一貫《易學(xué)》、鄧夢文《八卦余生》、逯中立《周易札記》、潘士藻《讀易述》、方孔炤《周易時論合編》、李贄《九正易因》等等。僧人釋智旭作《周易禪解》也將《蘇氏易傳》部分引入[10]411。
該書并未太受冷落的另一表現(xiàn)是:明末時期,《易傳》開始出現(xiàn)多種刻本。由于這些刻本與之后的清刻本之間聯(lián)系密切,相互參校,形成了前后相屬的情況,使得《易傳》的流傳版本具有了連貫性和系統(tǒng)性。這些刻本大致可以分為兩個系統(tǒng)。
其一便是陳所蘊于萬歷二十二年(1594)以冰玉堂名義印行的八卷本《蘇氏易解》,該書是陳氏從杭州卓爾康(1570—1644)處獲得的。在今存各本《易傳》中,陳氏本是最早的本子,共四冊八卷,每半頁八行,行十七字,白口,左右雙邊,版心有“冰玉堂”三字。此本以《系辭傳下》《說卦》《序卦》《雜卦》為第八卷,并且刪去《說卦》之名,與九卷本以《說卦》《序卦》《雜卦》為第九卷不同。書前附有陳所蘊萬歷甲午序。其刊刻工整,現(xiàn)存數(shù)本,館藏于國圖、北大、北師大等圖書館。兩年后,也就是萬歷二十四年(1596),吳之鯨刻、馮賁又以《蘇長公易解》為名重刻。該本是現(xiàn)存僅次于陳刻《蘇氏易傳》的本子。共八卷,四冊,每半頁九行,行十九字,左右雙邊。之后,毛晉將它定名為《蘇氏易傳》,編入“津逮秘書”。 《四庫全書總目·東坡易傳提要》指其訛舛尤盛,張海鵬也稱其“訛、脫、倒”等現(xiàn)象嚴重。清嘉慶乙丑(1805)張海鵬編輯“學(xué)津討源”叢書,將該書與另一通行本《東坡先生易傳》參照修訂,改為九卷,仍稱《蘇氏易傳》。張氏在《學(xué)津討原》本《蘇氏易傳》跋曰:《東坡先生易傳》,汲古舊有刊本,多訛脫處。吾友黃琴六借得其外舅周君靄林家所藏明萬歷間刻本,有瑯琊焦弱候《序》者校之,知毛刻不僅“漸”卦上九“陸”誤改經(jīng)文作“逵”之謬……不可悉數(shù),今依焦序本校正。按此本,桐柏顧御史所刻,不知其名,而焦為之序,故亦稱焦本云[12]??芍瑥埡yi以萬歷間焦本作參校,對津逮秘書本進行了編輯,收入“學(xué)津討源”叢書中。
另一系統(tǒng)題名為《東坡先生易傳》,即《兩蘇經(jīng)解》。它是萬歷名士焦竑(1541—1620)年輕時從唐宋派大家唐順之(1507—1560)處得到的古本。焦竑于萬歷二十五年(1597)將它收入《兩蘇經(jīng)解》由畢氏刻印于滄州。畢氏刻《兩蘇經(jīng)解》其名為《東坡先生易傳》,凡五冊,共九卷,一函。每半頁十行,行二十一字,白口,左右雙邊。前有焦竑所做的《兩蘇經(jīng)解序》;之后,萬歷三十八年(1610)又由顧氏重刊。顧氏刻本今天難以見到,但由前文“學(xué)津討源本”《蘇氏易傳》的跋語可見,它是張海鵬用來參?!短K氏易傳》的,從張氏的校訂結(jié)果來看,這個本子雖然比畢氏刻本要差得多,但是卻也比毛晉編入“津逮秘書”的《蘇氏易傳》要強些。
其后,明萬歷天啟(1620—1621)年間閔齊伋以朱墨版重印,稱之為朱墨套印本,閔本書名單稱《易解》,朱印部分一般在版匡之上,是對本書的評語,這些評語并沒有署名,引用有自漢至明楊慎等人討論易說的言論,但并不都是針對《蘇氏易傳》的。墨印部分為該書原文。該朱墨套印本共八冊八卷,其分卷與陳所蘊本同,保留有《說卦傳》名。每頁八行,行十八字,白口,四周單邊。前有《蘇文忠公本傳》,書后附有王輔嗣《易總論》一卷。
《四庫全書總目》稱:“明焦竑初得舊本刻之,烏程閔齊伋以朱墨板重刻,頗為工致,而無所校正。”從“明焦竑初得舊本刻之,烏程閔齊伋以朱墨板重刻”[13]可知,閔本雖源自焦竑的《兩蘇經(jīng)解》本,從“頗為工致,而無所校正”可知,閔本雖然刻印工致,但卻無所校正。而焦本原就分別由畢氏和顧氏刻印,有張海鵬所校對的結(jié)果看,顧本比畢本是要差得多的,由此可以推測閔本實與畢氏刻本不同,應(yīng)當是據(jù)顧刻《兩蘇經(jīng)解》本重刊的。之后乾隆年間(1772—1781)紀昀等人從副都御使黃登賢處得到焦竑序本,參照閔氏所刻《蘇氏易解》進行了校勘,定名為《東坡易傳》,收入《四庫全書》。此外,還有“青照堂本”。道光年間,《蘇氏易傳》九卷被收入“青照堂叢書”中?!肚逭仗脜矔繁窘?jīng)過重校后勘刻,其上附有李元春(時齋)的評語,雖晚于《四庫》本,但在一些有脫文處并未依照《四庫》本補上,較四庫本而言當次之。
民國二十四至二十六年間,由商務(wù)印書館編輯的《叢書集成初編》,將張海鵬的“學(xué)津討源”本《蘇氏易傳》收入其中,此書也就重新為世人熟知。
除了以上刻本外,還有一些鈔本傳世,如:藏于上海圖書館的明范氏天一閣鈔本《蘇氏易傳》,凡九卷及國家圖書館、浙江省圖書館、南京圖書館館藏的《東坡先生易解》九卷。
除以上流傳于世的諸本之外,還有一些亡軼的本子,《善本書室藏書志》云:《大易書解》十卷,明刊本。眉山蘇軾東坡先生著。會稽錢受益謙之定,武林顧賓覲王閱。前有崇禎丙子仲冬顧賓自序,又言“并有南昌劉日寧、江夏黃汝亭萬歷丙申吳之鯨諸序”[11]394。然此本今已不得見。
綜上,《易傳》的流傳以明萬歷為界,經(jīng)歷了前期的混亂無序狀態(tài)。從相關(guān)文獻記載來看,《易傳》在宋時雖遭黨禁,而被毀版禁止流行,但當時至少應(yīng)該有兩種本子存在。其一是十一卷本的蜀本,其二是九卷本的非蜀本。在這些本子先后亡軼后,該書以鈔本的形式悄然行世,直到明中后期以來,其版本流傳才漸漸形成了系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