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 敏
(福建省寧德市霞浦縣第六中學,福建寧德 355100)
閱讀教學是高中語文課程的重要教學內容,對提高學生語文綜合素養(yǎng)以及語言情感表達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價值和影響。因此,完善教學理念,積極開展體驗式語文閱讀教學,是新課程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創(chuàng)新閱讀教學模式。高中語文教師在課堂中通過創(chuàng)設情境和寫作訓練等多元化的教學形式,使學生通過解讀文章,來增強對教材內容的感受與體驗,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yǎng)。
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情感的課堂情境,是體驗式閱讀教學的要求之一,教師通過多種形象的語言表達調動學生的感官,讓學生更快地進入狀態(tài),使他們迅速地被代入情境之中,引導學生發(fā)揮想象,從而激發(fā)學生情感,并深刻理解課文的精髓,在學習中感受到人文精神。
教師作為知識的教授者,要根據學習目標為學生提供有利的情景材料,以學習目標為核心在課堂中展開生動的教學,讓學生感悟其中的情感并領悟重點。對于學生來說,作為教學的體驗者,積極的情感體驗會激發(fā)學習興趣,驅使他們自主地投入學習之中,研習其中要領,把握知識結構,理解文章意義[1]。
如在《相信未來》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在語言上下功夫,通過語氣與聲調等因素的運用來授課。在正式上課之前,教師先介紹流傳千古的《行路難》,可以先講述作者創(chuàng)作這首詩時的處境,這首詩是在詩人仕途失意,志向困頓之時所作。其中“乘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兩句表達出詩人相信未來并為之奮斗的決心。此時,再引入《相信未來》這篇敲動世人靈魂的著作,借此將學生的想象力打開,讓他們遨游于知識的海洋之中。隨后可以引導學生進行反復誦讀,領會其中的哲理與情感。教師引領學生去感悟詩中的美與哲理,并深刻體會作者的文風之魂,切身體會對生命的感悟。
體驗式閱讀教學的重點在于把握文本內容,讓學生通過對文本語言形式的解讀與理解,深刻感悟其中內涵,實現“意義情感”與“感性情感”的融合。而語言形式的解讀重點在于學生對作品的理解和對要義的領悟,這些都奠定在理解與聯(lián)想的基礎之上[2]。
比如在散文《荷塘月色》的教學中,教師在帶領學生對“月下荷塘”這一片段賞析時,可以在修辭手法的表達上進行深入的鉆研與意會,細細品味“羞澀”以及“裊娜”等詞,并引導學生品味描寫月光的動詞,如“瀉”“浮”“洗”“籠”等,進而思考黑暗中的景物的描寫特點,在討論之中得出通過動態(tài)之詞描寫靜景的結論。
教師要指引學生在閱讀文章時揣摩作者的意圖,體會文章中所寫意境的美妙。文章之美不僅是具體形象的美,還有其中蘊含的深刻美學價值以及人生哲理,教師應該從美的本質入手,在點點滴滴的細節(jié)中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同時,教師應該抓住文章中的具體情境、重點語句段落,讓學生在對語句的分析中體會文章選詞造句的深意[3]。
以“塘上月色”段落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向學生提問,可否把文章中的“瀉”字換成“淌”字,把“浮”字換成“生”字等,用同義字替換的方式讓學生進行分析,加深學生對遣詞造句的體會,領會文章用詞的精妙。教師要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更具體形象的情境,讓學生可以在情境中分析揣摩詞句,在文學氛圍中領悟語言的魅力,在潛移默化中提升自己的審美能力,最終提高自己的語文素質。
朗讀是語文學習的關鍵環(huán)節(jié),朗讀可以有效提升學生對文章的理解。讀者在朗讀時,往往可以直接感受文章中的強烈感情[4]。教師可以播放播音員的朗讀內容,讓播音員聲情并茂的朗誦傳遞情感,產生感染力,使學生沉浸到美的心境中。如果教師安排學生朗讀,可以先進行示范,然后從以下兩個方面入手進行指導。
一方面,引導學生把握文章的基調。文章的朗讀要根據其體裁和內容而定,例如,議論文由于其高度的思辨性,要用較高的氣勢來朗讀;說明文由于其專業(yè)性,朗讀時語調要比較平穩(wěn);敘事文由于其感情豐富,朗讀時的語調要高低起伏,張弛有度。
另一方面,教師要在重點詞句上對學生進行點撥指導,引導學生尋找文章中的關鍵字句和段落,具體從朗讀的高低、快慢和輕重等角度進行點撥。同時學生的朗讀可以分為單獨朗讀、分角色對讀和全班齊讀等不同方式。總體來說,體驗式閱讀要從文章入手,多朗讀,朗讀可以幫助學生體會情感并且從中獲得自己的感悟,產生真實的內在感受。以《相信未來》這首詩為例,教師可以抓住這首詩的特點,帶領學生反復朗讀,理解詩歌的深刻意蘊。這首詩中的種種具體化意象,蜘蛛網、灰燼、深秋的露水、枯藤和腐爛的皮肉等都能夠強烈地體現出詩人渴望光明的堅定信念和為理想奮斗的決心。
體驗式閱讀的一大特點是讀者融入自己的生命體驗。因此,在教學時教師要引導學生回憶自身經歷,無論是學習經歷或是生活經歷都可,找到文章內容和自身經歷之間的聯(lián)系,這樣才能讓學生在學習文章時產生共鳴,迸發(fā)出自己的思想和感情,對文章的體會就會更深。同時,在體驗式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注意不同學生之間的差異,因材施教。
以余光中的《聽聽那冷雨》一課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先從余光中用冷雨來表達深切哀傷的思鄉(xiāng)之情入手,提出“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場冷雨”這一主題。李煜心中的一場冷雨是亡國之君的哀怨,所以他寫下了“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蘇軾心中的冷雨是對妻子的思念與哀悼,所以他寫下了“十年生死兩茫茫,不思量,自難忘”;辛棄疾心中的冷雨是壯志難酬的悲憤,所以他寫下了“憑誰問,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在經過這些鋪墊后,教師可以問學生心中的冷雨是什么,引導學生回憶自己的生活經歷,迸發(fā)出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高中語文體驗式閱讀教學策略進行了初探,通過分析可以看出,體驗式閱讀教學是一種教學思想,在課堂中突出教師對學生的主體學習地位和思想的重視,關注學生的學習體驗。為了有效培養(yǎng)學生對語文知識的學習興趣,教師應當在課堂中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鼓勵學生多對文章提一些創(chuàng)造性的見解,從而使學生語言能力與思維水平得到全面升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