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京秀
(江蘇省揚州市江都區(qū)教師進修學校,江蘇揚州 225200 )
《學前教育學》課程的教育實施應突破傳統(tǒng)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的教育形式,用全新的教學思路來強化教學重點,逐步探索出理論與實踐并存的教學體系。從而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能夠用理論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用實踐輔助理論教學的吸收,這樣才能充分地體現出《學前教育學》課程的專業(yè)價值。
當前的《學前教育學》課程的實際教學方法過于單一,多以教師的講授為主。而多數教師在課堂教學中,經常忽視學生的自主性,使學生在課程的學習中完全處于被動接受的地位,從而導致課堂教學呆板、乏味。這樣缺乏靈活性的課堂教學,只會使教師教學更加辛苦,學生學習更加疲累,學生不愿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的教學中去,就會導致教師的教學成果欠佳[1]。
雖然《學前教育學》課程在內容編寫上思路清晰,又注重文本與實際案例相結合,但是由于受到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束縛,學前教育學在實際教學中,依舊存在煩瑣的、偏重知識灌輸的教學,這種講授模式,與《學前教育學》課程中的實際理論與實踐并存的教學目標存在著較大的差異。教師實際的教學內容匱乏、隨性,缺乏系統(tǒng)性和應用性。這不僅使《學前教育學》課程的教學步伐停滯不前,還會使學生開展自主實踐活動時缺乏明確的既定目標。
從校內來講,《學前教育學》課程的實訓建設不夠健全,無法讓學生將領悟的理論知識學以致用。另外,難以保障學生的見習時間,就算為他們安排充足的實踐機會(一般實習都是由學生自主選擇且多為分散實習),也不能夠保障他們能夠得到有效的專業(yè)指導。
1.轉化教學理念
《學前教育學》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核心理論知識課程。在教授此課程時,教師首先要樹立正確的教育觀念,讓未來的幼兒教師,在以后的工作中,能夠沿用正確的教育思想,幫助幼兒建立良好的自我學習能力,以促進幼兒全面健康的發(fā)展。其次,在課程教授過程中,教師應結合課程教學內容,根據學生的學習特點,理論結合實際,創(chuàng)新教學思路,積極探索出更為適合學生發(fā)展的教育模式,并以此來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和職業(yè)素養(yǎng)。
2.探索教學方法
在《學前教育學》課程的教學中,教師應以靈活的教學方法,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強化他們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能力。比如,除了傳統(tǒng)的講解課堂知識以外,教師還可以采用情景模擬演練、師生互動討論、入園觀察實踐等教學模式,來促進學生提高自身的實踐能力,并以實踐輔助自己的理論吸收。同時,課堂教學方法的創(chuàng)新與探索,還能讓教師充分利用教學資源,增強教學的直觀性和時效性,以生動、形象的教學模式開闊學生的視野,豐富學生的認知,從而取得更好的教學效果[2]。
3.優(yōu)化課程結構
學前教育專業(yè)中的理論課程,存在部分內容交叉與重復的現象,這樣平行式的教學過程雖然不會給教師的教學造成困擾,但是難免會影響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在教學課程的設計時,可以將教學內容中的專業(yè)性與社會性有機整合,從而讓重復的內容更好地促進學生學習能力的上升。比如教師可以將《學前教育學》《學前心理學》以及《幼兒園活動設計》等課程,采用分段式的教學形式,以提高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結合《班級管理》與《學前衛(wèi)生學》等課程,提高學生保教結合的能力。這樣講授與實踐相結合的教學方法,可以使學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鍛煉自身的專業(yè)技能,從而能夠盡快適應工作環(huán)境,為今后的幼兒教育工作奠定基礎。
教師在《學前教育學》課程開展的過程中,應積極分析、發(fā)現適合學前教育專業(yè)學生特點的教材結構,嘗試引導學生按照一定的邏輯結構將教材內容進行歸類總結,從而設定相應的學習目標。比如將教材內容重新調整、串聯(lián),使教材體系、章節(jié)順序更加符合學生的認知習慣。這樣學生不僅能夠輕松掌握教材內容,還能提高認知水平。鑒于結構主義的學習理論,教師在引導學生分析、發(fā)現教材內容的結構時,應有意識地找出符合學生學習心理的興奮點,使學生在課堂學習中發(fā)揮積極主動性,優(yōu)化專業(yè)素養(yǎng),最終實現技能與知識的雙豐收。
“教育有方,教無定法”,因此,教師在教學中應努力推行和實現教學方法的多元化,以此來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比如,采用多媒體情境教學法,這種教學方法可以讓學生通過情境模擬,對自已將來的職業(yè)有具體、全面的了解,從而提升自己對于未來職業(yè)的認同感與使命感;再如,教師可以通過案例教學法,讓學生分小組對教學案例進行搜集、展示和介紹,這樣可以促使學生在小組探討過程中發(fā)散思維、積極思考,從而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與廣泛參與性,并拓展自身的綜合知識水平與提高專業(yè)技能,還能更好地增強他們的團隊合作意識。此外,還應重視問題教學法,它不僅可以讓學生通過對實際問題的研究,形成獨立的思維意識,還可以讓他們對幼兒園中的意外情況發(fā)表見解,從而提升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為將來的幼兒教育工作打下堅實基礎[3]。
總之,《學前教育學》課程是學前教育專業(yè)的核心課程,它揭示了學前教育的原理與規(guī)律,對學生樹立科學的教育意識,形成正確的教育思想,全面掌握教育理念中的規(guī)律與方法等都具有深遠的教育意義。因此,學前教育專業(yè)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應從正確把握學科核心精神入手,努力實現學前教育的專業(yè)知識與技能的系統(tǒng)化培養(yǎng),使學生的專業(yè)知識技能,在教師積極正確的引導下,逐步轉化為實際技能,從而使學生發(fā)展成為實踐能力與職業(yè)素養(yǎng)都達標的技能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