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海安市李堡小學 吉祝華
2015年,央視系列紀錄片《大國工匠》引發(fā)社會強烈反響。2016年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工匠精神”,國務院常務會新聞通稿用“品質革命”來形容李克強總理的提法。如今,“工匠精神”已成為熱詞。在數學教學中融入工匠精神,傳承和落實工匠精神,同樣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和價值。“工匠精神”不僅僅指教與學態(tài)度,更指學生數學思維方式、學習方式,它呼應著數學課程與教學主旨,對應著數學核心素養(yǎng)的培育,順應著學生生命成長的邏輯。融入“工匠精神”,是數學教學的應然之舉。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朱邦芬教授認為:“杰出的科學人才是好的綜合環(huán)境的結果?!痹跀祵W教學中,作為“平等中的首席”,教師要創(chuàng)設情境,打造“工匠之坊”。良好的數學與情境包含諸多要素,如學生擁有合作學習團隊,學生擁有自主學習時空,學生擁有共同學習愿景,等等。這樣的情境,能激發(fā)學生問題解決靈感,能優(yōu)化學生數學思維路向,能激發(fā)學生對數學知識完善、抽象的追求。構筑“工匠之坊”,不僅有助于發(fā)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yǎng),而且能提升學生STEM綜合素養(yǎng)。
在數學“工匠之坊”中,師生要共同準備數學學習素材,設計數學探究方案,對各種不同的合理性數學學習建議進行商討,等等。如研究“圓的認識”,筆者讓學生將課前準備的研究材料帶至課堂上,同時讓他們提出各自研究構想。有學生提出要研究圓的周長,有學生提出要研究圓的面積,幾乎沒有學生提出要研究圓的特征。基于此,筆者借助多媒體課件將情境引入其中:長方形、正方形和圓形等不同形狀的輪子,為什么只有圓形輪子能在平坦的道路上轉動呢?在情境中,學生提出“圓是曲線圖形”,但“為什么橢圓形的輪子也不能在平坦路上快速轉動呢?情境催生學生猜想,使學生產生研究圓的特征的心理需求。這時,筆者給學生提供直尺、圓規(guī)等素材。學生沉浸于情境之中,專注于探究,有的一絲不茍地測量,有的精細化地對折,還有的用筆認真地畫,等等。所有這些,都是學生“工匠精神”的具體體現。
“工匠之坊”就是學生的“創(chuàng)想空間站”“創(chuàng)客實驗坊”。這里。生發(fā)著學生學習智慧,集聚著學生各種數學猜想,引發(fā)著學生各式學習活動。學生在這里展開精細化、精準化探究。這里為學生創(chuàng)新學習提供了時空、階梯和契機。
“工,巧飾也”,其意是指一個人從事某項工作所需要的“技術和技術修養(yǎng)”;“匠”,“靈巧,巧妙”。“工匠”并稱,“工”是成就“匠”的前提,更是基礎,“匠”是“工”成長和發(fā)展必然?!肮そ尘瘛本诠?、細于術,追求品質至上。要讓學生具有工匠精神,關鍵是引導學生深度探究,在探究中彰顯學生工匠技藝。如果說,探究活動是作為工匠技藝筋骨,那么,探究品質則是工匠精神風范。
例如,在教學“認識厘米”時,教師必須在兩個方面做足文章:其一是“厘米”如何誕生的?或者說為什么要用“厘米”這個單位?其二是“厘米尺”如何誕生的?或者說為什么要用“厘米尺”這個測量長度的工具?只有學生深刻理解了這兩個問題,才能說真正“認識厘米”。應該說,知道“1厘米有多長”,知道“一個物體有多長”都不是太困難的,因為這些屬于“知其然”的知識層面;而上述“為什么”的問題就屬于“知其所以然”的思想方法層面,是需要教師打造“工匠之坊”,讓學生深度思考、探究的。筆者在教學中,首先,讓學生們用各自的方式去測量黑板長度,測量結果五花八門,由此自然生發(fā)“統(tǒng)一單位”的心理與行動訴求;其次,讓學生用相同方式去測量黑板長度,結果許多學生得不到整數結果,由此自然生發(fā)“用較小統(tǒng)一的長度單位”,于是催生出“厘米”的誕生;第三,讓學生用“1厘米”的小棒去測量黑板,萌發(fā)學生產生將一個個的小棒連接起來的心理需求,于是“厘米尺”呼之欲出。這樣的探究,層層深入,將工匠技藝演繹到極致。
融入工匠精神的數學教學,不求快、不貪多,而是實實在在地引導學生展開精細化地探究。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充分發(fā)揮數學學科探究優(yōu)勢,充分彰顯師生“工匠之技”“工匠之藝”。那么,在數學教學中,學生工匠之技、工匠之藝依靠什么呢?答案就是“工匠之心”。
培育學生“工匠精神”,關鍵要錘煉學習品質,孕育“工匠之心”?!扒竽局L者,必固其根本;欲流之遠者,必浚其泉源?!币罨瘮祵W教學改革,讓學生數學學習獲得發(fā)展、提升,必“反其本矣”,這個“本”就是“工匠品質”?!肮そ尘瘛币貧w數學教學本身,回歸育人目的,也就是要錘煉學生學習品質。數學教學中的“工匠之技”“工匠之器”啟示著的數學教學的“工匠之道”。這就是知識的精益求精,探究的一絲不茍,細節(jié)的精雕細琢乃至吹毛求疵,研究的持之以恒等。
對于學生數學學習來說,思維富有嚴謹性、邏輯性等,探究富有層次性、邏輯性等就是一種重要品質。對于每個知識點,都喜歡追問“為什么”,也是一種重要品質。種種品質,能孕育學生“工匠之心”。例如,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二)”時,筆者多次為學生創(chuàng)造動口表達的機會,在小組合作后匯報,在練習后交流,在學習結束后說說收獲,學生在表達中互相碰撞,在交流中分享成果。有學生說,我原本以為分數的大小與物體的個數有關,現在我懂得了分數的大小與物體的個數無關,與平均分的份數和表示的份數有關;有學生說,我發(fā)現了分子是1,分母大的分數反而小,分母小的分數反而大;有學生說,決定分數大小的應該是分數的分母和分子,因為分母表示平均分的份數,分子表示實際表示的份數;有學生說,平均分的份數越多,這個分數就小,表示的份數越多,這個分數就越大,也就是說分母越大,分數值越小,分子越大,分數值越大,等等。學生在動口表達中,相互啟發(fā)、相互補充,數學認知得到完善。
例如,在教學“加法交換律”時,學生們依據生活事理,形成數學猜想后,有學生認為,這一道算式加法交換律成立或許只是一個特殊的例子,應該舉出更多的例證;有學生提出,舉例應該盡量地特殊化,將一些特殊的例子概括進去,如數字“0”“1”等。有學生猜想,既然加法有交換律,那么減法是否有交換律呢?乘法和除法是否有交換律呢?有學生提出,在有三個加數的算式中,任意交換其中的兩個加數,和是否還是不變呢?在有四個加數的算式中呢?等等。由于學生開闊而深刻數學思維、猜想,讓原本看似單薄的“加法交換律”的驗證,變得豐盈、生動起來。學生展開了一次次地驗證、探究,最終形成了“加法交換律”的科學定律。
有了“工”的極致,就有“匠”的精妙。在數學教學中,當學生擁有了“工匠品質”,也就擁有了數學學習之精細、精妙、精致。數學教學既要追求形而下的“工匠技藝”,更要追尋形而上的“工匠品質”“工匠精神”。這是一種至真、至善、至美的追求。
培育學生的“工匠精神”,需要教師深度地“教”,學生深度地“學”。尤其是教師,要不斷地提升教學專注力,強化自身的專業(yè)情感,培養(yǎng)自我創(chuàng)新精神。只有將“工匠精神”融入、滲透到教學中的每個環(huán)節(jié),才能真正建構起富于獨特個性的數學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