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林全
教學內容:《賣火柴的小女孩》《凡卡》《小音樂家揚科》。
教學目標:
1. 通過關注結局,引發(fā)學生對悲劇的思考。
2. 體會主人公在生活中遇到的不幸和美好,理解美好與現(xiàn)實的矛盾沖突。
3. 激發(fā)學生對悲劇閱讀的興趣。
教學過程:
一、導入:關注結局,引發(fā)思考
師:同學們,很多人說童年像一個五彩斑斕的夢,像一只在天空中自由飛翔的小鳥,像一棵結了許多快樂果實的樹,每一個人都有著自己獨一無二的童年記憶。我們今天要學習的課文里,也有三個孩子,他們的童年又是怎樣的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這三個故事的結局。
師:同學們,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他們的童年,你們想用什么詞呢?
生:悲慘,凄慘……
師:是啊,他們的童年和我們的生活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可以說,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仿佛就是一幕幕的悲劇,他們都有著不同的遭遇,他們的不幸都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呢?現(xiàn)在請同學們以四人小組為單位,交流一下你們在閱讀中,找到了哪些不幸的畫面。注意在交流的過程中,先用一句話概括你在哪兒看到了什么樣不幸的畫面,或者讀一讀讓你覺得不幸的關鍵詞、句。再談一談你覺得不幸的理由。
(生討論。)
二、 尋找不幸的畫面
師:同學們,我們一起交流交流,你們看到了哪些不幸的畫面?我們從《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說起。
生:小女孩的拖鞋是媽媽留給她的,說明了小女孩家庭十分窮苦,而小女孩在雪地中赤腳走路,更加體現(xiàn)出小女孩命運十分凄慘。
師:是啊,家境的貧寒,天氣的寒冷對于小女孩而言是一種不幸。
生:小女孩只好赤著腳走,一雙小腳凍得紅一塊青一塊,還有誰也沒買她的一根火柴,誰也沒給她一個硬幣。從這幾句話中我看出小女孩很窮,只能賣火柴,而且還賣不出去,更是雪上加霜。
師:這僅僅是天氣的寒冷嗎?
生:還有人情的寒冷。
師:人情的冷漠,對小女孩而言是一種不幸。
生:我找到的關鍵詞是“不敢”“打她”“最大的裂縫”“破布”,從這里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家里很冷,也很貧窮,沒有錢修房子,也可以看出小女孩的可憐和無助。
師:不僅家境貧寒,而且還沒有父母的關愛。這是怎樣的一種不幸?。?/p>
生:文中寫到小女孩十分美麗。但是小女孩饑寒交迫,沒有閑暇時間顧及自己美麗的容貌,進一步說明了小女孩十分可憐。
師:其實小女孩顧及的是什么呢?
生:自己的溫飽問題。
師:不僅天氣寒冷,而且吃不上一頓飽飯,寒冷加上饑餓用一個詞來形容就是——
生:饑寒交迫。
師: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中,不幸的是自然環(huán)境的寒冷,是家庭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的冷漠,可以說,整個世界對于小女孩來說,是冷酷無情的。那么,在《凡卡》這課中,你們又看到了哪些不幸的畫呢?
生:請大家翻到75頁第8自然段,這里可以看出凡卡在當學徒時常常受欺辱。對凡卡來說這種日子是苦難的,吃不飽,穿不暖,沒有親人的陪伴,所以他十分渴望回去,與爺爺相依為伴。
師:你說在這段文字中凡卡受到別人的欺辱,他都受到誰的欺辱?
生:受到老板和伙計的欺辱。
師:不僅老板欺辱他,連和他一樣身份地位的伙計也欺辱他,老板是怎么對他的,文中用了哪些動詞?
生:揪,拖,揍,戳。
師:這樣的描寫,在文中比比皆是,多么悲慘的生活啊,這樣的生活,用凡卡的話來說,簡直是連——
生:狗都不如!
師:凡卡的不幸,是老板非人般的虐待,是無盡的黑暗,那小音樂家揚科呢?
生:我找到的關鍵詞是“短工”“寄居”,從這里可以看出揚科從小就寄居在別人家,居無定所,感覺他在別人面前就是低人一等。
師:家境的貧寒,顛沛流離的生活,對于揚科,對于他整個家庭而言都是不幸的。
生:請大家看第7自然段,我找到的關鍵詞是“一切”“交換”和“滿足”,這里體現(xiàn)出盡管揚科有很高的天賦,但他沒有家人的支持,沒有物質上的支持,他是無法練好小提琴的。
師:盡管他有很高的天賦,但是現(xiàn)實是殘酷的。
生:請大家看到第12自然段,這里寫的是揚科他想要去拿主人的小提琴看一看,卻被發(fā)現(xiàn)了,這里體現(xiàn)了揚科的無奈,他只想看看小提琴,卻被誤以為是偷,體現(xiàn)了管家對他的嚴厲。
師:同學們是否也關注到了這一段,揚科為什么挨打啊?他僅僅是想要看看小提琴是嗎?但是在管家眼里他卻是在——
生:偷。
師:揚科他敢偷琴嗎?
生:不敢。
師:是啊,小揚科他僅僅只想摸摸小提琴,看看小提琴的模樣,聽聽小提琴的聲音,可卻遭到管家不分青紅皂白的毒打,這又是怎樣的不幸??!
師:同樣是和你們一般大小的孩子,你們擁有的是無憂無慮、多姿多彩的童年,而賣火柴的小女孩,她的童年卻是——(生讀)寒冷的天氣,是人情的冷漠,是家境的貧寒。小學徒凡卡的童年是——(生讀)老板的虐待,無盡的黑暗。小音樂家揚科的童年是——(生讀)管家不分青紅皂白的一頓毒打。
師:悲劇為什么能夠震撼我們的心靈,難道僅僅是因為這些不幸的發(fā)生嗎?那么到底悲劇的魅力在哪呢?用魯迅先生的話說,所謂悲劇,就是把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在人眼前,毀滅給人看。那么在這幾篇文章中,作者是把哪些美好的東西撕碎給我們看的呢?四人小組再次交流。
三、 尋找美好的畫面
師:美好的畫面有很多,同樣,我們從《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交流起。你們看到哪些美好的畫面?
生:請大家看68頁第5自然段。這一自然段主要寫的是小女孩的想象,她想象自己坐在大火爐前面,其實這種溫暖正是小女孩渴望的。同時這里的溫暖與前文寒冷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
師:是啊,多么美好的幻想??!這是一道奇異的火光,這道火光讓小女孩看到了怎樣奇妙的世界,誰來讀?
生:小女孩覺得自己好像坐在一個大火爐前面,火爐裝著閃亮的銅腳和銅把手,燒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師:多么溫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此刻的小女孩是有多幸福,誰再來讀?
師:這是怎么回事呢?她剛把腳伸出去,想讓腳也暖和一下——(生讀)火柴滅了,火爐不見了。她坐在那兒,手里只有一根燒過了的火柴梗。
師:幻想帶來了短暫的溫暖,可溫暖過后卻是冰冷的現(xiàn)實。她還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畫面呢?
生:她仿佛見到了奶奶,這里寫到她和她的奶奶向美好的地方飛去,說明和奶奶在一起是一種幸福。
師:這是小女孩在極度寒冷的情況下幻想到的畫面,在此之前,她還看到了哪些美好的畫面呢?
生:請大家翻到第68~69頁,第7自然段,從這里我看出圣誕樹很高大,很美麗,同時,通過描寫富商家的奢華凸顯出小女孩的孤獨,也看出小女孩很渴望快樂和幸福。
師:是啊,幻想是美好的,這一回,終于要過圣誕節(jié)了,節(jié)日的氛圍越來越濃了,此時此刻小女孩坐在圣誕樹下,她看到了什么呢?全體男生讀——
師:幻想總能帶給我們熱鬧與希望,可惜的是,這一切都是幻覺,這一切的一切都隨著火柴的熄滅而破滅。她還看到了什么?
生:請大家看到第68頁第6自然段,這處幻想是非常奇妙又有趣的。這里體現(xiàn)出了小女孩的憧憬,她渴望過上這樣甜蜜幸福的生活。
師:是啊,幻想是美好的,噴香的烤鵝就在眼前,此刻的小女孩該多么高興?。∨鷤円黄饋碜x一讀。
師:幻想帶來了美味佳肴,可幻想過后,依舊得忍受饑餓的煎熬。一次又一次的美好畫面的消失,讓小女孩迫不及待地點燃所有的火柴,想要留住所有的美好,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小女孩最后的一次幻想。
師:一次次美好幻想的破滅,到最后卻是冰冷的死亡,作者就是這樣一次次把美好的事物撕碎給我們看。那么在《凡卡》這課中,又有哪些美好的畫面被撕破了呢?
生:請大家翻到第76頁,第13自然段,這段描寫了以前爺爺與凡卡一起去砍圣誕樹的畫面,從這里可以看出以前的生活十分有趣,十分美好,從這里可以看出凡卡很想回到爺爺身邊。
師:多么美好的回憶啊,可回憶過后又是一個人在大城市的孤苦無助。
生:請大家看到第77頁第21自然段,凡卡夢到爺爺在讀他的信,說明凡卡很渴望爺爺能接他回去,以及他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師:多么美好的夢啊,那是因為夢里都是他對未來無限的希望,可是夢醒了之后,他又將面對什么?
生:他將面對老板對他的虐待,以及生活的殘酷。
師:不對??!凡卡已經把信寄出去了呀,他的命運不應該得到改變嗎?
生:我們先不說這封信是否能寄到爺爺那,就算爺爺收到信了,凡卡也不可能回家,他家里十分窮苦,如果凡卡沒有外出當學徒,他們根本無法生存。
師:正是因為家庭經濟的拮據,所以才要將凡卡送到莫斯科當學徒,同學們還有補充嗎?
生:我覺得這封信不能寄到爺爺那里,因為凡卡沒寫明地址。
師:是啊,地址都不明確,怎么能收到信?
生:課本第73頁寫到:“白天,他總是在大廚房里睡覺。到晚上,他就穿上寬大的羊皮襖,敲著梆子,在別墅的周圍走來走去。”從這里可以看出爺爺也沒有家,他只是個守夜人。
師:從爺爺的工作我們就可以看到他們的經濟情況。所以,這一切都只是美好的夢??!一切的美好只能存在于回憶里,存在于夢里。夢醒時分,仍是殘酷的現(xiàn)實,這滿滿的希望最終等到的只能是絕望。那么小音樂家揚科呢,又有哪些美好的畫面被撕碎了呢?
生:請大家看到第5自然段,這里寫到揚科在河邊做笛子,我認為揚科很享受這種生活,他每天自由自在的,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不用擔心任何人。
師:他對音樂的喜愛,他的愛好也是美好的!還有嗎?
生:請大家看第8自然段,這一段說明了揚科動手能力強,十分熱愛音樂,音樂總是給他帶來美好。
師:多么具有音樂天賦的揚科啊,當你第一次看到這個題目時,你們覺得文章是在寫什么?
生:可能寫的是揚科追求理想的勵志故事,可沒有想到故事的結局是悲慘的。
師:美好的理想,超常的天賦,換來的卻是毒打與死亡!還有哪些美好的畫面?
生:請大家看到第11自然段,我找到的關鍵詞是“跪”“望著心愛的小提琴”。這里體現(xiàn)了他對音樂的熱愛,以及他即將滿足愿望時內心的激動。
師:他有一雙善于發(fā)現(xiàn)幸福的耳朵。無論走到哪里,他總能聽到奏樂聲。你們聽——
師(范讀):田野里,小蟲為他演奏;果園里,麻雀為他歌唱。凡是鄉(xiāng)村里能聽得到的一切響聲,他都注意聽著,他覺得都是音樂。堆草料的時候,他聽到風吹得他的木杈“嗚嗚”作響。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揚科所聽到的幸福的聲音。
四、 回顧結局
師:同學們,同樣是和你們一般大小的孩子,在賣火柴的小女孩眼里,童年的幸福就是——(生讀):冬日里的溫暖,是一頓可口的飯菜,是節(jié)日的氛圍,是親人的陪伴。在凡卡的眼里,童年的幸福就是——(生讀):家鄉(xiāng)的美景,是與爺爺相伴的日子。在揚科的眼里,童年的幸福就是——(生讀):美妙的音樂,是心愛的小提琴。悲劇,就是讓這些單純美好如此簡單的愿望全都一一破碎。同學們,我們來比較一下這三個故事的結局,你們覺得哪個結局更能震撼到你?說說理由。
生:最震撼我的是《凡卡》的結局,因為凡卡一直沉浸在和爺爺在一起的幻想里,但凡卡的信根本寄不出去,所以他可能要永遠地活在老板的虐待之下。
師:看似這個故事沒有結尾,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了故事的盡頭。還有不同意見嗎?
生:最震撼我的是《小音樂家揚科》的結局,我在閱讀中,根本沒有想到揚科因為想去看小提琴卻被管家打死。
師:而且揚科死不瞑目,連大自然都為他抱不平。
生:最震撼我的是《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結局。小女孩是在舊年的大年夜被凍死的,新的一年,大家肯定是對未來充滿希望的,但她的生命卻是在這么歡樂的日子里結束了。
師:最后定格的畫面竟是如此凄慘。
五、 總結推薦
師:其實,不管是哪個故事的結局,他們都是將最美好的愿望一個個撕碎,讓你心痛,讓你反思,這就是悲劇最大的魅力。課后如果同學們對悲劇感興趣,可以看一看這些經典的作品。這節(jié)課我們就上到這里,下課!
反思:
短短的一節(jié)課上完三篇課文對于教師和學生都是一個挑戰(zhàn)。本節(jié)課選取的三篇課文,都揭示了魯迅先生對悲劇的解讀:“所謂悲劇,就是將所有美好的東西撕碎給人看?!倍咎谜n的核心問題就在于如何讓學生理解其中的美好與不幸這一矛盾沖突。為了輔助學生理解這一核心問題,我設計了學習單,讓他們邊閱讀課文,邊思考在這三篇課文當中,有哪些不幸或美好的畫面,并在學習單上寫下理由。學生課前對文本的閱讀,以及課堂上對學習單的交流,就顯得尤為重要。
首先是關于不幸的畫面。在這堂課當中,學生能夠輕而易舉地找到不幸畫面相應的情節(jié),并且加以評論,能力較高的學生還能夠聯(lián)系生活實際來品味文段,而悲劇中的不幸并不是悲劇最震撼人心之處,因此這一環(huán)節(jié)的交流不是課堂的重點,我在教學中著重幫助學生簡明扼要地點出什么是不幸,就達到了本環(huán)節(jié)的教學目的。
其次是關于美好的畫面,這是本堂課的核心環(huán)節(jié)。因此,在與學生交流核心問題時,所花的時間是比較久的,處理的方式也是多層次的。要想讓學生明白到底什么是美好,就要讓他們設身處地地感受什么是美好。朗讀是重要的手段。因此,在《賣火柴的小女孩》這課中,我采用了多種朗讀策略,創(chuàng)造情境,通過個別讀,男女生分別讀,齊讀的方式,讓學生感受到小女孩美好的幻想。在《凡卡》這一課當中,我著重引導學生體會理解看似美好結局背后的悲劇。在《小音樂家揚科》這課中,我引導他們從題目入手,體會結局與預測的強烈反差。
和傳統(tǒng)的語文課不同,在群文閱讀的課堂當中,我們以交流分享取代了對文章句子的分析,解讀,我們從核心問題的不同方面進行思維的碰撞,在交流的過程中感受不同文字帶來情感的跌宕起伏。我想,這節(jié)課,只要學生能夠內心有所觸動,能夠感知到悲劇的魅力所在,就實現(xiàn)了我的教學目的。
編輯/趙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