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惠
廣東省梅州市中醫(yī)醫(yī)院,廣東梅州 514011
風濕病是臨床常見疾病,其中以RA最為常見,患者臨床多表現(xiàn)為疼痛、紅腫、發(fā)熱等,內(nèi)分泌因子、遺傳、環(huán)境、免疫反應等為疾病常見誘因[1-2]。疾病累及人體部位主要為關節(jié)、結締組織、肌肉、骨骼等。此病病程長、發(fā)病隱匿、治愈難,目前主要通過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來改善患者癥狀。但大量實踐表明西藥只能治標卻不治本,不僅造成疾病易復發(fā),還會因藥物毒副作用造成治療效果降低,故有學者提出在治療時加用四妙散加味,以提高治療效果、改善患者癥狀[3]。本研究觀察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間RA者臨床治療時使用四妙散加味,患者癥狀改善情況。
將2015年10月~2016年12月期間來院的89例RA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來院時患者有明顯疼痛、晨僵癥狀,血沉檢查在28mm/h以上,X線顯示有骨質(zhì)疏松、關節(jié)間隙狹窄,有3個以上關節(jié)腫脹,符合RA診斷標準[4],無用藥禁忌癥、未合并其他關節(jié)疾病、風濕性疾病,醫(yī)院倫理委員會審核批準,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按來院時間進行分組,以2015年10月~2016年4月期間來院的患者為對照組(n=44),病程 0.8~ 15年,平均(7.5±2.3)年,年齡20~72歲,平均(48.7±4.6)歲,男20例,女24例;以2016年5~12月期間來院患者為觀察組(n=45),病程1~14年,平均(7.4±2.1)年,年齡22~67歲,平均(50.1±4.7)歲,男24例,女21例,兩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對照組:確診后遵醫(yī)囑使用甲氨蝶呤片(H22022674,產(chǎn)品規(guī)格:2.5mg,通化茂祥制藥有限公司),用藥劑量:10mg/次,1次 /周,給藥方式:口服。
觀察組:加用四妙散加味,方劑組成白術、延胡索、秦艽、蒼術、澤瀉各10g,青風藤、海風藤、牛膝、茯苓、穿山龍各15g,忍冬藤、生薏苡仁、金銀花、絡石藤各30g,甘草 6g,隨癥加減關節(jié)腫大者加防己、木爪、桑枝各10g,關節(jié)紅斑者加生地、丹皮各10g,加清水以文火煎煮,取汁約400mL,分早晚兩次服用,每日1劑,本次治療時間兩組均為3個月。
觀察不同藥物RA治療效果及疼痛、晨僵評分差異,檢測治療前后類風濕因子(RF)、血沉(ESR)指標變化情況。療效評判標準[5]:治愈:經(jīng)治療體征、癥狀消失,RF、ESR等指標正常;改善:患者體征、癥狀有好轉、緩解,RF、ESR水平降低;無效:治療后癥狀無好轉或加重,RF、ESR等指標無明顯降低或升高。
以SPSS19.0系統(tǒng)行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學分析,計數(shù)資料以[n(%)]表示,計量資料以(±s)表示,分別采用χ2、t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觀察組治療率為97.8%,與對照組84.1%比較,觀察組療效佳,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風濕病治療效果比較[n(%)]
入院時組間RF、ESR水平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觀察組RF、ESR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患者RF、ESR水平差異比較(±s)
表2 兩組患者RF、ESR水平差異比較(±s)
?
治療后觀察組疼痛評分低、晨僵時間短,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表3 兩組患者癥狀改善情況比較(±s)
組別 疼痛(分) 晨僵(min)入院時 治療后 入院時 治療后觀察組(n=45) 6.8±0.7 2.4±0.7 5.9±1.3 2.4±0.5對照組(n=44) 6.9±0.6 3.0±0.8 6.2±1.4 1.2±0.3 t 0.723 3.768 1.048 13.691 P>0.05 <0.05 >0.05 <0.05
RA可侵犯人體多種內(nèi)臟、系統(tǒng)以及組織,造成機體出現(xiàn)不同程度免疫性炎癥反應,若不及時治療不僅給患者造成痛苦,同時會引起多種組織、器官損害,嚴重者可造成致命性損害[6-7]。目前疾病治療重點在于控制病情發(fā)展、促進功能恢復,改善患者癥狀、提高其生活質(zhì)量,臨床多用免疫抑制劑、糖皮質(zhì)激素等藥治療。
本文中對照組治療率為84.1%,且治療后RF、ESR水平明顯降低,提示甲氨蝶呤能有效緩解RA者癥狀,促患者康復,分析原因此藥能抑制嘌呤、胸腺嘧啶合成,減少中性細胞趨化,從而減少炎性因子釋放,減輕機體炎癥反應,達到目的[8-9]。但本文中觀察組治療率為97.8%高于對照組,同時觀察組RF、ESR水平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果表明四妙散加味聯(lián)合西藥治療能有效提高治療效果,促患者癥狀改善。在李愛民等學者研究中加用四妙散加味的治療組總有效率為96.7%高于以西藥治療的對照組總有效率為83.3%,本次結果相符[10]。根據(jù)RA臨床癥狀中醫(yī)學將其過于濕熱痹范疇,中醫(yī)認為RA病因為外邪侵襲、濕熱痹阻經(jīng)絡,導致氣滯血瘀、濕邪留于關節(jié),邪郁而壅,從而造成患者關節(jié)活動受限、疼痛、晨僵等癥狀,清熱除痹、通經(jīng)活絡、散寒化濕、利關節(jié)消腫為疾病治療原則[11-12]。四妙散加味由茯苓、白術、蒼術、薏苡仁、絡石藤、秦艽、牛膝、青風藤、忍冬藤等藥物配伍而成,其中薏苡仁有解痹化濕、利關節(jié)舒筋的效果,白術有益氣健脾、燥濕、生血的作用與蒼術配伍起燥濕散郁的功效[13]。秦艽、青風藤、忍冬藤配伍有養(yǎng)陰清熱 、疏通經(jīng)絡作用,牛膝、茯苓配伍不僅能祛風除濕,還能散瘀血、強筋骨、通利關節(jié)、消腫止痛,諸藥合用能活血散瘀、清熱祛濕、通利關節(jié)的效果,從而有效改善患者癥狀。本次結果顯示觀察組疼痛、晨僵癥狀改善優(yōu)于對照組(P<0.05),分析原因可能與四妙散加味有解熱鎮(zhèn)痛、抗炎等作用有關?,F(xiàn)代藥理研究表明此藥中金銀花能抑制滲出性水腫,增強機體免疫,薏苡仁能解除肌肉攣縮,秦艽能抗組織胺作用,降低毛細血管滲透性,故使用此藥能有效改善患者癥狀[14-15]。
綜上所述,RA臨床治療時加用中藥湯劑四妙散加味,臨床療效理想,患者癥狀改善好,RF、ESR水平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