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子恒 楊江玲
摘 要: 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因時制宜,完善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體系,使大學生形成健康的生命價值觀,這對學生、其家庭和學校的發(fā)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 陽光生命教育對策 教育現狀
意大利教育家瑪利婭·蒙臺梭利認為,教育的目的在于幫助生命力的正常發(fā)展,教育就是助長生命力發(fā)展的一切作為。由此可見,生命教育著眼于學生潛能的開掘,促進學生的自主發(fā)展;著眼于學生的全面成長,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態(tài)度與技能等方面的和諧發(fā)展;關注學生的生活世界和學生的獨特需要,促進學生有特色地發(fā)展;關注學生終身學習愿望和能力的形成,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和諧發(fā)展、有個性地發(fā)展和可持續(xù)發(fā)展[1]。大學階段作為人一個重要的發(fā)展時期,應該培養(yǎng)健康的生命價值觀,生命價值觀的培養(yǎng)是與高校開展的陽光生命教育分不開的。
一、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的內涵和價值
(一)陽光生命教育的內涵。
生命教育不僅是一種教育理念,而且是教育的核心理念:生命是教育的基點,教育要以生命為本,生命價值高于一切;是一種教育原則,是教育的總原則;遵循生命之道,開掘生命潛能,關愛生命[2]。陽光生命是一種對積極向上和樂觀生命觀的比喻,陽光生命教育的核心不應該只是傳授相關知識,應該是培養(yǎng)一種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和生活態(tài)度。陽光生命教育最終能讓人感受到生命的意義,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和生活觀。
(二)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的價值。
高校開展陽光生命教育是保證大學生健康生活的需要。初到大學適應性差,學生之間差距的落差、人際關系的處理不當、情感問題的糾葛、人生意義的迷茫等,都不斷考驗當代大學生,如果對生命意識把握稍微偏差,容易對生命產生漠視并造成不好的后果。所以,高校對大學生開展陽光生命的必要性不言而喻。
高校開展陽光生命教育是適應當代社會的需要。隨著當代經濟社會的迅猛發(fā)展,社會節(jié)奏的不斷加快,在走出“象牙塔”后,工作和生活壓力不斷增大,對大學生行之有效的陽光生命教育,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生命意識,繼續(xù)把握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能更好地適應社會的發(fā)展。
二、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現狀分析
(一)大學生自身因素的影響。
1.對大學新環(huán)境適應能力不強
初到大學,學生遇到的是各種和以往不一樣的新鮮事物,需要不斷克服遇到的困難,這遇到的種種不斷修正著大學生的“三觀”。大學生只有不斷地獲取知識,培養(yǎng)獨立的思考和判斷能力,使每一天都過得有意義,才會發(fā)現并且欣賞生命的美。然而,不難發(fā)現,在現實中存在部分學生人生目標不明、迷茫度日,在承受挫折時由于抗挫折能力弱,容易意志消沉,自暴自棄,對人生失去信心,甚至誤入歧途。
2.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之心
在人的成長過程中,應該長存對生命的敬畏之心,可在現實中,不僅僅是一些大學生,其他一些人亦缺乏對生命的敬畏之心,自我保護意識相對貧乏。在面對突發(fā)性生存危機時,正確應對災難、保全生命的知識知之甚少。由此可見,高校應該多加引導大學生敬畏生命,愛護生命,進行生命保護基本知識的教育。
3.心理素質有所下降
近年來,部分大學生心理素質下降。隨著物質條件的不斷豐富,不難發(fā)現,部分學生在上大學前一直在家長的“襁褓”中成長,耐挫性較低,在剛接觸大學生活時存在一些不適應,難以擺脫對家長的依賴。筆者在開展學生的工作過程中發(fā)現,在網絡環(huán)境下成長的新一代,自我意識強,對世界的新生事物反應迅速,但較多時候在事物的認識上容易產生片面化、理想化的看法,思考問題容易情緒化,如果不加以正確的引導,那么除了可能產生不良后果外,還可能會誘發(fā)一些心理障礙。
(二)高校對陽光生命教育的缺乏。
1.高校陽關生命教育課程內容欠缺
目前,高校陽光生命教育大多依托于其他課程,尚未開設專門的專題教育,也沒有采用有效的方式傳授陽光生命的知識,導致大學生生命意識薄弱。當前部分中小學教育以學科教育為主,缺乏陽光生命教育。
2.高校陽光生命教育活動成效不足
生命教育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體驗活動,部分學生不尊重生命的部分原因是缺乏在實踐活動中感悟生命的情感和真諦[3]。部分高校的校園文化活動忽略對陽光生命教育的重視,缺乏對大學生生命觀的引導。目前,部分高校開展生命教育的方式單一,流于形式,且活動難以長期開展,效果不顯著。
3.人文關懷和教育的缺失
目前,由于中國激烈的社會競爭和就業(yè)形勢等原因,教育的功利化生存目的凸顯。部分高校和教師重于專業(yè)的教學和技能的傳授,高校的教育質量多衡量于學生的就業(yè)率,忽略對學生的人文關懷,難以在培養(yǎng)學生情感獨立的過程中提高他們的抗挫能力和意志力。人文教育的精髓是讓學生通過提升自身道德層面上的素質獲得內在幸福感,在大學教育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4]。
三、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的對策
(一)開設陽光生命教育課程。
陽光生命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高校應該重視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專門開設陽光生命教育課程,這是使大學生樹立正確生命價值觀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高校應該積極探索生命教育體系,除了系統(tǒng)地傳授生命知識外,并且引導學生感性地認識生命,體會生命的美好和喜悅。高校應該努力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從而不斷地提升個人生活內涵和品質,促進大學生全面發(fā)展。
(二)構建陽光生命教育第二課堂活動體系。
高校第二課堂活動在大學生的成長過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其具有的育人功能不容忽視。通過第二課堂活動開展陽光生命教育,大學生更容易、更積極地接受知識,更能發(fā)揮大學生的自主性。高校第二課堂活動不應忽視陽光生命教育,應該積極完善活動運行機制,開展長期有效的陽光生命教育活動,并且配備專業(yè)的指導老師,構建有效的陽光生命教育第二課堂活動體系。
(三)依托新媒體工具,豐富陽光生命教育形式。
網絡新媒體工具是當今大學生接收信息的最普遍途經,在使用新媒體工具的同時,大學生的認知、情感、意志和行為等心理活動都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和改變。高校應該發(fā)揮新媒體工具的優(yōu)勢,積極依托新媒體工作,開展以陽光生命教育為代表的多種教育形式,開展創(chuàng)新性的教學、知識普及、心理測試、心理咨詢等系列工作。
(四)輔導員隊伍專業(yè)化建設。
輔導員是大學生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擔負著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職責,無疑在陽光生命教育過程中充當著十分重要的角色。輔導員對人生的看法和態(tài)度,對生命存在和生命價值的認識,直接影響學生對于生命的態(tài)度和看法[5]。高校在學生工作中應把輔導員隊伍的專業(yè)化建設作為工作的重點之一,努力提高輔導員的政治水平、文化素質和工作能力,這不僅是高校開展有效的陽光生命教育的重要前提,而且是高校學生工作高質量開展的重要保障。
四、結語
在新時代的教育下,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是保障學生身心健康發(fā)展的重要途徑之一。高校應該正確把握陽光生命教育的內涵,正確分析大學生陽光生命教育現狀,對癥下藥,不斷采取多樣化且行之有效的教育形式,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這對培養(yǎng)學生成才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肖川,陳黎明.生命教育:內涵與旨趣[J].湖南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報,2013(4):30-36.
[2]劉慧.生命教育內涵解析[J].課程·教材·教法,2013,33(9):93-95.
[3]潘明蕓,吳新平.大學生生命觀調查及對高校大學生生命教育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2):129-133.
[4]康衛(wèi)國.高校生命教育論[M].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15.
[5]張海,胡銀華.當代大學生生命觀現狀分析與教育對策[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1,3(1):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