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宗受佛學多方面的思想滲透,強調(diào)眾生“本地風光”,以“紅爐上著一點雪”比喻纖塵不染的境界,突出禪者無我無心,了無羈絆,無著塵染,一任自然,在不二現(xiàn)量悟境中獲得直觀的悟和自然的解脫。本文從這一角度出發(fā),闡述禪宗任運自然、不著一塵的精神在美學精神中的體現(xiàn),以更好地了解美學思想的靈源。
一、本來現(xiàn)成 清靜心地
禪宗強調(diào)一切現(xiàn)成的悟境,一切自足自然呈現(xiàn),不假人心和思量,以無我達真我之徹悟。這一徹悟的境界不落是非得失,不立纖塵,恰如“紅爐點雪”,在直心直觀之悟中達到身心相隨、隨處不二的解脫,《五燈會元》描述道:“此中不喚作心,不喚作佛,亦不是物,直似紅爐上著一點雪相似?!薄秷A悟佛果禪師語錄》卷十五說明了這種透脫紅塵不二之圓融的境界:“桶底透脫大地闊,命斷根處碧泉清。好將一點紅爐雪,散作人間照夜燈。”這不落二邊正是美學中自性湛然的藝術(shù)觀照。
禪言的見性,是由有滯心、有作心到清靜心,處處見真諦。玄覺在《永嘉證道歌》中談及了塵去而真光現(xiàn):“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痕垢盡除光始現(xiàn),心法雙忘性即真?!庇捎诟鶋m盡,心印始現(xiàn)?!队烂髦怯X禪師唯心覺》批評執(zhí)妄同究而被障縛之修:“或執(zhí)妄同究竟之果,如即泥石瓶;或妄緣趣解脫之門,似撥波求水”;“或執(zhí)心境混雜亂能所之法,或著分別真俗縛智障之愚”,此者一有滯之心,皆是無清靜之心,須明本來清靜,無心而用,即是妙用。
依清靜而修,心境明朗,則能自然而成神通,神通是禪者精神自由的體現(xiàn),而“更不須別求神通圣解也”,正如《普照禪師修心決》所言:“妄盡則心虛通,應現(xiàn)通光之用。”心鏡明朗而修,則是見于當下的常道。心清靜而豁空通達,須棄“有著空”之弊端,《證道歌》中多次言:“豁達空,撥因果,莽莽蕩蕩招殃禍。棄有著空病亦然,還如避溺而投火?!鄙裢ǖ恼蔑@,勿要執(zhí)著空,如來真實相,實性不易,乃是“無空無不空”。這解然豁達是悟者湛然獨立的真實心田的作用,這不僅度己,也度人:“宗亦通,說亦通,定慧圓明不滯空。非但我今獨達了,恒沙諸佛體皆同?!鄙裢ㄖ?,是處處通達,一顆光明不分內(nèi)外有無,則能有“通光用”:“湛然常寂,應用無方,用而??眨斩S??!?/p>
處處圓通,心地如明月,在畫論中多有體現(xiàn)。郭熙在《畫決》中提出“瀟灑法”,認為“不爽”則不合瀟灑法,他說:“積昏氣而汨之者,其狀黯猥而不爽,此神不與俱成之弊也。”他認為,作畫時應該做到身心俱忘,正如發(fā)揮本性圓成,當下有緣見性,任運而成,以身心如入畫境??梢姡屐o不是迷執(zhí)漸修,而是依清靜覺體啟悟,對無空和無不空的揚棄,“清靜”是“神通”的前提。
悟后要自修清靜,無須守靜而刻求凈,真諦源于悟后清靜虛闊的境界?!秹?jīng)》付囑第十節(jié)中,慧能提醒:“汝等慎勿觀靜及其空心,此心本凈,無可取捨?!贝司辰缰?,物我圓明,能與感應對象溝通,清靜不是外在的規(guī)避,也無須起意分隔“染”“凈”之念。
清靜是見性剎那現(xiàn)出,只須提取自心本來的凈因即能歸復,慧能于此復說偈曰:“本從化身生凈性,凈性常在化身中;性使化身行正道,當來圓滿真無窮。”蕩蕩無著心,無著空性中自見真?!段鍩簟肪硎杂涊d,明州天童新禪師啟示僧:“問:‘心徑未通時如何?師曰:‘什么物礙汝?問:‘求之不得時如何?師曰:‘用求作么?說明自修清靜無須求,動用自性而能即轉(zhuǎn)即出,便是究竟處。石濤在他的詩中明確說:“造物俱不禁,何用笑沉浮。若非知己心,所見哪得求?”知性本空恰如“真月”,欲窮無盡畫意,修行時“但依法修行無住相法施”,石濤于《題白龍?zhí)丁钒现醒裕骸案F源無盡意,到此得空心。何日呼龍出,能施大地霖。”空心之空,并非脫離情感,而是超越情感表征而與大地萬物相及,獲得更深層次的感悟,從而描繪出纖立迥高的畫境。
禪宗旨在令悟者最終達到清靜的實現(xiàn),歸于“無我”,歸于“本來心”,旨在感知一切事物,而虛明自照,《五燈會元》卷九曰:“僧問:‘如何是本來心?師曰:‘坐卻毗廬頂,出沒太虛中。”這里以此比喻說明本來之心的澄澈,于虛然的境界中獲得靈源的感悟。它知情感而不著跡象:“且道是功勛,是罪業(yè),是胡是漢,直似羚羊掛角。”清醒貫通而進入無喜無憂的境界,似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石濤提到了“羚羊掛角”的境界:“悟后運神草稿,勾勒纂隸相形。一代一夫執(zhí)掌,羚羊掛角門庭?!蔽蚝笾浴斑\神草稿”,是賦以“清靜”之心而修,因而超越萬象的表面視野,維持“以一代一夫”姿態(tài),達到自然如是“空”的智慧,由于心靈“真空”,任由真實心田展露在畫面上,這正是藝術(shù)之心靈的“不動”智慧。
因此,“無我”之修亦是清靜真實之心的修行,“紅爐片雪”的無染境界即是“空心”“羚羊掛角”的無跡境界。
二、清靜而悟,自然得入
禪宗后期形成了無心自然論,認為一切事物都是清靜純粹自然的體現(xiàn),而本性自空,萬物皆齊:“諸和尚子莫妄想,天是天,地是地,山是山,水是水,僧是僧,俗是俗。”萬物自然呈現(xiàn)“無為”的狀態(tài),有其差別,但屬空性。也正因如此,只須發(fā)揮平常心光芒,歸于無事:“若是真正道人……任運著衣裳,要行即行,要坐即坐,無一念心希求佛果?!本S持自性自足,歸于純樸寧靜的映照,隨處自然,即能達到佛果:“佛是無求人,求之即乖理,是無求理,求之即失。若著無求,復同于有求。若著無為,復同于有為?!睙o心自然,是妙自性,無求無作,是求本自心靈的真空,唐神會《菏澤大師顯宗記》云:“心本無作,道常無念,無念無思,無求無得,不彼不此,不去不來?!蹦荏w會空性,須無作心,剎那間便是真無窮。
對于自然無作無思量,慧能提出了“三十六對”的觀念,“此三十六對法,若解用,即道貫一切經(jīng)法,出入即離兩邊。自性動用,共人言語,外于相離相,內(nèi)于空離空?!薄皩Α蹦耸切耐ń饨?jīng)的“不二”原則,告誡人們將法相差別之對立自然消融在隨處可見的當下心中,不生起“二”與“不二”之對立觀念,獲得空寂之心,隨處轉(zhuǎn)變。
行處無生,達到般若觀照:“無生即無虛妄,乃是空寂之心,知空寂而了法身,了法身而真解脫?!笨占胖?,是解脫的真諦,無生虛妄,則空寂明了,于法即法。慧能《壇經(jīng)》中自然得入:“汝若欲知心要,但一切善惡都莫思量,自然得入清凈心體,湛然常寂,妙用恒沙?!睂τ谇屐o心“空”與“用”的關系,蘇軾曾言:“至人無心亦無法,一物不見誰為敵?!币蚩占哦姆p忘,發(fā)揮真心應用無方的功能,“真不立,妄本空,有無俱遣不空空。二十空門元不著,一性如來體自同”,悟的清靜狀態(tài)是“有無俱遣”,并不是失卻內(nèi)在妙性的“無”,而是發(fā)揮“如如之力”的“用”。
對于這種清靜狀態(tài)下呈現(xiàn)的畫面,蘇軾和石濤都曾用“遠近高低”描述,蘇軾認為“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高低遠近各不同”,石濤認為“明暗高低遠近,不似之似似之”。之所以描繪出高低遠近的風貌,不是靠近就能完成,這種觀察是“不彼不此”,以潔凈的自性洞察自然的智慧奧妙,滌除穢念,讓山水本性自然成為自心自然,由于自心不滯,常寂而不枯寂,天地萬象的生命力也不空,便能描繪出既不失自然個體性差異又齊整和諧的化境,乃是“不似之似”。
三、結(jié)語
禪宗突顯的如“紅爐片雪”的潔凈,是如其所是的真心,是自然而然的纖然獨立和如如神通的境界,這對藝術(shù)心靈的自然“常無所住”和通曉般若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浙江師范大學)
作者簡介:方逸云(1996-),女,浙江杭州人,碩士,研究方向:美術(shù)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