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三州_亚洲少妇熟女av_久久久久亚洲av国产精品_波多野结衣网站一区二区_亚洲欧美色片在线91_国产亚洲精品精品国产优播av_日本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_久久国产av不卡

?

辨清結構,“調”準句意
——例談高考文言文翻譯“調序法”

2019-01-10 15:10
教學考試(高考語文) 2019年3期
關鍵詞:中心語后置代詞

河北

近年來,高考文言文翻譯題經常把倒裝句作為考查的重點,用以考查考生調整語序、翻譯句子的能力。請看:

①遲明行六十里,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彼此喜躍,駢轔同驅。

聞伯夷、柳下惠之風者,奮乎百世之下,而況于親炙之者乎?(2018年江蘇卷第8題)

②貞度叔陵將有異志,因與卓自疏于叔陵,每有宴游,輒辭以疾,未嘗參預。叔陵雅欽重之,弗之罪也。(2017年山東卷第13題)

③將曰:“此事,申飭邊臣豈不可,何以使為?”禧慚不能對。(2017年全國卷Ⅲ第13題)

以上三例,例①中的“嶧亭延候于十字橋”和“奮乎百世之下”均為古漢語特殊句式——倒裝句中的狀語后置句。翻譯時必須將后置狀語“于十字橋”和“乎百世之下”還原到謂語中心語“延候”和“奮”的前面去。兩句分別翻譯為“呂嶧亭在十字橋迎接”和“百代之后的人聽到也能奮發(fā)”。例②中的“弗之罪也”是賓語前置句,翻譯時要將賓語“之”還原到動詞“罪”的后面,其句意為“不怪罪他”。例③中的“何以使為”,是表示反問的固定格式,“何以……為”意思是“用(要)……做什么”。其中“為”是動詞“做、干”;“以”是介詞“用”,“以使”是介賓短語,做“為”的狀語;“何”是疑問代詞“什么”,做“為”的前置賓語,翻譯時須將其還原到“為”的后面。即該句翻譯為:要派使者做什么呢?

上面三例中的倒裝句,在翻譯時都運用了古漢語“留、換、刪、補、調” “五字法”中的“調序法”。那么什么是“調序法”呢?所謂“調序法”,就是在文言語句的翻譯中,有意識地將賓語前置、定語后置、狀語后置、主謂倒置、副詞謂語句和固定格式中倒裝的詞句調整、還原到原來的位置上,以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調序法”是解答文言文翻譯題的重要方法,更是高考增分的有效途徑。筆者以現(xiàn)行教材中的典型倒裝句為例,探討高考文言文翻譯題如何辨清句式結構、如何調整語序以便譯準句意的方法。

一、賓語前置句的結構與翻譯

現(xiàn)代漢語語法中,沒有賓語前置句這個名稱,部分句子借助介詞“把、連、對”將賓語提前并組成介賓短語,作為狀語,如“戰(zhàn)士們把敵人消滅在了陣地前”和“他連作業(yè)都不寫”兩句中的“把敵人”和“連作業(yè)”。也有部分句子借助副詞“都、也”,將賓語提前并作為全句的主語,如“一句話她都不說”中的“一句話”??傊?,賓語前置現(xiàn)象在現(xiàn)代漢語中已很少出現(xiàn)。

與此相反,古代漢語中的賓語前置現(xiàn)象卻大量存在,而且它的結構和特征表現(xiàn)得相當明顯和復雜。因此,為了譯準句意,充分備考,我們必須注意以下兩點:

(一)辨清賓語前置句的類型及其特征,避免結構混淆

文言文閱讀中,賓語前置句的結構類型和特征主要表現(xiàn)為如下四種:

第一,疑問句中疑問代詞做賓語前置。這里,有些疑問代詞做了動詞的賓語,有些疑問代詞做了介詞的賓語。這些疑問代詞主要有“何、安、誰、奚、胡、曷”等。這是一種要求最嚴格的賓語前置句。也就是說,只要是疑問句,而且疑問代詞作為賓語,那么就必須將疑問代詞放在動詞或介詞之前。例如:“項王曰:‘沛公安在?’”這是個疑問句,“安”是疑問代詞,所以“安”必須放在動詞“在”之前;又如:“微斯人,吾誰與歸?”這也是個疑問句,“誰”是疑問代詞,所以“誰”也必須放在介詞“與”之前。

第二,否定句中代詞做賓語前置。這種前置,代詞一般要提到動詞前、否定詞后。否定詞主要有否定副詞“不、未、弗、毋、無”和否定性無定指代詞“莫”等,它們是構成否定句的標志。這種賓語前置句,規(guī)則要求不是很嚴格,即代詞不一定放在動詞前,置前或置后可并存。如“自書典所記,未之有也”這個句子,“未”是否定副詞,代詞“之”便提到了動詞“有”前;而“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這個句子,“不”是否定副詞,代詞“我”卻放到了動詞“知”后。

第三,借助“之、是、斯、焉”等詞語將賓語提前。需要注意的是,這些詞語均是助詞,它們只起幫助賓語前置的作用,沒有實在意義。如:“夫晉,何厭之有?”這里的助詞“之”就幫助賓語“何厭”提到了動詞“有”前。又如“惟兄嫂是依”這個句子,用“是”將賓語提前,句首加“惟”表示條件的唯一,從而強調了前置的賓語。

第四,介詞的賓語前置。這種賓語前置包括兩種情況:一種是方位名詞和時間名詞作為介詞的賓語,一般要前置;一種是強調介詞“以”的賓語前置。前者如“項王、項伯東向坐”,句中“東”是方位名詞,作為介詞“向”的前置賓語;后者如“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試用于昔日,先帝稱之曰能,是以眾議舉寵為督”,“是以”即“以是”,為了強調介詞的賓語,將代詞“是”提到介詞“以”之前。當然,隨著古漢語的發(fā)展,“是以”早已成為一個連詞性固定格式了。

我們只有弄清賓語前置的四種類型及其特征,才可以有效地避免結構混淆。

(二)調整賓語前置句的順序,譯準句意

對于賓語前置句的翻譯,若想得到高分,我們必須運用“調序法”,調整賓語前置句的順序,使之符合現(xiàn)代漢語的習慣,以保證句意的準確無誤。下面介紹兩種基本方法以供參考。

首先是還原法。所謂還原法,就是將倒裝的詞語還原到原來的位置上。我們知道,漢語的常式句,其主要成分是這樣排序的:主語(含主語中心語)+謂語(含謂語中心語)+賓語(含賓語中心語)。調序賓語前置句,就是將變式的賓語還原到常式的賓語的位置。順序調整過來了,句意的準確性也就得到了保證。

其次是對譯法。所謂對譯法,就是依照文言文翻譯“字字落實,句句落實,直譯為主,意譯為輔”的原則,對經過調序還原后的賓語前置句逐字逐句地翻譯,而對那些只起結構作用卻沒有實在意義的提賓助詞,如“之、是、斯、焉、之為”等,要加以刪除,以使譯文精準無誤,甚至達到文言文翻譯的最高境界——“信、達、雅”。

下面再具體談談幾個典型的賓語前置句的翻譯。

第一組:“之二蟲又何知” “嗟爾遠道之人胡為乎來哉”。這一組中的兩個句子是疑問句中疑問代詞作為賓語前置的句子?!昂沃闭{序還原為“知何”,“何”是前置賓語;“胡為”調序還原為“為胡”,“胡”是前置賓語。兩個句子分別譯為:“這兩個動物又懂得什么?” “唉,你這遠方的人為什么到這里來呢?”

第二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背負青天,而莫之夭閼者,而后乃今將圖南”。這一組中的兩個句子是否定句中代詞作為賓語前置的句子?!案ブ 闭{序還原為“弗怠之”,“之”是前置賓語;“莫之夭閼”調序還原為“莫夭閼之”,“之”是前置賓語。兩句分別譯為:“天氣很冷,硯池里的水都結成了堅硬的冰,手指不能屈伸,(但我也)不放松抄書?!?“(鵬)背靠著藍天,卻沒有什么阻礙它的,然后才計劃向南飛?!?/p>

第三組:“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 “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這組中的兩個句子借助助詞將賓語提前。前句調序還原為“不知句讀,不解惑”,“句讀”和“惑”是前置賓語,“之”是提賓助詞,沒有實在意義,可刪去。后句調序還原為“惟聽弈秋”,“弈秋”是前置賓語,“之為”是提賓助詞,可刪去。兩句分別譯為:“不懂得句讀,不能解決疑惑?!?“其中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講下棋)。”

第四組:“將子無怒,秋以為期” “全石以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為坻,為嶼,為嵁,為巖”。這組中的兩個句子屬于介詞的賓語前置?!扒镆詾槠凇闭{序還原為“以秋為期”,“秋”是時間名詞,作為介詞“以”的前置賓語;“全石以為底”調序還原為“以全石為底”,“全石”是強調的對象,是介詞“以”的前置賓語。兩句分別譯為:“請你不要生氣,就把秋天作為婚期?!?“(潭)把整塊石頭作為潭底,靠近岸的地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過來,露出水面,成為水中的高地,像是水中的小島,也有高低不平的石頭和小巖石。”

這四組句子,我們運用“還原法”調順了語序,運用“對譯法”譯準了句意,可資借鑒。

二、定語后置句的結構與翻譯

(一)古今定語后置句的異同點

先談談相同點。首先,古今漢語均有定語后置句,且都是為了強調定語而將其移到后面。在漢語的常式句中,定語處在主語中心語和賓語中心語的前面,對中心語具有修飾和限制作用,但是為了突出、強調定語,往往后置。如“樹縫里也漏著一兩點路燈光,沒精打采的”和“計未定,求人可使報秦者”兩句中,“沒精打采的”是賓語中心語“路燈光”的后置定語。“可使報秦者”是賓語中心語“人”的后置定語。

其次,古今漢語均有主語中心語前定語的后置,也均有賓語中心語前定語的后置。如“小草偷偷地從土里鉆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和“她一手提著竹籃,內中一個破碗,空的”這兩句中,“嫩嫩的,綠綠的”是主語中心語“小草”的定語,“空的”是賓語中心語“破碗”的定語。而“項王渡淮,騎能屬者百余人耳”和“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兩句中,“能屬者”則是主語中心語“騎”的定語,“高”和“遠”則又分別是賓語中心語“廟堂”和“江湖”的定語。

再談談不同點。這主要是就形式標志而言的?,F(xiàn)代漢語中的定語后置句,其后置定語與中心語或句子之間要用逗號隔開。如“荷塘四面,長著許多樹,蓊蓊郁郁的”。而古漢語中的定語后置句,則主要依靠“者、之、而”等虛詞來為其標志的。如“齊人有一妻一妾而處室者”。包括上述幾個文言定語后置句,莫不如此。

(二)古漢語定語后置句的類型與翻譯示例

厘清了古今定語后置句的異同點,我們還需要理解古漢語定語后置句的類型及其特征,以便更好地翻譯句子。古漢語定語后置句主要有如下五種類型:

第一種,將定語后置到中心語之后,用“者”字煞尾,構成“中心語+后置定語+者”的形式。例如:“武帝嘉其義,乃遣武以中郎將使持節(jié)送匈奴使留在漢者(加點字為后置定語,下同)?!卑凑铡斑€原法”和“對譯法”,我們可將此句翻譯為:

漢武帝贊許他這種合乎情理的做法,就派蘇武以中郎將的身份,讓他持節(jié)出使匈奴,送留在漢朝(加點字為還原后定語,下同)的匈奴使者。

第二種,用“者”字煞尾,并且在后置定語和中心語之間加“之”,構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者”的形式。例如“石之鏗然有聲者,所在皆是也”。此句可還原翻譯為:

鏗鏘作響的石頭,到處都是這樣。

第三種,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而”,用“者”字煞尾,構成“中心語+而+后置定語+者”的形式。例如“縉紳而能不易其志者,四海之大,有幾人歟”。此句可還原翻譯為:

能夠不改變他們的志向的官僚、士大夫,國家之大,能有幾個人呢?

第四種,在中心語和后置定語之間加“之”,構成“中心語+之+后置定語(形容詞)”的形式。例如“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此句可還原翻譯為:

蚯蚓沒有鋒利的爪牙,強硬的筋骨。

第五種,在中心語后加數(shù)詞,構成“中心語+數(shù)詞”的形式。例如“我持白璧一雙,欲獻項王,玉斗一雙,欲與亞父”。此句可還原翻譯為:

我拿來一對白璧,想要獻給項王,一對玉斗,想要贈給亞父。

由上可知,理解了定語后置句的結構與特征,翻譯句子也就容易多了。

三、狀語后置句的結構與翻譯

在漢語的常式句中,狀語是處于謂語中心語前起修飾限制作用的附加成分,但有時為了突出強調該成分,可將其移到謂語中心語之后,或者移到整個句子之后,并用逗號隔開,形成變式句(倒裝句),這種現(xiàn)象被稱為狀語后置。從構成結構上看,狀語后置可分為兩種:

第一種是介賓短語式狀語后置。此種構成結構是介詞與名詞、名詞性短語和動詞性短語等組成介賓短語,充當動詞或形容詞的后置狀語。這種后置狀語所運用的介詞主要有“于、乎、以”等。我們在翻譯時,仍須采用“還原法”和“對譯法”。請看如下示例:

由“于”構成的介賓短語的狀語后置。

①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蘇軾《赤壁賦》)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出”和“徘徊”前,即“明月從東山之上升起,在斗宿和牛宿之間徘徊”。

②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得。(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觀”前,即“古人對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進行觀察,常常有心得”。

③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曰:“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國也》)

加點字還原到“何異”前,即“這跟拿刀把人殺死后說‘不是我殺死了他,而是兵器殺死了他’有什么不同呢”。這個句子的主語是“是”,“異”是謂語中心語,加點的介賓短語做了“異”的后置狀語。

④蜀道之難,難于上青天。(李白《蜀道難》)

加點字還原到形容詞謂語中心語“難”前,即“蜀道難行,比上青天還難”。

由“乎”構成的介賓短語的狀語后置。

①定乎內外之分,辯乎榮辱之境。(《莊子·逍遙游》)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定”和“辯”前,即“(宋榮子)對于自我和外物的分際認識得很清楚,對于榮與辱的界限分辨得很明白”。

②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生乎吾后,其聞道也亦先乎吾,吾從而師之。(韓愈《師說》)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生”和形容詞謂語中心語“先”前,即“在我前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本來比我早,我跟從他并以他為師;在我后面出生的人,他懂得道理也比我早,我跟從他并以他為師”。

由“以”構成的介賓短語的狀語后置。

①謹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寡人之于國也》)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申”前,即“認真地興辦學校的教育,把孝敬父母、敬愛兄長的道理反復地講給百姓聽”。

②況陽春召我以煙景,大塊假我以文章。(李白《春夜宴從弟桃花園序》)

加點字還原到動詞謂語中心語“召”和“假”前,即“況且暖和的春天用絢麗的景色召喚著我,大自然把美好的形象賜予我”。

第二種是非介賓短語式狀語后置。這種狀語后置不是以介賓短語的形式出現(xiàn)的,而是以代詞等形式出現(xiàn)的。我們在翻譯時仍然必須將后置狀語還原到原來的位置上去翻譯。例如:

舟已行矣,而劍不行,求劍若此,不亦惑乎?(《刻舟求劍》)

這里,“若此”是代詞,是動詞謂語中心語“求”的后置狀語,翻譯時要還原到“求劍”前。該句可譯為:“船已經航行了,可是劍沒有前行,像這樣去找劍,不是太糊涂了嗎?”

四、主謂倒裝句的結構與翻譯

古代漢語的常式句中,主語和謂語的順序通常是主語在前,謂語在后,但有時為了突出謂語,增強感情色彩,主謂成分可以倒置,這種句子稱為主謂倒裝句。它多用于祈使句、疑問句和感嘆句中,翻譯時必須將變式句還原為常式句。請看示例:

①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也!(《史記·魏公子列傳》;謂語:安在)

還原翻譯為:公子能夠解救別人的危困表現(xiàn)在哪里?。?/p>

②誰為大王為此計者?(《鴻門宴》;謂語:誰)

還原翻譯為:給大王出這個計策的人是誰呢?

五、副詞謂語句的結構與翻譯

副詞不作為謂語,只能作為狀語和補語。但是古漢語中表示情勢和程度的副詞,有時為了強調其情勢或程度,便將它們從狀語的位置上提出來放在句尾,讓它充當句子的謂語,這種倒裝句被稱為副詞謂語句。常常在用作謂語的副詞前邊用語氣助詞“者”或“也”將其與前邊的主語隔開,以表示停頓,在句尾又往往用語氣助詞“矣”字煞尾。由于副詞謂語不帶賓語或補語,從而使用作謂語的副詞沒有活用為動詞或形容詞,其副詞性質也并未改變,因此翻譯時應將其還原到狀語的位置上,仍讓它充當狀語。請看示例:

①高祖離困者數(shù)矣。(《史記·留侯世家》;謂語:數(shù))

還原翻譯為:漢高祖多次遭遇困境了。

②由此觀之,王之蔽甚矣。(《鄒忌諷齊王納諫》;謂語:甚)

還原翻譯為:通過這些事例可以看出,大王您受的蒙蔽已經很嚴重了。

六、幾個倒裝的固定格式的結構與翻譯

古代漢語中屬于詞語倒裝的固定格式比較少見,主要有下面幾個:

①樊於期乃前曰:“為之奈何?”(《荊軻刺秦王》)

“為之奈何”的常式語序應該是“奈何為之”?!澳魏巍本褪恰叭绾?、怎樣”。此固定格式應翻譯為:“怎樣對付這件事?”

②沛公曰:“孰與君少長?”(《鴻門宴》)

“孰與”用在表示比較的疑問句中,用來比較兩個人的高下、優(yōu)劣或兩件事的得失、好壞,句中提出比較的內容,可譯為“與……相比,誰(哪一個)……”?!笆肱c君少長”可還原翻譯為:“與你相比,哪個小,哪個大?”這里,疑問代詞“孰”要還原到“與君”之后,即“與君孰少孰長”。

③以我應他人,君還何所望!(《孔雀東南飛(并序)》)

這是個表示疑問的固定格式。“何”是疑問代詞“什么”,充當謂語,“所”是指示代詞,與“望”構成“所”字短語,充當主語。此格式是“所……(者為)何”這一格式省略以后的倒裝,即“所望者為何”,可還原翻譯為“指望的是什么”。

猜你喜歡
中心語后置代詞
浙江桐廬中學 晏鈮 老師答疑
從隨形走向賦意——以《人物拼貼》為例的主題后置式兒童美術教學策略
氣氛及后置催化劑對平朔煙煤熱解特性的影響
代詞(一)
代詞(二)
Traveling back in time in Singapore
論維吾爾語中心語及其維漢翻譯的作用
這樣將代詞考分收入囊中
漢泰狀語與中心語結構淺析
后置客車底盤離合器系統(tǒng)的匹配設計
安多县| 柳江县| 忻州市| 万安县| 桐城市| 航空| 岑溪市| 瑞昌市| 牟定县| 兴安县| 张北县| 望奎县| 扶绥县| 泊头市| 南漳县| 类乌齐县| 同江市| 玉林市| 桂平市| 新化县| 灵山县| 丹江口市| 永州市| 崇义县| 阜新市| 武川县| 贵德县| 鹤山市| 台州市| 辉南县| 遂宁市| 台安县| 边坝县| 牙克石市| 易门县| 海安县| 志丹县| 三明市| 江山市| 涡阳县| 陆河县|